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8411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工人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于是,从前完成整件工作的工人,现在只做这件工作的一部分。

这种分工可以使产品生产得更快,因而也更便宜。

分工把每个工人的活动变成一种非常简单的、老一套的机械操作,这种操作利用机器不但能够做得同样出色,甚至还要好得多。

因此,所有这些工业部门都像纺纱和织布业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全都受到了蒸汽动力、机器和工厂制度的支配。

这样一来,这些工业部门同时也就全都落到了大资本家的手里,工人也就失掉了最后的一点独立性。

除了原来意义上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也渐渐受到工厂制度的支配,因为这里的大资本家也在通过建立可以大量节省开支和实行细致分工的大作坊,不断挤掉小师傅。

结果,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文明国家里,几乎所有劳动部门都照工厂方式进行经营了,在所有劳动部门,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几乎都被工业挤掉了。

于是,从前的中间等级,特别是小手工业师傅日益破产,工人原来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两个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阶级。

这两个阶级就是:

一、大资本家阶级,他们在所有文明国家里现在已经几乎独占了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和工具(机器、工厂)。

这就是资产者阶级或资产阶级。

二、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

这个阶级叫作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

第五个问题:

无产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把劳动出卖给资产者的?

劳动和其他任何商品一样,也是一种商品,因此,它的价格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格一样,也是由同样的规律决定的。

正像我们在下面将看到的,在大工业或自由竞争的统治下,情形都一样,商品的价格平均总是和这种商品的生产费用相等的。

因此,劳动的价格也是和劳动的生产费用相等的。

而劳动的生产费用正好是使工人能够维持他们的劳动能力并使工人阶级不致灭绝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

工人的劳动所得不会比为了这一目的所必需的更多。

因此,劳动的价格或工资将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额。

但是,因为买卖有时清淡有时兴旺,工人所得也就有多有少,正像厂主出卖商品所得有多有少一样。

如果把旺季和淡季平均起来,厂主出卖商品所得既不多于他的生产费用,也不少于他的生产费用,同样,工人平均所得也是既不会多于这个最低额,也不会少于这个最低额。

大工业越是在所有劳动部门占统治地位,工资的这一经济规律体现得就越充分。

第六个问题:

在工业革命前,有过什么样的劳动阶级?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劳动阶级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劳动阶级在同有产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各不相同。

在古代,劳动者是主人的奴隶。

直到今天在许多落后国家甚至美国南部他们还是这种奴隶。

在中世纪,劳动者是土地占有者贵族的农奴,直到今天在匈牙利、波兰和俄国他们还是这种农奴。

此外,在中世纪,直到工业革命前,城市里还有在小资产阶级师傅那里做工的手工业帮工,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渐渐出现了受较大的资本家雇用的工场手工业工人。

第七个问题:

无产者和奴隶有什么区别?

奴隶一次就被完全卖掉了。

无产者必须一天一天、一小时一小时地出卖自己。

单个的奴隶是某一个主人的财产,由于他与主人利害攸关,他的生活不管怎样坏,总还是有保障的。

单个的无产者可以说是整个资产者阶级的财产,他的劳动只有在有人需要的时候才能卖掉,因而他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

只有对整个无产者阶级来说,这种生活才是有保障的。

奴隶处在竞争之外,无产者处在竞争之中,并且亲身感受到竞争的一切波动。

奴隶被看作物,不被看作市民社会的成员。

无产者被承认是人,是市民社会的成员。

因此奴隶能够比无产者生活得好些,但无产者属于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本身处于比奴隶更高的阶段。

在所有的私有制关系中,只要废除奴隶制关系,奴隶就能解放自己,并由此而成为无产者;

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

第八个问题:

无产者和农奴有什么区别?

农奴占有并使用一种生产工具,即一块土地,为此他要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收益或者服一定的劳役。

无产者用别人的生产工具为这个别人做工,从而得到一部分收益。

农奴是交出,无产者是得到。

农奴生活有保障,无产者生活无保障。

农奴处在竞争之外,无产者处在竞争之中。

农奴可以通过各种道路获得解放:

或者是逃到城市里去做手工业者;

或者是交钱给地主代替劳役和产品,从而成为自由的佃农;

或者是把他们的封建主赶走,自己变成财产所有者。

总之,农奴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加入有产阶级的队伍并进入竞争领域而获得解放。

无产者只有通过消灭竞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解放。

第九个问题:

无产者和手工业者有什么区别?

[104]

第十个问题:

无产者和工场手工业工人有什么区别?

16至18世纪,几乎任何地方的工场手工业工人都占有生产工具,如织布机、家庭用的纺车和一小块在工余时间耕种的土地。

这一切,无产者都没有。

工场手工业工人几乎总是生活在农村,和地主或雇主维持着或多或少的宗法关系。

无产者通常生活在大城市,和雇主只有金钱关系。

大工业使工场手工业工人脱离了宗法关系,他们失去了仅有的一点财产,因此而变成无产者。

第十一个问题:

工业革命和社会划分为资产者与无产者首先产生了什么结果?

第一,由于在世界各国机器劳动不断降低工业品的价格,旧的工场手工业制度或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制度完全被摧毁。

所有那些迄今或多或少置身于历史发展之外、工业迄今建立在工场手工业基础上的半野蛮国家,随之也就被迫脱离了它们的闭关自守状态。

这些国家购买比较便宜的英国商品,把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工人置于死地。

因此,那些几千年来没有进步的国家,例如印度,都已经进行了完全的革命,甚至中国现在也正走向革命。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今天英国发明的新机器,一年之内就会夺去中国千百万工人的饭碗。

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因此,如果现在英国或法国的工人获得解放,这必然会引起其他一切国家的革命,这种革命迟早会使这些国家的工人也获得解放。

第二,凡是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地方,工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及其财富和势力最大限度地发展起来,使它成为国内的第一阶级。

结果,凡是完成了这种过程的地方,资产阶级都取得了政治权力,并挤掉了以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专制王朝。

资产阶级废除了长子继承权或出卖领地的禁令,取消了贵族的一切特权,这样便消灭了特权贵族、土地贵族的势力。

资产阶级取消了所有行会,废除了手工业者的一切特权,这样便摧毁了行会师傅的势力。

资产阶级用自由竞争来代替它们;

在自由竞争这种社会状况下,每一个人都有权经营任何一个工业部门,而且,除非缺乏必要的资本,什么也不能妨碍他的经营。

这样,实行自由竞争就是公开宣布:

从今以后,只是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才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从而资本家,资产者成为社会上的第一阶级。

但是,自由竞争在大工业发展初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大工业才能成长起来。

资产阶级这样消灭了贵族和行会师傅的社会势力以后,也就消灭了他们的政治权力。

资产阶级在社会上上升为第一阶级以后,它也就在政治上宣布自己是第一阶级。

它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做到这一点的。

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的在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

这种制度在欧洲各国采取立宪君主制的形式。

在这种立宪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拥有一定资本的人即资产者,才有选举权。

这些资产者选民选出议员,而这些资产者议员可以运用拒绝纳税的权利,选出资产者政府。

第三,工业革命到处都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同样的速度发展起来。

资产者越发财,无产者的人数也就越多。

因为只有资本才能使无产者找到工作,而资本只有在使用劳动的时候才能增加,所以无产阶级的增加和资本的增加是完全同步的。

同时,工业革命使资产者和无产者都集中在最有利于发展工业的大城市里,广大群众聚集在一个地方,使无产者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其次,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随着挤掉手工劳动的新机器的不断发明,大工业把工资压得越来越低,把它压到上面说过的最低额,因而无产阶级的处境也就越来越不堪忍受了。

这样,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工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

第十二个问题:

工业革命进一步产生了什么结果?

大工业创造了像蒸汽机和其他机器那样的手段,使工业生产在短时间内用不多的费用便能无限地增加起来。

由于生产变得这样容易,这种大工业必然产生的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程度。

大批资本家投身于工业,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

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

工厂只好关门,厂主破产,工人挨饿。

到处出现了极度贫困的现象。

过了一段时间,过剩的产品卖光了,工厂重新开工,工资提高,生意也渐渐地比以往更好起来。

但这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很快又会生产出过多的商品,新的危机又会到来,这种新危机的过程和前次危机完全相同。

因此,从本世纪初以来,工业经常在繁荣时期和危机时期之间波动。

这样的危机几乎定期地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105],每一次它都给工人带来极度的贫困,激起普遍的革命热情,给整个现存制度造成极大的危险。

第十三个问题:

这种定期重复的商业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

第一,虽然大工业在它的发展初期自己创造了自由竞争,但是现在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自由竞争的范围。

竞争和个人经营工业生产已经变成大工业的枷锁,大工业必须粉碎它,而且一定会粉碎它。

大工业只要还在现今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就只能通过每七年出现一次的普遍混乱来维持,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

因此,或者必须完全放弃大工业本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大工业使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成为绝对必要的,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单个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

第二,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由此可见,在现今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大工业的那种特性,在另一种社会组织中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灾难性的波动的因素。

这就完全令人信服地证明:

(1)从现在起,可以把所有这些弊病完全归咎于已经不适应当前情况的社会制度;

(2)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来彻底铲除这些弊病的手段已经具备。

第十四个问题: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应当是怎样的?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这样,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将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

因为个人经营工业的必然结果是私有制,竞争不过是单个私有者经营工业的一种方式,所以私有制同工业的个体经营和竞争是分不开的。

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

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

所以共产主义者完全正确地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

第十五个问题:

这么说,过去废除私有制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

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私有制本身就是这样产生的。

私有制不是一向就有的;

在中世纪末期,产生了一种工场手工业那样的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超越了当时封建和行会所有制的范围,于是这种已经超越旧的所有制关系的工场手工业便产生了新的所有制形式——私有制。

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来说,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除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其他任何社会制度。

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

至于这些阶级是什么样子,那要看生产的发展阶段。

在依赖农业的中世纪,是领主和农奴;

在中世纪后期的城市里,是行会师傅、帮工和短工;

在17世纪是工场手工业主和工场手工业工人;

在19世纪是大工厂主和无产者。

非常明显,在这以前,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能以足够的产品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还没有发展到私有制成为这些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障碍。

但是现在,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

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

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

只有这时废除私有制才不仅可能,甚至完全必要。

第十六个问题:

能不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

但愿如此,共产主义者当然是最不反对这种办法的人。

共产主义者很清楚,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

他们很清楚,革命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

但他们也看到,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尽一切力量引起革命。

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那时,我们共产主义者将用行动来捍卫无产者的事业,正像现在用语言来捍卫它一样。

第十七个问题:

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

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

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

第十八个问题:

这个革命的发展过程将是怎样的?

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在英国可以直接建立,因为那里的无产者现在已占人民的大多数。

在法国和德国可以间接建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不仅是无产者,而且还有小农和小资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实现都越来越依赖无产阶级,因而他们很快就会同意无产阶级的要求。

这也许还需要第二次斗争,但是,这次斗争只能以无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

如果不立即利用民主作为手段实行进一步的、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障无产阶级生存的各种措施,那么,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毫无用处。

这些作为现存关系的必然结果现在已经产生出来的最主要的措施如下:

(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

(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

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金融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取消一切私人银行和银行家。

(7)随着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国家工厂、作坊、铁路和船舶,开垦一切荒地,改良已垦土地的土壤。

(8)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

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

(9)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

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0)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得很坏的住宅和市区。

(11)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12)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自然,所有这一切措施不能一下子都实行起来,但是它们将一个跟着一个实行,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全部交换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家手里。

上述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无产阶级的劳动将使国家的生产力大大增长,随着这种增长,这些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和由此而来的集中化程度也将相应地增长。

最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国家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将大大增加,人将大大改变,以致连旧社会最后的各种交往形式也能够消失。

第十九个问题:

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

不能。

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

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

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62]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

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

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第二十个问题:

最终废除私有制将产生什么结果?

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除。

危机将终止。

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到那个时候,这种生产就会显得十分不够,还必须大大扩大。

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

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

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这样一来,社会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

因此,社会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相互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

这种划分不仅是多余的,甚至是和新的社会制度互不相容的。

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现在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因为要把工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到上面说过的水平,单靠机械和化学的辅助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使用这些手段的人的能力。

当上个世纪的农民和工场手工业工人被卷入大工业的时候,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成为完全不同的人,同样,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共同经营生产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才能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

就是现在的工业也越来越不能使用这样的人了。

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因此,现在已被机器破坏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将完全消失。

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于是各个不同的阶级也必然消灭。

因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为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手段。

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

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纯粹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也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

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一点现在人们就已经深深地感觉到了。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

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

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

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

第二十一个问题: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对家庭将产生什么影响?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将使两性关系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预的纯粹私人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点,是由于这种社会制度将废除私有制并将由社会教育儿童,从而将消灭现代婚姻的两种基础,即私有制所产生的妻子依赖丈夫、孩子依赖父母。

这也是对道貌岸然的市侩关于共产主义公妻制的号叫的回答。

公妻制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现象,现在的卖淫就是公妻制的充分表现。

卖淫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它将随着私有制的消失而消失。

因此,共产主义组织并不实行公妻制,正好相反,它要消灭公妻制。

第二十二个问题:

共产主义组织将怎样对待现有的民族?

——保留原案[106]。

第二十三个问题:

共产主义组织将怎样对待现有的宗教?

——保留原案[107]。

第二十四个问题:

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有什么区别?

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封建和宗法社会的拥护者,这种社会已被大工业、世界贸易和由它们造成的资产阶级社会所消灭,并且每天还在消灭。

这一类社会主义者从现今社会的弊病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应该恢复封建和宗法社会,因为它没有这种种弊病。

他们的所有建议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这一目的。

共产主义者随时都要坚决同这类反动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