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498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6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doc

个人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

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时期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构建对外交通快速化、城际交通便捷化、城市交通立体化、综合枢纽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共建都市区“同心圆”,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金华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从“适应”到“引领”转型发展的新跨越,支撑金华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编制《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金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创下历史新高。

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7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02倍。

其中,铁路投资226亿元、公路投资288亿元、物流站场投资153亿元、水运投资18亿元、民用机场投资11亿元、管道投资37亿元。

“十二五”时期,历年完成投资均呈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0.36%,年投资完成率平均为132%,公路、水运年投资总量从“十二五”初的全省第三方阵跃升为第一方阵。

表1-1 “十二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

“十一五”末

“十二五”末

增长

基础设施

铁路

铁路网里程

218公里

377公里

72.9%

公路

公路网总里程

11512公里

12431公里

8.0%

高速公路

310公里

354公里

14.2%

普通国省道公路网

766公里

1115公里

45.6%

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

1860公里

2228公里

19.8%

农村公路里程

10203公里

11316公里

10.9%

公路等级客运站

31个

38个

22.6%

内河航运

航道里程

199.3公里

199.3公里

内河港口吞吐能力

96万吨/年

96万吨/年

公路水路养护

普通国省公路优良路率

78%

85%

7个百分点

航道养护里程

98公里

98公里

民用机场

旅客吞吐能力

55万人次/年

120万人次/年

118.2%

物流

物流集聚区

——

5个

运输服务

运输生产

全社会旅客运输量

8996万人次/年

14661万人次/年

63.0%

公路客运

7855万人次/年

12908万人次/年

64.3%

铁路客运

1083万人次/年

1633万人次/年

50.8%

其中:

高铁客运

0万人次/年

761.5万人次/年

民航客运

55万人次/年

120万人次/年

118.2%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

7278万吨/年

8340万吨/年

14.6%

公路货运

6821万吨/年

8233万吨/年

20.7%

水路货运

212万吨/年

9.2万吨/年

-95%

铁路货运

244.59万吨/年

97.08万吨/年

-60.3%

民航货运

0.75万吨/年

1.31万吨/年

74.7%

客运班车通行政村率

82%

96%

14个百分点

城区公交准点率

88%

90%

2个百分点

城市快速公交里程

0

39.25公里

1.综合客运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客货运量及周转量持续增长,运输装备技术水平逐步升级,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依托由干线公路、铁路、民航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跨市、跨省乃至国际公共客运服务,建成“分工明确、出行便捷、转换流畅”的客运服务系统。

积极探索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公交便捷一体。

以城市治堵为契机,以“公交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形成金华市本级及各县(市)城市公交网络。

2.创新发展交通现代物流。

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380亿元,同比增长80.9%,占GDP、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1.15%、22.3%。

国内货运专线开通到320多个大中城市,国际货运路线开通到美国等30多个国家(地区)。

运行了“义新欧”“金保东”两条陆路交通线,先后获批金义综合保税区、金义“跨境通”、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义乌国际陆港、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等一批具有口岸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基地。

3.行业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

“智慧交通”建设实现突破,“绿色交通”深入发展,全面推进行业“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工作,“平安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在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施工建设、公路养护、路政管理等领域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检查。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四新”技术,实现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取得的重大突破。

城市治堵成效明显,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区三年治堵工作考核两年获得全省第一。

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法治建设卓有成效,最美行业积极创建,人才教育深入实施。

(二)发展短板。

“十二五”时期,金华市综合交通发展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大,中心城市之间缺乏快捷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公路网密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运对外通道尚未打通,港口码头吞吐量较小;综合交通尚未形成一体化网络,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相互衔接不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网络功能不健全、层次不清晰;统筹共建有待加强,交通规划统筹程度不够,综合效应不强,建设、运行各自为政;交通要素保障体系有待健全,交通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有待加强;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交通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要求。

1.形势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机遇期,深入推进现代交通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建设,构建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形成水陆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率先基本建成“交通强省”。

从金华市交通发展要求看,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战略要求,要着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综合交通廊道,实现互联互通,形成金义都市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发展格局,把金华打造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运输需求。

“十三五”时期,金华市经济社会总体进入赶超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阶段,通过采用趋势外推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方法,预测“十三五”时期金华市综合客、货运输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

随着铁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水路运输的振兴发展,“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各种方式的运输分担量将趋于合理。

具体预测见表1-2、1-3。

表1-2 金华市全社会客运量预测表(万人)

年份

总量

铁路

公路

水路

民航

2015年

14661

1633

12908

120

结构比例

100%

11%

88%

1%

2020年

23457

4691

18296

47

423

结构比例

100%

20%

78%

0.2%

1.8%

表1-3 金华市全社会货运量预测表(万吨)

年份

总量

铁路

公路

水路

民航

2015年

8340

97.08

8233

9.2

1.31

结构比例

100%

2%

97.5%

0.4%

0.1%

2020年

12473

1122

10602

624

125

结构比例

100%

9%

85%

5%

1%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战略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满意导向、服务导向,强化大交通理念,创新大交通体制,高标准构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城际轨道、城际快速干线、城际快速公交为重点支撑的大枢纽、大路网、大物流、大口岸、大通道交通格局,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推动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和共建“同心圆”,促进金义都市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充分发挥沪杭金发展带节点城市和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结构性改革,培育交通发展新动力,以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平台建设,加强实用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争取实现新的突破。

2.坚持协调发展。

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坚持建设、管理、养护、服务、安全并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3.坚持绿色发展。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建成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交通运输系统。

4.坚持开放发展。

积极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提升“义新欧”常态化运营水平,加快口岸功能物流园区建设,加强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加速通关一体化进程,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打造“网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支撑金华市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

5.坚持共享发展。

扩大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关注民生交通,注重资源公平与设施共享,满足各类特殊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三)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目标,突出“一圆一轴一通道”战略重点,坚持“两高三快五大”(“两高”指高标准铁路、高速公路,“三快”指快速城际轨道、城际快速干线、城际快速公交,“五大”指大枢纽、大路网、大物流、大口岸、大通道)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千亿综合交通工程。

到2020年,基本建成对外交通快速化、城际交通便捷化、城市交通立体化、综合枢纽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到邻近省会城市两小时交通圈、金义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和核心区半小时联系圈”三个交通圈层的时空布局。

表2-1 “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

分类

指标

“十二五”末现状

“十三五”末

规划目标

比“十二五”增长

公路

公路网总里程

12431公里

14369公里

15.6%

高速公路总里程

354公里

446公里

26.0%

普通国道公路网总里程

345公里

580公里

68.1%

普通省道公路网总里程

770公里

1310公里

70.1%

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

2228公里

2845公里

27.7%

铁路

铁路网里程

377公里

524公里

39.0%

内河

航运

通航里程

53.1公里

73.7公里

38.8%

高等级航道里程

0公里

50公里

内河港口吞吐量

9.2万吨/年

700万吨/年

629.2%

民用

机场

义乌机场旅客吞吐能力

100万人次/年

400万人次/年

300.0%

通用机场

1个

4个以上

300.0%

客运

枢纽

综合客运枢纽

3个

9个

200.0%

公路等级客运站

38个

45个

18.4%

现代

物流

物流产业集聚区

5个

6个

20.0%

物流信息平台

2个

3个

50.0%

物流园区

36个

50个以上

38.9%

邮政

快递

业务总量

9.71亿件/年

25亿件/年

157.5%

业务收入

76.83亿元

150亿元

95.2%

管道

输气管道

336公里

453公里

34.8%

输油管道

760万吨/年

1100万吨/年

44.7%

运输

服务

指标

干线公路网平均车速

60公里/小时

70公里/小时

16.7%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18.7%

25%

6.2个百分点

建成区公交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

50%

100%

50个百分点

智慧交通指标

客车ETC使用率

50

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80

绿色

交通

指标

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3.0%

5.4%

1.4个百分点

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3.0%

5.3%

2.3个百分点

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率

2.9%

3.3%

0.4个百分点

水路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3.1%

3.4%

0.3个百分点

安全应急指标

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应急抢通时间

24小时

12小时

缩短12小时

一般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下航道修复抢通时间

48小时

三、发展重点

(一)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1.构建内外贯通的综合交通通道。

(1)对外交通大通道。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义甬舟大通道西起金华义乌,途径东阳、新昌、嵊州至宁波舟山,连接宁波舟山港,通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64个国家和地区,现状组成有甬金高速公路、G527国道和即将建成的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发展重点是规划建设金甬铁路、甬金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提升G527国道通行能力,建设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航运开发项目,形成以铁路、公路等为重点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并进一步发展海铁联运,推进一体化大通关建设,实现海港与陆港的无缝衔接。

——沪(宁)浙赣运输通道。

沪(宁)浙赣运输通道依托上海至瑞丽国家运输大通道,是我市接轨长三角核心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通道,现状组成有浙赣铁路、杭长高铁、杭金衢高速公路、衢江兰江航道,发展重点是扩建杭金衢高速公路,建设临金高速公路,提升G235国道(新沂―海丰)通行能力,继续推进衢江航运开发、兰江航道整治等。

——浙中南通道。

浙中南通道(黄山―金华―丽水―温州)是我市发挥浙中交通枢纽功能,加强与温台沿海、丽水、衢州等地联系,连接海西经济区和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区的重要通道,现状组成有金温铁路、金温新双线、金千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G330国道、G351国道,发展重点是建设金台铁路、金建城际铁路、金华江航道,提升G235国道(新沂―海丰)通行能力。

(2)支撑金义都市区融合交通大走廊。

——金义主轴(黄金主轴)交通走廊。

进一步强化金义主轴交通走廊加密、提升、提速工作,加快金华市区与义乌双向聚合发展,充分发挥金义都市新区聚合节点作用,增强金华市区与义乌双城联动性和协作度,做强金义主轴,助力金义科创廊道建设。

在现状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基础上,重点建设金义东城际轨道交通、金义城际快速干线公路,重点发展城际快速公交,实现城际公交一体化。

——金兰永武、义东浦磐交通走廊。

进一步强化金兰永武交通走廊,推进金华市区与兰溪、武义和永康同城化。

在现状金丽温高速公路、G330国道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金武快速路(G235国道金华至武义公路)、S313(45省道)金华至兰溪公路、金义永快速路,重点发展金华至兰溪、金华至武义至永康快速公交,谋划金兰永武城际轨道交通。

进一步强化义东浦磐交通走廊,加速义乌与东阳、浦江的同城化融合发展,将磐安打造为金义都市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助力浙中生态廊道建设。

在现状G351国道、40省道、39省道、37省道,义浦、义东等公路干线和城际快速路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义东永高速公路(义乌至东阳段)、义乌疏港高速公路、杭温高铁、金义东城际轨道交通,重点发展义乌至浦江、义乌至东阳至磐安城际快速公交。

专栏1 综合交通建设规划重点“一圆一轴一通道”

一圆(金义都市区“同心圆”)

三个交通闭合圈

高速公路闭合圈

重点建设义乌疏港高速公路、义东永高速公路(义乌至东阳段)

轨道交通闭合圈

重点建设金义都市区城际轨道金义东线、东义浦线

快速公交闭合圈

重点建设金华至武义、金华至兰溪、金华至义乌等快速城际干线公路,以及开通金华市区至义乌(BRT3号线)、金华市区至金西(BRT4号线)、义乌至东阳、东阳至磐安、金华至兰溪、金华至武义等快速公交线路

一轴

金义黄金主轴

重点建设金义东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至义乌段拓宽工程、G235义乌至金华市区段以及金义城际快速公交等

一通道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

重点建设金甬铁路、金甬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G527国道提升工程、钱塘江中上游(衢江、兰江)航运开发项目以及义乌、金义都市新区、东阳、浦江等一批物流园区及开放平台

2.构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四主六副多中心”综合客运枢纽体系,统筹全市物流平台及项目建设,构建“六大集聚区、三大服务平台、50个以上物流中心(基地)”。

专栏2 金华市客货运综合枢纽建设重点一览表

客运枢纽

四主

铁路金华站

在现铁路金华站的基础上实施改造,计划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铁路金华南站

扩建铁路金华南站,重点衔接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和出租车换乘,切实发挥该站连接东、南、北三方的交通枢纽功能

铁路义乌站

将铁路义乌站打造成为集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公交、BRT、出租车、社会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义乌机场枢纽

规划将义乌机场改扩建为4D等级,年旅客设计吞吐量达400万人次/年

六副

铁路永康南站、武义北站、磐安站、兰溪东站、东阳(横店)站,浦江客运中心

新建浦江客运中心和铁路东阳(横店)站、磐安站;结合金建城际铁路,新建铁路兰溪东站;重点提升铁路与客运、公交、出租车的无缝衔接能力,完善客运集散功能

多中心

2个铁路等级客运场站,44个公路等级客运场站。

其中:

公路一级客运站10个、二级客运站12个、三级以下客运站22个

结合金甬铁路新建铁路东阳站,结合金台铁路新建铁路磐安(冷水)站。

重点建设金华西站、横店客运中心、义乌商贸客运站、义乌城西客运站、东阳客运总站、东阳客运西站、兰溪客运枢纽、永康客运中心、永康客运东站、武义客运西站等10个公路一级客运站,规划城市客运枢纽站50个、乡镇等级客运站100个、农村港湾停靠站5000个

货运

枢纽

六大集聚平台

金华国际物流集聚区

建设以金义都市新区跨境电子商务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包括菜鸟·金义电子商务新城、金华传化公路港、金义综保区、金华跨境电子商务通关中心、尖峰国际保税仓库等14个大型物流基地项目

浙中公铁水联运港

依托铁路金华南站、竹马馆货场建设以大宗货物公铁水联运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

建设集“口岸功能、铁路港口、公路货运中心”于一体的公共型物流中心。

规划为国家级货运枢纽,设计年货运量1900万吨以上

义乌国际物流集聚区

建设以服务义乌发达的小商品贸易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建设包括义乌国际陆港物流园区、义乌内陆口岸、义乌铁路西站、义东北公路港物流中心、“义新欧”公路运输中心、义乌市快递物流集聚中心等在内的16个大型物流基地项目

兰溪港及后方物流集聚区

建设以服务兰溪棉纱、废纸等轻工业贸易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建设兰溪嘉宝物流园区、浩鑫物流园区以及兰溪港

东阳现代物流集聚区

建设以服务东阳红木进出口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建设包括东阳国际物流园区、东阳综合物流园区、东阳富坤农产品物流中心等在内的3个大型物流基地项目

永康现代物流集聚区

建设以永康五金产业为特色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主要建设包括永康现代物流中心、永康中央仓储物流中心等在内的3个大型物流基地项目

3.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1)公路网。

——高速公路。

着眼于打造金义都市区发展主轴,引导和完善产业及城镇空间布局调整,促进城市之间互联互通。

综合考虑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和交通需求匹配性等方面因素,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圈、六射、三联”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446公里。

远期谋划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北延、义金衢上高速公路(含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支线)、金千黄高速公路、武松龙高速公路。

——普通国省道。

根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金义都市区城镇布局和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相协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我市普通国省道形成“七纵、八横”布局,规划总里程约1890公里,其中普通国道约580公里、普通省道约1310公里。

专栏3 金华市公路网框架布局

一圈:

金义都市区高速公路闭合圈

六射:

杭州、上海方向——杭金衢高速公路义乌以北段

绍兴、宁波方向——甬金高速公路义乌以东段

杭州、临安方向——临金高速公路

衢州、江西方向——杭金衢高速公路婺城以西段

台州、仙居方向——台金高速公路

温州、丽水方向——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以南段

三联:

甬金高速公路傅村―义乌青口,诸永高速公路金华段,东永高速公路东阳段

七纵:

G235国道、规划S208省道、规划S209省道、规划S214省道、规划S215省道、规划S216省道、规划S221省道

八横:

G527国道、G351国道、G330国道、规划S315省道、规划S317省道、规划S314省道、规划S319省道、规划S323省道

——重要县道。

由于国省道网的调整,部分原有省道调整为重要县道,形成“十五联”,分别为白汤下线、金兰北线、蒋堂至罗店公路、老03省道、金义快速路、兰溪至金义都市新区公路(白雅线)、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西田畈高速公路连接线(永武三线)、义浦二线、义东公路、老39省道、东永二线、东阳至磐安窈川公路、东永一线、永武二线,总里程510公里。

(2)水运网。

全面构建“三干两支一库、一港七区”的水运发展格局(“三干”是衢江、兰江、金华江,“两支”是义乌江、武义江,“一库”是横锦库区,“一港”是金华港(区域内港口统称),“七区”是兰溪港区(核心区)、婺城港区、金东港区、武义港区、永康港区、义乌港区、东阳港区),航道总里程共199.3公里,通航里程73.7公里,四级以上航道达到50公里,可通航500吨级内河船舶,港口500吨级泊位44个,吞吐能力达到700万吨/年以上,配套建设疏港公路,确保港区集疏运通畅。

(3)铁路及轨道网。

——干线铁路网。

按照“统筹规划、交通引领、协调发展、系统配套”的布局原则,完善金华市铁路网,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十三五”时期,新增铁路里程147公里,总里程达到524公里,着力构建“二高三普四城际”的铁路网(“二高”是杭长高铁、杭温高铁,设计时速250~350公里/小时;“三普”是浙赣铁路、金千铁路、金温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以下;“四城际”是金温新双线及金建、金甬、金台铁路,设计时速160~250公里/小时)。

——城际轨道网。

规划建设金义都市区城际轨道金义东线、东义浦线和金华市区至兰溪、金华市区至武义至永康等节点城市城际轨道线网。

“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金华―义乌―东阳市域轨道交通线(即金义线一期、东义浦线一期)。

谋划东阳至永康、横店至磐安的轨道线网布局。

(4)机场。

——民用机场。

重点提升义乌民用机场飞行区等级,建成国际航站楼,达到4D级机场标准(设计旅客吞吐能力400万人次/年)。

谋划浙中干线新机场(4E级,设计旅客吞吐能力1000万人次/年)。

——通用机场。

按照全市通用机场规划“1+3+5”布局体系,力争实现通用机场“县县有”目标。

建成东阳横店一类通用机场;规划在金华城区(婺城)、武义设置二类通用机场,提升永康通用机场(在建)为二类通用机场;在金义都市新区、义乌、兰溪、浦江、磐安设置三类通用机场。

(5)油气管网。

——输气管道。

规划形成“一干九支”输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