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84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docx

m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

重庆市电力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系列标准

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

 

重庆市电力公司发布

重庆市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重庆市电力公司110kV-220kV线路更换砼杆横隔梁(叉梁)作业。

2相关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凡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的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不注明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2005

3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天气良好,风力小于5级。

4作业人员

工作负责人1人,杆上作业人员2人,地面作业人员4人,要求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熟悉相关检修技能,掌握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

5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参见附录A

5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

1

接受工作任务。

工作负责人清楚工作任务并熟知作业方法。

2

组织现场查勘

由相关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工作内容的查勘。

3

作业组成员列队由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

1、工作票许可后,在施工现场组织工作成员列队宣读工作票,交待现场工作情况,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

2、对工作班成员进行现场提问。

4

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起吊叉梁时,下方严禁站人。

5

工器具准备:

按照附录A所列工器具和材料名称及数量进行准备。

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

登高工具试验周期:

半年一次。

起重工具试验周期:

每年一次。

登高、起重工具外表检查周期:

每月一次。

6

杆塔下准备工作:

(1)检查腰带、登杆工具、个人防护用具完备良好,正确配带。

(2)检查杆塔根部牢固。

(3)砼杆基础无取土,埋深不够现象。

安全用具大小合适、锁扣自如。

7

(1)杆上作业人员携带个人工具、传递绳(有绳环、单滑轮、呢绒绳索组成)登杆,将单滑轮用绳环挂在横担上。

(2)在横担上拴好绝缘传递循环绳。

(3)杆上作业人员下到旧横隔梁包箍(旧叉梁下包箍)的地方,并打好安全带和保护绳。

(4)地面人员通过传递绳把短绳和带铁丝的小铁桶传递给杆上作业人员。

(5)杆上人员将小铁桶固定在合适位置,将短绳拴在叉梁下端,拴好后告诉地面人员,地面人员将短绳留好。

(1)登杆平稳,手脚不乱。

(2)安全带系在牢固部件上并且位置合理。

(3)传递工具时要平稳、无磕碰、无缠绕,不慌乱。

8

(1)杆上人员将旧横隔梁(旧叉梁下部两根)从包箍上卸掉并将卸下的螺栓放在固定好的小铁桶内后通知地面人员。

(2)地面人员用传递绳慢慢将旧横隔梁落下(用短绳旧叉梁放松)。

(3)杆上人员将传递绳的一端固定在横隔梁(叉梁下)包箍上并通知地面作业人员。

(4)地面人员将传递绳的另一端留好。

(5)杆上人员将横隔梁(叉梁)包箍卸下。

(6)地面人员用传递升降旧包箍和装有旧螺栓的小铁桶顺下。

(7)杆上人员上到叉梁上包箍处,将传递绳的一端拴在叉梁上,通知地面人员留主传递绳的另一端。

(8)杆上人员将旧叉梁和包箍卸下,地面人员将其用传递绳落下。

(1)绳索系法要正确,绑扎要牢固。

(2)杆上下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杆下人员要听从杆上作业人员的指挥。

9

(1)地面人员将新横隔梁(叉梁)包箍用传递绳传递给杆上人员。

(2)杆上人员将新包箍安装在旧包箍原来的位置。

(3)地面人员将新横隔梁或在地面组装好的新叉梁用传递绳传递给杆上人员。

(4)杆上人员将新横隔梁(叉梁)装上。

10

地面作业人员整理工具材料,清理工作现场。

收拾工机具,清理现场杂物,做到人走场清。

11

作业结束,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办理工作票终结事宜。

无妨碍线路送电的遗留物,具备送电条件。

附录A:

工器具材料清册

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手扳葫芦

0.75T

2

2

呢绒绳索

¢14mm

2

3

绳环

¢25mm

4

4

单滑轮

1T

4

5

钢管叉梁

4

6

脚扣

¢300

4

攀登水泥杆用

7

安全带

4

8

二道保护绳

4

9

叉梁包箍

4

10

叉梁接板

CB-4

2

11

螺栓

m20X130

8

12

活扳手

12寸

4

13

活扳手

10寸

4

14

手钳

4

15

铁榔头

2

16

钢丝绳环

¢25mm

2

17

铅丝

12#

kg

1

18

小铁桶

2

19

呢绒绳索

¢10mm

2

短绳

20

螺丝松动剂

1

 

重庆市电力公司

更换110-220千伏砼杆横隔梁(叉梁)标准化作业卡

线路名称:

工作班组:

作业时间: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

执行情况

1

接受工作任务。

工作负责人清楚工作任务并熟知作业方法。

2

作业组成员列队由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

1、工作票许可后,在施工现场组织工作成员列队宣读工作票,交待现场工作情况,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

2、对工作班成员进行现场提问。

3

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起吊叉梁时,下方严禁站人。

4

工器具准备:

按照附录A所列工器具和材料名称及数量进行准备。

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

登高工具试验周期:

半年一次。

起重工具试验周期:

每年一次。

登高、起重工具外表检查周期:

每月一次。

5

杆塔下准备工作:

(1)检查腰带、登杆工具、个人防护用具完备良好,正确配带。

(2)检查杆塔根部牢固。

(3)砼杆基础无取土,埋深不够现象。

安全用具大小合适、锁扣自如。

6

(1)杆上作业人员携带个人工具、传递绳(有绳环、单滑轮、呢绒绳索组成)登杆,将单滑轮用绳环挂在横担上。

(2)在横担上拴好绝缘传递循环绳。

(3)杆上作业人员下到旧横隔梁包箍(旧叉梁下包箍)的地方,并打好安全带和保护绳。

(4)地面人员通过传递绳把短绳和带铁丝的小铁桶传递给杆上作业人员。

(5)杆上人员将小铁桶固定在合适位置,将短绳拴在叉梁下端,拴好后告诉地面人员,地面人员将短绳留好。

(1)登杆平稳,手脚不乱。

(2)安全带系在牢固部件上并且位置合理。

(3)传递工具时要平稳、无磕碰、无缠绕,不慌乱。

7

(1)杆上人员将旧横隔梁(旧叉梁下部两根)从包箍上卸掉并将卸下的螺栓放在固定好的小铁桶内后通知地面人员。

(2)地面人员用传递绳慢慢将旧横隔梁落下(用短绳旧叉梁放松)。

(3)杆上人员将传递绳的一端固定在横隔梁(叉梁下)包箍上并通知地面作业人员。

(4)地面人员将传递绳的另一端留好。

(5)杆上人员将横隔梁(叉梁)包箍卸下。

(6)地面人员用传递升降旧包箍和装有旧螺栓的小铁桶顺下。

(7)杆上人员上到叉梁上包箍处,将传递绳的一端拴在叉梁上,通知地面人员留主传递绳的另一端。

(8)杆上人员将旧叉梁和包箍卸下,地面人员将其用传递绳落下。

(1)绳索系法要正确,绑扎要牢固。

(2)杆上下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杆下人员要听从杆上作业人员的指挥。

8

(1)地面人员将新横隔梁(叉梁)包箍用传递绳传递给杆上人员。

(2)杆上人员将新包箍安装在旧包箍原来的位置。

(3)地面人员将新横隔梁或在地面组装好的新叉梁用传递绳传递给杆上人员。

(4)杆上人员将新横隔梁(叉梁)装上。

9

地面作业人员整理工具材料,清理工作现场。

收拾工机具,清理现场杂物,做到人走场清。

10

作业结束,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办理工作票终结事宜。

无妨碍线路送电的遗留物,具备送电条件。

 

 

下面红色字体是赠送的精美网络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

谢谢!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

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

‘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

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目标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

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

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说:

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动力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

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

‘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骨头与肉兼而有之……

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

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他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那里。

野狗说:

“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

”,接着又道:

“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

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诱惑。

”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

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冬天到了,兔子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

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

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他们扫地出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

 

一提到等字,首先就能想到等车等人,等的过程中就觉得时间和蜗牛一般在向前移动,焦虑,烦躁,一遍遍张望倒数,脚下的那块地恨不能踩个洞出来。

这时候何不稍微平复一下心情,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就如在这个季节,我等待一场秋雨的来临。

你可以在深夜偷偷来袭,清晨一睁眼看见湿漉漉的地面,万紫千红的雨伞,车子疾驰而过溅起的水花,这些给我带来的是何等的意外惊喜。

你可以在某个午后,舞动一片片飘落的黄叶,撩起街边女人的裙装,赶着路人的脚步匆匆忙忙来了。

一抬头,灰色的天空就是成熟稳重的男人的脸庞,不苟言笑,严厉中却有几分温暖。

你可以在黄昏我下班的时候飘飘洒洒,没有雨伞也不用沮丧,任你蜻蜓点水式地亲吻我的发丝额头鼻尖嘴唇,不紧不慢往回走,这样的场景在我的梦里出现过好多次。

等待一场秋雨的来临,也好比等待一个人的出现。

不要去责怪怨恨,也不要为难自己。

既然决定用等待这种独有的方式碰碰运气,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来或者不来,我就一直在那里,惊喜了双眸或者失落了时光,都写在心底。

  

  学会了等待,孤独不再是孤独。

以为在无人的街道我会频频回首,或者努力抬头看昏黄的路灯打着疲倦的盹儿,强硬地收回泪水。

恰恰相反,我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无助和恐慌,头发向后甩一甩,高跟鞋踩的噔噔作响,突然间我还哼起几句歌词。

这多情而迷人的夜色是特意为我安排的吗?

我在心里笑了。

如果习惯了有人听你唠叨陪你解闷,你笑他乐你哭他愁的日子,一定要把这个人的全部心意捧在手心,点点滴滴拼凑成诗篇,等你们老了,选择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拿出这些诗稿晾晒。

即使现在你在天涯他在海角,心心相通的奇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享受孤独带来的沉淀,夜不再黑路不再长思念不再苦涩。

  

  我选择了等待,义无反顾。

我享受着孤独,走过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陪我一起惊艳。

 

有一次,在我参加的一个晚会上,主持人问一个小男孩:

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孩子看看我们这些企业家,然后说:

做企业家。

在场的人忽地笑着鼓起了掌。

我也拍了拍手,但听着并不舒服。

我想,这孩子对于企业究竟知道多少呢?

他是不是因为当着我们的面才说要当企业家的呢?

他是不是受了大人的影响,以为企业家风光,都是有钱的人,才要当企业家的呢?

  这一切当然都是一个谜。

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志向,我以为当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谁,最重要的是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

  我小的时候也曾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外乎当教师、解放军和科学家之类。

时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大人。

但仔细想一想,当年我在大人们跟前表白过的志向,实际一个也没有实现。

我身边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

有的想当教师,后来却成了个体户;想当解放军的,有人竟做了囚犯。

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同窗好友,他们现在都是我国电子行业里才华出众的人,一个成长为“康佳”集团的老总,一个领导着TCL集团。

我们三个不期而然地成为中国彩电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可是当年大学毕业时,无论有多大的想像力,我们也不敢想十几年后会成现在的样子。

一切都是我们在奋斗中见机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

与其说我们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说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并非我们不重视理想,而是因为树雄心壮志易,为理想努力难,人生自古就如此。

有谁会想到,十多年前的今天,我曾是一个在街头彷徨,为生存犯愁的人?

当时的我,一无所有,前途渺茫,真不知路在何处。

然而,我却没有灰心失望,回想起来,支撑着我走过这段坎坷岁月的正是我的意志品格。

当许多人以为我已不行、该不行了的时候,我仍做着从地上爬起来的努力,我坚信人生就像马拉多纳踢球,往往是在快要倒下去的时候“进球”获得生机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香港一家企业倒闭给了我东山再起的机会,使我能够与掌握世界最新技术的英国科技人员合作,开发技术先进的彩色电视机,从此一举走出困境。

  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

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

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

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

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

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

志向再高,没有努力,志向终难坚守;没有远大目标,因为努力,终会找到奋斗的方向。

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许多人因为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太功利,因为难以成功而变得灰头土脸,最终灰心失望。

究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太关注拥有,而忽略做一个努力的人。

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果只关注他们将来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物,不把意志品质作为一个做人的目标提出来,最终我们只能培养出狭隘、自私、脆弱和境界不高的人。

遗憾的是,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

我一直在思忖:

要不要给父亲打个电话,要不要呢?

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

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

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

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他每次与我说话都在努力表达这样的意思。

而我,越发地不安。

我今年22岁了,父亲52。

我4岁时母亲改嫁他乡,父亲和我磕磕绊绊地活着。

多少年了,数也数不清楚,那些漫长的日子怎么可以用一个数字说过来呢?

父亲的智商比一般人要低一点,生活简单得像几条纵横的网格。

很早的时候,别人扔掉一架破木车,他捡回来,敲敲打打,然后拖着上路了,沿途把别人扔下的酒瓶废铁等破东西捡上车拖回家。

时间久了,乡邻们也把不要了的东西放到他车上。

我整天埋在那一堆破烂里翻翻拣拣,穷人的孩子,六七岁就当了家。

冬天来的时候,我放钱的纸盒子已经有了沉甸甸的满足。

这年过年,我们吃了鱼和肉。

一个8岁的女孩子,把年夜饭看了又看,从心底里微笑着叮嘱自己记住那一刻庞大的快乐,所以,一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也忘不了当时满满的幸福。

父亲种的瓜菜都新鲜水嫩,我们两个人吃得很少,我就把大部分放到父亲的小推车上。

乡里乡亲的嫂子大娘谁要就从上面拿走,回去包顿饺子或者做顿汤面,也不说谢,偶尔记得,差他们的孩子送一碗给我,我笑笑地接着,也不说谢。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沉默着、绚烂着,也成长着。

每天最好的时光便是我踩在小凳上弯腰炒菜,父亲坐在灶前烧火,不时惊慌地去扶一下我脚下的小凳,见很安全了,就呵呵笑起来。

现在去想那段日子,总是首先忆起灶间的那片阳光,10岁左右的阳光,竟然是天长地久的样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少年我已经不记得了。

我用纸盒子里的钱交学费,买作业本,也偶尔买点肉做给父亲吃,是恬然的安静感觉。

这样的日子让人有种惯性的依赖,像一只鸟的飞翔,没有转弯和阻隔。

突然的一天,父亲拖着坏了很多处的车子从废品站回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透着强烈的委屈和惶惑。

钱被镇上的小混混抢了,父亲被打了。

我安慰了他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

这是第一次,然后是,接二连三。

父亲越来越惶惑不安,吃饭越来越少,睡觉也很不安稳,经常半夜起来对着窗户呆呆地坐几个时辰。

话也不说了,更不笑,脸上眼睁睁地消瘦下来,眼神是不安的游移。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知道他往日细缓如流水的生活突然碰上了巨岩,他缓不过神来,难受得紧。

那天,父亲去废品站很晚了还没回来。

外面一片漆黑,心里一阵阵发毛的我跑出去沿路找。

嗓子喊破了,像一面破锣,震得自己心里脑里嗡嗡的,却并没传出多大响声。

夜里的村野风吹草惊,自己的脚步声和喊声总会引来一片陌生的声音。

我毛骨悚然。

最终在一个大水湾边看到父亲的车子,没有人。

我立刻就大哭起来,感觉整个人都化成了水在不断地往外流,直到整个人都空了。

猛然听到一阵急促水声的时候,我吓了一跳,哭声被硬生生截断在喉咙里。

我望着声音的来处,好久才看清楚有一个人从水里走过来,越来越近,像从水里长出来的一样,水被擦出一片哗哗声,有沉重的呼吸声,近了,又近了——是父亲,是父亲!

父亲跑过来喘着气抱住我,急急地问:

“我得活着跟你做伴,对不对?

我使劲地点头,呜咽不已。

父亲立刻笑了,像发现了真理似地说:

“怎么样我也不能死,我得活着跟你做伴。

”说完就不理不顾地牵着我回家了。

一路上他莫名的兴奋对比着我的泪水。

那一年我13岁,父亲43。

这是我生命中最铭心刻骨的一段回忆。

父亲最终也没有去把那架车子捡回来。

他不再去镇上了,就在四周围转,谁家田里有草就帮忙拔,有什么活就帮忙干。

只是每天都乐呵呵的。

再后来,父亲跟着村里的一个民工小组去赶零工。

他只扔砖头,从房底扔到房上,要恰恰扔到瓦匠手上,要快,要一时不停。

他的胳膊红肿了起来,每天回来我就用热毛巾给他敷,但不很管用,后来学习家务一忙起来,也便放弃了。

有时候夜里醒来听到父亲睡梦中沉沉的呻吟,心就一抖一抖地疼,泪流了一脸也不敢哭出声来。

父亲很卖力气,对工钱也没有概念,给多少是多少,好在别人不太忍心欺他。

生活再一次进入正轨,我可以不用踩小凳子炒菜了,干活也利落了许多,不再需要父亲烧火了。

他便转移了目标,每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就抚一抚我的英汉大词典,咕哝几句“小闺女不简单,能看这么大的外国书”,脸上是羡慕和骄傲。

我对他笑一笑,他就很欢喜地走了。

父亲显然对自己过的日子心满意足,眉眼间都活络了许多。

高中我没住校,仍然延续着这种生活,但是日子一天天逼近高考,我开始发慌。

我试探着问他:

“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念书了,你怎么办呢?

“有多远?

是不是有毛主席那么远?

”他瞪大眼睛,脸上有我看不出来的表情。

我局促地点了下头。

他竟然很高兴:

“闺女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不简单,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

”表情甚是雀跃。

我不想把话题往深里引了,怕他难受,说:

“你要干活呢。

”他说:

“好,干活。

就这样我半头半尾、模糊不清地完成了离别的可能,却没有想到在上路之前的晚上,父亲变了卦,死活要送我去上学。

他说,太远了就走丢了,说得切切真情,我没有办法说不,就这样拖拖拉拉出了门。

半天的汽车,一天一夜的火车。

父亲一直兴奋着,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车。

下车之后更不得了,他被那么高的楼晃得头晕,自始至终只说一句话,“神仙一样的咧?

我始终小心谨慎地买票、转车、照看行李包裹、照看父亲,心里竟有种不可思议的平静,感觉竟像我在送父亲上学。

到了学校天就黑了下来,招待所父亲不住,说,他在哪里都睡得着,可不能过神仙一样的生活呢。

宿舍要关大门了,我被父亲塞进去。

一夜无眠,一大早就在门里等着开门,而父亲,等在门外。

拉开门的一刹,我看到他满身的泥灰,脸上也黑漆漆的,正朝门里紧张地张望,生怕我进了那扇门他就再也见不到了似的。

我赶紧迎出去,问他怎么弄成了这个样子。

他说,没什么事呀,就是夜里冷了,看不见东西就随手扯了块布裹在身上。

天哪,那一定是前面楼施工扔下的水泥袋子,上面是没倒干净的灰粉。

已经是9月的天气了,一定冷得难当。

我看着一脸是笑的父亲,深吸了一口气,仍是说不出话来。

学校招生处还没有上班。

我揣着户口本在偌大的校园里转,满是四处无依、漂泊不定的感觉,心里很不踏实。

但想到毕竟以后4年都要在这里生活了,总有点殷殷的期望。

而父亲没有,一切对他来说是那么生疏,而生疏使他更显局促。

在三四千里以外的异地,他听不懂别人说话,别人也听不懂他。

他打心底里恐慌,一着急,就脱口而出:

“我回家吧,我想回去了。

我拗不过他,只好送他去车站。

这一年我19岁,带着年轻的梦想和莫名的迷惘进入了城市;父亲49,在城市的一角作惊鸿一瞥,然后带着满心的喜悦,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离开了。

“转身成背影了,话,怎么说呢?

”无语凝咽。

这是我跟父亲惟一的一次离别,一别至今。

为了赚取自己的学费,我每个假期都不得不留在这座城市打工。

转眼,便是4年了。

父亲在家望眼欲穿。

我只在过节的时候把电话打到邻居家去,父亲跑来接,每次接的时候都是喜悦的,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絮絮叨叨说谁家又给了他什么吃,谁家又盖房子他去帮工。

我在这一头捂住话筒抽泣,然后调整声音要求他晚上给自己做点好吃的。

他会答应了回去做,很认真。

我羡慕父亲可以用如此简单的方式表达他的珍惜,而我总是忍不住汹涌又愚笨地欲盖弥彰。

今天,父亲的小闺女长大了,她已经学会穿着职业装在城市的人流中匆忙行走。

一个月后,领到第一笔工资的我,就可以回家看父亲了。

我们曾约定过,要一辈子陪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