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64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docx

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

一、单选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在遵义会议以后到党的七大;

8.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首要或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8.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2.在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13.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6.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7.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22.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2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26.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2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以乡村为中心;

29.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30.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33.过渡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35.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和平赎买。

37.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四马分肥;

39.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向全党提出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第二次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的结合。

44.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

4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估计从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4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方法;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52.总体实现小康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邓小平对小康社会下的定义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5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5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

5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57.我国全面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选择题)教学建议部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5.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多选题: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有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和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3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经济成份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5.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说法的包括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进行总概括的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8.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1.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6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基本依据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三、判断说明题:

24.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错,应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因为: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领导过这个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策是保护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27.反对官僚资本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社会主义的性质(错,反对官僚资本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是一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4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同意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改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昨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所必须经的阶段。

53.改革开放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错,因为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7.我国改革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判断题)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本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竞技的重要。

60.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判断题)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四、简答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5.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1.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观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于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科学发观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较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的利益冲突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P69

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P85-86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P93

内容: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括:

“一化三改”。

“一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时间及重大意义P105-110

(一)时间: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意义: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②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④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⑤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卓识;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0.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出现的曲折原因:

①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于继续探索;②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③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4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同意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改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邓小平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昨晚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所必须经的阶段。

42.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①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

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4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简明概括。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党章又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

(二)简明概括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1.我国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区别与联系;

(一)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

共产主义既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现实的运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53.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②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9.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这是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五、论述题:

1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P48--52谈谈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对基本内容的理解:

①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②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③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⑤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⑥由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生活中的例子:

如今,我们已从懵懂大一新生蜕变为渐渐成熟的大二学生,对于自己日常的学习及生活规划,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比如说当我们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也要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指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案。

在我们的身边也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

有的同学给自己每天定了过多的学习任务,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过多的学习任务就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因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上,最后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常常会有未完成学习任务造成的挫败感,从而对自己开始否定。

15.结合事实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精髓的概念: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三)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画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我党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使我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四)现实案例: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举例: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等)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大力发展求真务实精神。

4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发展;结合实际谈谈,发展是硬道理,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发展;

(一)发展是硬道理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时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二)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指正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需要。

①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

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

(三)结合实际:

近代中国,遭受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沙皇俄国及日本的两次侵略。

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

在血的教训面前,无数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有发展才能救亡图存。

他们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探索,虽历尽艰辛但始终无法使旧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才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