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5993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Word格式.docx

通、遍、连、还。

其中“还”是多音字。

(3)学生自主运用加一加、寻找汉字兄弟(区别形近字)等方法识记汉字。

(4)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字词。

①听字词,迅速举起相关字卡并跟读。

②根据字卡,组词、扩词认读。

2.在翘舌音的字的下面画○,在三拼音节的字的下面画☆。

熊注意百鬼舌脸准通连虎第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能+灬=()()

虍+几=()()

氵+主=()()

音+心=()()

冫+隹=()()5.区别形近字,再组词。

能()注()第()

熊()住()弟()

三、熟读课文,书写汉字(用时:

17分钟)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引导学生读通顺。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1)教师范写生字,巡视并指导学生书写。

(2)引导学生对所写汉字进行评价。

1.结合课件中的句子,开火车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看老师范写,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对照书写。

(1)运用寻找关键笔画的方法写好汉字。

如:

“要”“百”“舌”三个字的关键笔画都是长横,写时要突出。

(2)学生在自己写得最满意的汉字下面做标记,同桌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再次书写。

6.下面哪些动物是课文中出现过的?

请你圈出来。

狮子大象老虎狗熊山羊梅花鹿狐狸刺猬大灰狼

7.完成书后写字表中的书写任务。

四、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用时:

8分钟)1.教师引问:

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动物?

狗熊发布了几次通知?

最后动物大会开成了吗?

2.教师导学:

狗熊为什么发布了四次通知?

1.学生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

(课文中出现的动物有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狗熊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最后动物大会终于开成了。

2.学生汇报,通知事情要说清楚时间、地点。

8.想一想,哪些动物会参加这次大会?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用时:

6分钟)1.教师听写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教师引学,回顾课文内容。

点拨: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你认为谁是最主要的?

它在做什么事?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同桌相互订正,重点记忆出错的字词。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动笔圈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字。

(2)交流:

狗熊是最主要的动物,它在为动物王国大会发布通知。

9.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给下面的动物排排队。

()老虎()大灰狼

()狗熊()梅花鹿

()狐狸

二、品读课文,自主学习(用时:

18分钟)1.教师引学:

请大家自由读文,思考:

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用横线画出每次通知的内容。

再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第一次发布的通知,并用多媒体展示交流,引问:

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依次出示后三次通知,朗读——交

流——汇报——明确。

(3)教师重点围绕第四次通知组织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通知,体会要把事情说明白需要注意的要点。

指导完成学习卡一。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发现每一次狗熊发布通知后,是谁提出了疑问。

(1)教师多媒体出示第4自然段,引问: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10、14自然段,引读。

(3)教师引读每次的通知及动物的话。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狗熊发布的通知的内容。

(1)第一次: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同桌交流发现这个通知没说什么时间、在哪里开大会。

(2)第二次: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自主发现这一次的通知有时间,但是不够确切。

(3)第三次: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小组交流发现这一次通知内容时间确切了,但还是没说清在哪里举行。

(4)第四次:

请注意啦!

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师生交流:

这次通知说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事件、参加人等。

2.男女生轮读四次通知的内容,发现要想发布通知,注意讲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和参加人。

自主完成活动卡一。

3.学生小组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狐狸、大灰狼、梅花鹿说的话。

(1)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省略的是其他的时间,比如:

后天、大后天等。

(2)学生表演朗读第10、14自然段。

读出大灰狼和梅花鹿不同的语气。

(3)师生合作朗读。

教师读通知的内容,学生分别朗读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动物王国开大会,()来发布通知,一共发布()次,最后一次通知的内容是

11.填标点。

狐狸奔来了对狗熊说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

为什么狗熊问

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大会在哪一天开是今天还是明天还是

三、朗读课文,拓展练习(用时:

16分钟)1.教师引读:

看看课文,你一定会发现这个故事中对话特别多,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吧!

2.教师出示活动卡二,引学:

读一读通知上的内容,和同桌交流后完成活动卡。

3.教师引学:

看插图讲故事。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主选择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选择喜欢的角色背诵相关对话,进行表演朗读。

2.学生结合活动卡上的通知,同桌交流并填写卡片。

3.学生结合插图复述故事。

12.学了课文,你知道怎样把通知说清楚了吗?

在你认为有用的信息的后面的括号里打“√”。

时间()

地点()

事件()

天气()

发布人()

发布时间()

18小猴子下山

导学案设计

课题小猴子下山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因此,本课设计力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结合本文特点采用教师导学——分组探究——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

借助多媒体、课文插图、学生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结合插图简单讲故事。

(学生)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1.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

瞧,有一只小猴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快跟他打个招呼!

2.板书“小猴子”,引问:

我们今天要学习关于小猴子的什么故事呢?

继续板书“下山”。

3.教师引问: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学生纷纷与小猴子打招呼。

(小猴子顽皮可爱,惹人喜欢。

2.交流:

这是一篇关于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3.齐读课题,提出疑问。

(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小猴子下山有什么收获?

小猴子最后怎样回家的?

)1.看谁写得多!

写出带有“犭”的汉字:

()、()、()、()。

这些汉字都与()有关系。

12分钟)1.出示自学要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同学互相学习字词:

把认为难认和难写的字在生字表中圈出来,交流识记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

(2)正音,区分易错字与易混淆字。

①教师指导区别本课动词:

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生字并举字卡。

②导学:

请你找找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1)分组朗读新学的生字、词。

如,“非常”的“常”字是翘舌音,“满”字是左右结构。

(2)分类学习本课动词。

①运用归类法学习带有“扌”的汉字:

扛、扔、摘、捧、抱。

学生根据教师动作举起相应字卡。

②学生汇报:

掰、蹦、追。

分别进行动作表演,并讲讲意思。

3.学生看老师范写,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对照书写,并分享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的心得。

如,“块”和“往”左小右大,“非”字两竖一短一长,“进”的“辶”是三笔。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组字并组词。

扌乃()()

奉()()

工()()

包()()

4.和同学玩猜字游戏。

规则:

一人做动作,一人来猜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

17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生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指导书写。

(1)教师点拨左右结构的字:

“块”和“往”。

(2)教师指导找“瓜”“非”“常”“空”等字的关键笔画。

(3)巡视并纠正学生的书写。

1.结合课件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学生抽字认读,小组比赛。

2.学生自主观察本课会写的生字,选择一个喜欢的字尝试书写,同桌对照,提出建议。

(1)学生观察发现“块、往”左小右大。

(2)学生同桌交流关键笔画:

“瓜”字第三笔的竖提;

“非”字的两竖;

“常”字和“空”字的最后一笔。

(3)学生根据交流与发现再次书写对照。

5.填上恰当的动词。

①蹦②掰③追

④进⑤抱⑥扛

()开()跳

()赶()起

拥()走()

6分钟)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小猴子下山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找到相关的词语画一画。

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

1.学生组内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先后到的地方有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

做的事情是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

2.学生汇报小猴子两手空空回了家,体会小猴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一心一意。

6.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小猴子下山路线图。

玉米地—()——()——

()——空手回家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用时:

6分钟)1.听写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点拨:

小猴子先后扔了哪些东西?

3.引学:

小猴子弄丢了手里的东西,还弄丢了“猴”字中间的一小竖,跟老师写字。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

(小猴子掰玉米又扔了玉米,摘了桃子又扔了桃子,摘了西瓜又扔了西瓜,追兔子没追上,空手回家了。

3.发现“猴”字中间没有竖,随老师书写课题。

7.小猴子先后扔了哪些东西?

()——()——()

——()

二、再读课文,积累词语(用时:

24分钟)1.品读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导借助课文插图描述小猴子在哪里做什么。

(2)引问:

小猴子掰的玉米什么样?

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3)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又大又多”的意思。

(4)引导学生尝试说话练习。

2.学习第2自然段,积累“又大又红”和动词。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

(2)课件出示蛋糕、跳绳、大树等事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又~又~”式的词语。

(3)引导学生发现动词,表演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积累词语。

(1)教师引问:

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

他是怎么做的?

(2)课件出示扩词训练。

引导学生扩词、造句。

(3)引导学生结合动词,表演朗读。

4.指名读第4、5自然段。

(1)引导学生体会“蹦蹦跳跳”和“可爱”两个词语。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小猴子最后的结果。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猴子回家后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文。

1.学习说完整话,积累“又大又多”等词语。

(1)自由读第一节,根据插图说话。

(小猴子在玉米地里掰玉米。

(2)学生发现“又大又多”,扩充词组。

(又大又多的玉米、苹果、茄子、黄瓜。

(3)学生通过读文想象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4)仿说一段话,运用上“又大又多”。

2.反复朗读课文,突出“又大又红”。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文边画出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又大又红的桃子)结合图片,扩词(又香又甜、又细又长……)。

(2)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动词。

(扛、扔、摘)

(3)学生通过自己读、同桌互读、表演朗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3.抓住重点词,感受小猴子见异思迁。

(1)学生边读文边圈画出小猴子所见。

(又大又圆的西瓜)扩词(又大又圆的苹果、又大又圆的气球)。

(2)学生结合课件扩词并造句。

互相纠正,完善。

(3)同桌合作,一人表演,一人朗读,全班展示,尝试背诵。

4.分组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找到描写小兔子的样子的词语。

尝试用“蹦蹦跳跳”和“可爱”造句。

(2)学生通过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猜想故事结果。

(3)学生带着失落、悲伤的心情读全文。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玉米

()桃子

()西瓜

()兔子

9.看谁填得多。

又()又()

10.选字造句。

(1)教师节那天,我手()鲜花,献给老师。

(2)爷爷()着锄头去铲地。

(3)小弟弟把香蕉皮()进垃圾桶里。

三、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用时:

10分钟)1.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吗?

2.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1.学生交流,各抒己见。

(小猴子见异思迁,做事不能一心一意。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小猴子说出心里话。

3.同桌说一说:

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他会怎么办?

11.学了课文,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请你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