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102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中职学校教师培训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②。

在职业教育中,物质设施设备的建设是基础,教育体制、办学模式的改革是关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核心,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一、发展中职教育必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1、从中职教育的功能出发提出对教师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是指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职业教育,与后工业时期的职业教育不同,它应当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因此对中职教育的功能定位要有新的认识与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学校制度创新和依法自主办学,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熟练技能又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并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生源③。

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已经处于机器大生产阶段,高新技术经济成分正在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紧缺都表现得相当突出。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中心统计:

我国城镇企业有1.4亿个职工,而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即7000万人。

其中初级技工占60%左右,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仅为5%。

而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到40%以上,这是商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担负着为各行各业培养与行业岗位相适应的人才重任。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光荣历史使命,基础在大力发展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鉴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从事现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除了具备普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外还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现代的教学理论,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

(2)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3)过硬的技能水平及较强的解决生产、服务第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意识。

2、“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双师型”教师必须达到一定比例。

那么什么是“双师型”的教师?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就是“双师型”教师;

还有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工程师”。

这些说法对不对?

纵观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有二点:

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

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教学,著书立说,也能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一线生产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也就是说他既可以是教师又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

“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传递给学生,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超前性。

“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特别强调其必须掌握高超的生产操作能力,教师能以自己准确、熟练的示范操作进行演示,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实际给予明确、有效的指导。

3、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发展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说:

落后的装备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我要说:

如果有了先进的设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从中职的实际情况看,目前不少中职学校愿意花钱,注重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的投入,这是可喜现象。

但相对于这些“硬件”,我们的“软件”建设远远达不到中职学校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令人担忧。

没有专业师资,就没有专业特色;

没有后劲,也就没有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专业的特色,关键是师资的特色;

专业的质量关键是师资的素质。

就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来看,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从就业情况上看,我们正处在从传统就业模式走向市场就业,一个人的收入状况、社会地位,最主要看市场对他的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

唯学历、唯文凭,在市场面前已经遭遇红灯。

在深圳,高级技术工人失业率为零,高级技工月薪高出硕士研究生800元。

青岛一家企业招聘一名高级钳工,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

这些都说明,市场呼唤优质“蓝领”,市场需要优秀“蓝领”,这也正是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

“蓝领”是技能型人才,以实际动手能力为判定标准,与白领、金领等管理研究型人才相比,他应该属于操作型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训练。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蓝领”,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集深厚专业理论知识与高超技能水平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难以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政策问题。

职业教育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还存在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三类学校管理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

在人事制度上。

按标准规定中职教育的师生比应为1:

16,但许多地区对中职学校在人事编制的定额上卡得又死又紧,存在着严重缺编问题,造成师资严重不足。

更有甚者非法占用教师编制,存在着在编不在岗的现象。

在评职称问题上,有的地区还存在没有实习指导教师系列评审,专业教师只能评助讲、讲师、高讲等重理论型的职称,对国家规定的“双职称”④制度根本难以实施。

职称评审机制死板,引导不够,造成了师资来源不畅通。

2、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体系未形成。

首先表现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数量少,无法跟上各地区中职教育发展的招生规模;

其次,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功能发挥不足,资源利用不足;

第三,缺少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师资培养;

第四,缺少企业的合作与支持。

3、教师自身的问题。

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严重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消极应付,缺乏进取精神。

第二,更有甚者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造成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第三,偏颇现象。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同志一般年龄偏大,他们的学历较低,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缺乏终身教育的理念,认为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只要操作技能过得硬,没有必要再去学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另外一种就是年纪轻的,或刚从学校毕业的,他们拥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这部分人缺少理论联系实践的经验,缺少专业技能水平,往往这部分人自己也只想向理论型教师发展。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为师。

教育部门要配合人事部门,制定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开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的绿色通道,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建设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聘任、评估、奖惩办法和编制管理办法⑤。

1、制定法律法规,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中职教育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他们同属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实行统筹管理,施行统一的管理体系,保证足够的经费来源。

建立中职学校灵活办学机制,推动各地和职业学校能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的开展,制定《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使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随着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提高,人员结构要逐步改善,整体素质要有所提高,必须要健全与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条例、教师职务条例、校长任职条件与岗位要求、教师的聘任制度、人事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等等,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任职资格,以确立教师职业法定地位,同时在与不合格教师的竞争中保护教师资格持有者的权利,以保证教育质量和事业的发展。

要求凡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调出教师队伍,同时将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员补充近来。

2、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认真总结我们国家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际上成功的作法和经验。

德国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看作是国家经济振兴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已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体系。

其培养渠道:

①在综合类大学中,设技术师范学院或系,培养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学制4至5年,它的入学条件比普通本科大学还要严格,既要求完全中学毕业(13年级),又要求经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并至少从业半年以上。

②在技术大学设置教育学院。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通过两次国家资格考试。

学生学完规定课程,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

毕业后在对口的企业进行一年半左右的教育实习,然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资格。

德国规定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毕业水平,同时还须持有资格证书才能任教,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必须是职业学校毕业,具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须经师傅学校培训获得有关证书。

德国各州普遍设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⑥。

笔者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借鉴,不但严格把好了职业教育师资的质量关,而且也为在职教师的再培训提供了保障措施。

3、大力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立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立,保证“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

从建立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到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这是我国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方面的两个重要阶段,初步建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至2005年,主要依托高等学校,在全国建立35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全国重点建设5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300个左右,为职业学校培养培训了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师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

但与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扩招100万学生以及中职学校要按照师生比为1:

16的要求,职教现有的师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尤其突出的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和技术过硬的技术指导教师的数量。

因此国家应大力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立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立,保证“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

4、内培外引,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对现有专业教师坚持继续教育制度,帮助教师建立清晰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在职研究生的职业资格培训。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学校工作实际。

同时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

要求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提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专业教师一人双肩挑。

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训、生产的需要。

在这方面,有些学校已经有了很成功的经验。

如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为使校内的教师具备“双师型”的能力,学校规定:

教师每三年必须到专业对口的生产一线脱产学习半年,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为促进教师真正到企业学到东西,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专业建设教研室,负责管理和考核脱产教师的学习。

与此同时,学校还与对口企业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

让任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不仅学知识,而且还贡献知识,发挥他们的能力,让“包袱”真正变为“财富”,受到企业的欢迎。

另一方面必须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引进高素质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实现多渠道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问题。

积极引进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作为必要的补充。

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建设咨询,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兼职教师网。

通过这些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并在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5、转换教育观念,健全考核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作为搞职业教育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通过各种会议、讲座等进行宣传教育,介绍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宣传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使教师们明确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从而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提高教师向“双师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专业理论基础强而缺少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与技能水平高而缺少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师互相结队,取长补短。

其次,在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要加强教师聘任后的管理和考核,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教职工岗位职责考核范围,制定科研工作量核定和计分办法,并对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实践环节、技术服务为主的全面跟踪考核,逐步完善合理、科学的考核量化指标,在工作量统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时作为重要依据。

因此必须健全有关的考核机制,有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后还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

如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等等,在鼓励和激励教师参加进修方面,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美国,教师参加进修可以向学校或地方学区申请补助经费,在职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一级学位,其薪金和待遇会随着学位的升迁而提高。

在英国,长期课程的学费由教育就业部支付,旅费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而且进修教师还可以得到各种津贴。

英国、美国教师每任教七年可以享受一年带薪学术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去进修学习。

职业教师进修的途径、形式灵活多样,基本上都有短期、中期、长期,不强求一律。

近些年来,各国非常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通过广播电大、网上大学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提供进修机会。

教师进修的国际化也是各国共同的趋势,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每年都要派大批教师到国外进修。

总之,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键在教师,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只有具备了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人才,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

我们有信心看到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和等级意识中长期潜藏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将销声匿迹,全社会共同努力创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造就数亿百计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作出我们职教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

②⑤《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6月17日

③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3月3日

④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大力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为什么当今社会学生和家长不愿意上职业院校?

☆你大爷☆qyew 

浏览52次

发布于2013-08-2510:

39

最佳答案

 

由于受社会上长期以来“重普教、轻职教”、“鄙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上职业院校没有前途,是万不得已才会选择的道路”,初中毕业生只要能上个一般的高中不会选择职业院校,高中毕业生只要能上三本,哪怕花昂贵的学费家长四处举债也会让孩子圆大学梦。

有这样想法的家长还停留在一种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梦想之中,不理性、不现实,而且,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失业问题还是没有让他们从一厢情愿中醒来,更有甚者,加重自己孩子上大学的负担,一定要上大学,,但到后来,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能够在职场一展风采,原因就是没有一技之长。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刚好达到了三本线,你是选择去三本读一个普通的专业,还是选择职业技师学院一个热门专业?

所以,家长要理智,学生要清醒。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掌握一技之长,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在此祝愿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早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