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234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文档格式.docx

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3)事业——发展趋势:

A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C大力推进教材的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D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E改革和创新汉语考试

(二)教学法流派

1、教学法的定义:

(1)讨论:

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谁?

吕必松(1994)认为,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对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领域。

2、语言教学法的分类:

(1)传统教学法——语法-翻译法、阅读法、直接法、听说法、

认知法、全身反应法

(2)人本主义教学法——静默法、启示法、咨询法

(3)交际型教学法——功能法、任务式教学法、内容教学法、

3P教学法

(4)创新型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体裁教学法、

四位一体教学法

3、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1)与相关学科的互动

(2)折衷主义

(3)综合化倾向

(四)课堂教学技能

1.讲述与倾听技能

2.提问与讨论技能

3.表扬与批评技能

4.课堂组织与管理

5.板书与多媒体

(1)讲述技能:

语音——标准清晰普通话;

语速——稍慢(零起点、初级阶段)稍快(语言能力提高后或适应教师风格后)

语调——抑扬顿挫,忌平铺直叙

讲诉内容——精讲

教师用最少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白并掌握教学内容

如:

口头表达用词不能超纲,当答案不确定A\B时,教师说这道题的答案“模棱两可”,学生更糊涂了。

(2)倾听技能

细心聆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激发表现欲;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练、多讨论、多表述;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多提示与引导,不能随意打断,点头、微笑鼓励。

(3)提问技能

提问过程:

发问、等待、叫答、回答、教师反馈

注意事项:

1)要有针对性、区分度

举例:

垂直结构理论(周小兵——互动模式)

从前面语句借用的成分越多,学生越容易回答。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垂直结构,让学生通过借用成分或句型来组句回答:

化难为易、分解难点

2)多角度、多方式提问

3)变换提问方式,引出不同句式(例:

正反问句、是非问句)

4)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5)叫答方式灵活多样(指定叫答、随机叫答、自由叫答)

6)叫答要面向全部学生(成功或失败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

(4)讨论技能:

学生互动是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

脚手架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导演与主角)

(5)非言语表达技能

1)手势表达系统(例:

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2)面部表达系统(<

让人舒服>

微笑是最受欢迎的表情)

3)眼神表达系统(避免:

低头上课、高昂着头,目光游离)

4)体态表达系统(教态:

仪表整洁大方、举止自然亲切、风度品格热情公正)

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表达+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6)表扬技能

“大拇指”教育理念,

表扬要有个“度”、掌握火候和分寸:

随意轻率、表扬失实;

忌笼统的、千篇一律的一个字“对、好”。

可以:

你今天的听写全都对了,好极了!

(留学生)

你把生词全都找出来了,真是火眼金睛!

(小学生)

(7)批评技能:

注意批评的方式

微笑批评、建议式批评(要是...该多好/要是...相信你可以..)

暗示式批评(眼神暗示,沉默打断)、

先表扬,后批评、

严厉式批评

(8)课堂组织

讲明课堂规则(无手机课堂)、

布置教室环境、营造融洽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人入胜的导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遇乱不惊,化被动为主动(例:

非洲学生语音不准的问题)

(9)课堂管理

1)课堂纪律管理(以来华留学生班、在泰教学班<

中小学>

为例)

常见课堂纪律问题:

迟到、玩手机、吃零食....

眼神、靠近、提高声调或提问:

开小差、交头接耳、打瞌睡

加大情感投入:

孤僻、不与人交往的学生

2)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

冷处理、行为替换、灵活运用奖惩手段(例不带书上课的学生)

(10)板书与多媒体

板书的重要性:

把听说技能与读写技能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认读汉字和练习汉字的机会。

板书的原则:

简单扼要、框架清楚、突出重点,内容较多时借助多媒体或小黑板。

板书的量:

综合课较多、口语听力课较少(预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笔记,但不能刻意而造成冷场)

二、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2.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1)足量的操练实践,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

(2)循序渐进,从易入手,由易到难

(3)温故而知新

(4)突出难点,有的放矢

(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6)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三、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1)声母表——21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2)韵母表——35个韵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3)声调符号——4个声调(轻声不标调)

标调原则:

有a须标在a上,没a找o\e,

i/u并列标在后......

(4)隔音符号、专名首字母要大写

四、声韵调教学的重点与教学技巧

1.声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

(1)送气与不送气

易错群体:

日本、东南亚、拉美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学生

常见错误有两种:

不能听辨,相互混淆;

能听辨,但送气不到位。

两者区别:

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前长后短。

教学技巧

(1)对比描述法(先说明后示范,发音动作放慢,有意识将送气音拖长一些)

(2)薄纸片法——气息感应法

(3)拼合法:

pa=b+ha

听辨练习:

(1)分辨(老师念,学生分辨)

(2)填空(在空白处填声母)

(3)判断正误(判断发出的音与给出的音是否一致)

(4)模仿(学生不看材料、靠耳朵听辨模仿声音)

难点

(2)声母r、l

很多国家的学生都很难听辨这两个音 

常见错误:

日韩印二者混淆(我很热——我很乐)

欧美“l”舌头过于松弛,“r”发音部位太靠后

两者区别:

发音部位:

前者舌尖后音;

后者舌尖前音;

教学技巧:

(1)对比强调法;

(2)过渡法(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引出另一个相关难发的音)如:

sh--r

(3)夸张法(拉长时间再发韵母l-la)

难点(3):

声母p/f;

f/h

前者韩国学生比较突出;

后者日本学生突出

(1)夸张演示法;

(2)循序渐进法;

(3)对比演示法(顺口溜)

难点(4):

声母

z/zh/j、 c/ch/q、s/sh/x

这些音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难点

 常见问题:

日\欧美学生分不清zhchsh、jqx,

“多少”-“多小”

      韩国学生分不清zhchsh、zcs,

“十”“四”

      东南亚分不清jqx、zcs,

“洗澡”-“洗脚”

(1)手势法;

(2)对比法

2.韵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难点(1)单韵母u/v   

常见偏误

(1)圆唇的程度不够如:

女的-你的;

绿色-栗色

    

(2)双唇向前努的不够。

玉-肉

(1)演示法(针对偏误一)

(2)过渡法\仰头法(针对偏误二)

难点(2)复韵母中介音iuv(介音轻而短)

常见错误(1)换介音,“解决-姐姐”;

(2)丢介音“坏人-害人”;

(3)加介音“中国人-中国润”

教学技巧(1)音节图表法;

(2)温故而知新;

(3)对比指点法

难点(3)鼻韵母-n/-ng

(8个前鼻音\8个后鼻音)

常见偏误:

(1)前后鼻音混淆

(2)前鼻音靠后(欧美)

(3)两者都中间靠拢(东南亚)

(1)增音法:

in和ing(ieng)

     (2)带音法:

在教an之前先复习ai,然后再发an

     (3)夸张法

(4)引衬法(用后面的音节配合帮衬,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

奋斗\生活)

3.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1.五度标记法

2.教学技巧:

手势法\头势法\对比法\带音法(第一声+第三声)

三、词汇的控制

讨论:

词汇的控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词汇的控制就是解决教什么词和教多少词的问题。

根据大纲规定的词汇数量和范围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对生词进行控制,使得词汇学习更加合理、科学、顺利地进行。

我们从4个方面谈词汇的控制:

词汇量的控制、词汇等级的控制、词汇重现率的控制、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1.词汇量的控制

(1)每门课的词汇量(中级阶段为例:

精读课50-60%、阅读课20-30%、听力和口语10-15%)

(2)每堂课的词汇量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共识,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常数而主观硬性的地固定下来

2.词汇等级的控制:

超纲词的掌握和处理

3.词汇重现率的控制

重现率就是词语在学习中出现的频率。

词语的重现对词汇的巩固和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新词至少需要6-8次重现,才能初步掌握(刘珣,2000)”

词汇重现途径:

一般都强调在课文中重现。

4.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

词汇的控制如何进行?

如何实现?

(1)通过教材来实现。

(2)教师在教学是注意对词汇的控制。

四、词汇教学的重点

提问:

哪些词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1.虚词

—推荐参考书目李晓琪的《对外汉语虚词讲义》

2.近义词、多义词、多音词

——推荐参考书目《近义词、同词义辨析》

3.用法特殊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

4.成语、习语和其他固定词组

中级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成语、习语和固定词组,应当重点讲解

五、词汇教学的原则

1.浅显讲解:

用学生学过的词语来解释生词和用法,讲解不要复杂化。

2.精讲多练

3.及时总结:

一课一次小结,一单元一次总结,将生词分门别类进行清理和总结

4.反复练习,反复操练: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课后练习进行

六、词汇教学的环节与技巧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们从四个方面讨论词汇教学的技巧。

1.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2.词汇练习的方法

3.怎么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的问题

4.关于词义辨析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1.课文生词的处理:

(1)归类——意义归类

——语法归类

——音节归类

(2)扩展——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扩展

——由词向短语扩展

——词语向句子扩展

——句子向语段扩展

(3)文中标注

请、大号、T恤衫、比、顶、棒球帽、就、镜子、裤子、肥、时髦、短、瘦、减肥

从意义的角度,它们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表示服装鞋帽:

T恤衫、棒球帽、裤子

——表示尺寸和数量:

大号、顶

——描写衣服大小:

肥、瘦、短

——跟健美有关的词语:

时髦、减肥

——其他词语:

请、比、就、镜子

如:

车——汽车、火车、车门、车窗...

(2)扩展——由词向短语扩展

例如第一问:

借什么?

第一答:

借笔、借书、借钱......

第二问:

在哪儿借?

第二答:

在教室借、在图书馆借、在商店借

第三问:

向谁借?

第三答:

向同学借、向管理员借、向朋友借

注:

仅从词扩展到短语还不够,要引导学生进入句子和语段

(2)扩展——词语向句子扩展

例如在上面第一问的基础上,师生可以进一步回答:

教师:

谁借书?

学生:

我借书。

你向谁借书?

我向同学借书。

你在哪儿向同学借书?

我在教室向同学借书。

目的:

多次扩展练习,使学生熟悉汉语语序。

(语序问题)

(2)扩展——句子向语段扩展

汉语是一种形态不太发达,句法结构相对简单松散的语言,词汇往往其较大的作用,有时会牵连上下文,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生词的理解。

例如在上面句子扩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为什么向同学借铅笔?

”学生可能回答“我没有铅笔”。

教师可以再问“你为什么没有铅笔?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整个经过叙述一遍:

今天我把铅笔放在家里了,现在我要填答题卡,所以我在教室向同学借铅笔。

同学借给我一支蓝色的铅笔。

这支铅很漂亮......(可适当板书关键词让学生做成段口头表达)

步骤:

先引导学生对照生词表在课文里找到相应的生词,然后把生词的序号一一标注在课文里相应生词的旁边。

(初级阶段拼音一起标上)

在标注完成后,老师针对生词所在的上下文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生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的理解。

例如今天是星期天,小王很早就起床了,他来到附近的河边钓鱼‚。

可是,等ƒ了一个上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④。

教师就所标注的生词部分提问:

小王起床以后干什么了?

这条河离小王的家很远吗?

为什么?

小王来到附近的河边干什么?

小王钓鱼钓了多长时间?

小王钓了几条鱼?

2、词语的讲解

(1)翻译母语和目的语里都有某个词指同一种事物或动作。

(名词、简单动作)

注意:

很多情况下有意义不对等的词,需要使用语境加以解释

(例如桌子——table\desk借——toborrow借入/tolend借出

(2)以旧释新

如:

家庭成员爷爷——爸爸的爸爸

(3)实物展示

(4)图片展示

(5)利用上下文

(6)举例

例如:

“满头大汗”——现在室外30度,如果你去外面跑15分钟会怎么样?

(7)利用语境具有语法性质的词语利用语境效果会好很多。

例如:

“下来”“起来”“光线暗了下来”“天亮了起来”(教师可以直接关闭教室里的电灯,拉上窗帘,然后再拉开窗帘,打开电灯)

(二)学习词汇常用的几种练习方法

1.卡片展示法:

向学习者展示写在卡片上的词语,引导他们说出来。

2.朗读法:

单词朗读、课文朗读

3.搭配法

4.组合游戏法

互相听写、比赛说词、翻牌猜词......

5.表演法猜词

(三)如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1.利用反义词形容词(大-小成功-失败安全-危险)

名词(南-北白天-晚上优点-缺点)

动词(买-卖开始-结束扩大-缩小)

2.利用“义类”词汇意义的百科分类(水果、蔬菜、饮食、服装...)

3.利用“同语素”词语接龙(车—火车、汽车、车站...海—大海、海水、海鱼)

4.利用前缀后缀老——老虎、老鼠、老师、老板

子——杯子、房子、鞋子

然——突然、忽然、猛然、固然、必然

(四)常用词语辨析(难点)

1.辨析同义词

2.辨析近义词

3.分辨多义词

4.分辨同形词

课堂练习:

请你辨析这对近义词“忽然——突然”

从意思上看,“突然”有让人吃惊的意思,“忽然”没有那么强烈,一般地表示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

(1)一只狗突然窜到马路上。

(2)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忽然就下起雨来了。

从句法特点讲:

“突然”可以加程度副词来修饰

例如:

地震发生得很突然。

“忽然”不可以。

“忽然”一般不用在主语前面,“突然”既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在主语后

辨析近义词的几种方法

(1)搭配“美丽的姑娘”“漂亮的小伙子”

(2)把词义或者语素的语义离析成几个部分

“优良”“优秀”——“良”主要指品种、质量、作风、成绩等好;

“秀”主要指品德、学问、成绩等好。

“成绩”中的“优秀”比“优良”高一等。

(3)寻找近义词的反义词

落后——先进、进步;

退步——进步

※注意:

什么时候学生明白了,辨析的任务就完成了,不可一味深究,增加学生负担,学生的烦躁情绪也会上升,适得其反。

例如开——开门

开路、开矿、在墙上开了个窗口

花开了、衣服扣子开了

开飞机、开汽车

我爸开了一家公司

电影马上开演了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

例如空(一声)空(四声)

长(zhang)-长(chang)

语言要素教学之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的特点P272-279

一词序和语序重要

二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

三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

四狭义形态少

五特殊的动词结构

六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语法教学的原则P279-286

一、语法教学的目的

1.用汉语交际

2.教汉语

《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基本能力(七点)P280

3.研究汉语

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语法项目的选择

1.语法教学的内容(7类)P281

1、词的构成(语素和语素构成词)规则

2、词类划分

3、词和词构成词组的规则

4、词和词、词和词组、词组和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

5、单句构成复句、句子构成语篇的规则

6、语法形式和语义表达的关系和规则

7、形式、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关系和规则

2.语法项目的选择

1、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项目

2、学习难点

三.语法点的排列次序P282-286

1.由易到难;

2.从交际出发;

3.参照使用频率

4.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

5.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

四、语法教学的方法

1、情景化教学利用人的情景

利用事物

利用动作

2、生成式教学扩展式生成

紧缩式生成

3、对比教学1)汉外对比

不同点对比

相同点对比

表层结构不同、深层语义结构相同的对比

2)汉语内部对比

有和无的对比

同一位置不同近义词的对比

同一个词不同位置的对比

不同词语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对比

六、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1、语法点的展示

1)结合实际情景对话

2)图片和多种教具的使用

3)行为动作演示

2、语法点的讲解

1)讲解的内容

2)解释语法点的方法列出公式

借助图片和其他教具

利用、创造情景

表演

内部对比

3)语法点的联系

(一)机械练习

(1)重复练习:

领读,重复句子,重复对话

(2)替换练习:

单项替换,多项替换,分句替换

(3)扩展练习:

词语扩展,句子扩展,扩展问答

(二)有意义的练习

(1)变换练习:

句型变换,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