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25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归去来兮辞复习.docx

归去来兮辞复习

必修五第二单元复习

《归去来兮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诤谏(jiàn)     轻飏(yáng)     熹微(xī)         眄庭柯(gài)

B.流憩(qì)      矫首(jiǎo)      出岫(xiù)        景翳翳(yì)

C.盘桓(huán)    窈窕(yǎo)      遑遑(huáng)     棹孤舟(diào)

D.耘耔(zǐ)      东皋(hào)      壶觞(shāng)      瞻衡宇(zhān)

2.下列句子中对“之”意思的把握准确的是:

(      )

选句:

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说亲戚之情话。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④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3.比较下列句子中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1)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B.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4.一词多义,注明词性和词义

之悦亲戚之情话感吾生之行休

以既自以心为形役舟遥遥以轻飏

眄庭柯以怡颜木欣欣以向荣

而觉今是而昨非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

行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感吾生之行休

善万物之得时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引引而不发引壶觞以自酌

沛公引兵西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情话,。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3)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6.指明句中词类活用并翻译

(1)眄庭柯以怡颜:

(2)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以遐观:

(3)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4)乐琴书以消忧:

悦亲戚之情话:

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⑤。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⑥。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⑦

①野外:

郊野。

罕:

少。

人事:

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

偏僻的里巷。

鞅(yīng央):

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

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

白天。

荆扉:

柴门。

尘想:

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

有时又。

曲:

隐僻的地方。

墟曲:

乡野。

披:

拨开。

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

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

只说。

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

小雪粒。

莽:

草。

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

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1.用“时复”修饰后面的动作“披草共来往”,用“但道”修饰相见话桑麻这个情节,道出了什么意味?

表达了什么感情?

2.比较一下本诗与《归去来兮辞》,二者有哪些生活场景是很相似的?

4、基础知识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眄庭柯以怡颜(  ) ③云无心以出岫(  )

  ④景翳翳以将入(  ) ⑤或棹孤舟  (  )

  2.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乐琴书以消忧  ( lè )B.既窈窕以寻壑  (yǎo)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wéi) D.聊乘化以归尽  (chéng)

  3.解释下列红色的词

  ①悟已往之不谏   (   )②知来者之可追   (   )

  ③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④眄庭柯以怡颜   (   )

  ⑤策扶老以流憩   (   )⑥云无心以出岫   (   )

  ⑦请息交以绝游   (   )⑧曷不委心任去留  (   )

  4.下列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   手杖B.帝乡不可期    期待

  C.景翳翳以将入   太阳D.善万物之得时   喜好,羡慕

  5.下列句中红色字活用和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眄庭柯以怡颜B.乐夫天命复奚疑

  C.或棹孤舟D.悦亲戚之情话

  6.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行将灭亡。

D.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7.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拿

  ②引壶觞以自酌   相当于“而”,表承接

  ③倚南窗以寄傲   连词,来

  ④园日涉以成趣   相当于“而”,表承接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拿,把

  ⑥既窈窕以寻壑   连词,来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②④/③⑤  D.①⑥/②③/④⑤

  五、能力训练(句读练习)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下略)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附参考答案:

  四、

  1.①yáng  ②miǎn  ③xiù  ④yì  ⑤zhào

  2.C,应为wèi

  3.①止,挽回  ②补救  ③接近  ④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

    ⑤拄着  ⑥山穴  ⑦停止  ⑧随,顺从

  4.答案:

B应为“至,及”

  5.答案:

C  A、B、D都是形容词的意动,C是名词作动词。

  6.答案:

C

  7.答案:

B

  五、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

曾祖侃,晋大司马。

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下略)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滕王阁序复习

一、

1.下列红色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ěn)   骖(cān)騑   睇眄(miǎn)   捧袂(mèi)

  B.瓯(ōu)越    潦(liáo)水  簪(zhān)笏   桑梓(zǐ)

  C.台隍(huáng)   舸(gě)舰   帝阍(hūn)   叨(dāo)陪

  D.懿(yì)范    彭蠡(lí)   虢(guó)州   遄(tuān)飞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

“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4.下列各组红色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6.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组红色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

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1-13题。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1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1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子安、王子安集

  6.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7、C 8.D 9.D 10.B 11.B 12.C 13.D

逍遥游复习

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抟(tuán)扶摇    尘埃(ái)    背(bēi)负青天  舂(chōng)粮

B.夭阏(yāoyù)    晦朔(shuò)  万仞(rèn)       蟪蛄(huìgū)

C.背(bèi)若泰山   泠(líng)然  沮(jǔ)丧       狙(jū)击

D.翱翔(àoxiáng)   坳(āo)堂   斥安鸟(yàn)       榆枋(yùf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鲲鹏展翅     莽莽沧沧     食不果腹     晦朔

B.乘奔驭风     不翼而飞     胶柱鼓瑟     遨翔

C.饮鸩止渴     雀巢鸠占     载舟覆舟     芥蒂

D.逍遥自在     颓废沮丧     荣辱毁誉     匹敌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斥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有鸟焉,其名为鹏。

5.下列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   )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

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

6.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汤之问棘也/是已。

D.楚之南/有冥灵者。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

A.三冫食而返,腹犹果然。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8.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将解释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9.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

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批谷阝导

”、“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冫食 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

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

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

表判断

D.则芥为之舟                         为:

动词,作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认真仔细品读上面文段,谈谈《庄子》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并创设情景,再造想像。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

5.“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侧重说明什么道理?

三、

阅读下文,展开想像和联想,将本段文字改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鹜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庄子·外物》)

参考译文:

任公子作了大钩和粗黑绳,以五十头犍牛为鱼饵,蹲于会稽山巅,举竿投之于东海,天天守钓,整年没有鱼上钩。

后来,大鱼来吞食,牵动大钩入海底,翻腾而奋鳍,白浪堆涌如山,海水震荡,声如鬼神,震惊千里。

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剖开后把肉晒干,从浙江以东、苍梧以北地方的人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试卷答案:

一、

1.C 2.D 3.D 4.A 5.D 6.B 7.C

8.A①记 ②做标记 ③志向 ④记住 B①名称 ②名声,名望 ③命名 ④说出 C①打算,图谋 ②地图 ③谋取 ④料想 D①长②长远 ③修明,昌明,引申为施行 ④学习,研习 9.D

二、

1.D 2.C

3.《庄子》说理方式奇特,想像奇幻,极富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从上段文字中可见一斑。

文章一开始,便展开神奇的想像,以高远无穷的蓝天为背景,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妙莫测,奋飞磅礴壮观的鲲鹏形象,有如烟雨迷离,龙变虎跃,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鲲鹏这一形象的想像创造,既成为作者说理的依托,又为读者再造想像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此刻,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观奇景,在我们胸中涌动是一股“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的浩浩豪情。

鲲鹏用它钢铁般的双翼,在奋飞中向人们展示的是无穷的力量,是一种绝伦的壮美。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要用理想、奋斗的双翼向新时代展示我们新一代的创造之美。

4.自然界的万物逍遥,无论大小都“有所待”。

鲲鹏“去六月息者也”,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呢?

作者举人们熟悉的实例,山野里雾气的游动,空气中尘埃的飘浮,同样“有所待”,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至此,结论不言自明。

5.这些实例和比喻侧重说明的是“世间万物的逍遥有所待,而这种有所待还要受它所依凭的条件的制约,条件的程度制约着逍遥的程度”这一道理。

陈情表复习

一.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险衅(xìn)  夙(sù)遭闵凶      门衰祚(zuò)薄

  B.床蓐(rù)  茕(qióng)茕孑(jié)立 猥(wěi)以微贱

  C.逋(pū)慢  陨(yǔn)首        犹蒙矜(jīn)育

  D.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终鲜(xiǎn)兄弟

  二.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E.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F.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三.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优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

  四.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门衰诈薄,晚有儿息()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E.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F.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G.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H.臣之辛苦()

  I.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五.选出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

  B.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C.未曾废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慈父见背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六.找出对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1.A.臣以险衅(罪过) B.门衰诈薄(福分)

    C.形影相吊(安慰) D.刘夙婴疾病(婴儿)

  2.A.逮奉圣相(及,至)  B.沐浴清化(此指蒙受)

    C.臣以供养无主(主人) D.猥以微贱(谦词)

  3.A.臣具以表闻(详尽)   B.诏书切峻(急切严厉)

    C.责臣逋慢(逃脱,轻慢) D.则刘病日笃(情义深)

  4.A.本图宦达(显达) B.宠命优渥(厚)

    C.日薄西山(浅薄) D.岂敢盘桓(徘徊)

  5.A.听臣微志(准许) B.庶刘侥幸(或许)

    C.保卒余年(终)  D.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胜利)

  七.红色词与其他词构词方式不同的一项()

  A.有所希冀   B.过蒙拔擢

  C.躬亲抚养  D.昼夜勤作息

  八.填写下句

  A.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