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814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而是重新构成新的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说:

原子是。

3.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①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构成分子的原子也____改变。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改变,即分子可分。

分子分解成___,但原子不能_____,只是又重新______成新分子。

③分子分解为原子,所以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

1、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性质

联系

想一想:

分子比原子大吗?

小结: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

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达标训练】

1.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6、往10mL酒精中加入10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mL,其主要原因是。

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①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②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

③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④25m的m3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课题2原子的结构

(1)

【回顾】回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是不可再分的。

那原子真的就不可再分吗?

1.原子的结构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

、、;

带负电荷的微粒:

带正电荷的微粒:

[问题]

(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

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占空间有多大?

(2)原子核带电吗?

电子带电吗?

整个原子显电性吗?

(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

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

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4)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

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很小,在计算中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1.标准:

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

10-27kg,,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10-26kg,求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_____,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_____

4、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一、基础训练

1、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个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带电量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的子主要质量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3、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包括以下三个论点,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有如下观点,从你所学的知识看,上述观点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由原子构成  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⑤分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  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①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③⑤

5、在①分子;

②原子;

③原子核;

④质子;

⑤中子;

⑥电子等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____

(9)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

二、例题研讨

1、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

2、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N千克,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则核内有____个质子,____个中子.

拓展练习

★请查阅教材附录Ⅱ的相对原子质量(四舍五入取整数),按要求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9

147

30

47

(1)上述金属铝、锌、银中,相对原子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现有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根据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推测其中含原子最少的金属是____,含原子最多的金属是_____,从中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数关系的规律是:

相同质量的金属单质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相同质量的A、B、C、D四种金属,它们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为B>A>D>C,则所含原子数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D.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

2.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

3.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

10-23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克(B)12千克(C)12

4.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

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质量D、原子的数目

课题2原子的结构

(2)

【合作探究】:

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各部分的含义:

1、核外电子的运动虽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围绕原子核,也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___.。

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核外电子的_____________。

能量规律:

2.现在发现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多的有____个电子层,第一层最多排_____个电子,第二层和最外层最多排_________个。

3.规律: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第一层排满才能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才能排第三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个电子(n为层序数,第一层n=1,第二层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个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3.

(1)请写出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2)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4。

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5.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____个,易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元素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结论

金属元素

<4

易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

易发生化学反应

元素的化学性质

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非金属元素

≥4(H:

1)

易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

=8(He:

2)

得失电子(为相对稳定结构)

极难发生化学反应

1.离子的形成:

带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正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_______。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1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数。

二、离子

1.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离子符号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

如:

Mg2+——表示镁(一个镁);

数字2表示  ,

5Mg2+表示

(1)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

(2)离子符号表示方法:

(3)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该元素的化合价数

(4)常见离子:

A:

钾离子:

钙离子:

钠离子:

镁离子:

锌离子:

铁离子:

铝离子:

亚铁离子:

银离子:

B: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C: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铵根离子

1、请说出“2”表示的意义:

2Na;

2Fe3+;

2H2O;

Fe2+

O2、、、。

2、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A.Na+和Cl—B.Ar和Cl—C.Mg和Mg2+D、S和S2—

3、下列离子中,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排布的是()

AS2—BMg2+CCl—DH+

4、某粒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质子数为n个,则它所带的核电荷数有()

A.10B大于10C小于10D三种都有可能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3.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氢是0)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①原子直接构成物质。

如汞、金刚石直接由原子构成。

()

②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分别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③由分子构成。

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非金属元素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离子各提供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

5.一定带正电的粒子:

一定带负电的粒子:

不带电的粒子有:

课题3元素

一: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问题:

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分子的共同点是什么?

3.质子数+中子数的和等于什么?

质子数(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2

3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定义:

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元素的种类由决定。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定义

区分

1、只讲,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

1、既讲,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系

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

水是由组成的,但不能说:

“水是由两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成的。

不能说:

“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各元素的含量: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

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二:

1.写法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种类,为宏观意义):

表示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两个氢原子:

三个铁原子:

注意:

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练习:

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H:

(2)2H:

(3)H2:

(4)2H2:

(5)Fe:

(6)4Fe

三、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

3、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达标训练】: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

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CaOB、Al2O3C、SiO2D、Fe3O4

4.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

这里的“碘”是指()

A.碘原子B.碘分子C.碘离子D.碘元素

13Al

26.98

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3B.它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名称是铝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6.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高钙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7.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8..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

A.是纯净物B.是混合物C.不是化合物D.是单质

根据离子电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及名称

阴离子

阳离子

Na

Ba

Ca

Al

Cu

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