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280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急预案有关传染性疾病应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或者出现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或在以往非流行地区发生法定传染病疫情;

或出现不明原因的新发传染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较大(Ⅲ级)、一般(Ⅳ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和具体响应发生在辖区内的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组织指挥体系

  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发生后,区人民政府根据同级或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需要,成立区长任指挥长,主管卫生工作副区长任副指挥长,卫生、公安、教育、农林、文体、建设、财政、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商贸、发改、统计、工商、民政、宣传、交通、红十字会及相关社会团体、机构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卫生局,由卫生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各部门各街道(局、乡)根据本部门职责及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2.2部门职责

  卫生局:

协助制订防治工作应急预案与工作方案;

做好疫情监测与报告;

组织协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置、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

对病人和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措施;

做好疫区(点)的随时消毒或终末消毒工作;

指导并监督公共场所消毒;

开展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管理等工作;

完成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防治工作。

  农林水利局:

发挥动物防疫工作的职能作用,制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方案;

统一组织开展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报告、免疫、扑杀、消毒和病害产品的无害处理;

与交通、铁路、民航、公安等部门共同做好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设立,加强与卫生部门联系和信息沟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共同搞好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完成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防治工作。

  公安分局:

负责疫情、疫区现场封锁和治安管理;

搞好交通疏导,保障疫情处理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疫区;

对病人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依法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交通局:

负责旅客的体温检测、健康登记和健康检查;

设立留验站,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可疑对象进行留验和隔离观察;

对交通工作和有关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做好司乘人员的防治知识培训;

保障防治物资的及时运送,完成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育局:

负责做好学校、托幼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

落实学校的各项防治措施;

根据紧急控制措施要求,落实学校半封闭、封闭管理和停课、停学等措施;

  建设局:

负责做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及对建筑工地民工的宣传、防护和以体温检测为主的健康监测工作,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改善民工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疫情状况,负责对建筑工地采取封闭管理或协助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文化体育局:

负责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根据疫情需要,负责对娱乐场所采取消毒、限制、停业等措施;

  宣传部:

负责宣传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

开辟健康栏目,普及防治知识;

宣传报道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

完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防治工作。

  财政局:

负责制订防治经费保障方案及相关政策;

建立防治工作应急储备金并将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保证防治物资和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所需经费及卫生部门防治工作经费的落实;

根据国家和上级政府的有关政策,完成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防治工作。

  民政局:

负责制订农民和未参加医保的城镇困难群众的医疗的具体办法;

负责安全火化重大传染性疾病死亡者遗体;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部门:

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重大传染性疾病患者救治期间、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的各项工资待遇,做好相关人员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结算工作;

制订防治人员的奖励、补贴等相关政策;

  红十字会:

负责募集防治物资及资金,开展各种形式的救助工作;

  商贸局、工商局:

负责防治物资的组织、供应,保证物资供应及时、充足;

加强防治物资的质量监督,打击制假行为;

加强药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等的质量监督管理;

打击、制止借机倾销物品、哄抬物价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加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环境卫生及流动人口的管理;

  爱卫办:

负责组织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其它部门按照相关职能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特别是各街道办事处(乡)应按照职能职责,协助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一旦疫情发生,应配合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员进行有效地管理。

  2.3专家咨询委员会

  组建区重大传染性疾病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相应的级别以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建议;

对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

参与制定、修订重大传染性疾病技术方案;

对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

承担重大传染性疾病日常管理机构和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它工作。

  2.4卫生应急专业机构及职责

  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专业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监督机构。

  2.4.1医疗机构:

主要负责病人现场抢救、收治和转运工作;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

做好医院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置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控制医源性疾患的发生,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及方式及时报告疫情。

  2.4.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主要负责疾病和健康监测、健康教育、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检验检测、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置等。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任务。

  2.4.3卫生监督机构:

主要执行对事件发生地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的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调查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置建议。

  2.5组织体系框架图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监测

  3.1.1医疗卫生机构监测

  区卫生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重点传染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主动监测。

各级医疗、区疾病预防控制、区卫生监督所负责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

  辖区内区级以上的综合医院、街道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县级以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要建立健全感染科,安排具有传染病诊治经验的医师坐诊,及时检出与报告传染病病人;

各乡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确定1名传染病主诊医生,专门负责传染病筛查与诊治工作。

  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1.2其他监测

  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点)、宾馆、建设工地等要开展旅客、游客、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健康监测,街道(乡)、社区(村)等基层组织要密切关注本辖区内外出、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情况,学校、托幼机构、机关、厂矿、社区、村组要密切关注本辖区、本单位人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重大传染性疾病或可疑情况,要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2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传染疾病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3.2.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3.2.1.1责任报告单位

  ·

法定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

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卫生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和兽医机构(报告人兽共患病的动物疫情)等。

  3.2.1.2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执业医生。

  3.2.2报告时限和程序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重大传染性疾病,应在2小时内按法定报告程序向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重大传染性疾病信息报告的区疾控中心和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分别向区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相关机构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3.2.3报告内容

  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应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经调查确认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3.2.4报告方式

  区辖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使用电话、传真等进行报告的同时,应直接通过互联网上的疫情报告专用系统报告重大传染性疾病。

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审核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统计汇总、分析,按照有关规定报告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

  3.3疫情通报

  区卫生局接到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后,应在二小时内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必要时,要根据事件性质和有关要求及时分别向周边区(县)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

  发现国(境)外患者,或有国(境)外旅行史的内地患者,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按规定逐级上报,由卫生部或卫生部授权省卫生厅负责通报相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

  3.4预警

  根据重大传染性疾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重大传染性疾病预警分为一般(IV级,蓝色)、较重(III级,黄色)、严重(II级,橙色)和特别严重(I级,红色)四级,期标准按可能发生的实际级别的相应情况确定。

  区卫生局接到我区发生或有可能对我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省外、市、区外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及时报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并提出预警建议,由区人民政府提请上级权限部门向社会发布预警。

  3.5预警支持系统

  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督促辖区内建立健全,区、街道(乡)、社区(村)三级重大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保证监测系统完整。

并负责健全和完善区、街道(乡)二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报告系统的督查工作,确保信息通畅。

  区辖内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传染病管理科,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安排专职疫情管理人员;

乡镇卫生院和社会卫生服务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搜集、报告与管理工作。

  区辖内各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网络直报,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通过网络报告疫情。

尚未实施网络直报的街乡卫生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施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直报。

  全区要逐步建立统一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信息监测、传递网络和统一的报警电话,实现信息共享。

  4、应急响应

  4.1分级

  重大传染性疾病实际级别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即:

  4.1.1一般重大传染性疾病(IV级)

腺鼠疫在市区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10例以下。

霍乱在区内发生,1周内发病10例以下。

市区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市区动物间发生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境外出现人感染病例,本辖区内未出现人感染病例。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一般重大传染性疾病。

  4.1.2较大重大传染性疾病(III级)

市内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5例以下。

市内发生腺鼠疫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

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区、县(市)。

区内发生霍乱暴发流行,一周内发病10-30例;

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县(市);

或本市近5年来首次发生霍乱疫情。

市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或2个以上区、县(市)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

  区内一周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市内动物间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出现人感染病例。

区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较大重大传染性疾病。

  4.1.3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II级)

在市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及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

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区、县(市)。

市范围内发生霍乱流行,1周内发病31-100例。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续发病例;

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地市。

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县(市),一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本市范围内动物间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或流行,2个以上区、县(市)出现人感染病例,或疫情局部扩散,或出现人感染二代病例。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2个以上区、县(市)。

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

  4.1.4特别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I级)

肺鼠疫、肺炭疽在省内大、中城市发生,病情有扩散趋势;

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霍乱在本市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100例以上;

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有扩散趋势。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同时波及多个县区,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国内发生新传染病;

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赵势;

或发现我国已消灭传染病。

动物间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或流行,2个以上县区同时出现人感染病例,有扩散趋势。

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

  4.2应急处置的原则

  发生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时,区人民政府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

同时,要遵循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升级应急处置级别,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

  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和成立应急指挥部。

  启动高级别预案时,事发地低级别预案同时启动。

  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对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全省性重要活动期间等发生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要高度重视,可相应提高报告和处置级别,确保事件迅速、有效控制,维护社会稳定。

  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要采取边调查、边核实、边抢救、边处置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我区虽未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通报后,要及时通知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应急处置所需人员与物资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重大传染性疾病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并服从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支援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地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4.3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分级响应

  4.3.1一般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响应

  接到一般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后,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和综合评估。

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现场处置工作,并按照规定向区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

  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组织专家对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

必要时,提请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支持。

  4.3.2较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响应

  4.3.2.1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

  接到较大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按规定向区人民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信息。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本级或上级专家调查确认,落实标本采集、现场流行病学及卫生学调查、病人救治、密切接触者防护和消毒处置等紧急控制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进行报告。

  4.3.2.2区人民政府应急响应

  区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区人民政府要在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情信息收集、人员疏散安置、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与封锁、隔离和舆论宣传等工作;

保证应急处置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重大或特别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响应程序按照全省或全市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

  4.4指挥和协调

  遇到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要在2个小时内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区卫生行政部门酌情派出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参与应急处置指挥部。

在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指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紧急救援和现场处置。

  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全面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并及时向区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情况,请示重大问题。

各部门、各单位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调度。

  4.5紧急处置

  4.5.1现场调查

  接到重大传染性疾病报告后,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要在1小时内派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等相关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

  4.5.2采样与检测

  4.5.2.1标本采集

  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在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的同时,要按照生物安全防护及相关疾病标本采集、保存、运送要求,立即开展标本的采集与上送工作,并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开展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做好住院病人标本的采集。

  4.5.2.2标本检测

  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标本后,具备检测条件的,要在1小时内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检测,并留样备查;

对于不具备相关检测条件的,要立即报告区应急处置指挥部,并安排专人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

  4.5.3事件原因初步确定

  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应当及时召集现场调查处置人员和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会商,根据调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研究提出事件原因的初步意见,并及时报告同级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通报医疗救治机构,为医疗救治提供指导。

  4.5.4现场控制

  事件原因初步确定以后,现场处置人员应当根据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类别、性质及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报告区应急处置指挥部,依法采取相应的现场控制措施。

  4.5.5医疗救治

  医疗救治实行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就地救治的原则,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救治的统一调度工作。

  4.5.5.1现场医疗救援

  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后,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迅速派遣应急医疗救治组赶赴现场进行临床诊断、病人抢救。

区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指挥部根据医疗救治组专家的意见,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和救护车辆分别不同情况接收病人。

轻度症状的病人由所在地医疗机构收治或者进行医学观察;

重度症状的病人,由指定收治医院收治;

危重病人由专人护送至指定收治医院抢救治疗。

  4.5.5.2医疗救治力量调度

  发生一般重大传染性疾病,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就近的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发生较大重大传染性疾病,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救治病人,危重病人送指定收治医院救治,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遗临床医学专家予以指导;

发生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市以上医疗机构按照就地救治的原则统一调配辖区内的医疗救治力量,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调配发生地以外的医疗机构予以支援;

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传染性疾病,区卫生行政部门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统筹调配辖区内的医疗救治力量,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派遗临床医学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调配发生地以外的医疗机构予以支援,必要时,由省市卫生行政部门逐级向卫生部请求支援。

  4.5.5.3转运与转诊

  请求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过程中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运转诊的指挥调度工作,请求市急救中心(站)、传染病医院(病区)或指定的医疗机构具体承担病人的转运。

  4.5.5.4病人的治疗与抢救

  各级医疗机构接到重大传染性疾病通报后,要根据事件性质,应立即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随时准备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救治与隔离。

  4.5.5.5病人的出院与观察

  确诊病人经治疗达到规定的出院标准后方可出院,疑似病人排除诊断或达到临床诊断病人出院标准时方可出院。

病人出院后,由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追踪观察。

  4.5.6消毒处置

  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标本采集工作的同时,要迅速对患者居住场所、接触过的物品及其他可能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随时消毒。

在疫情处置结束后,要对疫区实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4.5.7交通口岸的检疫

  因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需要,由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