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0417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docx

花架悬挑板实用模板支撑架方案设计0225

一、工程概况

保利花园6-9座屋面花架梁设计了悬挑飘板,悬挑飘板钢筋砼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25,其中悬挑板梁的截面尺寸大为200mm×400mm,悬挑板厚120mm,飘板宽1400mm及1600mm(连梁外侧距离)。

二、编制依据

1、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有关标准图;

2、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地区的有关规程;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三、飘板模板支撑方案

1、由于本工程飘板设计为悬挑钢筋砼结构,飘板模板排架底部无支撑点,因此该飘板采用外架作支撑体系,然后利用钢管采用三角形方式悬挑搭设外架,具体布置见支撑架计算书及附图。

四、飘板模板支撑架构造及施工要求

支撑架除了要遵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2、原外架立杆搭设至花架飘板底下30CM,利用外架立杆作为花架飘板的支撑。

3、在原外架之间预埋钢管悬挑一根钢管作为大横杆,悬挑两条立杆到花架飘板底下30CM,并与原外架的横杆连成整体,作为花架飘板的支撑立杆。

a、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750mm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个方向均有足够的刚度。

b、因为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所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只在垂直梁的跨度方向不同,平行方向保持相同。

4、在天面层结构板的女儿墙预埋20直径的圆钢,并用15.5钢丝绳卸荷。

5、整体性构造要求:

a、支撑架沿水平悬挑层设置剪刀撑,且需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b、在斜撑杆的方向设置竖向剪刀撑,使其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6、支撑架搭设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所有立杆不允许采用搭接方法接长,必须按照搭设高度采用截断的整根钢管;

b、确保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c、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不能选用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钢管。

7、施工使用要求:

a、严格按砼浇筑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观察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及时解决。

d、因为支撑体系的横向水平杆是与内架连接的,所以在支模架搭设及花架层结构顶面砼浇筑时间内,天面层内架保留不能拆除。

e、浇筑过程中,悬挑飘板的浇筑不能直接冲在飘板面上,需把砼放在飘板的边上,利用砂浆把砼铲到飘板模板上面,防止飘板的支撑因为冲击力过太,发生变形。

五、花架飘板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5.1、花架板模板支架参数

基本参数

楼板厚度h(mm)

120

楼板边长L(m)

30

楼板边宽B(m)

1.6

模板支架高度H(m)

5.3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于楼板长边

立柱纵向间距la(m)

0.75

立柱横向间距lb(m)

0.9

水平杆步距h1(m)

1.2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次梁间距a(mm)

300

次梁悬挑长度a1(mm)

200

主梁悬挑长度b1(mm)

200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

结构表面要求

表面外露

剪刀撑(含水平)布置方式

普通型

模板荷载传递方式

可调托座

立杆自由端高度a(mm)

500

材料参数

主梁类型

矩形木楞

主梁规格

80×80

次梁类型

矩形木楞

次梁规格

50×100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规格

12mm(克隆、山樟平行方向)

钢管类型

Ф48×3

荷载参数

基础类型

混凝土楼板

地基土类型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架体底部垫板面积A(m^2)

0.2

是否考虑风荷载

架体搭设省份、城市

广东(省)肇庆(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

5.2、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22/6=24000mm3,I=bh3/12=1000×123/12=144000mm4

1、强度验算

A.当可变荷载Q1k为均布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1.2[G1k+(G2k+G3k)h]b+1.4Q1kb

=1.2×(0.3+(24+1.1)×120/1000)×1+1.4×2.5×1=7.474kN/m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1.35[G1k+(G2k+G3k)h]b+1.4×0.7Q1kb

=1.35×(0.3+(24+1.1)×120/1000)×1+1.4×0.7×2.5×1=6.921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7.474,6.921)=7.474kN/m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B.当可变荷载Q1k为集中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3=1.2[G1k+(G2k+G3k)h]b=1.2×(0.3+(24+1.1)×120/1000)×1=3.974kN/m

p1=1.4Q1k=1.4×2.5=3.5kN

(图5)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4=1.35[G1k+(G2k+G3k)h]b=1.35×(0.3+(24+1.1)×120/1000)×1=4.471kN/m

p2=1.4×0.7Q1k=1.4×0.7×2.5=2.45kN

取最不利组合得:

(图6)永久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

(图7)面板弯矩图

Mmax=0.307kN·m

σ=Mmax/W=0.307×106/24000=12.801N/mm2≤[f]=31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k=(G1k+(G3k+G2k)×h)×b=(0.3+(24+1.1)×120/1000)×1=3.312kN/m

(图8)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简图

(图9)挠度图

ν=0.211mm≤[ν]=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5.3、次梁验算

当可变荷载Q1k为均布荷载时:

计算简图:

(图10)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1.2[G1k+(G2k+G3k)h]a+1.4Q1ka=1.2×(0.3+(24+1.1)×120/1000)×300/1000+1.4×2.5×300/1000=2.242kN/m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1.35[G1k+(G2k+G3k)h]a+1.4×0.7Q1ka=1.35×(0.3+(24+1.1)×120/1000)×300/1000+1.4×0.7×2.5×300/1000=2.076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2.242,2.076)=2.242kN/m

当可变荷载Q1k为集中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3=1.2[G1k+(G2k+G3k)h]a=1.2×(0.3+(24+1.1)×120/1000)×300/1000=1.192kN/m

p1=1.4Q1k=1.4×2.5=3.5kN

(图11)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4=1.35[G1k+(G2k+G3k)h]a=1.352×(0.3+(24+1.1)×120/1000)×300/1000=1.343kN/m

p2=1.4×0.7Q1k=1.4×0.7×2.5=2.45kN

(图12)永久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

1、强度验算

(图13)次梁弯矩图(kN·m)

Mmax=0.724kN·m

σ=Mmax/W=0.724×106/(83.333×103)=8.686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14)次梁剪力图(kN)

Vmax=3.738kN

τmax=VmaxS/(Ib0)=3.738×103×62.5×103/(341.333×104×5×10)=1.369N/mm2≤[τ]=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k=(G1k+(G3k+G2k)×h)×a=(0.3+(24+1.1)×120/1000)×300/1000=0.994kN/m

(图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简图

(图16)次梁变形图(mm)

νmax=0.101mm≤[ν]=0.9×1000/400=2.25mm

满足要求

5.4、主梁验算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木方一般为4m长,型钢的主梁也不超过4m,简化为四跨连续梁计算,即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也符合工程实际的情况。

另外还需考虑主梁的两端悬挑情况。

主梁的方向设定为立杆的横距方向。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4.1.2条规定:

当计算直接支撑次梁的主梁时,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可取1.5kN/㎡;故主梁验算时的荷载需重新统计。

将荷载统计后,通过次梁以集中力的方式传递至主梁。

A.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0.9×{1.2[G1k+(G2k+G3k)h]a+1.4Q1ka}=0.9×(1.2×(0.3+(24+1.1)×120/1000)×300/1000+1.4×1.5×300/1000)=1.64kN/m

B.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0.9×{1.35[G1k+(G2k+G3k)h]a+1.4×0.7Q1ka}=0.9×(1.35×(0.3+(24+1.1)×120/1000)×300/1000+1.4×0.7×1.5×300/1000)=1.604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1.64,1.604)=1.64kN

此时次梁的荷载简图如下

(图17)次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为:

qk=[G1k+(G2k+G3k)h]a=(0.3+(24+1.1)×120/1000)×300/1000=0.994kN/m

此时次梁的荷载简图如下

(图18)次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根据力学求解计算可得:

Rmax=1.624kN

Rkmax=0.984kN

还需考虑主梁自重,则自重标准值为gk=38.4/1000=0.038kN/m

自重设计值为:

g=0.9×1.2gk=0.9×1.2×38.4/1000=0.041kN/m

则主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如下:

(图19)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则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如下:

(图20)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1、抗弯验算

(图21)主梁弯矩图(kN·m)

Mmax=0.314kN·m

σ=Mmax/W=0.314×106/(85.333×1000)=3.68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22)主梁剪力图(kN)

Vmax=2.384kN

τmax=QmaxS/(Ib0)=2.384×1000×64×103/(341.333×104×8×10)=0.559N/mm2≤[τ]=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图23)主梁变形图(mm)

νmax=0.219mm≤[ν]=0.75×103/400=1.87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立柱稳定验算要用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支座反力,故:

Rzmax=4.57kN

5.5、立柱验算

1、长细比验算

验算立杆长细比时取k=1,μ1、μ2按JGJ130-2011附录C取用

l01=kμ1(h+2a)=1×1.257×(1.2+2×500/1000)=2.765m

l02=kμ2h=1×2.225×1.2=2.67m

取两值中的大值

l0=max(l01,l02)=max(2.765,2.67)=2.765m

λ=l0/i=2.765×1000/(1.59×10)=173.925≤[λ]=21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

λ1=l01/i=2.765×1000/(1.59×10)=173.925

根据λ1查JGJ130-2011附录A.0.6得到φ=0.235

N1=0.9×[1.2(G1k+(G2k+G3k)h0)+1.4(Q1k+Q2k)]lalb=0.9×(1.2×(0.3+(24+1.1)×120/1000)+1.4×(1+2))×0.75×0.9=4.966kN

f=N1/(φA)=4.966×1000/(0.235×(4.24×100))=49.807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3、立柱稳定性验算(非顶部立杆段)

λ2=l02/i=2.67×1000/(1.59×10)=167.925

根据λ1查JGJ130-2011附录A.0.6得到φ=0.251

N3=0.9×[1.2(G1k+(G2k+G3k)h0)+1.4(Q1k+Q2k)]lalb+0.9×1.2×H×gk=0.9×(1.2×(0.3+(24+1.1)×120/1000)+1.4×(1+2))×0.75×0.9+0.9×1.2×5.3×0.163=5.899kN

f=N3/(φA)=5.899×1000/(0.251×(4.24×100))=55.396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5.6、可调托座验算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Rzmax=4.57kN

N=4.57kN≤[N]=150kN

满足要求

六、花架梁模板支架参数

基本参数

混凝土梁高h(mm)

400

混凝土梁宽b(mm)

200

混凝土梁计算跨度L(m)

5

新浇筑混凝土结构层高FH(m)

8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模板荷载传递方式

可调托座

扣件传力时扣件的数量

/

梁两侧楼板情况

梁两侧有板

梁侧楼板厚度

120

斜撑(含水平)布置方式

普通型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

0.75

垂直梁跨度方向的梁两侧立柱间距lb(m)

0.9

水平杆步距h(m)

1.2

梁侧楼板立杆的纵距la1(m)

0.75

梁侧楼板立杆的横距lb1(m)

0.9

立杆自由端高度a(mm)

4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n

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m

4

次梁悬挑长度a1(mm)

250

结构表面要求

表面外露

架体底部布置类型

底座

材料参数

主梁类型

圆钢管

主梁规格

48×3.0

次梁类型

矩形木楞

次梁规格

50×100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规格

12mm(克隆、山樟平行方向)

钢管规格

Ф48×3

荷载参数

基础类型

混凝土楼板

地基土类型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N/mm2)

/

架体底部垫板面积A(m2)

0.2

是否考虑风荷载

架体搭设省份、城市

广东(省)肇庆(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

6.1、面板验算

根据规范规定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根据施工情况一般楼板面板均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无悬挑端,故可按简支跨一种情况进行计算,取b=1m单位面板宽度为计算单元。

W=bh2/6=1000×122/6=24000mm3

I=bh3/12=1000×123/12=144000mm4

1、强度验算

A.当可变荷载Q1k为均布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1.2[G1k+(G2k+G3k)h]b+1.4Q1kb=1.2×(0.5+(24+1.5)×400/1000)×1+1.4×2.5×1=16.34kN/m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1.35[G1k+(G2k+G3k)h]b+1.4×0.7Q1kb=1.35×(0.5+(24+1.5)×400/1000)×1+1.4×0.7×2.5×1=16.895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16.34,16.895)=16.895kN/m

(图3)面板简图

B.当可变荷载Q1k为集中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3=1.2[G1k+(G2k+G3k)h]b=1.2×(0.5+(24+1.5)×400/1000)×1=12.84kN/m

p1=1.4Q1k=1.4×2.5=3.5kN

(图4)面板简图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4=1.35[G1k+(G2k+G3k)h]b=1.35×(0.5+(24+1.5)×400/1000)×1=14.445kN/m

p2=1.4×0.7Q1k=1.4×0.7×2.5=2.45kN

(图5)面板简图

(图6)面板弯矩图

取最不利组合得:

Mmax=0.065kN·m

σ=Mmax/W=0.065×106/24000=2.728N/mm2≤[f]=31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k=(G1k+(G3k+G2k)×h)×b=(0.5+(24+1.5)×400/1000)×1=10.7kN/m

(图7)简图

(图8)挠度图

ν=0.002mm≤[ν]=200/((4-1)×400)=0.167mm

满足要求

6.2、次梁验算

A、当可变荷载Q1k为均布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1.2[G1k+(G2k+G3k)h]a+1.4Q1ka=1.2×(0.5+(24+1.5)×400/1000)×200/1000/(4-1)+1.4×2.5×200/1000/(4-1)=1.089kN/m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1.35[G1k+(G2k+G3k)h]a+1.4×0.7Q1ka=1.35×(0.5+(24+1.5)×400/1000)×200/1000/(4-1)+1.4×0.7×2.5×200/1000/(4-1)=1.126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1.089,1.126)=1.126kN/m

计算简图:

(图9)简图

B、当可变荷载Q1k为集中荷载时: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3=1.2[G1k+(G2k+G3k)h]a=1.2×(0.5+(24+1.5)×400/1000)×200/1000/(4-1)=0.856kN/m

p1=1.4Q1k=1.4×2.5=3.5kN

(图10)简图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4=1.35[G1k+(G2k+G3k)h]a=1.35×(0.5+(24+1.5)×400/1000)×200/1000/(4-1)=0.963kN/m

p2=1.4×0.7Q1k=1.4×0.7×2.5=2.45kN

(图11)简图

1、强度验算

(图12)次梁弯矩图(kN·m)

Mmax=0.902kN·m

σ=Mmax/W=0.902×106/(85.333×1000)=10.56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13)次梁剪力图(kN)

Vmax=3.714kN

τmax=VmaxS/(Ib)=3.714×103×62.5×103/(341.333×104×5×10)=1.36N/mm2≤[τ]=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k=(G1k+(G3k+G2k)×h)×a=(0.5+(24+1.5)×400/1000)×200/1000/(4-1)=0.713kN/m

(图14)变形计算简图

(图15)次梁变形图(mm)

νmax=0.026mm≤[ν]=0.75×1000/400=1.875mm

满足要求

6.3、主梁验算

梁两侧楼板的立杆为梁板共用立杆,立杆与水平钢管扣接属于半刚性节点,为了便于计算统一按铰节点考虑,偏于安全。

根据实际工况,梁下增加立杆根数为0,故可将主梁的验算力学模型简化为0+2-1=1跨梁计算。

这样简化符合工况,且能保证计算的安全。

等跨连续梁,跨度为:

1

跨距为:

(等跨)0.9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4.1.2条规定:

当计算直接支撑次梁的主梁时,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可取1.5kN/㎡;故主梁验算时的荷载需重新统计。

将荷载统计后,通过次梁以集中力的方式传递至主梁。

A.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q1=0.9×{1.2[G1k+(G2k+G3k)h]a+1.4Q1ka}=0.9×(1.2×(0.5+(24+1.5)×400/1000)×200/((4-1)×1000)+1.4×1.5×200/((4-1)×1000))=0.896kN/m

B.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q2=0.9×{1.35[G1k+(G2k+G3k)h]a+1.4×0.7Q1ka}=0.9×(1.35×(0.5+(24+1.5)×400/1000)×200/((4-1)×1000)+1.4×0.7×1.5×200/((4-1)×1000))=0.955kN/m

取最不利组合得:

q=max[q1,q2]=max(0.896,0.955)=0.955kN

此时次梁的荷载简图如下

(图16)次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为:

qk=[G1k+(G2k+G3k)h]a=(0.5+(24+1.5)×400/1000)×200/((4-1)×1000)=0.713kN/m

此时次梁的荷载简图如下

(图17)次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根据力学求解计算可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在支座反力:

R=0.7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在支座反力:

Rk=0.56kN

还需考虑主梁自重,则自重标准值为gk=65.3/1000=0.065kN/m

自重设计值为:

g=0.9×1.2gk=0.9×1.2×65.3/1000=0.071kN/m

则主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如下:

(图18)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则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受力简图如下:

(图19)主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受力简图

1、抗弯验算

(图16)主梁弯矩图(kN·m)

Mmax=0.582kN·m

σ=Mmax/W=0.582×106/(8.986×1000)=64.80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17)主梁剪力图(kN)

Vmax=1.532kN

τmax=QmaxS/(Ib)=1.532×1000×6.084×103/(21.566×104×1.2×10)=3.602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