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11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x

唐山市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唐山市2005-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1卷1-6页,第Ⅱ卷7—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研究列车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车厢内的情况,工程设计人员获得相关数据,是列车达到安全舒适要求的先决条件。

目前,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气候风洞是世界最大的铁路气候风洞。

它可以模拟从零下50℃至零上60℃,风速高达每小时300公里的气候条件。

据此并结合图1、图2完成1—3题:

1.在维也纳气候风洞模拟印度孟买的气温

变化,应参照图2中的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2.图2中各曲线序号视为所代表的气候分布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读图1,若在一月期间由维也纳到P地旅游

A.有可能遇到飓风天气B.可在Q地看到喀斯特地貌

C.正值P地盛行东北风D.可在Q地见到冰蚀湖泊群

图3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

读图回答4—6题:

4.祁连山冰川的分布

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D.北多南少

5.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

因为东部比西部

A.日照时间更长

B.降水总量更多

C.太阳辐射更强

D.蒸发强度更大

6.古人曾对祁连山下狭长地带的

景象描述为

A.弱水西流接汉边,绿杨荫里系渔船

B.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C.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图4,依图中呈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9题:

7.分布在甲、乙两地区的矿产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

B.铜矿、锰矿石

C.石油、锰结核

D.煤炭、铁矿石

8.图中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是

A.乌拉尔工业区

B.五大湖工业区

C.鲁尔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9.北海海域

A.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大

B.海水受污染的程度很小

C.渔业产量大

D.位于美洲板块上

图5为“水源污染的主要途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水循环过程回答10—11题:

10.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图5中的

A.f和sB.j和gC.j和zD.q并z

11.近几年冬季,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突发性的变化,主要与

A.j有关B.z有关C.v有关D.g有关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家,以其博大精深的文明,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回答12—14题。

12.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

A.马来半岛B.孟加拉沿岸诸国

C.印度半岛南端D.红海沿岸

13.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其外传的顺序是

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14.“求学问尤当去中国”,在来唐朝的留学生中,崔致远属于

A.日本B.新罗

C.印度D.波斯

古人有文史不分之说,常听语文老师在教授古文短篇时将文章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讲解,其人其事活灵活现。

在历史学习中恰当的引用古诗,在领略古诗风韵的同时,也能提高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异曲同工。

回答15—16题。

15.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谁的观点比较正确?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

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16.诗评中国古代史上的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的是

A.“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B.“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满,舞文弄墨总徒劳。

C.“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D.“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

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李大钊于1913年冬至1916年5月留学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特点有深切感受,对中日友好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回答17-19题.

17.李大钊指出:

“日本无固有文明之国也,其于调和东西之文明,介绍东西之文明,吸收东西之文明,最易奏功。

彼邦先觉之士,以调和东西文明自任者,犹不惮大声疾呼之劳,以图殊途同归之效。

”李大钊

A.揭示了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文明的民族精神

B.分析了日本民族精神的成因

C.谴责了日本的侵略行为

D.概括出日本独特的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

18.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

李大钊回顾这段历史时说: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

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甲寅”是指哪次日本侵华事件

A.1894年甲午战争B.1904年日俄战争

C.1914年日德战争D.1931年侵略东北的战争

19.李大钊说:

“这未来的新帝国主义战争,要以中国及太平洋为战场。

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国,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文中“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指

A.“二二六”兵变B.“九一八”事变

C.珍珠港事件D.萨拉热窝事件

从16、17世纪开始,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进入科技创新的时代,回答20-23题。

20.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是

A.哥白尼B.开普勒C.伽利略D.布鲁诺

21.19世纪在推动机器普及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22.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①法拉第 ②麦克斯韦  ③赫兹  ④波义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C.造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D.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决定自今年3月26日起,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水平。

回答24-25题。

24.此次调整是针对目前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和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现状做出的。

这表明

①我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②政府定价是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③市场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④国家可以完全控制住成品油价格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5.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我国石油消费的40%依赖进口,这使成品油价格面临巨大的涨价压力:

而成品油涨价与部分行业的承受力形成尖锐矛盾成品油不涨价导致一些炼油厂停产,成品油供应紧张。

这说明

A.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复杂事物包含许多矛盾

D.矛盾双方具有不平衡性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自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

回答26—28题。

26.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基层民主自治的本质是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实现自我管理

C.实现民主监督D.实现民主决策

27.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本质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③社会主义国家性质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8.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实现台湾和大陆的统一,台湾将享有高度自治权。

①这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互利共赢

②有利于台湾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这表明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这符合两岸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索赔难》这一漫画告诉我们

A.消费者的安全权、求偿权受到了侵犯

B.消费者应按漫画提示的途径维权

C.商家的做法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消费者应知难而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回答30—32题。

30.强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意识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正确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31.“生以耻不如死以荣”“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言论展示了中华民族对荣辱问题的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的否定④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有用的东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2.洪战辉,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12岁挑起家庭重担,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他不接受捐助,凭自己的能力生存和发展。

这种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启示我们

A.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理想

B.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战胜一切困难

D.道德不是抽象的,是知与行的统一

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答33-34题.

33.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422l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l亿美元,增长17.6%。

这表明

A.我国对外贸易出现出超B.我国对外贸易出现入超

C.我国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D.我国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

34.随着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目前我国已进入对外贸易摩擦高发期。

这启示我们

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C.努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

D.加快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5.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两国将加强、深化各领域的全面合作,这说明

A.我国要打破西方国家的围堵和遏制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C.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D.我国放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本卷共4道题,合计160分)

36.(36分)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____,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__________。

(6分)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8分)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

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12分)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

并分析原因。

(10分)

37.(32分)17世纪英国开始向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即由古代专制政体向近现代民主社会转变,欧美诸国紧随其后。

两百年后,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历程。

(1)英国开始向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的时候,它最初尝试的是暴力解决方式,其典型事件是什么?

暴力方式解决的结果如何?

(4分)后来采取和平方式,其典型事件是什么?

和平方式解决的结果如何?

(4分)

 

(2)当英国用和平方式走向民主政治之后,接着美国、法国通过一次次革命实现政治转型。

说明美国、法国是怎样实现政治转型的?

(6分)

 

自1840一1911年,历经七十二年的变迁,中国从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向具有现代色彩的新式民族国家过渡。

自1911年中华民国创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的变动加大。

因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国内与国际矛盾的激烈冲突,演化为各种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分裂。

与现代观念散播的同时,新的经济势力和社会力量也急剧增长,而传统的政治、经济结构与观念文化绝不妥协地对新生事物的激烈反抗,使得中国的变革波谲云诡,一波三折。

(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近代政治制度转型带来了契机,分析其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崭新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诞生了。

请简析诞生的原因、简述诞生的经过。

(8分)

 

38.(32分)“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材料一:

F县“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年  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6860/8.5%

7703/13.4%

8472/9.0%

9422/7.7%

10317/9.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2366/4.2%

2476/4.8%

2622/4.3%

2936/6.8%

33.3/12.5%

注:

从2004年起,该县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补贴。

材料二:

F县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

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产品加工率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医率

30%

30%

7年

10%

5%

60%

65%

材料三:

2006年F县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做好2006年的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尊重农民意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参与热情。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搞“限时工程”、“指标工程”,不拔苗助长。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6分)

 

(2)用经济常识说明,中央为什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8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F县政府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分)

 

(4)从认识论角度,结合材料三说明F县做好2006年经济工作的理论依据。

(8分)

 

39.(60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是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前提。

(1)读图,分别写出图示区域中南北向和东西向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干线的名称:

R__________;N_________。

(4分)

(2)每年6月期间对图示区域影响最大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

该区域的耕作土壤为_ ________;图中4座名山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③和________(填序号即可)。

(6分)

(3)扼要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保护本地区湿地环境的主要措施。

(10分)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地区间经济的发展既存在差异,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地区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6分)

20世纪70、80年代,川皖和东南沿海地区又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怎样的经济模式?

(4分)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10分)

 

材料三: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部地区应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可以说,如果中部地区不崛起,如果中部地区重要作用得不到发挥,那么东中西互动、区域协调发展很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6)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促进中部崛起的理由。

(8分)

 

材料四:

山西省部分政协委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山西煤炭储量丰富,电力、钢铁、机械等产业有良好的基础,有丰富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同时,存在着传统产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尤其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在此基础上,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7)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政协委员上述行为的依据。

(6分)

 

(8)结合材料,从经济常识角度,为山西经济发展提几条针对性建议。

(6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地理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44分,每小题4分)

A卷:

1.C 2.B 3.B 4.D 5.B6.A7.D8.C9.C10.A11.B

B卷:

1.B2.B3.B4.D5.B6.A7.D8.C9.C10.A11.C

二、综合题(56分)

36.(36分)

(1)尼罗河(2分)热带草原带(2分)热带荒漠带(2分)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4分)和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因素影响(4分)

(3)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

(4分)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

(4分)(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所致。

(4分)

(4)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2分),海水入侵(2分),不合理灌溉(2分)。

39.(20分)

(1)京九铁路(2分)长江(内河航运,2分)

(2)锋面系统(江淮准静止锋,2分)水稻土(2分)④(2分)

(3)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河流沿岸(4分)退耕还湖(2分)加强绿化、防止水土流失(2分)保护水源、提高水质(治理污染,2分)

历史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

(48分,每小题4分)

A卷:

12C13A14B15D16D17A18C19B20C21B22A23C

B卷:

12B13A14C15D16B17A18C19A20D21C22A23C

二、综合题:

(52分)

37.

(1)典型事件:

内战(1642至1649)(2分)

结果:

英国虽然建立共和国,但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军事独裁者。

(2分)

典型事件:

光荣革命(1688至1689)(2分)

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后来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发展。

(2分)

(2)美国:

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不久完成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3分)

法国:

通过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政体,基本确立法国共和制度的雏形。

(3分)

(3)有利条件:

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国初年政党、国会的出现:

新式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激励变革的新的世界观。

(6分)

不利因素: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袁世凯统治结束后,地方军阀乘机崛起,国内政治出现了长期动荡。

(4分)

诞生的原因:

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4分)

诞生的经过:

1949年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政治制度以宪法的形式确立(4分)

39.(4)条件:

劳动力、技术、工具。

(6分)

模式: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

(4分)

(5)措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财力、人力、物力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或生产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民族工业。

(10分)

政治部分(共100分)

一、选择题:

(48分,每小题4分)

A卷:

24.A25.C26.A27.D28.C29.A30.D31.B32.D33.A34.A35.C

B卷:

24.A25.C26.A27.A28.A29.D30.C31.A32.D33.B34.D35.C

二、综合题:

(52分)

38.

(1)材料一说明“十五”期间该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

2004年后由于国家一系列支农、帮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

(3分)从材料二可见,该县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3分)(说明:

如答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民主建设有待提高。

也可得3分)

(2)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

(2分)②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分)⑨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分)

(3)①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分)②政府应履行文化职能,坚持科教兴农,普及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

(2分)③政府应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帮扶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

(3分)④政府应履行政治职能,加强民主管理,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2分)

(4)①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参与热情。

(4分)③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

(2分)

39.(6)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部分影响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因此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分)

②促进中部崛起,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东中西互动、区域协调发展。

(3分)

③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分)

(7)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

(2分)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2分)人民政协提出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分)

(8)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分)②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2分)③保护环境,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经济的带动能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