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245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A《论语》B 《老子》C 《庄子》D 《周易》

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 B )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

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

A 敦煌B 洛阳C 河北D 长安

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

A 诗歌B 钟鼎C 书法D 舞蹈

10、"

心性本觉"

是(C)佛教的思想

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

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

安史之乱"

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

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

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

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

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

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

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

A唱B念C做D打

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

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

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

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

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

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

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

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

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

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

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

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

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

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

三、简答题

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

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

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

2

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

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

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

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

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4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

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

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

12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

P27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次作业

1、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知识分子。

2、宋人“内敛”的文化品格使酒文化趋向于“中庸”。

3、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

4、唐诗是唐文化的最集中体现。

5、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居士。

6、宋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开创期、发展期、集大成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周敦颐、邵雍,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7、1126年,靖康之乱,给文化中心的南移以最后的推动力,完成了文化中心的南移。

8、词的柔美细腻,正是宋型文化的特征所在。

9、从本源上讲,“气”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对生命观。

10、“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则主张人性本恶。

1、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全盘西化

C对外开放D闭关锁国

2、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D)

A邹容的《革命军》B陈天华的《猛回头》

C陈天华的《警世钟》D陈独秀的《新青年》

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B)

A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

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

C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

D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

4、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导致的结果是(D)

A儒法二家思想的分离B儒家的法家化

C法家的儒家化D伦理的法制化

5、下面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所有的德都是善德B与天道相悖之德称德

C德有凶吉之分D合于天道之德称吉德

6、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

A《河图》所出的形状B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C是一种生殖崇拜D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7、对于"

和"

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A)

A"

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B"

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

C"

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D"

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

8、在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中,"

性"

主要是指(C)

A性欲B情感C天性D爱

9、在东西方文化中,对"

爱"

的理解,有一定的一致性,它们是(C)

A都专指男女间的感情B含有一种欲望

C情感的专注D都讲究大公无私

10、礼向"

内圣"

方面发展,由外在行为规范入于人"

心"

中在(C)时期出现的。

A孔子《论语》中B《庄子》一书中

C宋学兴起之时D明代王阳明心学兴起之后

11、儒家思想中所谓的"

仁"

,究其根本,是(B)

A对普通百姓的统治手段B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约束

C对封建统治政治的要求D对士人的要求

12、儒家所谓的"

智"

是指(C)

A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B明智的政治态度

C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D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13、在"

忠"

、"

信"

诚"

三者之间,"

更表现出(B)

A跟"

的意思较近B更注重主体性

C有外在约束的意味D与"

的观念相同

14、"

恕"

的本意是指(B)

A原谅别人的过失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D严格地要求别人

15、我们现在"

恭敬"

连用,古代"

恭"

敬"

二者的关系应该是(A)

A敬是内在根本,恭是外在表现B恭是内在根本,敬是外在表现

C恭也就是敬D恭、敬二者的意义完全相反

16、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B)

A给父母尽孝B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C为自己尽孝D为师父尽孝

17、侠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D)

A自古以来就是侠士的天下B侠文化有着特殊的土壤

C侠作为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墨家影响大而增加了影响

D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的良好愿望

18、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D)

A术B仁D博爱D兼爱

19、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B)

A不利于国家的强大B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C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D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

20、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下面所说正确的是(C)

A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B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封建法制不健全D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2、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

第一,学术原因。

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

第二,政治原因。

秦王朝在极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

第三,从文化形态上讲,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

71

3、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

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

“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三次作业

1、作为关心命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理所当然地对“命”特别关注。

2、禅是佛教中国化的硕果。

3、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的工具了。

4、比生死搏杀更高一层的棋境,是“手谈”。

5、中国的书法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和超越意识。

6、“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既标志着书画结合的开始。

7、除注重写意之外,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8、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

从某种程度上讲,茶正体现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9、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 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

10、上古以来巫史文化传统即表现出重人文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的倾向。

1、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2.关于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的说法,下面认识正确的是(B)

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尽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

3.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B)

A两汉之际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

4.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D)

A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B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

C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5.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A)

A天人合一的思想B山水本身的秀丽

C热爱祖国的情结D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6.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C)

A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酒文化的高峰是(A)

A殷商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8.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C)

A东北亚文化圈B中原亚文化圈C南方亚文化圈D西北亚文化圈

9.作为一个重统的国家,在文化层面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统系意识,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统系观念是(A)

A正统B道统C文统D佛统

10.对"

止于至善"

,正确的理解是(A)

A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11.魏晋人艺术表现出来最大的特点是(A)

A气韵生动B朴质浑厚C小巧精美D怪诞离奇

12.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C)

A礼B义C理D法

13.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张的人是(C)

A魏源B冯桂芬C郑观应D孙中山

14.下面关于"

道"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先秦诸子都坚持"

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

C儒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中杂有佛学因素

15."

义"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普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D)

A侍仆对主人的忠诚B大臣对皇帝的尽忠

C江湖间人的一种气概D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16."

贞"

在最初是从《易》中"

元亨利贞"

的运化变易思想中来,后来才成为妇女的一种约束,其思想根本在于:

A是古代一种变态的性意识B本质上是一种讲究卫生的思想

C以贞洁为万物之始的思想D以女子童贞为吉祥的思想

17.在隐逸文化中,所谓"

大隐"

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

18.中国艺术追求意境,从根本上讲,意境是指(D)

A是一种虚幻的图画景象B由创作主体心造之境

C就是现实的物境D是经过创作主体之"

意"

加工过的现实世界

19.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的思想

A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

20.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属于显学的是(C)

A法家B道家C墨家D阴阳家

1、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

(2)理性化特征;

(3)士文化特色。

98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28

第一是在融合道教、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别于先秦及两汉经学的玄学。

第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即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间的胡汉文化融合。

3、我国文化南移的三大过程是什么?

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是学术中心的南移。

第二是政治人物的南人化。

第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

150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四次作业

1、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理藩院。

2、侠文化跟墨家思想致为密切。

3、剑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向。

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是跟教结合起来道教。

4、从根本上讲,清官文化仍以人治而非法制为基础。

5、中国是礼义之邦,传统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

6、道光、咸丰时期兴起的经世实学,为社会的巨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7、从本质上讲,洋务运动是西方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官商结合的中国知识阶层的理性应答。

8、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9、鹤跟凤有所不同,如果说凤带有皇家气息的话,那么,鹤身上透露出来的则是民气息。

10、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安土重迁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

农业文明的特征。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A)

A春秋左氏传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

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B)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仁、礼B法、术、势C兼爱D无为

3.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B忠君观念C个体人格D社会群体

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D),以示与汉学区别。

A理学B道学C考据学D宋学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A)

A德B道C君子D仁

6.中国封建时代运用"

外儒内法"

的统治术是在(C)就开始的。

A先秦B秦C西汉C东汉

7."

阴阳"

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为本的。

A阴B阳C阴阳互动D阳胜于阴

8.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B)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B中庸C阴阳D无为

9.《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A)

A违法犯禁之徒B循规蹈矩之士

C好学谦虚之人D仁慈善良之辈

10.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B)的象征。

A仁义、忠诚B正义、正气C万物有灵D驱邪逐怪

11.统一的清王朝实施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中央在民族事务上的管理。

这有利于中央对蒙古、新疆、西南少数民族及(B)等地区的统1治。

A.台湾B.西藏C.云南D.青海

12.最初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的人是(D)

A.郑关应B.冯桂芬C.薛福成D.魏源

13.下列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A)不仅有哲学上的沉思,还积极参与到探索改革社会途径,直言不讳议政的实践中去。

A.梁漱溟B.熊十力C.冯友兰D.马一浮

14.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B西汉C东汉D唐

15.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D)

A唐诗B宋词C元曲D宋元话本

16.殷商时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下列不是殷商时期文化特征的是(D)

A宗天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凶

17.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C)

A吴起B孙武C苏秦D孙膑

18.西汉时的司马谈将"

诸子"

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A)

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D儒、道、墨、阴阳

19.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C)

A荀卿B孟轲C董仲舒D韩愈

20.被后人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千古巨著是(C)

A《诗经》B《春秋左氏传》C《史记》D《庄子》

1、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

(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

(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

2、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

(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

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

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

(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

从某种程度讲,茶体现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自古以来,茶成了名士高人的随身必备之物,进而称为他们的象征。

192

3、市民意识全面成熟主要表现和意义是什么?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社会风尚。

其二,价值观念。

其三,市民文学。

市民文化的发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其意义是相当巨大的。

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汇融埋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命题,正是以市民意识的全面成熟为前提的。

清代的开启民智运动,甚至今天的民主意识,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