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419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docx

高中物理选修1114电容器教案

1.4《电容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认识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能利用公式判断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物理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2)学生在利用“控制变量法” 自主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

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策略: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容的比值定义式,进一步运用类比法加深对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

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策略:

由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积极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改进完善实验,总结结论简单应用,从而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深刻,理解透彻。

三、教学仪器

电容器若干个、、 干电池(3节)、单刀双掷开关(1个)、平行板电容器实验器材(1个)、感应起电机(1台)、静电计(1个)、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一.  导入课题

通过对照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的设疑,课件展示电容器广泛应用的图片,导入课题。

二.  新课教学

1.介绍电容器的基本结构组成

拆开一个电容器,让学生观察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利用课件进行总结电容器的结构、符号。

2.指导学生利用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加强对电容器基本工作流程的了解。

储存电荷并在需要时快速释放电荷是电容器的基本工作流程。

投影实验电路图。

电键偏向1,充电过程。

电键偏向2,放电过程。

3、进行理论分析总结。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用Q表示。

两个极板间存在电场,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用U表示。

保持与外电路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4.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到电容的概念,利用类比法进一步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电容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①定义: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②公式:

C =

③物理意义: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引导学生与水容器类比:

——C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

 

④单位:

法拉(法),符号:

F

1F =106 μF=1012 pF

 

⑤比值定义法:

C与Q、U无关,定义式提供了一种测量的方法。

 

 

 

7.由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可能因素

问:

为获得较大电容值的电容器,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

提示:

几乎所有的电容器都是平行板电容器的变形。

展示平行板电容器实物,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

问:

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评价、梳理、总结。

 

指导学生注意以下问题的解决:

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

如何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

没有提供直接测量电容的仪器怎么办?

如何保证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怎样测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能用电压表吗?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

 

 

 

 

 

 

 

 

 

8.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应用结论,加深理解。

给出由理论分析得到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表达式。

①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 ε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②两个公式的比较

C= ——定义式

——决定式

 

 

9.介绍常见的电容器

利用多种电容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常用电容器及击穿电压、工作电压的概念。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过度充电现象,加强学生对击穿电压的理解。

 

  指导学生把课前上网查找的信息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三.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自我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那些物理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接触到了那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

 

 

 

 

观察实物,获得感性认识。

 

 

 

 

 

  

连接电路,实验观察,分析回答:

充电过程:

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猛的偏转,再慢慢变小,最后归零。

放电过程也有短时电流产生,但电流反向,放电完毕,电流消失。

 

 

 

 

 

观看、分析、理解。

 

 

 

 

 

同一个电容器,电荷量Q与电势差U的比值恒定。

 

 

 

 

回顾比值定义法的应用---

指出类比的对象:

电容器  ——  柱形水容器

电荷量 Q ——盛水量 V

电势差 U —水 位  H

电 容 C 

横截面积 S

常识性了解法拉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进行简单练习、应用。

 

 

观看图片,讨论提出探究的问题——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可能因素

 

 

观察实物,大胆猜想:

可能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两极板间的距离d、两极板间插入的电介质有关

 

 

 

分组讨论、探究,

汇报可行的实验方案。

 

 

“控制变量法”

 

 

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操作。

其他学生设计表格,记录现象,寻找规律,进行总结。

不变量

变化量

U变化

C变化

Q、d、

S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Q、S、

d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Q、S、d

插入电介质

变小

变大

 

 

 

 

用理论公式分析实验探究的结果。

 

 

了解几种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思考、讨论

 定义式——提供了测量的方法

 

决定式——提供了控制、制作的方法

 

 

 

 

练习、应用。

 

 

 

 

观察,了解。

 

 

 

讨论、交流。

 

 

 

 

进行自我小结。

知识回顾。

方法回顾:

比值定义法

   类比法

    控制变量法等

 

 

 

“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了解电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加对电容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出课题。

 

 

 

 

使学生获得对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感性认识,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将抽象的模型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容的概念”,在成功突破教学重点的同时感受科学研究方法——比值定义法

 

利用类比的方法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将抽象的物理量用直观形象的事物来类比,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渗透方法的功能。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生活实际抽象出探究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引导学生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评价、梳理、总结,提高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问题探究中的相互交流、讨论,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两个公式的比较,既是对本节课学生自主探究效果的检测,又进一步突显了主干知识结构。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的意识和习惯,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总结,理清本节的知识结构;通过对方法、过程的回顾与思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