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6338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分析15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

地理信息主要产业活动包括硬件制造、数据生产、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

其中:

地理信息产业的硬件制造属于制造业;

数据生产活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地图出版、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数据产业链;

软件开发的核心竞争活动为技术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信息服务主要有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集成、软件销售和运营、咨询和培训,以及其它地理信息增值服务等活动。

地理信息产业活动从核心技术研发与数据资源建设,到工程应用,再到销售、咨询和信息服务,形成了较长的产业链。

1)产业上游:

数据采集及其核心技术是产业的源头和上游。

数据采集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数据采集包括测量(如大地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管线测量等)、遥感数据采集、卫星导航数据采集等。

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产业活动的起点,技术的产业化围绕着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应用进行,技术产业化的结果是商品化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对产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2)产业中游:

地理信息工程应用位于产业的中游,是对上游提供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

目前,地理信息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房产、交通、铁道、统计、公安、紧急事务处理、经济规划、农业、林业、海洋、军事等。

地理信息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设施管理、电信资源、电力、通信等。

地理信息工程应用对产业上游的数据提供和技术深化提供了需求驱动力,同时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启了发展空间。

3)产业下游:

地理信息服务位于产业的下游,包括在现有产品和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营销服务、技术和软件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数据服务等,是对产业上游和中游的拓展。

地理信息具有非常强的渗透性,为许多其它信息技术分支提供空间信息资源与空间分析功能,如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等可嵌入地理信息,又如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室内导航、车载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ITS)等都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拓展。

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将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不仅在国家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2009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规模从2007的400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750亿元,年均增速达37%。

201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为1000亿元,而至2011年,其年产值就达到1500亿元,较2010年增长达50%。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表示,“十二五”期间,地理信息产业将保持总产值25%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到2020年形成万亿元的年产值。

这也就意味着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在10年间实现10倍的增长。

2011年3月,地理信息产业写入政府报告,半年后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1年6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等目标。

2012年2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了印发《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是继《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之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性细则文件。

2012年7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座谈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指出,《国务院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即将出台,地理信息产业明确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国内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基于以下行业驱动因素,整个产业将迎来黄金五年。

驱动因素之一:

个人及行业多样化需求。

个人需求方面,路线指引,寻找医院、酒店、加油站等城市内目的地,寻找旅游景点等城市外目的地,动态交通信息等成为需求热点;

行业需求方面,政府应急、公安、医疗卫生、银行等领域,GIS将从试点逐步走向大规模应用,从而使得巨大的GIS市场空间逐渐打开。

驱动因素之二:

GIS向大众化普及。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看,企业及个人用户将成为GIS产业的主要需求点。

目前,欧美企业及个人消费占到GIS销售收入的60%,政府投资只占40%。

而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政府推动的项目如金土工程,数字城市建设等投资占到GIS市场的绝大部分,个人及企业的需求还很少。

因而未来随着国内经济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GIS大众化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驱动因素之三:

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GIS技术获得了较快地发展,并被应用于规划、房产、测绘、军事等诸多领域。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完善,新一代与二维一体化的、面向管理和分析的三维GIS技术,将真正解决三维GIS的深度应用问题;

同时,在物联网整体概念驱动下,各种技术相互融合,促进新兴需求和产业发展。

二、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RS测绘服务、遥感(RS)缺乏核心技术,短期难以做大

测绘服务、遥感旨在为GIS、GPS应用提供数据来源,其中测绘服务在中国发展较早,产业化较为成熟,其范围包括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海洋测绘等。

正是测绘服务业应用的拓展,GIS、GPS发展的数据来源问题才得以解决。

而其产业规模也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测绘服务业务规模到220亿,增速达19%,在GIS、GPS的发展带动下,测绘服务业仍能保持稳定增长。

测绘服务业为GPS、GIS解决了数据来源的问题,而遥感产业则进一步在测绘服务业的基础上,丰富了数据来源的手段,由于高精度测量仪及遥感设备均依赖进口,中国的测绘服务、遥感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其缺乏核心技术意味着产业在短期内难以做大。

2、GIS—应用前景广阔,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GIS是遥感和测绘服务业的下游,其核心要素是将专用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直观表达出来。

从GIS产业链看,从下至上可依次分为GIS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

其中基础平台作为底层平台由于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产品通用性高等最具竞争力,应用系统由于直接面对用户,应用范围广,产品价格高,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1)GIS基础平台最具竞争力

GIS基础平台作为GIS产业链的底层,其在产业链中的角色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

而这也使其具备了技术壁垒高、产业竞争格局稳定、产品通用性高等特点。

正是基于此,我们认为,基础平台将长期受益于GIS产业的长远发展,与产业中的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开发相比,GIS基础平台长期更具竞争力。

由于GIS基础平台软件的研发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制图学、地理学、测绘学等多项复杂技术,且要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研发GIS平台软件需要企业在地图投影、几何模型、拓扑关系等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上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普通企业往往不具备上述能力。

因此,构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而这也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将保持较高的集中度且竞争格局稳定,新厂商进入该领域难度较大。

2)GIS应用系统市场最为广阔

GIS应用系统针对客户项目的具体需求而进行定制开发服务,其应用范围广,产品价格高,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随着应用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政府需求为主导、企业需求悄然兴起的繁荣市场。

其发展随着应用领域的不管拓展而呈现高速增长。

正是由于GIS应用主要集中于政府领域,因此其发展实际上与政府行业信息化密切相关。

从政府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来看,从起步阶段的内部办公自动化至推进阶段的金桥、金卡等起步工程,再至发展阶段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到当前电子政务的全面普及(如金财、金税、金盾、数字化城市),GIS应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也体现了政府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除政府领域外,GIS的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政府应用拓展至企业应用,虽然目前企业应用总体市场较小,但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几年电力、物流、电信、制造、流通、烟草、石化等行业在资产管理、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及商业选址等方面对GIS的需求将逐步兴起。

目前已有如国家广播电视主干网GIS系统、广州市等城市宽带网络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网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成功应用案例。

随着政府领域“金”字工程、数字化城市的全面展开以及企业对GIS应用的逐步兴起,GIS应用系统空间将得到极大提升。

综上来看,GIS应用系统市场空间与GIS基础软件相比更为广阔。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GIS应用系统壁垒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目前市场集中度较低,而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必将引来更多的参与者,其价格下滑、毛利率走低乃必然趋势,因此从长期来看,GIS应用系统不如GIS基础平台更具竞争力。

3、GPS—下游应用百花齐放,上游厂商最具竞争力

GPS技术指利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所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对各种目标进行定位、导航及监管的一项新兴技术。

与传统的导航定位技术相比,卫星导航技术具有全时空、全天候、连续实时地提供导航、定位和实时的特点。

从GPS产业链看,其上游主要包括空间系统、电子地图(向数据提供商采购数据)和GNSS芯片及基板,下游主要为个人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前装式车载导航、PND、GPS手机、Internet地图、LBS、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等。

与GIS产业链类似,上游厂商由于掌控了核心技术,其在GPS的长远发展中受益最为明显,而下游GPS应用虽然较为广泛,但厂商较多,呈现出鱼龙混杂的产业格局。

1)上游元器件受益国产化,电子地图厂商有望崛起

从上游产品分类来看,GNSS芯片及基板、天线、功率放大器等元器件作为GPS接收终端的核心组成部件,其对GPS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中国目前GPS应用的空间系统主要基于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故上游元器件目前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

中国本土厂商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处于安全因素考虑,中国导航定位将逐步改变依赖美国GPS的困境,尤其是在关系到中国安全命脉的部门,更将加速国产化。

电子地图作为GPS应用中的数据来源,其产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GPS的效果,由于电子地图呈现出应用范围广、行业资质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以及国产厂商本土化优势明显的特点,我在GPS的快速发展中,本土电子地图厂商有望迅速崛起。

电子地图除应用范围广之外,行业也呈现出较高的壁垒,其主要表现为两点:

第一,由于地图资源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对电子地图厂商制定较高的认证壁垒,行业不会出现太多的厂商。

对于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更为严格,而在地图更新上,本土化企业对中国地图的熟悉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较为熟悉,与国外厂商相比本土化优势明显。

第二,电子地图中的数据库建设周期长,更新速度快,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其技术积累时间也较长,新进入者在短期内将面临亏损。

以上两点决定了电子地图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市场份额较为集中。

如在中国前装车载导航、手机导航、PND以及互联网地图领域均被3家左右厂商垄断。

目前市场主要以四维图新、高德软件、灵图等几家公司为主导,由于主导厂商无论在品牌、规模,还是用户体验上,其优势将越发明显,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向四维图新等公司集中。

2)下游GPS应用遍点开花,产业竞争鱼龙混杂

GPS下游应用包括前装车载导航、手机导航、PND(消费电子导航)、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互联网地图、动态交通信息等,并逐渐向其他行业拓展,市场应用点逐步增长,已逐步形成遍点开花的格局。

GPS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市场潜在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但由于GPS下游应用壁垒不高,厂商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如PND山寨版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向市场,产业竞争格局鱼龙混杂,虽然短期会受益GPS应用的不断拓展,但长远必然会面临产品价格和市场份额下滑的风险。

三、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主要上市企业情况

1、四维图新:

战略清晰、基本面优秀的行业龙头

1)公司专业从事导航电子地图业务,前装车载导航和GPS手机导航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

公司专业从事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应用于前装车载导航、GPS手机导航、PND导航和电子地图服务,近三年前两项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例平均约为84%,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2)导航车销量猛增、GPS手机井喷驱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

中国导航车销量由06年的14.7万辆增长至09年的50.5万辆,复合增长率超过50%;

GPS手机销量由07年的127万部增长至09年的739万部,复合增长率超过140%。

下游市场的猛增是驱动公司营收高速增长的直接动力。

市场占有率占绝对优势,切去最大蛋糕。

公司在前装车载导航和GPS手机导航市场占有率均在70%左右,占据绝对优势,最大限度享受下游需求猛增带来的受益。

3)行业自然垄断性、政策管制、先发优势共同铸就高壁垒。

行业持续高投入、极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使其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先发企业往往优势明显;

国家测绘局对导航电子地图行业施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仅7家公司参与竞争;

公司在业内获得资质时间最早,资金、技术积累最为充分,已铸就很高壁垒,预计市场份额将得到保持。

2、超图软件:

国内GIS基础平台软件龙头企业

1)公司是国内GIS平台软件领先企业。

公司目前在中国GIS基础平台软件市场份额居于第二,并保持国产GIS基础平台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公司具有技术优势、本土化服务优势与人才、品牌优势,与目前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ESRI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

2008年占据中国GIS基础平台软件市场份额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美国ESRI、超图软件和武汉中地。

公司2006年、2007年和2008年GIS基础平台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10%、11%和17%,公司2009年底在创业板上市,有助于公司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以GIS基础平台软件为基础,积极拓展GIS应用平台软件和技术开发服务市场,公司2006-2009年GIS基础平台软件销售额约占整体销售额的比例约为41%,32%,38%,44%。

而ESRI公司在中国只提供基础平台软件服务,武汉中地公司比超图软件提供更多的技术开发服务。

2)GIS软件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战略清晰,基础平台软件和应用平台软件并举。

在国家拉动内需促发展,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库、金字头重大信息化项目等政府建设项目的上马,政府项目对GIS的需求不断扩大和深入,除国土、测绘、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较早利用GIS的领域外,近年来GIS软件产品不断应用于如气象、统计、电力、通信、商业、旅游等新兴领域。

公司抓住市场机遇,从GIS基础平台软件延伸到GIS应用平台软件和技术开发服务领域,不但扩大了公司的营业收入,还有助于公司GIS基础平台软件的进一步提高。

3)公司未来的增长还在于国际化发展,以及对于市场潜力庞大的企业市场拓展。

子公司日本超图公司经历十年的创业和拓展,把SuperMap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产品发展成为日本市场的GIS知名品牌,客户包括日本三菱、日立、NEC、东芝、NTT、JR、总务省、国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厅、环境省、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筑波大学、国立环境研究所等千余家企事业用户,其中包括9家全球500强企业。

公司近期增持了日本超图的股份而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将通过日本超图的业务提升SuperMapGIS在日本地区和整个亚洲地区的品牌影响,进一步促进SuperMapGIS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

3、合众思壮:

横跨专业、消费市场的行业领先者

1)公司是卫星导航行业领先厂商。

公司一直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涵盖专业应用和消费应用两大领域。

专业产品包括GIS数据采集产品、高精度测量产品、系统产品和车载导航产品中的车辆监控调度产品,大众消费产品主要为车载导航产品中的PND产品和募投项目中的前装车载导航设备。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卫星导航行业产品门类较齐全、规模较大的领先厂商。

2)公司处于从基于国外产品开发至自主创新的转型期。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公司之一,公司随着行业的发展走过了“贸、工、技”的道路,由开始的单纯代理国外产品发展到基于国外产品进行开发,目前正在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处于“工”到“技”之间的过渡阶段。

3)公司战略清晰,及时切入前装车载市场,抢占行业高点。

面对PND领域激烈、无序的低水平竞争和高端前装车载导航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控制的局面,公司借力与奇瑞公司的合作切入利润丰厚的前装车载导航市场,向行业高端领域渗透。

随着汽车行业的增长和前装导航车渗透率的提升,本块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增长的亮点,更是使公司跻身主流技术厂商和行业高点的战略布局。

4)专业应用市场的领先地位奠定技术基础。

在专业应用市场中的GIS数据采集产品领域,公司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第一,07、08、09年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59%、51%、41%,虽然市场份额呈现下滑趋势,但专业应用市场的领先优势为其开拓行业应用和消费应用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5)PND品牌优势明显,可度过盘整期。

公司PND品牌“任我游”具有较高的品牌关注度,公司在对Garmin产品的代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我们认为,公司的PND业务可度过行业的盘整期,并在未来两年大幅扩大市场份额。

4、数字政通:

数字城管系统的标准制定者

1)数字政通专业从事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和推广工作。

公司为政府部门提供GIS、MIS、OA一体化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并为政府提供各个部门间基于数据共享的协同工作平台。

目前公司主要经营数字化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管理等领域。

其中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度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实现收入6,014.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3.34%。

2)数字城管系统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打造了高效管理城市的新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用、整合数字城市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

采用“城管通”移动终端,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手段;

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自2004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建设成功以来,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建设部的工作目标,2005年-2007年为试点工作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

公司在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占有率处于首位,报告期均在50%以上,而且公司业务已基本上覆盖到全国各地,并集中在直辖市/直辖市所辖区、省会城市、地级市。

在建设部试点城市(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为70%左右。

全国共有4个直辖市,28个省会城市,255个地级市,856个市辖区,369个县级市,1638个县。

目前,直辖市、省会级城市、地级市(不含省会城市)、市辖区、县级市(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费用约为5000万元、3000万元、2500万元、1000万元和800万元,其中软件部分约占30%。

预计至2015年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覆盖全部地级以上城市、30%的市辖区和10%的县级市(县),据此测算得到未来数字城管整体市场容量约为116亿元,软件部分市场容量为34.8亿元。

5、北斗星通:

北斗产业第一企业,看好芯片业务前景

1)公司业务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面向高端专业应用领域,围绕卫星导航定位“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展开,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和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三大业务,主要应用在海洋渔业、军工、测绘和港口集装箱机械控制等细分行业。

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的定位产品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其中以板卡业务为主;

从应用行业来看,测绘行业收入是公司营收的传统支柱,海洋渔业收入增长最快。

2)北斗领域的领军企业。

公司是最早进入北斗产业的企业之一,通过多年的积累确立了稳固的领先地位。

公司在测绘领域占有国产OEM板卡的主要市场,在海洋渔业应用中占有90%的市场份额,在港口集装箱机械控制应用和军工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09年,公司北斗运营服务规模大幅度提升,入网用户过万,占据了北斗民用服务60%以上的份额。

3)芯片业务助力抢占行业上游。

芯片作为产业链的最上游,属于高风险、高回报且具有自然垄断特点的行业。

长期以来,芯片业务一直是我国的短板,以SiRF为代表的国际GPS芯片厂商经过多年的积累建立起了很高的技术、成本壁垒,使得新进企业难以生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为国内企业进军芯片领域带来了机会。

公司于09年与韩绍伟博士合资成立和芯星通公司(北斗星通控股70%)以研发GPS/北斗兼容芯片,并建立了70人的研发团队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预计10年下半年即可流片,11年可投入生产。

芯片业务将成为公司长期的重要收入来源,并助力公司抢占行业最上游。

4)海洋渔业,北斗产业商业模式探索的先锋。

海洋渔业应用集中体现了公司“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向渔民销售导航终端、为地方渔业局等单位定制信息系统并提供运营服务方式展开。

公司以低毛利率的策略销售终端以积累用户,用户上量后再以增值服务等高毛利率方式作为主要的盈利方式。

自08年项目实施起,该部分业务收入由08年的2,412万增长至09年的6,861万,毛利率由14%提升至25%,增长迅速。

截至09年底,入网用户已达11,000,预计10年用户数超过20,000。

随着用户数量的上升,该部分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水平将迅速提升,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收入和毛利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