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48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Word格式.doc

2.《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

诚实信用的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主体、客体和内容。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5.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6.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8.《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

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9.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24分。

共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民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A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公民为失踪人,该公民必须下落不明满(A)

A.二年B.四年C.五年

3.在民法上房屋属于(AB)。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

4.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l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某甲救上岸,其要求付钱的行为是(BD)。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5.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6.民法通则规定(B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C.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D.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的

7.法律规定(C)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A.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一年B.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二年C.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三年D.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满四年

8.法人终止的原因有(ABD)。

A.依法被撤销B.解散C.违约或侵权D.依法宣告破产

四、问答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答: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2.简述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取实际利益的可能性。

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所实际享有的利益,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能创设获取的。

(2)民事权利能力是享受权利的资格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统一。

民事权利并不必然包含民事义务在内,两者在具体的民事法律中是互相对应、各自对立的两个不同概念。

(3)民事权利能力与个人意志无关,不能由其自由转让、放弃。

民事权利的内容和范围直接取决于民事主体的意志,可以依法转让和放弃。

作业2

课堂讨论题:

胎儿是否是民事主体,为什么要为胎儿保留眼馋份额?

(请结合社会实践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现实意义并写出你和同学的各自观点) 

胎儿是尚未出生的生命体,故依民法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但是,基于人类延续和发展的需要,现代文明社会的各国法律对胎儿都给予了严格的人道主义的保护。

在刑法制度上,如我国刑法就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国家还通过劳动制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孕妇的利益,如休假、医疗保健制度等;

在民法上,对于父亲死亡时尚未出生的胎儿,在分配遗产时,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应当为其保留应继份额。

作业3

案例分析2006年10月8日,原告江州市画店请松石为其作画。

当时双方商定:

被告松石在年内为原告江州市画店作六福国画(二幅仕女、二幅山水、二幅花鸟),纸张、笔墨等由原告江州市画店提供。

被告松石所作国画规格以原告提供的七尺宣纸为准。

每幅国画,原告江州市画店先行给付被告人民币5000元。

第二天,原告江州市画店将预付30000元及纸张笔墨等送交松石处。

但由于松石正处于超长山水画卷的创作,一直无暇为原告江州市画店作画。

2006年12月4日,被告松石应某国之邀出访。

临行,将印章。

纸墨等留给学生谷某,要其代为作画六福,于年内送到原告江州市画店。

谷某按松石的吩咐赶作国画六福,于12月28日将画送到江州市画店。

但经该画店鉴定,发现这六福国画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与松石的作品有很大差距,肯定不是松石所作。

该画店经理李某先后两次去松石处,但均未见到松石(此刻松石出访未归)。

1月4日,松石从国外归来后,李某又来到松石处,与松石商量,要求重做,松石执意不肯。

于是,江州市画店诉至江州市人民法院。

问:

请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一案例,并说明法律依据,应如何处理?

该案例属于委托合同。

原告委托被告作画,被告擅自转委托,让学生谷某代替,作品与差距很大。

委托合同擅自转委托的,那么被告、学生谷某要承担连带责任。

新合同法第二十一章第四百条规定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

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

转委托经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转委托未经同意的,受托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的除外。

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宣告死亡:

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又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

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

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

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

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

(1)不可抗力

(2)其他障碍。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

共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AC)。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张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BD)。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3.《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BC)。

A.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B.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4.某甲将一台彩电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C)。

A.诺成性法律行为B.要式法律行为C.单务法律行为D.单方法律行为

5.根据物权法原理,下列行为中属于财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根据是(ABD)。

A.没收B.劳动生产C.赠与D.取得孽息

6.下列物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ABC)。

A.股票B.支票C.本票D.发货票

7.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公平合理B.团结互助C.有利生产D.方便生活

8.下列(ABCD)属于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A.矿藏B.森林C.军事设施D.广播设施

9.动产物权包括(ABCD)。

A.动产所有权B.留置权C.动产的抵押权D.以国库券作抵押

10.民法通则规定的一年特殊诉讼时效,适用于(ABC)。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违反合同约定不付货款的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2.财产所有权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财产所有权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

(2)财产所有权具有权利主体上的特定性

(3)财产所有权具有相对义务人的不特定性

(4)财产所有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5)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财物

3.取得法人资格的条件是什么?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五、案例分析(12分)刘某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委托李某代其出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

李某接受委托,将房屋卖给王某。

王某与李某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李某明知价廉,但也有意让王某占便宜,王某向李某表示,事成后愿赠李500元。

李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刘某。

刘由于不知当地房价,又过于相信李,即复信同意,并委托李代理签定房屋买卖合同。

合同签定后,李将房款汇给刘。

王某买房后,即申请拆除翻建。

房屋拆除后,刘得知王与李相互串通,压低房价,便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表示房屋已经拆除就算卖了,但要王与李赔偿其损失。

王称筹建房屋,目前没钱,李较富裕,刘即要求李某负责赔偿他的全部损失。

问:

李某代理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否有效?

为什么?

有何法律依据?

刘某损失应由谁赔偿?

能否要求李某全部赔偿?

法律依据如何?

1.李某享有合法的代理权,其行为将房屋出售给王某是行使代理权。

2.李某在行使其权利时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活动,该行为无效。

3.因为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李某与王某串通,故意压价,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因此,李某所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4.刘某同意在房屋被拆后卖给王某,不是李某行为有效而是所有人直接意思表示,刘有权要求王某、李某赔偿损失。

王某没钱。

刘某要求李某负责赔偿全部损失合法。

5.王某和李某共同造成刘某的损失,刘有权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主张全部权利。

因为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