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58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619限时规范特训.docx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619限时规范特训

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解析:

DNA中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排列是一定的,A项错误;在不同的DNA分子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是相同的,即A和T配对、C和G配对,B项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的空间结构相同,C项错误;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项正确。

答案:

D

2.[2015·莆田质检]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解析:

DNA分子中除两端外,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答案:

D

3.某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的值为0.3,则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为(  )

A.1∶1∶1∶1        B.2∶2∶3∶3

C.3∶3∶10∶10D.10∶10∶3∶3

解析:

某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的值为0.3,则另一条链上的(A+T)/(G+C)的值也为0.3。

又因A=T、C=G,故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3∶3∶10∶10,C项正确。

答案:

C

4.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在细胞核内,不遵循遗传规律

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解析:

S基因控制果蝇的白眼,所以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核基因,遵循遗传规律;组成基因片段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

B

5.女性子宫肌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制速度约为4μ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min左右即完成。

这是因为DNA分子(  )

A.边解旋边复制

B.每个复制点双向复制,使子链迅速延伸

C.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D.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解析:

DNA分子长36mm,复制速度为4μm/min,则复制时间大约是36×103μm÷4μm/min=9×103min,而实际上只需40min左右,故其原因应该是复制起点多,分段同时复制。

答案:

D

6.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a、b、c为三种DNA分子:

a只含15N,b同时含有15N和14N,c只含14N。

如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解析:

一个含15N的DNA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4代,产生16个DNA分子,由于是半保留复制,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同时含有15N和14N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有14个。

答案:

B

7.[2015·韶关模拟]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

T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

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含量与DNA的T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Tm值受到G-C含量的影响

B.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

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

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

解析:

由图可知,G-C相对含量会影响DNA的Tm值;NaCl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DNA的Tm值;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这与解旋酶无关;DNA双链解旋成单链后,遗传信息不会改变。

答案:

C

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基因具有多样性,而每一个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基因又具有特异性;没有复制的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

答案:

A

9.[2015·江南十校联考]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由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复制两次所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两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另两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且都是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无放射性。

答案:

A

10.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

D.正常情况下a、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解析:

据图可知,此生理过程是DNA的复制。

该过程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真核生物发生此过程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中(A+G)/(T+C)的比值与c中的比值呈倒数关系。

答案:

D

11.[2015·北京西城期末]经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数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比例是1-y

B.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x/y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2/y)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x(1-2y)/y

解析:

由题意可知,G、C所占比例都为y,数量都为x;A、T所占比例都为1/2-y,数量都为(x/y-2x)/2=(x/2y)-x。

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比例是y;该DNA分子的嘌呤和嘧啶的比例是1;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3x+2(x/2y-x)=x+x/y;A、T与鸟嘌呤不互补,其数目为x(1-2y)/y。

答案:

D

12.[2015·黄冈模拟]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B.31.3%和18.7%

C.18.7%和31.3%D.17.1%和32.9%

解析:

由题中G+C=35.8%,可推出C=G=17.9%,A=T=32.1%;设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X、Y,则有1/2(X+32.9%)=32.1%,1/2(Y+17.1%)=17.9%,解得X=31.3%,Y=18.7%。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如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 ]__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_______,基因和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4)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__。

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5)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________。

解析: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当DNA分子彻底水解时,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当DNA分子初步水解时产物为脱氧核苷酸。

(4)存在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5)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如果DNA分子中(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的比例是40%。

每条单链中(A+T)/(G+C)等于整个DNA分子中的该比例。

答案:

(1)[b]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b片段。

(2)[a]染色体 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d、e、f

(4)性染色体 伴性遗传 基因分离

(5)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0% 0.25

14.(16分)[2015·湖北八校联考]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

(3)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此图所示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中可测到15N。

若细胞在该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基团,⑥是胸腺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复制4次,产生16个DNA分子,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含14N的DNA分子共2个,所有的DNA都含有15N,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比例为1∶8。

A=T=m,则G=C=a/2-m,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a/2-m)=15·(a/2-m)。

答案:

(1)胞嘧啶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4 2 (3)①②③④⑥⑧⑨ 1∶8 (4)15·(a/2-m)

15.(12分)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实验一:

实验三: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三结果C、D看DNA复制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3)如果实验三的结果都为E,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________(是,不是)半保留复制。

(4)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

(5)如果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与结果D相比,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宽度不同的是________带。

解析:

(1)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表示14N和15N标记的DNA的离心结果,其作用是与后面的实验结果形成对照。

(2)从结果C、D看新形成的DNA分子保留了原来DNA的一条链,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3)结果E表明原来被15N标记的DNA的两条链没有分开。

(4)“中带”为15N/14N,“中带”略宽,说明新合成的DNA分子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差别,原因可能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15N。

(5)结果D和结果E都有2个15N/14N,结果D有2个14N/14N,而结果E有6个14N/14N,所以结果E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变化,宽度发生变化的是轻带。

答案:

(1)对照作用 

(2)是 (3)不是 (4)15N (5)没有变化 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