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78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docx

自考急救护理学自考讲义笔记

单项选择题

1.1.北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19世纪50年代初期【C】

1.2.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968年B.1972年C.1975年D.1986年【B】

1.3.美国形成全国性的急救医疗网络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C】

1.4.我国开始建立正式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D】

2.1.根据现代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A】

15.5.装有永久起搏器,除颤电极板应放于离该装置至少--处。

A.1.5cm;B.2.0cm;C.2.5cm;D.5.0cm【C】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关于我国急诊医学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0年,卫生部召开了“建立城市急诊工作”的咨询会B.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方案C.1986年,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D.1990年代,卫生部再次明确规定,在医院等级评审中,二、三级医院必须设立急诊科E.2003年,国家投入了巨资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BCDE】

1.2.一个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A.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B.现场救护C.有检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D.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E.敏锐反应的专业品质【ABCD】

1.3.院内急救的人手点包括A.开展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与教育B.强调急诊科设置的标准化C.重视对医院急诊能力的分级D.重视急救中心的建设E.急诊科设立监护病房或病床【BCDE】

1.4.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A.抢救方法B.操作规程C.急救药物D.器械的研制和改进E.急救管理模式的研讨【ABCDE】

2.1.院前急救的特点有A.社会性B.突发性C.紧迫性D.风险性E.复杂性【ABCDE】

15.4.下列关于同步电复律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A.除颤仪处于同步模式状态后,应确保病人的每一个QRS波都有定标点,必要时调整监护仪上的R波增幅B.不要用含酒精的纱布代替导电糊;复律次数超过3次或导电糊干后应重新再涂C.对于安置起搏器的病人,不要将电极板直接放于起搏器上D.给每块置于病人胸部的电极板施加约10kg左右的力量,使电极板与胸壁保持最大面积的接触E.应连续清场3次,以确保操作者本人和旁人的安全【ABCDE】

填空题

1.1.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

1.2.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1.3.院前急救应首先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恢复基础生命体征,再根据病情和现有条件采取输液等措施。

1.4.(医院急诊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延续,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复杂的中心环节。

1.5.ICU的管理特点是(强化与集中),其工作实质是(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控制)。

1.6.对急诊护士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继续教育)是急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

1.7.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既适应(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又适应(战争或突发事故的急救)。

2.1.衡量一个地区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院前急救工作的成效评价)。

15.6.除颤时,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2.5)cm。

新生儿可能需保持(侧)卧位并使用(前一后)位放置电极片。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急救护理学

1.2.院前急救

1.3.医院急诊科

1.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1.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1.院前急救

2.2.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

2.3.急救半径

2.4.反应时间

3.1.分诊

4.1.稽留热

4.2.弛张热

4.3.间歇热

4.4.抽搐

4.5.昏迷

4.6.腹痛

4.7.发热

6.1.心肺脑复苏

6.2.心脏性猝死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1.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14.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

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

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

3.1.简述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

3.2.简述分诊的等级。

3.3.简述根据病情分诊时病人的分类。

3.4.简述4种颜色分诊卡的应用。

3.5.简述急诊分诊的标准。

4.1.简述发热的病情估计。

4.2.简述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4.3.简述咯血的机理。

4.4.简述严密观察有无窒息的表现。

4.5.简述咯血先兆的处理。

4.6.简述咯血的急救与护理。

4.7.简述抽搐发作形式的特点。

4.8.简述呼吸困难的病情观察。

4.9.简述胸痛的发病机制。

4.10.简述腹痛的发病机制。

4.11.如何鉴别呕血和咯血?

5.1.简述入住ICU的指征。

5.2.简述ICU护理人员基本技能要求。

5.3.简述ICU设备及药品管理。

5.4.简述危重病人入室快速评估与监护的内容。

5.5.简述危重病人全身体检与监护的内容。

6.1.简述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6.2.简述除颤的注意事项。

6.3.简述除颤与CPR的配合。

6.4.简述ACLS的方法。

6.5.简述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

6.6.简述神经功能支持的措施。

6.7.简述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

7.1.简述灾难医学的主要任务。

7.2.简述灾难救援医学的主要特点。

7.3.简述灾难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7.4.简述灾难救援护理的内容要点。

7.5.简述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准。

7.6.简述灾难致伤的检伤分类标志。

7.7.简述灾难救护的灾前准备原则。

7.8.简述灾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

7.9.简述灾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原则。

7.10.简述灾难医学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7.11.简述伤员转运的基本原则。

7.12.简述伤员转运与接收医院的衔接。

8.1.简述休克的急救和护理要点。

8.2.简述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意义。

8.3.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8.4.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失血量估计。

8.5.简述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8.6.简述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要点。

9.1.简述脱水的分型和概念。

9.2.简述低渗性脱水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3.简述高渗性脱水的临床分度、急救与护理措施。

9.4.简述水中毒的临床表现。

9.5.简述高钾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9.6.简述低钠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7.简述高钠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8.简述低镁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9.简述高镁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10.简述低钙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11.简述高钙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12.简述高钙血症的病情评估。

9.1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9.14.简述急性或严重代谢性碱中毒时的主要功能与代谢障碍。

9.15.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16.简述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病情评估。

9.17.简述呼吸性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18.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病情评估、急救与护理措施。

10.1.简述创伤致死的死亡高峰。

10.2.简述创伤初始评估的内容。

10.3.简述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征。

10.4.简述MODS的定义以及创伤诱发MODS的机制。

10.5.简述多发伤的快速全面初步评估。

10.6.简述GCS评分及其意义。

10.7.简述颅脑损伤的伤情轻重分级。

10.8.简述颅脑损伤的对症治疗及并发症处理。

10.9.简述应考虑为进行性血胸的情况。

10.10.简述心包填塞的定义及表现。

10.11.简述腹部损伤病人应进行剖腹手术的情况。

10.12.简述脊髓损伤的类型。

10.13.简述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的搬运方法。

10.14.简述挤压综合征的评估。

11.1.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11.2.简述先兆中暑的症状,以及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救护措施。

11.3.简述如何对重症中暑患者对症处理及加强基础护理。

11.4.简述电击伤的病情评估。

11.5.简述淹溺的定义及分类。

11.6.简述淹溺的发病机制。

11.7.简述冻伤分度的临床表现与分区。

11.8.简述烧伤的发病机制。

11.9.简述强酸烧伤、强碱烧伤及吸人性烧伤的特点。

11.10.简述烧伤的现场急救。

11.11.烧伤严重度的分类。

12.1.简述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

12.2.简述毒物的吸收过程。

12.3.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护原则。

12.4.简述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护理措施。

12.5.简述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三大综合征。

12.6.简述阿托品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12.7.简述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

答:

(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

(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

答:

(1)总体规划内容包括:

①急救医疗单位及其可利用的人力和物资资源;②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装备标准,急诊医疗机构设置形式(急救中心、急诊科或急诊室);③对医院急救能力的评价和分级,安排专科急诊的设置意见和发展规划;④建立先进、可行、实用的社会急救通讯网络;⑤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等。

(2)总体规划涉及目标、资源、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以及财政预算拨款,其目的在于提高抗重大事故发生的急救能力,以防患于未然。

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答:

(1)院前急救的任务:

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

(2)院前急救的原则:

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15.20.简述同步电复律的并发症。

答:

(1)QRS波感知不良。

可引起电流的不恰当释放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尤其是电流在T波的升支段释放。

如发生室颤,应立即用360J行非同步除颤。

(2)导电物质不足或过量导致的烧伤。

准确安置电极板和对其正确施压可减少上述危险。

多次电击会增加皮肤灼伤的危险。

(3)肺栓塞。

在慢性房颤病人中较为常见。

电复律前使用抗凝治疗可减少此危险。

(4)脑血管栓塞。

较少见,可发生于心房壁活动度减弱的病人。

(5)放电时如他人接触病人或床,可导致皮肤烧伤或室颤。

(6)部分病人可有肌肉的酸胀感。

(7)偶见一过性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ST)升高。

(8)复律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ST段抬高,临床意义未知。

论述题目录

1.1.试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

4.1.试述发热的病因。

4.2.试述抽搐的急救与护理。

4.3.试述呼吸困难的病因。

4.4.试述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急性肺栓塞的急诊处理。

4.5.试述腹痛的急救和护理。

6.1.试述心脏骤停的原因。

7.1.试述灾难救护的人员组成、要求及任务。

7.2.试述灾难伤员转运前的准备。

7.3.试述伤员转运途中的救护。

9.1.试述低钾血症的病因、急救与护理。

9.2.试述高钾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9.3.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情评估。

9.4.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10.1.试述创伤进一步评估的内容。

10.2.试述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10.3.试述脑水肿的治疗和护理。

10.4.试述胸部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10.5.试述脏器损伤类型及其诊断方法。

10.6.试述肌肉骨髓损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11.1.试述电击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11.2.试述冻伤的现场处理和复温处理。

11.3.试述烧伤病人新鲜创面用药的选择以及创面包扎或暴露的选择。

11.4.试述神经毒和血循毒的发病机制。

11.5.试述蛇咬伤的伤口处理要点。

12.1.试述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的护理措施。

12.2.试述常见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2.3.试述对药物中毒者迅速清除毒物和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救护要点。

12.4.试述常见药物中毒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以及健康教育。

12.5.试述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护措施。

12.6.试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

13.1.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3.2.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氧疗方法。

13.3.试述护理急性呼吸衰竭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的要点。

13.4.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

13.5.试述急性心力衰竭的无创性和有创性监护的要点。

13.6.试述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观察。

13.7.试述脑卒中急诊室常规评估与急救的要点。

13.8.试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监测与管理。

13.9.试述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

13.10.试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措施。

14.1.试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急救要点。

14.2.试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抗感染治疗的要点。

15.1.试述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管理的常用手法。

15.2.试述简易人T呼吸皮囊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15.3.试述鼻咽通气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15.4.试述插管后证实导管位置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5.5.试述气管插管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5.6.试述气管切开术的注意事项与术后护理。

15.7.试述除颤的病人准备和操作步骤。

15.8.试述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论述题答案

1.1.试论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

答:

(1)急救组织管理机构:

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是制定国家、城市、地区、乡镇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指导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急救医疗事业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的机构。

(2)急救医疗总体规划是指在急救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计划。

(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已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国家、社会对重大伤害、疾病的应急能力以及公民对疾病的自我急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现代社会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标志。

(4)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是急救工作的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中心,使医院急救和院前急救工作的环节能紧密结合,反应迅速,安排合理,运行无阻,保证现场病人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医院,也保证医院在危重病人到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投入抢救。

(5)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所有涉及急救工作的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等进行急救培训(包括生命急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能在现场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区域急救体系:

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其目的是保证伤病员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于少数医院,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

(7)院内急救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

(8)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

从事急救医学科研是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15.8.试述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答:

(1)适应证:

①终止有脉搏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异位节律。

病情稳定者经给氧和抗心律失常剂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水平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表现的病情不稳定者,如心室率超过150次/分,应立即进行同步电复律。

②终止迷走神经手法与药物转律失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药物复律失败的后备措施。

③终止房颤和房扑。

当房性节律伴快速心室率(>100次/分),发作时间<48小时,并有临床不适的主诉时可考虑同步电复律。

(2)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①左房极度扩大或病程较长的房扑或房颤病人,不主张使用电复律;房颤和房扑的发作时间超过48小时,应慎用电复律,应先排除心房内血栓或使用抗凝疗法后再考虑复律。

②病情稳定而地高辛处于中毒剂量范围的病人,禁忌选用同步电复律。

③甲状腺功能亢进为电复律的相对禁忌证,因其可增加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

④多形性室速(如尖端扭转型室速)时因机器较难识别R波而无法实施同步电复律可先试用药物疗法如硫酸镁,或去除诱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紧急时可直接使用非同步除颤。

⑤使用手动电极板时,必须施以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电极板与胸壁的良好接触。

⑥儿科病人电复律的起始剂量为O.5J/kg,随后的复律能量应加倍。

⑦1Okg以上儿童应使用成人电极板或电极片,以减少经胸阻抗。

⑧婴幼儿的电极板或电极之间的距离应至少有2.5~5cm。

⑨新生儿可给予侧面支撑,并采用前一后位电极放置法。

案例分析题

4.1.患者,女性,37岁,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

请回答:

(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并发症?

(2)写出对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4.1.答:

(1)呼吸困难。

(2)①提供舒适环境,利于病人放松和休息。

②维持舒适体位:

a.根据病情,抬高上部躯干40~75度,使膈肌活动不受限制,利于肺和呼吸肌的扩张,以减轻呼吸困难。

b.若无法躺下或坐下,可采取背靠墙,重心位于双脚、上半身前倾的姿势,使胸廓和横膈放松,以利于呼吸。

C.少数病人可取特殊卧位,如自发性气胸者取健侧卧位,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取患侧卧位,严重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应静坐,缓慢呼气。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a.协助意识清醒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和指导其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痰液多且黏稠者,应根据医嘱给予消炎、祛痰、止咳、解痉或雾化吸入等治疗。

C.咳痰无力或痰不易咳出者,应给予吸痰。

d.意识不清的危重病人和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协助医生建立和维持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并进行吸痰,做好机械辅助通气的准备工作。

④针对病情及时给予适当氧疗;为避免发生氧中毒,应根据血气测定结果,尽可能将吸入氧浓度控制在最低适宜范围。

⑤饮食护理摄取高纤维素、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预防便秘及腹部胀气而影响呼吸。

⑥心理护理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其安全感,缓解因呼吸困难引发的恐惧。

9.1.张某,女,35岁,肾脏功能障碍,快速输入5%葡萄糖液后,头痛,极度乏力,神志不清,嗜睡,继而抽搐。

请写出:

(1)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救护措施有哪些?

克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④处理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