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12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76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12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文言文12篇.docx

小学文言文12篇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

"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

舍:

家。

嬉:

游戏。

所以:

用来。

处子:

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

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

商贩。

炫卖:

沿街叫卖。

俎豆:

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

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候:

拜访,问候。

履行:

实践,做。

绥:

安,安抚。

孤:

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

学习。

【方言证古】

老父:

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

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

对他的尊称。

《堰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携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堰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闵(mfn):

同“悯二担心,忧虑。

K(zhang):

生长,成长。

®(ya):

拔。

芒芒然:

疲倦的样子。

其人:

他家里的人。

病:

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

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

快走。

往:

去,到……去。

槁(g§o):

草木干枯。

耘苗:

给苗锄草。

非徒:

非但。

徒,只是。

益:

好处。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仕:

(仕途)在……做官。

并:

连同。

或:

有人。

去:

去除。

欲:

想要。

何:

哪里。

而:

却。

坐:

因为,由于。

【寓意】

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

告诫人们: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cD:

春祭,

卮(zhi):

古代盛酒的器具。

舍人:

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相谓:

互相商量。

引酒:

拿过酒杯。

弓I,取过来。

且:

将要。

固:

本来。

子:

对人的尊称。

安:

怎么。

遂:

就。

亡:

失去。

【解释】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

嫌淡无味。

主人闻之,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注释】

食:

食物。

闻已:

听罢。

益:

增加。

更:

改变。

空:

空口。

口爽:

口味败坏。

返:

同“反二反而的意思。

《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求良猫。

庵以腥膏,眠以毡崎。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逐之,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注释】

恶:

厌恶。

破家:

拿出所有的家财。

唐:

饱食。

以:

用。

腥膏:

鱼和肥肉。

毡扇⑹:

毡子和毯子。

且:

既……又……。

率:

大都。

暴:

猖狂。

以为:

认为。

【启不】溺爱是不可取的,环境过于安逸,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

《父善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弓I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婴儿啼。

人问其故。

日:

"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急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注释】

过于江上:

经过江边。

方:

正在。

引:

带着,抱着。

故:

缘故。

善:

擅长。

岂:

难道。

遽急:

立即。

以此任物:

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

悖:

违反常理,错误。

【含义】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可能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人有亡斧者》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招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注释】

亡:

丢失。

意:

同“臆二怀疑。

窃:

偷。

颜色:

脸上的表情。

无为而不:

没有不像。

俄而:

一会儿,不久。

谷:

山谷。

J0:

读h”挖掘。

他日:

另一天。

复:

再。

无似窃斧者:

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启示】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

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縻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宣王:

齐国国君。

竽(yu):

古代乐器名。

必:

定,必须。

处士:

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

这里带有嘲讽意味。

请:

请求。

说:

同“悦,

縻食:

官府供食。

縻:

粮仓。

食:

供养、给……吃。

立:

继承了王位。

【启示】强调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

市:

集市。

女,同“汝二人称代词.你。

反,通“返二返回。

彘:

读“zhi”,意为猪。

适:

恰巧。

特…耳:

不过……罢了。

非与戏:

不可同……开玩笑。

今子欺之:

现在你欺骗他。

子:

你,对对方的称呼。

而:

则,就。

成教:

教育有效果。

【启示】

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