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21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精品教案

19.剃头大师

课题

剃头大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闹剧。

在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画、议,引导学生理解“我”给表弟剃头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天真、自由和快乐。

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

(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

5分钟)

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用时:

20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

如:

“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lǐfàdǎnxiǎo

()()

chóurénduóménértáo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

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

______________

央求:

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

10分钟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

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

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

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节。

(用时:

5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4.听写词语。

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

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

(用时:

20分钟)

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

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

央求→()→()→()→大叫一声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用时:

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

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

(用时:

5分钟)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

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

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乐。

(教学重点)

师:

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

生1:

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

生2:

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

师:

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

可是“我”不会理发呀。

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

那么“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

生1:

“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生2: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

生3:

“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

师:

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

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生:

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

师:

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

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

生2:

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天真。

生3:

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

……

19 剃头大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

基于此,本教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品味“我”为表弟小沙剃头的趣事,感悟“我”与表弟小沙之间的感情及“我”对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增强语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并利用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童年是风,吹来朵朵白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朝观日出暮看晚霞……童年生活是那么精彩纷呈,令人难忘。

同学们,你的童年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吗?

2.指名学生交流。

3.揭题:

是呀,童年就像一道美丽的七色彩虹,组成彩虹的那些缤纷色彩,就像童年的喜怒哀乐;童年就像一串珍贵的珍珠项链,每一粒珍珠都是无价之宝,因为里面藏着回忆。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秦文君奶奶,一起体验当剃头大师的有趣经历吧!

(板书课题:

剃头大师)

4.指名读题。

5.过渡: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剃头大师”是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题目?

)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则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通文识字

1.轻声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3.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相读文正音。

5.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2)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音,教师相机指导:

“师傅”的“傅”读轻声;“处置”的“处”读三声,“置”是翘舌音,读四声;“虽”读一声,不是二声;“刑”是后鼻音。

(3)小组赛读词语。

(4)理解“夺门而逃”“处置”“受刑”的意思。

(5)出示生字,学生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难读的长句子,尤其注意句中的停顿。

句1: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

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句2:

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

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梯度、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逐渐读通课文,并对字音加以重点指导,为读准字音创造生字反复出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的读音;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内谈论交流。

3.指名汇报。

4.默读思考:

这篇课文一共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5.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小沙怕剃头,老剃头师傅给他剃头时,他像受刑一样痛苦。

第三部分(第7~18自然段):

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我乱剪一通。

结果,闯了祸。

6.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

从哪儿可以看出“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子小?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映红:

三个“怕”字)

②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小组读、默读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把课文合理分成三部分,再按此逻辑学习,条理便分明了。

四、美观书写,共同评议

1.找出生字中上下结构的字:

表、夺、骂、虽。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读,然后分别说说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3.指导书写。

(1)演示生字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

(3)重点指导:

“夺”:

上面的“大”字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寸”字与起笔的横画基本等长。

“骂”:

上面的两个“口”宜小,占位要均匀。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4.找出生字中半包围结构的字:

差。

5.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说说怎样记住它的字形,并尝试着给它组词。

6.指导书写。

(1) 生字书写动漫演示,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注意点:

“差”:

斜尾羊,尾巴斜,横画不平也略斜。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形、找规律识字、模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培养学生写好生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1)开火车朗读词语。

(2)小老师领读词语。

2.根据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相关片段。

3.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大家一起读课题——剃头大师。

【设计意图】: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的词语,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根据这些词语回顾课文的相关片段,有利于回忆课文内容,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二、精读品味,悟言得情

1.过渡:

品读第2~6自然段,找出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多读几遍,然后和同学交流。

2.汇报交流。

(1)指生朗读第2~6自然段并汇报。

(2)为什么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因为谁给小沙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而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所以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你从“骂”“害人精”“仇人一样”“怒视”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沙对店里的剃头师傅的痛恨。

(3)最让小沙痛苦的是什么?

“受刑”在这里指什么?

(本意是遭受刑罚,老师傅让小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像遭受刑罚。

(4)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

文中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什么?

(5)指导读好第2~6自然段。

3.指导学生品读第7~18自然段。

找出“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多读几遍,然后引导学生以问题引领的形式交流读文收获。

4.交流汇报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小沙为什么会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他怕去理发店剃头,不愿受“折磨”,而对“我”完全是出于亲情的信赖。

)相机理解“央求”的意思。

(2)“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

我是怎么给表弟小沙剪头发的?

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一画,读一读。

(3)为什么“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我”只要不剪破小沙的耳朵,他就无所谓。

5.指导读好第7~18自然段。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体会文本情感。

此环节重视朗读指导,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理解内容。

融入其中的词语教学,更是灵活多样、活泼生动,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三、总结升华,内化文本

1.分别出示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对比朗读。

对比一:

①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

②其实,不给我钱我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为什么“我”即使小沙不给钱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对比二:

①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②“嗬!

”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为什么店里的师傅谁给小沙剃头,小沙就骂谁“害人精”,而“我”剪下小沙的头发时,他如此高兴?

2.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

如此害怕剃头的小沙,宁愿央求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的“我”剪头发,也不愿意去理发店剃头,当头发剪下来的那一刻他是如此高兴,并表示只要不剪到耳朵,就无所谓。

可见,孩子之间充满了信任,童年是多么的纯真无邪。

4.回顾课文,解答课前质疑:

我真的是个“剃头大师”吗?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做题目?

预设:

“我”并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表达作者对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统览全文,读后想前,感悟不同;通过进一步质疑,回归课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美观书写,布置作业

(一)美观书写。

1.观察剩下的左右结构的字:

胆、理、仇、付、倍、件。

2.课件出示这些生字,先指名朗读,然后分别说说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字形的,并尝试着给它们组词。

3.指导书写。

(1)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教师范写。

(3)提醒学生注意,“胆”左右等宽,其他五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二)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回忆童年趣事,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设计意图】:

通过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巩固书写的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读写结合巩固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内外有机结合,锻炼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板书设计

剃头大师

老剃头师傅        “我”

夺门而逃        央求

耿耿于怀        无所谓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四个亮点:

1.带“问”默读,体悟情感。

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使其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有所收获,品味“我”为表弟小沙剃头的趣事,感悟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及对纯真无邪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

3.识字情景化,激发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分一分”等环节,将识字与说话,识字与生活有机结合。

学生识字方法多样化,教师指导识字情景化,有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

4.对比阅读,升华情感。

通过对比,统览全文,读后想前,感悟不同;通过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 给小沙剃头过程的相关句子的对比朗读,回归课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