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人力资源助理师基础知识总结.docx
《三级人力资源助理师基础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人力资源助理师基础知识总结.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级人力资源助理师基础知识总结
三级人力资源助理师基础知识总结
一、劳动经济学 :
劳动力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1、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三个属性:
1)相对稀缺性2)绝对性3)本质表现为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手段、支付能力的稀缺
2、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3、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4、劳动力市场的功能:
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5、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6、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
实证研究、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有两个特点:
1)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运动规律和内在逻辑2)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
1)是以某种价值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
7、劳动力参与率:
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 劳动力/总人口 ×100% ;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Es=(△S/S)/(△W/W)Es:
劳动力归给弹性;△S/S: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无弹性Es=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Es=→∞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Es=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 Es<1 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9、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
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的原因:
1)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2)制度劳动时间缩短3)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提高。
10、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1)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2)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11、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
Ed=(△D/D)/(△W/W)Ed:
劳动需求的自身工作弹性;△D/D: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W/W;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
需求无弹性:
Ed=0 ;需求无限弹性:
Ed=→∞;单位需求弹性:
Ed=1; 需求富有弹性:
Ed>1; 需求缺乏弹性:
Ed<1
12、劳动投入的增加引起产量变动的三个阶段:
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3)总产量绝对减少
AP=Q/LMP=△Q/△LQ为总产量,L劳动要素投入,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MP
第一阶段:
AP递增;第二阶段MP递减,AP与MP的交点为AP的最大值;第三阶段MP为负值,MP为零时总产量取得极大值,
13、MRP(劳动边际产品受益)=VMP(劳动边际产品价值)=MP(边际产量)×P(产品价格) =MC(边际成本)=W(工资)
14、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
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15、均衡分析法分为: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代表人物是A 马歇尔 2)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代表人物是 L 瓦尔拉。
16、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17、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
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规模成正比:
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口年龄结构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总比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2)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和内部构成的变化。
劳动年龄组范围内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供给就比较充分,反之,减少。
18、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增加,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
19、均衡价格论:
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A 马歇尔提出来的。
20、工资: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劳动力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1、工资的决定:
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22、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
土地,劳动,资本何企业家才能。
23、工资形式,即劳动的计量和工资支付的方式。
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工资形式:
1)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
单位之间内的货币所得。
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短、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
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小时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工资制:
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周工资制:
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计件工资:
根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24、福利:
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了劳动报酬。
25、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
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
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延期支付当员工具备享受资格时,获得使用权。
】
26、福利的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27、实物支付行优势:
1)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2)变量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3)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28延期支付的优势:
1)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2)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增强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
3)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4)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
29、就业或劳动就业:
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30、就业包含的三成含义:
1)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2)参加的劳动是社会劳动3)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
31、总供给=消费+储蓄;总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Y=C+S=C+I
32、失业:
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33、失业的类型:
1) 正常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进去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在就业岗位之间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
34、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形式:
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增长差距性失业:
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因此造成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要而导致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的非正常性失业。
35、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1)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2)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对非正常性失业,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
36、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
失业率和失业持续率 。
失业率= 失业人数 ×100% 社会劳动力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37、失业的负面影响:
1)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是劳动力浪费的典型形式3)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38、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 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最低工资:
国家保证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以一定立法程序规定的。
最低工资标准:
又称最低工资率,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工会最基本的功能:
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39、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40、财政政策:
是政府运用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财政政策的根据目标的不同,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增加总需求措施。
经济不景气时用。
紧缩性财政政策:
采取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减少总需求措施。
经济繁荣时期用。
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变动税率。
41、货币政策:
国家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基本手段是:
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节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和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
货币政策的两种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
经济不景气时用。
紧缩性货币政策:
通过消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减少总需求。
经济繁荣时期用。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42、收入政策:
狭义:
是指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增长,达到宏观经济的稳定。
广义:
不仅包宏观调控,而且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
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4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重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 基尼系数等。
基尼系数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与绝对平等;接近1时,则接近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
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
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大。
44、 收入政策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1、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作为企业增长工资的参考标准。
2、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结3、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2)收入平等化措施:
1、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且在实施中采取累进税率制;2、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其他税。
3、发展社会保障事业4、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5、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供房补或廉价住房。
二、劳动法。
1、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劳动法》这一规范性文件。
广义的劳动法:
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还指劳动法学。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知道思想。
特点:
是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所调整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
3、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作用:
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障各项法律制度的统一、协调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正确适用法律,防止出现偏差3、有助于劳动法的解释理解,对于认识劳动法的本质有指导意义,可以弥补劳动法律规范可能存在的缺陷,补充劳动法律制度的不足。
4、劳动法律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首要原则)。
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者对劳动需要包括:
对劳动过程本身的需要、对劳动产品的需要。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的体现为基本保护(最低限度的保护,基本权益的保障),全面保护(权益和职能的保护,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优先保护(优先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等方面。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具体内容:
①劳动者有依据法律的规定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有通过工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②劳动关系双方有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③劳动关系双方有集体协商权利和共同决定权④政府制定和调整重大劳动关系应遵循三方原则:
政府、工会和雇主协会(企业家协会)共同参与决定⑤用人单位制定重要规章制度和对劳动者进行重大处罚等事项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⑥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当贯彻三方原则⑦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
3)物质帮助权原则。
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保险的基本属性,强制性)。
社会保险的特征:
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5、劳动渊源的含义:
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含义:
1)指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2)仅仅指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3)指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劳动法律、国务院劳动行政规范、劳动规章、地方性劳动法规、我国立法机关有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解释、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法官法或判例法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任何法律或规则都不能与宪法想抵触。
宪法中有关规定是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依据。
7、我国宪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
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原则。
8、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其主要分为:
劳动关系法与劳动标准法。
劳动标准通常为最低标准,属于强制性规范。
9、劳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0、劳动行政法规是指:
为管理劳动事务,有权根据宪法和劳动法律制定调整劳动关系和各项劳动标准的规范性文件。
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
12、劳动规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3、地方性劳动法规:
只有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14、正式解释: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15、劳动雇佣合同是:
雇主与雇员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16、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集体合同整体性地规定了工会会员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对劳动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分为产业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
17、习惯法:
以法律共同体长期实践(习惯)的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18、劳动法体系:
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联系。
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体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1)劳动标准制度包括: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制度。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一般为最低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劳动规范,以绝对肯定的形式予以规定,具有单方面的强制性。
2)职业培训制度:
对要求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目的在于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3)社会保险制度: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功能在于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标准,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原则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等。
4)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诉讼程序的规范。
5)工会和职工明主管理制度:
保障劳动者的结社权和民主管理参与权。
劳动法所有制结构模式分为:
国有劳动法律制度、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法的职能结构模式构成:
劳动关系法: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劳动标准法:
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劳动保障法: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劳动监督检查法。
20、劳动法律关系: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在确定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劳动关系当事人各自的行为时,如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以及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时,必须服从国家的意志的制约,任何一方违反法律规范,都将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是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1、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
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2)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归法
22、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
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关系、集体企业劳动合同关系、股份制劳动合同关系、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合同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关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失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客体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的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为了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劳动过程中给劳动关系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23、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关系的内容和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雇员的权利即为雇主的义务,而雇主的权利也即雇员的义务。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是由观念抽象状态转化为现实秩序的一种状态。
24、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主体指:
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营组织、国家机关、失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及雇主与雇员。
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客体:
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务,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如:
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务。
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
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用人单位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
具备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
法律将自然人分为:
完全劳动行为能力的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的人、无劳动行为能力的人
25、劳动法律事实:
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依据劳动法律事实是否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分为两类:
1)劳动法律行为:
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包括: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司法行为等。
2)劳动法律事件:
指不以当事人的主管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如:
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
26、行为人作出意思表示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1)意思表示必须包含建立、变更、终止劳动法律关系的意图2)必须完整、合于规范地表达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终止的必需内容3)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意图表达于外部,可以由他人客观地加以识别。
三、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
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找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等特征。
2、企业环境的结构。
企业经营环境:
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
按照影响的密切程度可分为: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按照环境的不确定性分为:
稳态简单、动态简单、稳态复杂、动态复杂
3、企业领导者改变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1)对企业现有的环境做些调整,以提高素质改善企业内部条件,增强企业适应环境能力
2)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以便在变化的环境中仍能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
4、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
1)外部环境的调研:
为了了解外部环境的过去和现实状况。
环境因素调研的主要方法:
①④获取口头信息(个别访谈、调查、访问、座谈会、讨论会)②获取书面信息③专题性调研:
优点是针对性强;确定是花费大,进行调研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
2)外部环境的预测:
是指根据企业调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