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903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教你上好重阳这一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

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

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主持人乙:

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合:

(1)班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请听古诗齐诵(朗诵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主持人乙:

请听《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两九相重,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因为与"

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主持人甲:

前几天我们做了“五个一”,即泡一杯茶,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晒一次被子,锻炼一次。

接下来请大家谈谈活动感想。

  请大家齐朗诵《重阳敬老倡议书》

  重阳敬老倡议书

  “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

老师们、同学们,老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照顾老年人是千秋万代的事,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尊老敬老”活动中去。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倡议:

每个少先队中队成立一个敬老志愿队,定期为敬老院做几件实事;

为学校的老教师做点事;

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点孝心。

  结束语

  主持张: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尊老。

同学们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做得更好,你们一定会做一个人见人爱人夸的好孩子。

  主持合: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谢谢同学们的支持,各位老师再见。

  篇三

  重阳节快到了,为了对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思想品德行为教育,五

(一)班班委会设计了一次主题班会。

《九月九日重阳节尊老敬老》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3、让学生知道尊老敬老的义务和责任。

  二、课前准备、

  1、收集重阳节的相关资料。

  2、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九月九日重阳节尊老敬老。

  3、对班会的节目适当排练。

  三、活动内容、

  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2、颂九九重阳诗。

  3、小品表演。

  4、为老人们说祝福语。

  5、说一说准备为爷爷奶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篇四

  活动目标:

通过搜集重阳节的相关知识,初步感悟重阳佳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查找资料、节目表演以及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当今社会尊老敬老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一、复习,回顾重阳传统文化

  1、老师宣布班会主题;

(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为了使大家能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召开班会,主题是“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下面我们就有请班长董伊娜作为主持人,大家欢迎她上台!

  2、班长:

谢谢大家(手指大屏幕)——让我们一齐宣读班会主题——“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等同学齐读后)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3、复习介绍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班长:

同学们,通过搜集我们了解了重阳文化,谁来说说你记住了什么。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尊老敬老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

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规》这本书,其中对于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大家一齐来重温《*规》中的第一章“孝”。

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诵读(放音乐、出示《*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二、实践探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回顾,我们初步感受了重阳节的有关文化;

我们知道,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它要求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我们班同学自愿结合成了小组,主动行动起来,了解现在社会上尊老敬老状况、讨论为长辈过重阳节的具体做法,下面就请第一小组向大家汇报。

  1、了解现代社会上尊老敬老状况(公益广告、读一封信后谈感受、说道德模范等)

  

(1)看视频:

  第一小组组长:

同学们好,我们第一小组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资料等实践活动,知道了我国现在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1.4亿,这就表明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那么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我们为大家选了几个典范资料,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看完后,请各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插播视频○1“常回家看看”)

  组长:

谁来谈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组长负责指名……)

  组长小结:

正如大家所说的,工作再忙、学习再紧张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长辈。

老人们为我们辛勤操劳了一辈子,年弱多病之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更渴望和家人团聚,全家人欢聚一堂,是老人的精神享受。

孩子们的笑声,能够给老人带来莫大的精神安慰。

  

(2)配乐,朗诵诗歌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

我们小组还为大家带来一首诗歌《孩子,我想对你说》,希望大家听完后能够明白老人们在身心方面的需求。

(配乐,朗诵诗歌)

  《孩子,我想对你说》

  孩子!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极有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我也一并忘记。

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

  所以,我常常重复又重复的说着老掉牙的故事,

  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

  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现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

  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

  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

  只要与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要走不动,

  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陪着我,慢慢地,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3)讲尊老敬老事迹

我相信,通过我们小组同学搜集的视频和朗诵的诗歌,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老人们的心声。

不光在重阳佳节,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关注他们。

因此,我国各个部门每年都要进行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几年连续涌现出谢延信、张品正等多个孝老爱亲的典范人物,下面就请王若涵、王宁宇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

  王若涵:

同学们,我为大家讲的是全国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谢延信的动人事迹,请看大屏幕:

  (他是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他的妻子很早就因病去世了,但是30多年来,他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瘫痪的岳父、丧失劳动能力的岳母和呆傻的弟弟身上。

  谢延信的岳父瘫痪在床整整18年,没有生过褥疮,没有穿过尿湿的衣裤,9平方米的小屋内也没有任何异味。

18年间,谢延信硬是靠着偏方和按摩,使岳父由卧床不起到能扶着凳子慢慢走路。

1992年春,老人病情加重,贫困的谢延信从邻居家借了1000元钱,用平板车把老人拉到20多里路以外的医院去救治,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这正是大义无言,大爱无声。

平凡矿工演绎非凡故事,大孝至爱感动北国南疆。

和谐社会呼唤延信精神,道德模范花开香满神州!

  王宁宇:

同学们好,现在我再为大家讲一个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

  张品正阿姨,是通州区北苑街道社区的居民。

金奶奶是一位和她豪无血缘关系的邻居,她无儿无女无房无经济来源,张品正像亲人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她30多年。

1981年,张品正“带着奶奶出嫁”,建立家庭。

奶奶病重的时候,两人同住一张床、同盖一床被。

她还专门学会做棉衣、量血压、号脉,教耳背的奶奶对口型说话,每天为奶奶做可口的饭菜。

金奶奶在张品正的精心照顾下,幸福、快乐、安详地走完了自己的102岁人生。

她们为我们介绍的就是近两年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

其实,像这样的道德模范,还有很多。

赵云亮冒着生命危险捐肝救父亲;

吴显才生活水平困难,还主动承担赡养孤寡老人,一共有45位之多。

这感人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听也听不厌。

他们这种道德引领的作用,会使全国人民都向他们看齐。

  学习重阳节知识,感悟敬老情,每名同学都写了有关重阳节的征文,大部分同学的文章都写得很精彩。

  比如说:

董宇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吃饭时,我主动给爷爷拿筷子、为奶奶端饭;

入睡前,我会为爷爷奶奶铺好被褥。

”郝有为同学说:

“我今后要体谅奶奶的辛苦,不让奶奶再为我操心。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同学们的真实想法。

是的,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时不懂事,当我们懂事时已不再年轻”。

我们从小就应该感受到爷爷奶奶的辛劳,这才说明我们长大了、成熟了。

张佳玉同学的作文中融入了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下面大家来听一听。

  (张佳玉读作文)

今天就是重阳节,我们同学有什么打算呢?

看,第二组同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请他们来为大家讲一讲。

  3、今天就是重阳节,我们同学有什么打算?

  

(1)念信

  组长2:

这次班会前,我们为了筹划班会活动内容,让每位同学给家里的老人带回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点击)

  昨天我们已经收到了父母们的来信,今天在这里,让我们打开信封。

(都打开信封)

  自己先来读一读,看看爷爷奶奶希望我们做什么。

  下面谁为大家读一读你手里的信。

(读爷爷奶奶的希望即一封信)

  

(2)表演

今天就是重阳节,为了带给他们一份惊喜,我们组特意准备了一些道具,请几位同学提前表演一下。

(观看表演)

  师:

第三组同学的想法很好,表演得也很到位。

今天就是重阳节,除了他们表演的,你还能为老人们做什么呢?

(点名说,评价:

嗯这个我们都能做到;

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看来你明白了我们班会的目的……)

  (3)写心意

老师曾经教育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就是说:

我们不但要尊敬自己的长辈,还要爱戴其他老人。

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

今天我们第三小组为每名同学都准备了一颗爱心,下面让我们小组的同学为大家发一下。

(停顿)

  现在请大家在爱心上写下你对天下所有老年人的祝福。

(放音乐写)

  谁愿意来读一读。

  希望大家回去后送给我们身边的老教师、老邻居以及一切需要我们关心照顾的老年人。

最后,让我们来朗诵我们学过的一首诗《让感恩走进心灵》,全体起立。

  《让感恩走进心灵》

  领:

落叶在盘旋,谱写一曲感恩的乐章,

  齐:

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

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不要因为一路的风雨,齐:

而忘了天边的彩虹;

不要因为匆匆的脚步,齐:

而忘了沿途的风景;

不要因为生命的沉重,齐:

而忘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生活,齐:

让我们在漫长的岁月拈起生命的美丽;

感恩快乐,齐:

让我们学会幸福地绽开笑容;

感恩日升,齐:

让我们在光辉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恩日落,齐:

让我们在学习后能够安心的休息。

因为感恩,齐:

才会有多彩的世界;

才会有真挚的情谊;

才会有美好的生活;

才懂得生命的真谛。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一种感恩。

让感恩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吧!

我相信,

我们在关心帮助老人的同时,同样会感到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全体请坐。

下面请教室领导为我们今天的班会作总结。

  老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节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只是粗浅地感悟;

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无数个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迹,今天我们也只是表面的了解;

但是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我们却片刻不能迟疑。

希望同学们能够付出自己的行动,让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感悟重阳文化传承敬老美德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篇五

  主题: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节日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感恩教育的意义。

  2.感受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新时代生活的美好,心怀对老一辈人的崇敬之情。

  3.感悟对革命前辈或对老一辈人的感恩活动对自我成长的帮助和意义。

  活动过程:

  一、翁晶晶向其他同学简述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两则关于重阳节的民间故事:

《丹朱修建重阳店》和《重阳公主与重阳店》。

  二、学生收集材料展示,了解重阳文化:

一是“孝”文化。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

目前,我国的老人总数已超过一亿,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指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是“寿”文化。

青春长驻,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国人们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阳佳节之时,正是枫叶流丹、五谷飘香、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亲朋好友一起扶老携幼爬山登高,是人们的一次集体健身、崇尚长寿的传统活动。

三是“雅”文化。

菊花和梅、兰、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落叶萧萧时节怀乡赋诗或踏野访花。

重阳节赏菊,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遗风。

  三、观看视频短片,了解老一辈人付出各种艰辛努力创造新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各方面进步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世界迅猛的变化。

感受革命先烈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四、学生发言:

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感恩之情?

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五、分享快乐:

部分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重阳节当天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的照片,以及在家中帮助长辈所做事情的照片。

还有个别学生为敬老主题画了几幅画,并将它们展示出来。

  六、小组讨论:

感恩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看法。

  活动效果:

  1.通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阳节文化与意义,明确了感恩教育的深层含义。

  2.通过观看视频短片,了解了革命前辈创下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以及今天世界迅猛发展的情况。

表达了自己对感恩老一辈人的感悟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意义。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合作精神,发扬了民主作风,并在全班同学中引起共鸣,形成一致合力。

  篇六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

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主持1: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

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

  主持2: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

秋风送爽,果实飘香。

上个月,也就是金秋十月的二十六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对啊,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尽管今年的重阳节已经过去,但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却不会改变。

可是当今社会,也有极少数人不尊重老人,把老人视为累赘,看作负担,不尽赡养义务,请看小品《如此孝敬》。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重阳节,继承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前段时间,我们班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

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4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敬老组。

(课件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

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们是重阳溯源组。

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

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

九月初九是双九,故曰“重九”;

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

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

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

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大家想听吗?

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

“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

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

”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

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

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2.重阳美食组

“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

(粽子)对!

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

(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

大家好!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

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

上、中、下为*,中间夹有红、褐两色,共为五层。

吃的时候,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

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

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做成的*,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

切成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

我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各式美味重阳糕的图片。

  3.重阳习俗组

我们是重阳习俗组。

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

  

(2)组员1介绍重阳习俗之一:

登高(课件出示)。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

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

登高"

特别受老年人重视,是"

高"

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

可以长寿。

  (3)组员3、4分别介绍重阳习俗之二:

插茱萸(课件出示)。

  大家好!

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辟邪,现代医学认为,它除了防虫,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

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

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听了我们组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想这种植物究竟长什么样呢?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茱萸图片)

  不过,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盛行,到了宋元以后,就开始少见了。

因此,现代人知道茱萸的已经很少了。

这也是我们调查之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4)组员2介绍重阳习俗之三:

品酒赏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