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486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含先学后教Word格式.docx

自主阅读,角色朗读,大胆想象。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

有关列宁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

2.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学生自自由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比谁课文中的字音读得准确。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录音,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自由读。

(三分钟后教师检测)

3、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更正。

师板书学生读错的生字词: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

n)步”、

“胸(xiōng)脯(pú

)”、“白桦(huà

)树”。

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4、集体认读所板书内容。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会认字)

文中的字音我们都读准啦,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比赛:

比谁最先把“会认字”读准,记牢。

1、生自己读。

(时间:

2分钟)

2、同桌读。

(现在给你的同桌读一下,让同桌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真的会了。

3、指名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

“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

1、自由读(3分钟)

2、指名读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会写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啦,那接下来我们进行最后一次比赛,比谁的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三分钟后开始听写。

1、生自己看。

2、老师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

3、小老师改。

师提示

六、作业:

抄写词语2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摘抄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通过人物对话描写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讲授、引导

合作、交流

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5课《灰雀》,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指生读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学指导,请看自学指导

(一):

(1)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三只灰雀的,你喜欢灰雀的什么?

(2分钟)

生自读课文

(2)后教

生自学——指生回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同学们说得真棒,灰雀那么可爱,第二天跑到哪里去了呢?

接下来请看自学指导

(二)

出示自学指导

(二)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列宁的话,和小男孩的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自学。

指名回答。

师:

分别出示列宁的话和小男孩的话,指导读出列宁的焦急和小男孩的诚实。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在列宁的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你瞧小灰雀在树上欢唱,请看自学指导(三)

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提出你自己的问题,小组内互相解答。

指名回答(学生不可能一次回答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

五、小练笔

听了列宁的话,如果灰雀会回答,他会怎么说呢?

6、小摄影师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自主阅读,静心品读,感情朗读

生字词语卡片,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引导

字卡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

1.认识8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1、学生听课文范读。

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

摆弄(nò

ng)声母是n。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会认字)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

六、第四次“先学后教”(会写字)

七、作业:

1、继续学习,反馈上节课学生自读的情况,深入了解高尔基和小男孩,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2、总结全文,分角色读课文。

继续学习课文。

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指导

自主学习、交流

1、深入了解高尔基和小男孩,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2、续写这个故事。

(出示教学目标,指生读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后教: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1同学们表演的非常的好,那么小男孩会回来吗?

先学:

           

1、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2、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3、指名回答(学生不可能一次回答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

做些什么呢?

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7、奇怪的大石头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

领会李四光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以读为主,合作探究。

搜集、整理有关李四光的资料。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你见过大石头吗?

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1.陨石: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

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

高耸。

4.第四纪:

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

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

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

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

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1、请学生自读课文

2、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

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提醒大家。

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

3.各自抄写。

1、学习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究问题的过程,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内容。

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内容。

了解李四光探究问题的过程,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精神。

自主、合作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四、交流读后感想

五、作业设计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2.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

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2.教师板画石头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

(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

(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3.小结鼓励

小练笔:

我的小发现

1.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有一些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8、我不能失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对话阅读,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适当点拨、辅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在集体交流中感悟、提升。

搜集宋庆龄的图片和资料。

1课时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

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二、初读感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

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三、分角色朗读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四、讨论深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小结

语文园地二

知识与技能: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背诵中积累。

    (3)在成语故事中扩大见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名人名言。

完成习作。

自主、合作、探究,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讨论交流。

自主学习

词汇卡片

4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说说名人的故事,认真倾听,提出问题,相互补充。

说名人的故事。

讲故事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交流

搜集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分组举行

三、全班交流

四、畅谈感想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

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学生畅谈感想。

第二课时(习作·

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这个人身上值得写的一件事。

2、懂得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的品质或性格特点。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写出这个人身上值得写的一件事。

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作文范例

备注

一、交代任务

二、选材构思

三、动笔起草

四、修改誊写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

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物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

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教师巡视。

2.师生共同评议。

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

学生动笔写草稿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

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日积月累)

1、学习“我的发现”,发现“说”的三种形式,正确运用冒号和引号。

2、学习“日积月累”,背诵名人名言;

完成组词练习,强化形近字的音形义和同音字的形义区分。

3、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故事《闻鸡起舞》,积累成语“闻鸡起舞”。

发现“说”的三种形式,正确运用冒号和引号。

引导、讲授

一、我的发现

二、读读背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