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524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5.“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他们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

6.公元前6世纪,波斯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其欧洲部分主要指(  )

A.小亚细亚东半部

B.巴尔干半岛北部

C.红海东岸

D.伊比利亚半岛南部

7.据普鲁塔克所记,有70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12年的征战中建立的。

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

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8.《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内容: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这表明了该法典(  )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延续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

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9.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

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

③有现存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该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10.影响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因素是(  )

A.埃及法老的对外征服战略

B.尼罗河南部险要的地理环境

C.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的吸引力

D.叙利亚对埃及文明的向往

11.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

B.两国地域的大小

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两国民族传统的差异

12.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因果关系合理的选项是(  )

A.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耕地稀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

B.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港湾众多——经济作物发达,海外贸易便利

C.拥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商品经济发达,海外殖民频繁

D.独立自治,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所有城邦建立了完备的民主制

13.“希腊民主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民主。

它依赖于小规模的城邦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广泛参与”的群体是指(  )

A.城邦所有人

B.成年男性公民

C.除外邦人之外的所有人

D.除奴隶之外的所有人

14.关于字母文字在东方的发展演变,正确的是(  )

A.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拉丁字母

B.印度字母——阿拉马字母——拉丁字母

C.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印度字母

D.希腊字母——阿拉马字母——腓尼基字母

15.以下关于古希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世界文明的源头

B.开端于爱琴文明

C.爱琴文明之后是克里特文明

D.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民主国家出现

16.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从此佛教正式开始传入中国。

这表明(  )

A.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

B.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始于丝绸之路

C.景卢在洛阳认真聆听伊存讲授佛经

D.甘英出使大秦奠定了佛教传入的基础

17.《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

“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

”后来某文明古国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该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印度

18.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期,希腊殖民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为希腊接触并吸收什么文化直接提供了方便(  )

A.埃及、波斯和腓尼基

B.埃及、罗马和马其顿

C.罗马、巴比伦和腓尼基

D.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

19.下列哪一项不能视为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

A.阶级的产生

B.

国家的形成

C.文字的诞生

D.历法的出现

20.“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

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

”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材料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

“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问题 材料所描绘景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些原因?

22.材料 被希腊人推为七贤之首的哲学家泰勒斯(公元前640—前546年),原是一个米利都人。

在埃及,他学习了几何学。

后来他把这门科学教给了希腊人,希腊人又传给了我们。

他的学生们把米利都作为一个哲学和科学的中心,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后来雅典那些更伟大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基础。

米利都又是一个著名的艺术中心,特别是建筑和雕刻。

问题 据材料说明希腊殖民活动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

“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

”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

“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

材料二 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

“第164至165条:

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

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

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

(9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

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

(7分)

2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二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

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

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

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据材料一,概述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2)假如你是见证这根石柱的楔形文字专家,从其发现地到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

25.人类文明具有多元性、继承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1)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古代文明之间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2)人是推动交流的主角。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创造它和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人分别是谁?

(3)战争带来了暴力与灾难,但是也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请就世界古代东西方战争举例并说明。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罗马帝国于4世纪末分裂,A项不正确;

题干中基督教发展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神权压过了皇权,表明罗马皇帝失去了权威,意味着罗马帝国逐步缺失了认同感,B项正确;

C、D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排除B、C两项。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亚历山大在东征中醉心于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并非“摒弃”,排除A项;

希腊化文明是一种融合希腊与东方文化独特的、新型的阶段性文明,有它自具特色的经济、政治结构和基本文化精神,排除C项;

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不是绝对整齐划一的,保留了希腊因素的多样性,排除D项。

故B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第一个“自由和平等”是属于经济领域的,第二、三个则是政治理念领域的,“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反映出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到政治理念,故D项正确;

商业上的自由和平等是自由平等政治理念形成的前提,但不一定带来政治平等,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海外殖民对平等观念形成的影响,故B、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材料“他们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反映了严格的血缘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是在印度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它表现为内婚制群体,即种姓,符合题意,故B正确。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随亚历山大的征战,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得以建立,并传播了希腊文明,这不能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故A项错误;

根据史实,马其顿征服了希腊,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马其顿尽管征服了希腊,但并没有毁灭希腊文化,相反保留并发扬了希腊文明,故C项错误,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非地主阶级,排除A项;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排除B项;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排除C项;

该法典看似表达出了公正公平,人人平等,其实该法典实则是在保护王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所以该宪法是“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D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而且创制了世界上较早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生产劳动之余,两河流域居民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尼罗河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使得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是由各国的国情即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的。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三面环水,但与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少不存在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由于希腊山多地少、优良港湾众多,气候湿润,便利经济作物生长和发展海外商业贸易,故B项正确;

根据所学,希腊山多地少,优良港湾众多,故C项错误;

“始终”“所有”“完备”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城邦所有人包括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在内,而这些人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故A、C、D错误;

古希腊民主仅针对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腓尼基字母是最初字母文字的起源,故排除B、D项;

本题考查其在“东方”的发展演变,排除带有希腊、拉丁字母的选项,只有C项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不是整个世界文明的源头,故A错误;

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文明开端于爱琴文明,故B正确;

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前后相继的关系,故C错误;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出现,故D错误。

16.【答案】B

【解析】伊存是西域大月氏使臣,材料体现不出阿拉伯人在佛教传入中国中所起到的作用,排除A项;

据“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可知“帝都”是西汉都城长安,排除C项;

甘英出使大秦是东汉时期,与题干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本题只有B项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题旨是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

在选项中只有古埃及法老修建了金字塔,故A项正确。

18.【答案】D

【解析】注意“直接”并结合希腊殖民范围,可知罗马、波斯和马其顿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这三个帝国的选项,故D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历法的出现属于文明的成就,但不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故选D。

20.【答案】A

21.【答案】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进行扩张,征服了地中海周边地区;

被征服地区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

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经贸联系的加强。

22.【答案】殖民活动打开了古希腊人的眼界,吸取其他先进地区先进文明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流和扩展。

23.【答案】

(1)相同:

都曾采用过以啤酒作为主溶剂的做法。

不同:

苏美尔医生治病并不求助于魔法或是巫术,而巴比伦人相信巫术除魔;

相比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在医药方面把啤酒的应用扩大到外敷。

(2)变化:

啤酒开始从献祭品或牙疼药的角色转变成具备更多货币符号的意味,啤酒成为民事纠纷的调解赔偿物之一。

特点:

所推出的一系列关于啤酒与酒馆的法律规范十分严格;

按照等级制度建立了啤酒的配给制度。

24.【答案】

(1)社会状况:

①古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

②古巴比伦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③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因而是不平等的,阶级歧视尤甚,对奴隶的处罚要重得多。

④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认识:

①从发现地看: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发现地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曾遭古埃兰人入侵,此后古埃兰人将这一石柱搬到其首都。

②从石柱上半段的浮雕看:

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③从石柱下半段所呈现的字体看:

古巴比伦王国使用楔形文字;

从其内容看:

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25.【答案】

(1)战争方式;

和平交往。

(2)创造者是印度人,传播者是阿拉伯人。

(3)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