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942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4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学科类别(不要以编号代替):

小学语文

论文题目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

唐义豪

学校名称

绥阳县育红小学

课题组

成员姓名

学校地址

遵义市绥阳县育红小学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

6222423移动电话: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

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一次接触古典名著。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其中最具表现力的篇章之一,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

教材编排的根本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

  

本教学设计以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件为辅”的教学特色进行的设计。

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内打“√”):

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

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

说明:

一、学科类别:

1.中学语文2.中学数学3.中学英语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6.中学生物7.中学政治8.中学历史9.中学地理10.小学语文11.小学数学12.小学思品13.小学英语14.小学科学15.中小学音乐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17.中小学美术18.中小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9.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0.学前教育21.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

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

《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神机妙算”,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特点,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识天识人的本领。

教学重点:

从“草船借箭”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师:

制作好课件。

生:

课前熟读课文,最好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法:

点拔引导法,启发激趣法

学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切入中心

 

(一)、播放视频,说体会。

师:

亲爱的同学们,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那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

周瑜妒忌诸葛亮有才干。

师:

哪结果又如何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真地、仔细地观看一段视频,

(二)、课件出示要求,然后播放视频。

师:

记住哟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要求:

1、你会认识诸葛孔明先生吗?

他是在“造”箭吗?

2、他的表现怎样?

你想对他说什么?

他厉害吗?

你佩服他吗?

为什么?

3、他在做什么?

结果怎样呢?

引导说说并评价。

(三)、引入课文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让学生齐读。

师——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板书:

诸葛亮神机妙算

周瑜自叹不如

那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设计意图:

视频播放内容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开课就让学生走进教学课堂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关键词为突破口,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把握主题,在下一环节深入探究课文的中心内容。

]

二、品读探究,感悟“神”“妙”

(一)、生默读课文,

今天我们的好好共同探究探究,好吗?

课件出示——

1、想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到底神在何处?

妙在哪里?

2、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

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说一说,指名和举手皆可。

然后现导入下一环节

师——同学们真的很用心,下面我们来深入探究一下

[设计意图:

旨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动笔动脑,同时明白自己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以读、思来为下一环节的讨论和探究作铺垫。

]

(二)、走进文本,交流探究

教师要到学生中作深入点拨了解引导,并参与讨论激励学生大胆说说。

师重点引导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探究。

板块一、知天文

课件出示——

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

(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2)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课件出示——

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3)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

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

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多简练,行吗?

为什么?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小结——是呀,同学们,这天气可帮了诸葛亮的大忙啊,他等的就是这场大雾。

他真是算准了,真是精通天文气象的奇人啊!

(板书:

知天文)我真为之感叹,为之佩服啊,怪不得周瑜长叹道: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真比上他。

板块二、懂地理

诸葛亮算准了天气,那么他又是怎样设计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下面我们来探究探究。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A、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引导学生理解:

便于统一行动,避免失散,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B、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引导学生理解:

虚张声势,制造假象,迷惑对方)

C、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引导学生理解:

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D、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内容。

2、画一画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图。

3、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说说理由,要注重激发和评价。

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4、小结:

同学们,诸葛亮真是又算好了他借箭的地理位置啦,我真佩服他,他还是一位很懂地理的大师啊!

(板书:

懂地理)怪不得周瑜长叹道:

“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真比上他。

板块三、识人心

课件出示——

A、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引导学生理解:

曹操生性多疑,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弩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计谋,这是他事先料到的。

B、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

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引导学生理解:

——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它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胜利;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你能通过你的读表达出诸葛亮的笑的深刻含义吗?

(学生练读,指生读,生评价。

C、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来说出诸葛亮对鲁肃性格的认识的把握。

1、引导学生读内容。

2、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3、小结:

同学们,他做到了周瑜、曹操、鲁肃想什么,干什么他都知道,好厉害,好聪明,好绝,太能看人啦!

(板书:

识人心)怪不得他在船上是谈笑风生,镇定自若。

真是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啊!

太让我们佩服啦!

(课件出示)——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朗读指导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怎样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主。

突破方法是以课件为辅,以学生探究为主,以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为主,以抓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品析,从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比较灵动,要以学生体会来引导进入主要话题进行展开,要发挥教师在引导中的主要作用,要围绕三个板块内容为中心探究。

要注重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以培训学生读书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想要独立以外,也要交流,读书更是要交流才会有新的认识,要各抒己见,学习别人读书的方法和体会。

要参与学生中共同进行,一是发挥主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讨论学习。

二是当好课堂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作学生的学习伙伴,给学生说的信心和勇气,在同一文本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为深入探究作好准备,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

三、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师——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

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课件出示——

1、大家是不是认为诸葛亮挺有才干?

请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诸葛亮吧?

指名读,师生评价。

(四字词语:

神机妙算精明能干知识渊博智慧超群足智多谋)

2、读了本文,想一想,“草船借箭”是写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命“借”?

3、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设计意图:

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思想上有什么启发和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以突出文本的人文价值的最大性。

同时也张扬学生的个性。

]

板书设计:

19、草船借箭

知天文

  诸葛亮 神机妙算    懂地利    周瑜自叹不如

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