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6142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

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

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

  (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答案为B。

  第4题:

在人类的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

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辩护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过度辩护效应?

  A.小何与妻子是包办婚姻,他总认为妻子对他的嘘寒问暖是尽妻子的义务,直到妻子离开后,他才发觉其实这是妻子爱的表现

  B.小红很喜欢画画,每星期都要画一幅,妈妈为了鼓励她,经常奖励她玩具,久而久之,当妈妈不买玩具给小红时,她便不再画画了

  C.超市为了促销每周都有一个特价日,小丽在这天去购物时看到大家纷纷抢购,也买了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D.作为一名新员工,小王为了尽快融入集体,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帮助大家收拾打扫,大家也尽量在工作上对其予以指导,小王熟悉工作后便停止了打扫

定义的关键是“很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

A项,小何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而非自己的行为,故不符合定义。

C项,小丽购买商品的行为的确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因为这些东西她“并不需要”,因此不存在内在动机,与定义无关。

D项,小王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很明确的认识——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并不存在低估动机的情况,排除。

B项,小红原本画画是因为内在动机——自身喜欢,后来由于妈妈的物质奖励这一外在动机的影响,她逐渐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获得奖励,内在动机降低,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B。

  第5题:

有学者论述道,那种认为提高效率就要牺牲公平,或者说重视公平就要损失效率的观点,有一个前提,即在人们机会平等的情况之下,效率和公平之间才会呈现某种负相关的关系。

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

的确,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在于机会平等方面还有待改进而非效率,而机会不平等的消除恰恰是同效率提高相辅相成的。

所以,那种认为收入差别过大主要是由于过分强调了效率的观点,多少混淆了不同的问题。

作者对以上学者的观点所持的态度是()。

  A.赞成的

  B.反对的

  C.客观中立的

  D.无动于衷的

答案A。

文段中作者先是肯定该学者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并举了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内在原因的例子来支持这种观点.进而作者又通过批驳“收入差别过大主要是由于过分强调了效率”这种错误观点,从反面进一步支持了学者的观点。

因此,本题选A。

  第6题:

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流行这样一首儿歌: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

因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__________出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__________的意绪。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渗透、熟识

  B.浮现、奇怪

  C.流淌、异样

  D.流露、难言

由于小时候听儿歌时就已经对江南小镇有了美妙的憧憬,故当我们真的来到江南小镇时.虽然仍是陌生的观望,但潜意识里却有一种若有若无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熟识”一词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意境.而且与前面的“陌生”相对应,非常契合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选A。

  第7题:

好莱坞商业大片宣传的是一种普世价值,它往往故事简单,__________的道理也很浅显,这一点常常为西方的知识分子所__________。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种浅显的东西,往往才可能被普遍的大众接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蕴含不屑

  B.包含轻视

  C.渗透鄙夷

  D.传达唾弃

  “电影”中“蕴含”着道理是一种固定搭配,“唾弃”与“鄙夷”用在这里太过极端,应排除,“轻视”指对某一事物不看重,形容西方知识分子对这一类电影的态度用“不屑”更恰当。

故选A。

  第8题:

①我们以后再看他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样不带任何偏见②而是倾向于寻找那些与我们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相符合的信息③我们也不会去注意所有的信息④而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⑤即使碰上与之相矛盾的信息,我们也往往会寻找借口,“自圆其说”⑥第一印象一经形成,就等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③②④①

  C.⑥③②①④⑤

  D.⑥①④③②⑤

答案D。

由于①中有代词“他”,一般不能出现在句首,所以排除A项。

③②⑤都是围绕“信息”说的,排在一起连贯性较强,①中的代词“他”可以指代⑥中出现的“一个人”,衔接紧密。

此题还可以从关联词语找突破口“不是……而是……”,再根据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可判断①④相连,③②相连。

  第9题:

食物:

食品

  A.拘泥:

拘谨

  B.达到:

到达

  C.发挥:

发扬

  D.矿产:

矿石

食物和食品涵义相近;

矿产和矿石涵义也相近,且都是名词。

  第10题:

  ()对于恺撒相当于印度对于()

  A.希腊伯利克里

  B.罗马阿育王

  C.埃及埃阿斯

  D.巴比伦屋大维

本题考查国家与其历史上的领袖人物的对应关系。

恺撒是罗马历史上的领袖人物,伯里克利是希腊历史上的领袖人物,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埃阿斯是希腊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屋大维是罗马历史上的领袖人物。

故选B。

  第11题:

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每隔16米插一面彩旗。

现在要增加一些彩旗,并且保持每两面相邻彩旗的距离相等,起点的一面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共有5面彩旗没有移动,则现在彩旗间的间隔最大可达到()米。

  A.15

  B.12

  C.10

  D.5

答案C。

C。

这是一道边端计数问题(属于植树问题)。

因为,增加彩旗数量后,发现有5面彩旗没有移动,经分析得知,“以前的间距”和“现在的间距”的最小公倍数是400÷

5=80米。

以前的间距是16米,通过观察四个选项,发现只有10,5与16的最小公倍数均为80米,但题目要求最大间距,所以因该是选则10米,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2题:

某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

  “经常吃火龙果对小学生的智力发育有益。

”研究人员对32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吃火龙果的小学生,其智力水平较很少吃火龙果的小学生要高。

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火龙果与小学生智力发育之间的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对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火龙果的人智力水平并不比很少吃火龙果人的高

  B.调查显示:

火龙果价格非常高,只有富裕家庭的小学生才经常吃,这些家庭的小学生表现得更为聪明

  C.这项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与火龙果生产商共同炒作,其目的就是要扩展火龙果的销售渠道

  D.火龙果是小学生喜欢的食品,家长经常把火龙果作为礼物奖给听话的孩子

题干论述的是吃火龙果与小学生智力发展是否存在必然联系,通过样本调查判断出吃火龙果与小学生智力发展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B选项说明富裕家庭与小学生智力发展存在关系,支持了题干的论述。

A项对成年人的研究与题干结论无关;

C选项未涉及火龙果与小学生智力之间的关系;

D选项“听话”的孩子不等于智力水平高。

  故选B。

  第13题:

某公司董事会根据年龄确定高管团队为三级架构,年龄越大级别越高。

最上一级为CE0。

4名副总裁直接向CE0汇报,每位副总裁领导一个部门,且手下有3名总监。

  若CEO今年50岁,且高管团队各人年龄为互不相同的连续自然数。

则部门间高管的平均年龄之差最大为多少?

  A.5.5岁

  B.6岁

  C.7岁

  D.7.5岁

高管团队有17人,因为CE0年龄为50岁,则最年轻的总监为34岁。

考虑极端情况,最年轻的部门里副总裁与3位总监均是相应级别中最年轻的;

平均年龄最大的部门里副总裁与3位总监均是相应级别中最老的。

则最年轻部门4入的年龄为

  34、35、36、46岁;

最年长部门4人韵年龄为

  49、45、44、43岁。

副总裁年龄差为3岁,总监年龄差为(43-34)×

3=27岁,则平均年龄差为(3+27)/4=7.5岁。

  第14题:

如果说,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不得不拆迁打工子弟学校,那么如何确保这些打工子弟合理分流,实现按时、就近入学,还需地方政府统筹考虑。

北京、上海等城市关停打工子弟学校,将打工子弟转移到公办学校,确实有助于打工子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要把好事办好,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普遍较低,社会资源匮乏,要消除他们的顾虑,就应当在入学资格审查、就近入学等方面给家长和孩子打开方便之门,确保这些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入学门槛,无疑违背了政策初衷,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负担将会更重。

这段文字意在()。

  A.指出拆迁打工子弟学校会加重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负担

  B.强调拆迁打工子弟学校,需要政府统筹考虑,妥善处理拆迁后打工子弟入学问题

  C.质疑拆迁打工子弟学校这一做法的可行性

  D.阐述拆迁打工子弟学校这一政策的初衷

文段是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入学门槛,无疑违背了政策初衷,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负担将会更重”。

A项属于断章取义,排除。

文段并没有质疑拆迁打工子弟学校这一做法,而是围绕如何处理拆迁后打工子弟的入学问题进行论述,故C项错误。

文段只有最后一句提到了拆迁打工子弟学校政策的初衷,但并没有阐述政策的初衷是什么,且这也不是文段论述的主题,故D项排除。

本题选B。

  第15题:

游泳是人体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运动。

人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走、跑、跳、投等习惯性的运动技能,由于活动环节、姿势、呼吸、动力等因素的改变,都不能在水中直接运用。

因此,凡是初学游泳的人,不是先学某一个动作,而是先从熟悉水性这个环节开始亲临水中了解水的浮力、压力、阻力,体验水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感觉。

消除怕水的恐惧心理,是学习游泳的入门关键。

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游泳是人体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进行的一项运动

  B.人在陆地上的运动技能可以直接在水中运用

  C.初学游泳的人先从熟悉水性开始

  D.消除怕水的恐惧心理,是学习游泳的入门关键

本题属于细节题,解题思路是回到原文一一寻找对应关系。

  根据原文“人在陆地上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走、跑、跳、投等习惯性的运动技能,由于活动环节、姿势、呼吸、动力等因素的改变,都不能在水中直接运用”可知,B项说“人在陆地上的运动技能可以直接在水中运用”是在混淆是非。

  第16题:

高速公路设计的行车时速一般为120公里,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

与一般公路相比,车速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20%多,交通事故可减少60%至70%。

一条4车道的高速公路,可承担的运输量相当于一条双轨铁路。

美国现有高速公路每年在运输上可节约60到70亿美元。

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一般十年左右即可收回,车祸死亡率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高速公路()。

  A.行车速度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

  B.行车速度快、效率高、安全舒适

  C.虽然造价高,但经济效益很大

  D.交通事故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文段分为三个部分,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列数字进行论证。

  第一为速度比火车快,第二为成本相对低,第三为事故相对少。

  第17题:

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它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

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

  B.假道理的危害

  C.道理也要打假

  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此题用的是演绎论证法。

作者先说明一个~般性的道理,并用假钞的例子加以论证。

接着以此为根据,推出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

故文段论述的落脚点应该是对假道理的批判。

本题答案选C。

  【迷途指津】本题的干扰项是D。

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作者的论述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假钞”前面有“例如”二字.是一种例证。

但“对于假道理”是另起论述的,前面并没有“例如”、“又如”、“再如”之类的词,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与“对于假钞”并列的例子来看待。

其实,仔细比较

  C.D两项可以发现,D项的道理太过普通。

缺乏新意。

相反,“假道理”的提法则相当新颖,所以作者的写作意图应该是想说明打击假道理的必要性。

  第18题:

假言判断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题,假言推理是指大前提是假言判断的演绎推理。

下列不属于假言推理的是()。

  A.考试成绩不好,或是由于复习方法不对,或是由于临场发挥不好,王新同学这次考得不好.不是复习方法不对,所以一定是临场发挥不好

  B.想当翻译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外语

  C.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公司一般不会批准职员们的事假,公司批准了职员陈列的事假申请。

看来一定有特别的原因

  D.如果太阳晒得厉害,李明就不会去游泳,今天太阳晒得很厉害,由此可以断定,李明没有去游泳

假言推理定义的关键信息是:

大前提是假言判断。

A项的大前提是选言判断,不符合关键信息。

  B.C.D三项符合关键信息。

故答案选A。

  第19题:

从法律规则形式特征上看,可分为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

规范性规则指规则的内容明确、肯定和具体,且可直接适用的规则;

标准性规则则指法律规则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事实状态、权利、义务、后果等)具有一定伸缩性,须经解释方可使用且可适当裁量的规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规范性规则的是()。

  A.

  “早六点至晚六点问本街道禁止通车”

  B.

  “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

  C.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项不属于法律,可以看作是行政规章;

  C.D两项均有一定伸缩性,经过双方解释方能够适当裁量,属于标准性规则。

  第20题:

  “预定论”认为,个人对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这就在新教徒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焦虑,教徒只能以世俗职业上的成就来确定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并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

创造出财富成了一种神圣的“天职”,世俗经济活动的成功不是为了创造可供个人享受和挥霍的财富,而是为了证实上帝对自己的恩宠。

这一宗教伦理导致了勤勉刻苦的商人美德,商业也被商人们视为一桩向着上帝的严肃事业。

这种理论似乎可以部分地解释,何以美国的大商人也都是大慈善家。

对文段中“预定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与新教伦理分不开的

  B.新教徒致力于创造财富是因为个人对于改变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

  C.金钱、资本等物质性的东西本身不是商人追求的终极性价值

  D.宗教伦理支配着商人们的心灵

细节。

本段文字介绍的是“预定论”,主要阐述的是宗教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通过阅读可知,“预定论”认为是新教伦理导致了商人美德,即资本主义精神,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是对本段内容的最好概括;

新教徒致力于创造财富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确定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并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故B选项说法错误;

由第二句可知商人追求的是终极精神价值,财富只是工具,C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也是全段文字字里行间支持的观点,故D项说法正确。

  第21题:

在“海啸”灾难救援工作中,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材,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升高音调

  B.注射时针筒能抽取到药液,是因为药液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

  C.喷洒消毒液后,过一会儿病房里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D.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是省力杠杆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使声音的响度增加,而不是升高音调,A项错误。

针筒抽取药液时,会先把活塞推至针筒底,然后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提起活塞,此时针筒内部的压强小,外部的压强大,因此大气压强把药液压入针筒,B项错误。

镊子的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D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2题:

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全世界已知的“能回收”的煤的储藏量虽大约是1万亿吨,但是,地下煤气化技术很可能把“可回收”的煤的储藏量增加到大约6万亿吨。

把它们全部燃烧完全会使从化石燃料中排人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量增加到目前的20倍,对气候的影响竟比科学家预计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糟糕。

  A.地下煤气化技术可以使煤炭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B.地下煤气化技术可能会增加环境的污染程度

  C.目前的环境污染主要源于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

  D.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预计过于乐观

阅读文段可知,“地下煤气化技术很可能把‘可回收’的煤的储藏量增加到大约6万亿吨”只是说可能增加“可回收”的煤的储藏量,并没有涉及煤炭的利用率,故A项说法错误。

C项文段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

D项,文段说“对气候的影响竞比科学家预计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糟糕”,这主要是为了说明地下煤气化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大,并不是为了说明科学家对地球环境污染程度的预计过于乐观。

由文段最后两句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地下煤气化技术在增加“可回收”的煤的储藏量的同时,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会加重环境污染。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23题:

网络日记对于()相当于菠萝对于()

  A.网络苹果

  B.电脑香蕉

  C.博客凤梨

  D.写手水果

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第24题:

墨本是文房中的消耗品,无论多名贵最终将被消耗掉。

但是文人们却在处处发掘文化中的魅力,使得平常一方墨逐渐演变成精鉴墨、礼品墨,进而单独成为艺术品中的一支,这是古人也__________的。

  A.始料未及

  B.无可奈何

  C.莫名其妙

  D.喜出望外

第一空中,拥有双重国籍者与单一国籍者相比,在办理相应国家出入境手续时会有较大简化,因此是增加了国际间流转的“自由度”和“便利度”,排除

  C.D。

第二空中,句中说的是双重国籍对国民忠诚度的影响,“否定”程度过重。

  “模糊”与“双重国籍”所暗含的不确定忠诚哪一方的意思相吻合。

本题答案为B。

  第25题:

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的形式是()。

  A.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B.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C.直接和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D.纵向和横向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如社会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

二是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具有这样作用的政策很多。

故本题答案选C。

  第26题:

为了让黄河三峡享誉全国、走向世界,让体育与旅游__________,永靖县今年将再度举办全国型的龙舟比赛,进一步把龙舟赛这项体育品牌赛事做大做强,创出精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长补短

  B.相辅相成

  C.相得益彰

  D.珠联璧合

  “取长补短”指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相辅相成”指两个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珠联璧合”指像珍珠连串在一起,像美玉结合在一起。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句意是说要通过发挥体育和旅游的共同作用让黄河三峡享誉世界,故横线处填入“相得益彰”最合适,即C为正确答案。

  第27题:

马克思说:

  “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

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

  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

  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答案C,D。

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无关,属于干扰项;

B项说法本身错误,民主并不与社会生产力成正比,民主的发达程度和一个国家制度、执政党的好坏等因素密切相关。

据此,运用排除法可知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