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3097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docx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高高山上条藤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高高山上条藤(四篇)

目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高高山上条藤一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鬼鬼盯着你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鲨鱼笑笑三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鸭妈妈生蛋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高高山上条藤一

活动内容:

高高山上一条藤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藤、停、铜、铃”等音,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2、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三、活动重点:

学习快速、准确地念绕口令。

活动难点:

发准“藤、停、铜、铃”等音。

四、活动准备:

平时让幼儿练习一些简短的绕口令,培养学习绕口令的兴趣以及发音的敏感性。

五、活动过程:

1、把绕口令编成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内容。

2、教师放慢速度念一遍绕口令。

3、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由慢到快地练习绕口令,重点练习发好后鼻音:

“eng、ing、ong”。

4、创设游戏情景。

--游戏由2~4人进行,幼儿以轮流方式一人念一句绕口令,一边念,一边将右手伸出去,用拇指和食指往前一小朋友的手背,依次爬上去,若右手不够,可用左手接上去。

--轮流念绕口令做动作,注意倾听同伴的语言,自己也要快速接念,不使游戏中断。

--由教师扮“风爷爷”,发出“风吹了”和“风停了”的指令,让幼儿做铜铃摇摆等动作,并念该句的绕口令,反复练习几次,让幼儿感到绕口令的乐趣。

5、活动延伸:

请幼儿的家长组织家庭“绕口令晚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语音的敏感性。

利用晨间或午间活动时间做绕口令游戏活动。

附儿歌: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上头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停铜铃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鬼鬼盯着你二

(一)内容简介

太郎偷偷养了一只怪兽,这只怪兽叫鬼鬼。

鬼鬼的用处可大了,太郎不想吃的东西,鬼鬼全替他吃掉;太郎不爱喝的牛奶,鬼鬼也会替他喝完。

爸爸、妈妈、老师都表扬太郎

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太郎可得意了。

可是,太郎没有想到,怪兽吃了那么多好东西,一天天长大了,可怕的事情就跟着发生了……

(二)主题分析

故事通过讲述挑食的太郎和小怪兽鬼鬼之间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挑食的危害,知道要样样东西都爱吃的道理。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

起初太郎挑食,不仅有小怪兽鬼鬼的帮忙,还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的表扬。

正当太郎沾沾自喜、小读者们羡慕不已的时候,情节发生了突变。

原本

看似可爱的鬼鬼,随着胃口的增大日益变得强土,并且威胁着因为营养不良而又瘦又小的太郎的生命。

这一情节的转变,使小读者原本的羡慕转化为担心和后悔,并引发了对

于“挑食”这个坏习惯的思考。

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太郎才躲过了危险。

随着危险的离去,在和太郎一起经历了“得意、窃喜、担心、害怕、后悔”后,小读者们也暗自下定决定:

再也不挑食了,要做一个样样东西都爱吃的健康宝宝。

(四)图画分析

该图画书画面清晰,主题突出,便于中班幼儿进行观察和讲述。

故事中的第78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太郎的表情有巨大的变化,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太郎的表情,猜测其不同的心理活动;第11、12页上有许多细小的符号,告诉读者虽然鬼鬼跑了,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想法,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同样也留给幼儿很多想象……开放式的故事结局,更便于将故事延续到生活中,使幼儿自觉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五)角色分析

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一个叫太郎的孩子是如此真实,他和生活中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拒绝每一样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幸运”的是他有鬼鬼帮忙。

当孩子们看到太郎既不用吃自己不爱吃的食物,又能被爸爸、妈妈和老师表扬时,这让他们不仅觉得亲切,更是羡慕。

接着,故事情节发生了转折,挑食的太郎根本无力和鬼鬼对抗,而那些不挑食的小朋友个个勇敢又强壮。

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在这时也随着太郎的经历发生了变化。

最后,当“鬼鬼还在寻找新的伙伴”时,孩子们都不愿意自己成为下一个“太郎”,而希望自己也能在“什么东西都爱吃”以后,长得更加强。

(六)语言分析

《鬼鬼盯上你》运用了叙事性的语言,教师讲述故事的语言氛围要根据情节的转变而有所变化,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故事情节的发展

充满期待。

欣赏故事时,可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其完整讲述:

“我喜欢吃什么?

不喜欢吃什么?

”以提高中班孩子语言表达完整的能力。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故事内容对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前,教师可以利用进餐时间仔细观察、了解本班幼儿进食的情况,并与家长沟通,从中获得信息。

此次活动根据故事线索的不断深入,引导幼儿从羡慕太郎到渐渐认识到太郎的错误。

并创设机会让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开始时想和太郎一样,把不爱吃的东西交给鬼鬼,但在思考和讨论中明白:

每一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只有不挑食才会让自己更健康、强壮。

活动后,教师携手家长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和幼儿一起去尝试“自己不爱吃的东西”,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2、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一种食物都有营养,懂得不挑食才会让自己更健康、强壮。

(2)在成人的帮助下欣赏故事,理解并讲述故事情节。

3、活动准备

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悬念

一(出示第1页,介绍人物。

)你看到了谁?

一这个男孩叫太郎,这是他养的怪兽,叫“鬼鬼”。

故事的名字叫《鬼鬼盯上你》。

一鬼鬼是太郎最喜欢的朋友。

你猜太郎为什么喜欢鬼鬼?

(2)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④出示第2页:

一太郎为什么喜欢鬼鬼?

你看到鬼鬼帮太郎做了什么事情?

②出示第3~1O页:

一太郎让鬼鬼帮他吃了些什么?

一鬼鬼把太郎不爱吃的东西都吃掉了,妈妈、爸爸和老师还表扬了太郎呢!

⑧播放课件:

一这里的食物,你喜欢吃什么?

不喜欢吃什么?

二如果你有一只“鬼鬼”,你想让他帮你吃什么?

④出示第11~22页:

一你看到什么?

(鬼鬼长大了。

)为什么鬼鬼长得这么快?

一后来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呢?

一你觉得太郎能战胜鬼鬼吗?

为什么?

一为什么朋友们的力气会这么大呢?

小结:

朋友们不挑食、样样东西都爱吃,营养全留在身体里了,所以他们可强壮了。

(3)讨论延伸

一(出示第23、24页。

)太郎再也不想和鬼鬼做朋友了,他也想和朋友们一样强壮,怎么办呢?

一太郎把每一样不爱吃的食物都吃了。

看看,现在太郎变成什么样了?

一鬼鬼还在寻找新的朋友,如果鬼鬼找到你,你会怎么做呢?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第一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了解了挑食的坏处。

但是,明白道理和养成习惯尚有差距,所以第二次活动更关注孩子们的现实生活。

教师选择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爱吃的蔬菜,引导他们观察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并引发他们品尝各种菜肴的兴致。

同时,尝试运用记录、体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并愿意尝试自己不爱吃的食物。

(2)知道不挑食才能更健康、更强壮。

3、活动准备

一些幼儿不喜欢吃的蔬菜,如:

芹菜、胡萝卜、生菜、黑木耳等(烹饪好的同种蔬菜和这些蔬菜的小图片)笔、纸

每人两块不同颜色的垫板(红、蓝)、每人一个小碟、一个小勺

4、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展开话题

一这是谁?

一自从鬼鬼走了以后,太郎什么东西都爱吃。

瞧,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了好多菜,你们都认识吗?

(2)观察交流,认识蔬菜

①观察蔬菜,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

—找一种你认识的蔬菜,告诉身边的朋友这是什么菜,长得什么样?

(集体交流,相互补充。

②观看课件,猜猜认认。

这里有些蔬菜,你知道它们是什么菜吗?

桌上有这些蔬菜的图片,把你喜欢吃的菜贴在红色的垫板上,不喜欢吃的菜贴

在蓝色的垫板上。

(幼儿操作,互相交流。

③品尝蔬菜。

—太郎还带来了很多他亲自烧好的菜,看看是些什么菜?

—想不想尝一尝

—不过,太郎有个要求,每人尝两种菜,一种是你喜欢的,一种是你不喜欢的。

小结:

你们真了不起,不仅吃了自己喜欢的菜,就连本来不太喜欢吃的菜也品尝了看来,鬼鬼不会盯上你了。

(3)活动延伸

把大的白纸铺在地上,好朋友两人一对,一人躺下,一人用笔将朋友的轮廓画在纸上,两人再互相交换。

每天把自己吃过的菜,用纸、笔记录下来,贴在自己的轮廓内。

过些日子,再站到轮廓前比一比,看看自己是不是长高、长壮了。

(三)活动拓展

活动后观察幼儿进餐的情况,鼓励他们愿意尝试自己不爱吃的菜肴,并与家长交流,共同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习惯,也可设计表格进行相关评价。

(四)阅读区的活动

《美味食谱》: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记录(可绘画,也可剪贴)自己晚餐的菜肴,第二天介绍给大家。

把记录装订成《美味食谱》,可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阅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鲨鱼笑笑三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鲨鱼笑笑从找不到朋友,到鱼儿们愿意与它交朋友的故事情节,知道真心助人就会拥有朋友。

2、能用语言大胆表述对故事画面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人

1、图1(蓝色背景)。

你们看到过大海吗?

在哪里看到过?

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

2、图26(天使鱼、刺鲀、海星依次出现,并伴有海浪声)。

瞧!

海底有谁?

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记住它们的名字了吗?

(漂亮的鱼儿们,伴着朵朵浪花,在大海里摇摆、下潜。

让我们游去海底,和这些漂亮鱼儿们大声打招呼!

3、图7(鲨鱼笑笑)海底世界里还生活着一条个头很大的鲨鱼,它的名字叫笑笑。

看,它笑起来我们会感觉怎样?

是呀!

笑笑是鲨鱼,只要一笑就张开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齿,真令人害怕,所以它一个朋友也没有。

今天,笑笑又来找朋友了,它能在海底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二、自主观察画面

1、图8、图9(鲨鱼笑笑遇见天使鱼的画面)。

鲨鱼笑笑找到朋友了吗?

你怎么知道的呢?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经验诠释对画面的理解)

幼儿学说“对白”并表现:

天使鱼吓得浑身发抖,以最快的速度逃走了。

鲨鱼笑笑又是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

2、图10、图11、图12(鲨鱼笑笑遇见海星,海星逃跑,遇见刺鲀,刺鲀刺伤鲨鱼笑笑)。

幼儿观察和表述:

鲨鱼笑笑看到了海星,特别高兴地游过去,展开了微笑大声说:

“嗨!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海星也吓得打着滚飞快地逃跑了。

幼儿观察和表述:

鲨鱼笑笑看到了刺鲀,特别高兴地游过去,展开了微笑大声说:

“嗨!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刺纯用自己身上的刺向笑笑刺去,飞快地逃走了。

幼儿学讲“对白”和动作表现。

朋友们都离他而去,鲨鱼笑笑又会怎样?

(幼儿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3、图13(鲨鱼笑笑失落地流眼泪)观察验证:

所有的鱼儿都跑得远远的,不愿意理睬笑笑。

这时,鲨鱼笑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笑容有多可怕。

它呜呜地哭了。

面对伤心的笑笑,你想对它说什么?

4、图14、图15(鲨鱼笑笑看到鱼JL,fII被捕,并伴有音效)。

观察理解:

鲨鱼笑笑听了我们的话,又鼓起勇气重新回到了海底,远远地看着鱼儿们游戏,突然笑笑觉得有些不对劲,发生了什么事?

问题:

怎么看出笑笑在船边转来转去?

笑笑为什么一直在船边转悠?

接着笑笑会想什么好办法?

5、图15(鲨鱼对渔夫笑)。

问题:

笑笑对着渔夫笑,渔夫见了会怎么样?

幼儿分别扮作渔夫和笑笑,做出笑笑张开大嘴渔夫受惊吓的动作。

教师旁白:

渔夫吓得大声尖叫,双手一松,重重的渔网落进了海浪里,小鱼们都得救了。

6、图16、图17(鱼儿游出来感谢笑笑,笑笑和鱼儿们一同游玩)。

问题:

鱼儿们获救了,它们会对笑笑说什么?

从此以后,鱼儿们再也不害怕鲨鱼笑笑咧着嘴微笑时露出的又白又大的牙齿了。

笑笑终于用微笑交到了朋友。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并轻声地跟着老师叙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鸭妈妈生蛋四

一、活动目标1、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习儿歌并能用体态动作表现,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2、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能根据要求合理想象。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儿歌图谱一份

2、伴奏音乐

3、海洋球与篮子做成的小草窝(比幼儿人数多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情境体验、理解儿歌(教师与幼儿一起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体验母鸭在游泳、生蛋、唱歌等一系列活动中的乐趣。

(1)孩子们,你们认识鸭妈妈吗?

鸭妈妈有哪些本领呢?

鸭妈妈真能干,咱们今天一起学学鸭妈妈吧。

走吧,我们一起到小池塘里玩!

快瞧,小池塘到了。

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鸭妈妈,所以在玩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撞到别人,记住了吗?

轻轻的跳进小池塘里吧。

(2)大家先洗洗翅膀、再抖抖身上的羽毛、小心的翻翻跟斗、慢慢地往前游一游……

呀——小池塘里的鱼可真多呀!

我们捉些鱼吃吃吧。

我已经吃饱了,你们呢?

玩好了,也吃饱了,一起静静的睡一觉吧!

(3)咦——我的肚子胀胀的,哦——我要生蛋了。

鸭妈妈们快帮我想一想,在哪儿生蛋最好?

为什么呢?

草丛里有许多小草窝,一个鸭妈妈找一个小草窝生蛋吧。

生蛋可是一件力气活儿,鸭妈妈们不要着急,把你的屁股对着小草窝,然后使劲把肚子里的蛋生出来。

小心,别把蛋生到外面去。

轻轻的数一数,几个蛋?

(4)看到这么多蛋真高兴,咱们一起唱唱歌吧,鸭妈妈怎样唱歌呢?

鸭妈妈唱歌是很有节奏的,你们听——“鸭妈妈把歌唱,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来,大家一起有节奏的唱一唱。

(5)有些累了,坐下来歇一会儿吧!

刚才大家学的是谁呀?

你学鸭妈妈干了些什么?

“鸭妈妈真能干,会有用会生蛋”

你生了几个蛋呢?

这么多呀,大家一起数一数吧。

猜一猜,这个草窝里有几个蛋?

谁愿意帮他数一数?

“数一数几个蛋?

123三个蛋”

鸭妈妈刚才还唱了一首很有节奏的歌呢,怎么唱的?

“鸭妈妈把歌唱,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2.解读图谱、学习儿歌(出示儿歌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图谱并根据图谱读出儿歌。

(1)鸭妈妈生蛋真是一件开心又好玩的事。

你们瞧——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一起看一看。

(3)谁能将图谱完整的读出来呢?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呢?

(4)你会用动作把儿歌表演出来吗?

(5)嘘——蛋宝宝要休息了,轻轻地过来吧。

今天大家一起学了《鸭妈妈生蛋》的儿歌,你会了吗?

找一个好朋友,把儿歌表演给她看,然后请她帮你提提意见,看怎样会表演得更好。

(6)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谁愿意来帮忙。

瞧——我们把图谱变成了什么?

这是咱们自己做的图书,所以书的作者就是谁呀?

那图书的题目是什么呢?

一起读一读咱们做的这本书吧。

回去以后咱们把今天学的儿歌写在下面,那样这本书就更完整了;以后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做自己喜欢的图书。

3.发散思维、初步尝试仿编儿歌(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和不同叫声对儿歌进行仿编)

(1)刚才我们说的是鸭妈妈生蛋,想一想除了鸭妈妈会生蛋,还有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2)“鸭妈妈真能干,会游泳会生蛋”,那鸡妈妈呢?

它除了会生蛋还会干什么呀?

“鸡妈妈真能干,会捉虫会生蛋,数一数几个蛋,123三个蛋,鸡妈妈把歌唱……”鸡妈妈是怎样唱歌的呀?

咱们一起说一说《鸡妈妈生蛋》吧!

(3)动物妈妈们真能干,以后可以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

四.活动延伸

仿编儿歌——《动物妈妈生蛋》

附:

鸭妈妈生蛋

鸭妈妈真能干,会游泳会生蛋。

数一数几个蛋,123、三个蛋。

鸭妈妈把歌唱,嘎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嘎/嘎嘎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