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4995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分类汇编八上1文档格式.docx

5﹒(温州-8)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6﹒(绍义-5)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7﹒(湖州-5)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B.C919客机升空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8﹒(湖州-9)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A.ρ1>

ρ2F1>

F2

B.ρ1<

ρ2F1<

C.ρ1<

ρ2F1=F2

D.ρ1>

ρ2F1=F2

9﹒(嘉舟-4)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

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M接A,N接D

B.M接B,N接C

C.M接A,N接B

D.M接C,N接D

10﹒(嘉舟-7)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一定是降温B.操作Ⅰ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1﹒(衢州-8)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BCD

12﹒(台州-5)2018年5月,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级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该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地表径流C.海水燕发D.水汽输送

13﹒(台州-4)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

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

14﹒(台州-1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二、填空题

1﹒(杭州-25)援藏教师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煮饭不容易熟。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析原因:

提出一个把饭煮熟的方法。

2﹒(衢州-20)“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衢州-21)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

1﹒(杭州-30)下表是小金探究小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1

3

4

5

6

电压(V)

1.0

1.5

2.0

2.5

3.0

电流(A)

0.19

0.23

0.27

0.30

0.32

(1)在答题纸的坐标系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

(2)已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瓦,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请设计电路图(画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并说明使小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操作方法:

(现有器材:

“20Ω,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2﹒(宁波-25)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100m的铜芯漆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

他首先测得导体横截面积S为1mm2,查阅资料得知现温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为0.017Ω。

(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①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最端。

(填“左”或“右”)

②小科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I图像如图乙,据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100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m,利用铜的密度ρ,也可以算出实际长度。

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l计算式:

l=(用字母表示)。

3﹒(温州-2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

为了研究这一间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档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

,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

、10°

、15°

、20°

,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

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

(3)资料显示:

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

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而以8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

)。

请比较θ1、θ2的大小关系:

4﹒(温州-26)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压为6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2.5A)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4欧的R1接入电路,当电压表示数为4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②用R2替换R,发现无论如何左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但无法准确指在4伏的刻度线上

老师

告知小明;

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因此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会导致步骤②现象发生

③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并按图丙方式接人电路,继续实验。

通过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

(1)图丁中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2)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则小明应如何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

(3)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继续他的探究实验,仍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下列定值电阻可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可多选)。

A.15欧B.25欧C.35欧D.45欧

5﹒(绍义-28)小敏用图甲所示电路来到定某定值电阻的阻值。

(1)闭合开关前,要将消动变阻器滑片滑到(选填“A"

或“B"

)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只有一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请结合图甲电路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进行三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上表。

表中第二次实验的电流可从图乙中读取,根据这三次测得的数据求得此电阻的阻值为欧(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实验电路图中,也能够得出定值电阳Rx阻值的电路有。

6﹒(湖州-2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及灯泡亮暗的因素时,做了如左图所示的实验:

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端逐渐滑向B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时灯泡逐渐变亮。

(1)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

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

(2)小明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否定小明的观点(只需在答题卷相应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实验材料:

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L1和L2、电池组、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接下来,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

将整条镍铬合金丝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然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丝吹冷风。

在整个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小明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7﹒(嘉舟-24)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①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

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

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实验后,该组同学进行了反思:

(1)量筒中不能加入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2)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8﹒(台州-25)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户体的胰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肤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

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

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入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

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减少有关。

四、解答题

1﹒(杭州-3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体积约为30米3,空载时质量约为22吨,最大荷载240千克。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

(海水密度取1.0×

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2﹒(杭州-37)科学史上有这样一段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佳话,“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伽伐尼在经历了“蛙腿抽动”这一偶然发现之后,重复此实验的目的是。

(2)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

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3)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

“伽伐尼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

此实验(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4)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化学作用引起的,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将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为一个伏打电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其正负极。

3﹒(宁波-30)取一根吸管,在离吸管末端三分之一处,剪一水平切口P,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放进水里,让切口高水面约2~3cm,用力吹气,如图所示,发现切口处有水沿水平方向喷出。

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4﹒(宁波-31)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

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

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

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x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

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时,压强增大。

5﹒

(温州-30)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

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

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

6﹒(温州-31)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

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

10-3米3。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

(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

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

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1﹒西蔵海拔高,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低用高压锅

2﹒

(1)变大 

(2)8.3

3﹒

(1)不是 

 

(2)23.8

1﹒

(1)如图1所示;

(2)电路图如图2所示,操作方法:

由题

(1)曲线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额定电压为2.5伏。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时,小灯泡正常工作。

2﹒ 

(1)①石②小于

(2)

3﹒

(1)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

到20°

,.随着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小,15°

附近时达到最大

(2)改变电风扇的档位来改变风速大小(改变电风扇与飞机模型的距离)

(3)θ1>

θ2

4﹒

(1)2

(2)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伏,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4伏

(3)ABC

5﹒

(1)导体长度

(2)

(3)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6﹒铁块的重力/N

(1)水和铁块的总体积或水的体积

(2)ABC

7﹒

(1)10毫升生理盐水(仅答“生理盐水”给1分,答“盐水”、“清水”不给分)

(2)胰岛素

1﹒

(1)设“蛟龙号”空载时质量为m空

∵漂浮

∴F浮=G=m空g=22000kg×

10N/kg=220000N

(2)设“蛟龙号”满载时至少需要注入水的质量为m注水,体积为V注水,最大荷载质量为m物

∵满载时若要下沉,至少G总=F浮总

∴m注水g+m空g+m物g=ρ水gV排

∴m注水=ρ水V排-m空-m物

=1.0×

103kg/m3×

30m3-22000kg-240kg=7760kg

V注水=

2﹒

(1)排除偶然因素

(2)电

(3)不支持

(4)化学先用一根导线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金属板A相连,再用另根导线的一端与金属板B相连,此导线的另一块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

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金属板A是正极;

若电压表反向偏转,则金属板B是电池的正极

3﹒评分要点:

采分点

答题要点

水在吸管内上升的原因

能说出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往管中吹气,切口P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2分

能说出大气压的作用

杯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P处。

1分

水沿水平方向喷出的原因

能说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上升的水在长管气流的作用下, 

沿水平方向喷出

4﹒ 

(1) 

6.8 

(2) 

1.1(3) 

减小

5﹒能正确判断,并能系统运用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作出比较分析。

示例:

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

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温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

气溫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淡蒸发越因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因难,所以觉得更热。

6﹒

(1)金属球上升(配重下降)

(2)解:

m=

=0.5千克

答:

该金属材料的密度为10×

103千克/米3。

(3)解:

F浮1=ρ气1gV球=1.2千克/米3×

10牛/千克×

103米3=0.06牛

F浮2=ρ气2gV球=3千克/米3×

103米3=0.15牛

F1=2×

(G球-F浮1)=2×

(5牛-0.06牛)=9.88牛

F2=2×

(G球-F浮2)=2×

(5牛-0.15牛)=9.7牛

△F拉=F1-F2=9.88牛-9.7牛=0.18牛

∵△F拉=0.18牛>

0.1牛

∴能使弹管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其它合理解法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