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629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小数》教案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1课时文具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会读、写小数。

3.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难点:

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文具店一角”主题图、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1、口算(小黑板出示)

15+0.4=1.4+4=3.7+5.2=6.3+8.9=

15×4=125×8=1000×2=7×11=

9+9+9+9+9=()×()=()5×2表示()。

2、提问:

你能结合算式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吗?

3、揭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索小数乘法的意义。

板书:

文具店-----小数乘法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在黑板的一角粘上各种学习用具,演示文具店一角。

有一家文具店开业啦,这是老师调查到的文具店的部分文具和价钱。

仔细观察,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多名学生回答)

铅笔每枝0.5元直尺每把1.06元

笔记本每本3.15元钢笔每支6.66元……

①每本笔记本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

②每支钢笔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

③买2枝铅笔多元?

……

(通过购物情境,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选一个来解决。

买4支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几种方法?

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互相交流后汇报:

方法1:

0.5+0.5+0.5+0.5=2(元)

方法2:

0.5元=5角5×4=20(角)20角=2元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4、提问: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指导列出乘法算式:

0.5×4

5、引导生观察这几种方法,说说0.5×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个0.5相加的和)

6、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引导生观察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它们都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那么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把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做对比,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能力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运用模型,深化拓展。

请一名同学来当售货员,其他同学买文具,通过演示买文具情景,深化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

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1)汇报“练一练”

对正确的方法给予鼓励表扬,不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纠正。

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3、填空(小黑板出示)

0.5+0.5+0.5=()×()=()

0.6×5=()+()+()+()+()=()

0.4+0.4+0.4+0.4+0.4=()×()=()

(练习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总结回顾,实践应用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再次总结小数乘法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计算

0.4×40.08×58×0.91.3×2

0.01×250.4×102.3×20.6×9

2、每千克苹果3元,2千克苹果多少元?

1.5千克呢?

3、王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8个,他2.5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六、拓展延伸,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后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文 具 店

3.15读作:

三点一五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需的一项技能。

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读、写小数。

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讲解,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一样,小数部分的读法像电话号码那样读,是几读几,小数点读作“点”。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2课时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经历与同学交流独立算法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难点:

理解并掌握其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节引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在买东西或者陪爸爸妈妈买东西时,你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可能有的回答:

  

(1)买东西时,要会讨价还价……

  

(2)买时还注意东西的质量……

  (3)买一样东西时,要多跑几家店,挑最便宜的一家买……

  2.师: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在买东西,一般都要多走几家店,看看哪家的最便宜,再买,也就是要货比三家。

今天我们就来货比三家,板书:

货比三家。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开学了,你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我来介绍三家文具店:

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

出示图片。

  2.谁愿意来当奇奇、丁丁、豆豆,来介绍一下他们文具店里的商品及价钱?

  3.师:

淘气和笑笑想去买文具盒,你认为到哪家去买好呢?

(提醒:

文具盒是一样的)

  学生思考后可以和同桌讨论。

  4.提问:

为什么要到奇奇店去买呢?

你是怎么比较的?

(大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奇奇店的要便宜。

)小组之间交流,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奇奇店的只要4.9元,丁丁店的却要5.1元,4.9比5.1元要少。

  

(2)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4元9角小于5元1角。

  (3)5.1元比5元大,4.9元比5元小,所以4.9小于5.1。

  师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还相同,那我们要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就这样比下去。

  5.小数点的后面末尾有0的写法:

  4.90元可以写作4.9元

  5.10元可以写作5.1元

  6.看着这张图片,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2)全班集体交流。

 在三个小数比较的过程中,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加深同学们在头脑中的印象。

三、练一练。

  1.书本第83页第3题。

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选几道让学生说一说。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1)学生独立思考,到哪家店便宜。

  

(2)说一说为什么?

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3)你还想买什么?

到哪个商店去?

四、实践活动。

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

与同学们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

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4.9元<5.1元

1.80元<1.90元<2.00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知识,是学习小数大小比较的前提。

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已经在不自觉中用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高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面对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

为此在教学时我十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的多样化,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3课时存零用钱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接连逛了两次文具店,总是在研究花钱的问题,你们想过存钱的问题吗?

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应该把我们手中的零用钱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节俭也是一种美德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样做的。

二、探究新知。

先说说你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表格)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自己试一试算出结果。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把你的算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可以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笔算,笔算整数加法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相同数位也要对齐,其实质就是小数点对齐(如下所示):

1

1.

5

+

3.

2

1

4.

7

“元”跟“元”相加,“角”跟“角”相加,“分”跟“分”相加,也就是单位相同的数相加,与之前学习的整数加法中相同数位对齐是一致的。

我们计算得出淘气已经存了14.7元零用钱,他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你是怎样想的?

试着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把你的算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觉得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而且准确度比较高,所以我选择用竖式计算。

结合我们已有的经验,笔算整数加、减法都要求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法的计算也要求相同数位对齐,所以小数减法也应该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结合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说说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三、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四、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85页练一练第1、2、3、4题。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素材,利用具体情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存零用钱”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4课时寄书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简单问题。

2、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此类题型的特征。

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难点:

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知道吗?

xx小学的小红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星期天她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员告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费,可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你们能帮帮她吗?

投影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

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小红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

生2:

我还知道:

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

2、先进行估算。

师:

小红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

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

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总结:

小红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

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

小组长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

第一种:

1.6元=16角12.8元=128角16角+128角=144角=14.4元

第二种:

1元+12元=13元6角+4角=10角=1元13元+1元=14元

第三种:

1.6+12.8=14.4元

1.6

+12.8

-----------

14.4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计算两包邮费相差多少元?

师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去做。

(1)让学生独立去做,师巡视。

(2)展示做题情况。

12.8—1.6=11.2(元)

12.4

—1.6

————

11.2

答:

2包邮费相差11.2元。

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师: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87页第1、2、3、4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寄书

1.6+12.8=14.4(元)

1.6

+12.4

————

14.4

答:

一共需要14.4元。

教学反思:

引出“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这一情境贯穿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

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体验“生活数学”,懂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5课时能通过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人民币的单位及温度的单位。

2.能对长度单位等作初步估计。

3.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难点: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使用小数的例子,加深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给大家看一幅图,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

面对这样的情境,你想知道什么呢?

汽车能通过吗?

这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呢?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可见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生活中的小数。

二、探索新知。

师:

3.25米有多高?

3.50米呢?

汽车到底能不能通过呢?

想一想,说一说。

3.25米就是3米2分米5厘米。

3.5米应该是3米5分米。

3米2分米5厘米比3米5分米小,所以大卡车应该能过去。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推算出新问题的结论,这样迁移类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很好。

生活中有许多小数,请大家看一看,读一读,跟同学说一说,这些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图)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小数,你能表示出0.5元和0.5米这两个小数吗?

师:

你知道几个0.1元是1元吗?

师:

10个0.1元是1元,那几个0.1米是1米呢?

师:

想一想几个0.1就是1。

4、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89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利用课余时间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吗?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实践一下。

板书设计:

能通过吗

3.25米<3.50米 能通过

教学反思:

让学生去感受长度、钱数等生活数据,并理解它们的含义,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目的,学生亲身体会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应用紧密相连。

在课中再次呈现生活中表示长度的小数。

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实际含义,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相同的小数在不同的情境中的实际含义。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8单元认识小数

第6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在巩固与深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知识,回想一下,我们具体学了小数的哪些知识?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读小数、写小数,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小数。

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相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小数大小的比较,知道了要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闯关练习,看谁能顺利通过!

二、探索新知。

1.第一关:

小数的读写及意义。

师:

请看图,读一读,说说这些小数分别具体表示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第9题图)

2.第二关: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你能自己算出买一支手电和一节电池需要多少元吗?

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3.第三关:

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1)如果我有20元,买一双旅游鞋和一顶太阳帽,够吗?

算一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2)如果老师告诉你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你能算出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元钱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思路:

要想计算买一把雨伞和一块手表共需要多少钱,必须先计算出一把雨伞的价钱。

已知雨伞的价格比手表便宜5.9元,就是说雨伞的价格比20.30元少5.9元,即20.30-5.9=14.40(元)。

算出雨伞的价格是14.40元,就能算出两件商品的价钱之和是14.40+20.30=34.70(元)。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凭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上自己的积极思考,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闯关练习,而且还收获了更宝贵的数学知识,祝贺你们。

板书设计:

练 习 六

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小数的读、写。

3.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整数部分相同再依次按顺序(从左到右)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

4.笔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反思: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新颖合适的学习环境,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从问题的实质出发去分析、研究、探究。

另外,我们在练习时设计的习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我想,如果按照以上方法坚持不断地去做,就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