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3330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文言文阅读一Word下载.docx

2、(题目内容略)

做题时最常用的方法,与文言实词有相似之处,也是“代入法”,方法是先将后一句课文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放入前一句,看两句中的相同虚词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如能,那么这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相同;

如不能,那就意味着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此时就要将你能记起的该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一一代入这个句子中,试着翻译这个句子,并联系句子的上下文,看是否能准确翻译出来,如某个意义和用法能解释句子,那这个意义和用法就是正确的。

在做题时除用“代入法”外,和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样,对虚词推断方法还有许多,下面针对题目的分析讲解就涉及了一些常见的方法。

A项,代入对比法

本项第二句出自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于”是介词,“和”的意思,把此义项代入前句,结合语境,翻译不通顺,前句中的“于”应是“到”“在”的意思,故两个“于”意思不同。

B项,语境判定法

文言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本项前一句中的“因”出现在句首,前面的对话中出现过一个关键词“子才”,后面出现了“再迁水部员外郎”这个结果,据此可以判断,“因”是承接关系的连词,“于是”。

后一句“因为长句”(《琵琶行》)大家都较为熟悉,“因”也是表顺承的。

故前后两个“因”意思相同。

C项,分析搭配法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

本项第一句中的“以”位于并列的形容词“富”和“康”之间,可知“以”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第二个“以”是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句子,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示修饰。

故两个“以”意思不同。

D项,语法切入法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本项前一句的“于”位于动宾短语之后,可以推知这个“于”肯定是介词,并且后面跟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未危”——没有倾覆的时候,所以这里的“于”意思是“在”;

第二句中的“于”字后面跟的是一个地点名词,而前面是一个动词,而非一个动宾结构,所以可以断定,这里肯定是状语后置的结构,这里的“于”相当于“和、同、跟”。

故此项两个“于”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其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D项错,“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

此类题目可以在读完全文后最先做,这样可以对全文有所了解。

答这一类题时注意设题陷阱:

一是人物是否张冠李戴;

二是时间是否前后倒置;

三是事情经过是否有无中生有或颠三倒四;

四是对词语是否故意曲解。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的。

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读懂原文,注意上下文语境,即可解决。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思路要清晰]

本题是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先根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

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

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

[答题要规范]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4分)

(1)句:

翻译关键点

具体内容

翻译要求

关键实词

施展或作为

关键虚词

若,焉

若:

至于;

焉:

哪里,何必,怎么

文言句式

反问句式

“焉”引导的反问句式,“哪里用得上……呢?

”或者是“何必……呢?

(2)句:

抚、愿、监、察

“抚”,安抚;

“愿”为“希望”;

“监”同“鉴”,教训,借鉴;

“察”,省察。

省略句

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

[答题要规范]

(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关键词:

若、施、焉)

(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

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抚、监、察,省略句)

四、总结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方法

1.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学》)

“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4.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5.删略法

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张良曰:

“谨诺。

”(《鸿门宴》)

句中的“谨”表谦称,可删去不译。

五、课后作业

详见点对点一至四题p75

第3——4课时

专题质量检测卷(十三)及讲评

文言文阅读

(一)

(时间:

40分钟满分:

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选择题每题3分)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

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

(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目为“小韩子”

目:

示意

B.父克勤坐“空印”事诛

坐:

由……而获罪

C.此庄士,当老其才

老:

用……到老

D.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尤:

怪罪

解析: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做。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礼遣还”中的“礼”相同的一项是()

A.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B.读书日盈寸

C.东南募兵渐集

D.成祖颔之

A项“法”,名词作动词,效法,效仿。

B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项“东南”,无活用,“东南一带”;

D项“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例句中的“礼”,显然放在动词“遣”前面,名词作状语,以礼……。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孺自幼聪颖,读书特别多,被称做“小韩愈”。

B.宋濂门下有名的人后来都向方孝孺学习,以他为师。

C.因为姚广孝的求情,成祖也认为方孝孺是著名的才子,所以没打算杀他。

D.方孝孺的文章很好,但在明朝永乐年间,他的文章被官方禁止。

B项理解有误,“皆出其下”,即都不如方孝孺。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断句。

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质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

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

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每错一处扣1分,相邻两次算一处,扣完3分为止。

译文:

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仅仅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国家要用的人才,大约不过六个方面……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

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没有惭愧的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1)注意重点词:

顾,却;

末视,轻视;

恒,常常。

(2)重点词:

即,假如;

济,成功;

死,为……而死;

社稷,国家。

(1)方孝孺却轻视文辞写作的技巧,常常把阐明王道、达到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顾,却;

恒,常常,每个1分)

(2)方孝孺竭力请求守住京城来等待救兵,即使事情不成功,也应为国家而死。

(重点词:

即,即使;

每个1分,句子大意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说居庸关(正文略)[清]龚自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凡四重

凡:

总共,一共

B.流水啮吾马蹄

啮:

侵蚀

C.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

穷:

到尽头

D.微税吏言

微:

如果没有

B项中的“啮”,指浸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因两山以为之门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八达岭之俯南口也

均之二策

C.非以若耶

谈笑以死

D.余乃私叹曰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A项中的“因”,都是介词,依靠、凭借。

B项中的“之”,前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后者为代词,这。

C项中的“以”,前者为介词,由于、因为;

后者为连词,表修饰。

D项中的“乃”,前者为副词,译为“便,就”;

后者为副词,译为“竟,却”。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中心观点“疑若可守然”,然后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说,突出居庸关的险要地势。

B.本文通过记述与蒙古人打闹嬉戏和蒙古人到理藩院进贡马匹之事,说明大清国威加海内,天下承平。

C.文章开头提出个“疑”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后面讲到护墙之间有小路出没的事实,便与之遥相呼应,暗扣玄机。

D.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游记,以记游居庸关之事为由头,借题发挥,含蓄地表达了“江山险固,不在关隘,而在人心”的观点。

A项错,“疑若可守然”并非文章的中心观点。

的观点该为:

江山险固,不在关隘,而在人心。

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

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

(断错一处扣一分,相邻两处计一处,扣完为止)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

(2)余叹曰:

“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3分)

(1)假如我生活在宋朝,连燕赵的地方都看不到,怎么能够和反穿皮衣的人在万山中相互打闹嬉戏呢?

“使”“安”各一分,句子大意2分)

(2)我感叹道:

“确实像税务官说的那样的话,这里一定有小路了!

”(关键词:

“信”“间道”各1分,句子大意1分)

第5——6课时

专题二:

文言文翻译

(二)译对句式

一、专题解说

文言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语法构造、语法形式不同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设题,但是阅读理解时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标志不熟悉或不理解,就会造成阅读理解的困难和翻译的不准确。

因此,考生对这一考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真题讲解

例题1、2011年天津高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3.下列各句全都体现观点的一组是(3分)()

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两序,非体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

B.

C.

D.

[解析]此题把“筛选信息”与“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说的是《会试录》《乡试录》中主考试官和副考试官的排列次序,说的是那些追求名利的写作人的状况。

这两项不能体现文章的观点,有此两项的排除,答案是C项。

三、小结: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妙招

(1)精心阅读文本,整体感悟文意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要遵循“了解—分析—理解—分析—综合—解答”的过程,即从了解开始,通过分析达到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最后透过文章信息来准确作答(即从整体上揣摩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边阅读边圈点,把握观点

阅读文言文时,考生要学会在材料中分析、揣测,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并圈点文中体现对人物、事件观点态度的词语。

这些关键词语,有的夹杂在对事件的叙述之中,有的是在对文中有关人物的褒扬、批评的语言描写中,有的是在文章的议论性文段中。

考生只要细心阅读,注重揣摩、感悟,就可以准确把握在文中对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所持的观点态度。

(3)了解命题陷阱,留心答题误区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标准是准确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这就需要考生留心某一题肢是否以偏赅全、绝对化或者故意地夸大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等。

(4)作答有理有据,切莫主观臆断

命题人在内容的表述上常设置陷阱,而考生作答时切莫只凭主观臆断。

如果要选定某一个题肢,一定要与原文的相关信息相比照,做到揣摩有准则,作答有依据。

4、文意理解是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做好这一类题型,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迅速找出文段中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并画线,仔细对照字句。

(2)关注硬伤,即人物事迹张冠李戴、时间顺序前后颠倒、原则性的翻译错误。

(3)关注软伤,如窜改文意、人物评价不当等。

如上题的D项就属于窜改文意。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

(2分)

(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1)句

审、让、为

审:

考虑,审视。

让:

推让。

为:

动词,干。

其、其、而、之

其:

前一个为指示代词“那人”,后一个为反身代词“自己”。

而:

连词,表顺承。

之:

代词“代之写序这件事”。

(2)句

足下

足下:

敬辞。

与:

连词,“和”。

省略句式

“并生今世”省略介词“于”,应该为“并生(于)今世。

(3)句

汲汲

汲汲:

急切。

于、之

于:

介词,引出对象。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可不译。

宾语

前置句

“不吾知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也”。

(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

(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自己。

四、总结准确翻译文言句式及活用的具体操作方法

(1)调序法

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于朝廷”是介词短语后置,译时移到“战胜”之前,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

“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3)补充法

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

本句可译为“不行!

(那些人)只是没(跑)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4)变通法

变通法主要用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等。

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

(5)扩充浓缩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朗,可译为:

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又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

秦国有并吞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

详见点对点一至四题p79

第7——8课时

专题质量检测卷(十四)及讲评

文言文阅读

(二)

(19分)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

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选自《汉书·

隽不疑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

研究

B.收捕,皆伏其辜

辜:

C.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

D.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

离开

D项,距:

通“拒”,反对,拒绝。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表目的的连词。

A项“乃”,才,副词;

竟然,副词。

B项“而”,但是,表转折的连词;

并且,表并列的连词。

D项“且”,暂且,副词;

而且,表递进的连词。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

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渤海郡的豪杰,想谋反。

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

后来,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的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

C.隽不疑巡查郡县时,都会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了母亲的支持。

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暴,与他母亲对他的严格要求有关。

D.皇上和大将军霍光认同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于文无据。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限6处)

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

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每处错误扣1分,每相邻两处算一处,扣完为止)

5.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

(2)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

不肯当。

(1)卫太子得罪先帝,逃跑而不接受死刑,现在却自己来到这里,他是罪人啊。

(得分点:

“亡”、“即”、“诣”、“此”各1分)

(2)大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隽不疑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妻”、“固”、“当”各1分)

穆宁,怀州河内人。

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

(选自《新唐书·

穆宁传》,有删改)

[注]满百日:

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州县并力捍贼

捍:

抵御

B.史思明略境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