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616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docx

四下数一单元电子教学设计doc

《四则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内交流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例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怎样列式计算呢?

思考:

72-44表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

如果用综合式子表示呢?

想一想在这题中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自学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怎样列式计算呢?

(2)参考书本第5页的方法,与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并思考:

第一种方法987÷3×6,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987÷3算出了几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

再乘6就算出了什么人数?

第二种方法6÷3×987,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6除以3是什么意思?

再乘以987就算出了什么人数?

理解、讨论“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提示:

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3)通过预习以上两题,你能发现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从往按顺序计算。

小组讨论:

“只有”是什么意思?

“或者”呢?

3、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5页做一做。

2、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元?

3、大生用小棒拜了8个六边形。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6例3(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怎样列式计算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参考书本第6页的方法,填空:

方法一中:

24÷2是的价钱,是半价,前两个24是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方法二中:

24×2是和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3)思考、讨论: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通过做这道题,你发现了: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7页做一做。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⑴2×9÷3⑵36-6×5⑶56÷7×5

2+9-336÷6×556+7×5

()()()

2、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共付门票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练习一1、5、6。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6例3(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过程:

二、情境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怎样列式计算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参考书本第6页的方法,填空:

方法一中:

24÷2是的价钱,是半价,前两个24是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方法二中:

24×2是和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3)思考、讨论: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通过做这道题,你发现了: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

(4)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一1、5、6。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10例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往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

思考:

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你能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若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完成不了的题目先空着,待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互动时共同解决。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解决什么?

再解决什么?

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呢?

独立完成。

(2)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3)怎样列成一个算式呢?

试一试

(4)小组交流后填空:

270÷30-180÷30这个算式中,270÷30算出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70-180)÷30这个算式中,270-180算出比多出游的人数,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5)思考、讨论:

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小结: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11页做一做

妈妈用100元钱,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54元,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6元,还剩多少元?

(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

2、练习二1、

算一算,比一比。

3、练习二2、计算下面各题。

五、评价小结。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

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10例4(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往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

思考:

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你能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若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完成不了的题目先空着,待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互动时共同解决。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解决什么?

再解决什么?

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呢?

独立完成。

(2)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3)怎样列成一个算式呢?

试一试

(4)小组交流后填空:

270÷30-180÷30这个算式中,270÷30算出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70-180)÷30这个算式中,270-180算出比多出游的人数,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5)思考、讨论:

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小结: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11页做一做

妈妈用100元钱,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54元,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6元,还剩多少元?

(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

2、练习二1、

算一算,比一比。

3、练习二2、计算下面各题。

五、评价小结。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

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0的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学习目标:

学会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100+0=

(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

0能否做除数?

为什么?

讲明自己的理由。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练习二P15—168—13

五、评价小结。

 

位置与方向

(一)》导学案

学习内容:

P18例1及练习三1—2题(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养成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准确判断方向。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要是你去公圆玩,迷路了可以问叔叔阿姨;还可以看地图,识别方向,也就是说从图上找到每个目的的位置与方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向与位置。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P17页主题图)。

从这张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内说一说。

2.自学例1

1)明明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

在起点的什么方向?

(小组讨论)

首先知道1号检查点在四个方向的和之间。

而且还有一个角度是度。

2)“东偏北30度”这个角度你是怎样知道的?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温馨提示:

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所以是东偏北30度。

3)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

如果不能,那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18页做一做。

2.

完成练习三第1题。

出示中国地图。

1)这是一张中国地图,你能从图上找得到北京吗?

2)请你借助量角器,说一说沈阳、香港、海口、昆明、乌鲁木齐和西安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3)香港距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你再估算一下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

完成练习三第2题。

1)请你测量一下图中个建筑物距市政府广场的方向和距离是多少,然后填写在书上。

2)说说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的。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位置与方向

(二)》导学案

学习内容:

P19例2及练习三3—4题

学习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学会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准确绘制示意图。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说一说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你能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若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待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互动时共同解决。

自学例2:

出示数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1、学校中有哪些建筑?

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2、小组讨论:

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

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

你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

怎样确定“北偏东35度”和“西偏北40度”呢?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确定?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提示: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练习三第21页P3-4。

五、评价小结。

 

《位置与方向(三)》导学案

学习内容:

P22例3和做一做(位置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

1、在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回想一下,在绘制平面示意图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例3:

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偏约度的方向上。

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偏约度的方向上。

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四1、2。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位置与方向(三)》导学案

学习内容:

P22例3和做一做(位置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

1、在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回想一下,在绘制平面示意图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确定方向和距离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例3:

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偏约度的方向上。

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偏约度的方向上。

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四1、2。

五、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位置与方向(四)》导学案

学习内容:

P23例4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1、在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养成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难点:

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今天将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例4图(小组讨论、交流)。

1)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

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

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2)你能根据同学的描述,说出路线示意图吗?

(把下面的空填完整)

从起点出发,先向()偏()的()度方向走()m到点1,再向()偏()的()度方向走m到点2,最后向()偏()的()度方向走()m到终点。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23页做一做。

2、练习四

第3题

1)请你根据路线图,说出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填在表中。

2)怎样求出小玲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4题

根据这张示意图,请你说说小伟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些不同的路线?

说清他们的方向。

五、评价小结。

说说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运用,写一则数学日记。

《加法运算定律》导学案

学习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1.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培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例1: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算式。

2)观察下面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

得数怎样?

〇里填什么符号?

40+56〇56+40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揭示定律

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发现,再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并把下面的空填完整。

两个加数位置,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自学例2: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先独立列式并计算。

2)观察例2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3)你认为那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

为什么?

提示:

要想先算后面的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4)计算并比较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〇里填什么符号?

(69+172)+28〇69+(172+28)

155+(145+207)〇(155+145)+207

5)通过做这几道题,你发现了: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并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3、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28页做一做。

2、练习五P311、3、4。

五、评价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目标:

1.学会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根据具体情况,培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会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学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115千米

第五天城市B→C132千米

第六天城市C→D118千米

第七天城市D→E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观察88+104+96这道题的算式,你认为把()和()加起来的和是整百数,因此,这道题的式子还可以列为()

比较以上两种方法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再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填空。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你能总结出上面的规律吗?

试着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请你说一说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提示:

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展示互动

四、反馈练习(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在小组交流)

1、书上第30页做一做。

2、练习五P325—7

五、评价小结。

《乘法运算定律》导学案

学习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图上有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例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自己独立列出算式。

2)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思考: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得数呢?

3)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