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03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部分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docx

第二部分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核心知识必备]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

影响

气候对

植被

①热量:

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光照:

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

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

对气候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

地貌对植被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植被对

地貌

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文对

生物

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

植被对

水文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壤

土壤对

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对

土壤

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实例应用提升]

1.(2018·市考前训练)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

(1)~

(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

解析 第

(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答案 

(1)A 

(2)C

2.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

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毫米,海拔500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

据此读下表完成

(1)~

(2)题。

覆盖度

茂盛度

植物种类

代表植物高度

甲坡

30%

荆条、野瑞香、黄栌、枝子、白艾草

荆条0.6米

黄栌0.5米

乙坡

70%

强盛

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瑞香、柔毛绣线菊、枝子、羊子草、柴、山丹、铁杆蒿、卷柏地衣

荆条2米

黄栌1.5米

(1)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

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

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

(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

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

C.土壤肥沃D.水分条件较好

解析 第

(1)题,该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相对较少。

水分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阳坡水分蒸发旺盛,阴坡水分蒸发较弱,故阴坡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覆盖度好于阳坡。

故甲坡为阳坡,据表中甲坡代表植物高度,可以判断为灌木。

(2)题,据上题分析,乙为阴坡,阴坡植被优于阳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好。

答案 

(1)D 

(2)D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

2.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

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

C.阻止冰川移动

D.拦截径流和泥沙

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D.平原地区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

选B。

第2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对。

有植被阻挡,地表径流不会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可能会减少,A、B错。

从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错。

选D。

第3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

选A。

答案 1.B 2.D 3.A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相同的是(  )

A.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

B.安第斯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

C.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D.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

5.下列自然带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经过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

解析 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都反映了从沿海向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形影响的结果;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势影响的结果。

第5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沿线没有经过热带草原带。

答案 4.A 5.B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海拔D.经度

7.关于该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带下限比南坡高

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

C.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

D.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

解析 第6题,由图可知,该山地北坡的基带是荒漠草原带,结合该山地经度可推知该山地是祁连山。

祁连山北坡山腰地带多地形雨,形成草原带,因此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B项正确。

第7题,冰雪带下限受山地热量和降水量等的影响,祁连山北坡纬度较高,且为背阴坡,热量较少,加上北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北坡冰雪带下限较低,A项错误;北坡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加,植被带谱趋于复杂,故B、D项错误;东部荒漠草原带上限较低,而西部荒漠草原带上限较高,说明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C项正确。

答案 6.B 7.C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山地垂直带谱中此森林植被集中分布的海拔(米)最可能是(  )

A.1800~1900B.1900~2000

C.2000~2100D.2100~2200

9.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①喜光 ②抗风 ③喜湿 ④耐寒 ⑤喜阴 ⑥耐贫瘠

A.①⑥B.②③C.③⑤D.④⑥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该山地自然带中森林在海拔1800~1900米处比重最大,故海拔1800~1900米处是森林集中分布区。

选A。

第9题,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可知,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森林比重小,说明该森林植被不喜光;海拔超过1900米后,该森林植被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其不耐寒;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的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说明其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

选C。

答案 8.A 9.C

(2018·中学高三大联考)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下图是将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山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可以推测出(  )

A.南坡林线甲山高于乙山

B.北坡林线丙山高于均值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11.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小、蒸发弱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解析 第10题,三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三山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

据图可知阴坡林线丙山高于省平均值;阳坡林线甲山低于乙山;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最低;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

选B。

第11题,乙山纬度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A项错;乙山与其他山地相比,其东南部有甲山阻挡,阳坡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风力较小,蒸发弱,土壤湿度大,适于植被生长,B项对;西北季风属于干冷气流且对乙山阳坡影响小,C项错;光照强,利于植被生长,D项错。

选B。

答案 10.B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文综调研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625km2。

半岛90%以上为低缓的岩石台地,最高点海拔为100米,沿海是倾斜的海滩和悬崖。

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繁殖着大量的海狮、海象、海豹、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但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重视。

下图示意瓦尔德斯半岛地理位置及大型海洋动物分布。

(1)分析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原因。

(8分)

(2)分析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多种大型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

(6分)

(3)海狮以鱼类为食且食量大,主要天敌是虎鲸和鲨鱼。

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大量捕杀海狮以获取毛皮和油脂,1960年后被立法禁止。

近年来当地海狮数量逐年增加,有人主开放商业捕猎海狮。

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分)

解析 第

(1)题,结合该区域地理位置,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该地生物群落、海域环境及人类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增加收入、促进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赞同意见。

如果持反对意见,则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生态破坏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 

(1)该区域地处西风带大陆东岸,盛行离岸风,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半岛地形平坦,西风风力强劲;半岛以岩石台地为主,难以发育形成土壤,土层浅薄,高大树木难以生存。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众多,大型海洋动物食物充足;较封闭的海湾风浪小,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半岛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3)赞同。

猎捕海狮可以获取毛皮和油脂,增加经济收入;鱼类天敌减少,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海狮数量多,适度猎捕对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不赞同。

违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海狮是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人为捕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导致以海狮为食的虎鲸和鲨鱼等数量减少;影响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13.(2018·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

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其中,耐旱、耐贫瘠的侧柏是阴山山脉中分布面积最大的针叶林,目前主要分布在阴山中段的南坡1300米~1600米之间。

目前阴山南坡部分高海拔地区已经出现石质荒漠化现象,影响植被生长。

下图为阴山山脉位置、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读图比较阴山山脉狼山段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2)与北坡相比,大青山南坡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的成因。

(6分)

(3)分析阴山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

(6分)

(4)分析侧柏主要分布在阴山南坡的1300米~1600米之间的原因。

(6分)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形态,狼山段北坡等高线稀疏,南坡等高线密集,说明北坡缓,坡度小,南坡陡,坡度大。

(2)题,读图,与北坡相比,大青山南坡针阔混交林带海拔较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产生的降水有限。

南坡为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

导致南坡此处水分条件比北坡同海拔地区差。

森林的耗水量大,所以南坡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海拔偏低。

第(3)题,阴山地处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受水分因素影响,植被类型较多。

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抬升作用明显,产生的降水较多。

阴山山脉属于中等高度的山脉,在有限的海拔水分随海拔升高而持续处于增加状态,所以植被多样性增加。

第(4)题,读图,南坡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土层浅薄。

根据材料,侧柏耐旱、耐贫瘠,能够适应土壤贫瘠的生长环境。

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植被以荒漠或草原为主,没有侧柏的分布。

海拔1600米以上,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侧柏被其他森林替代,而在1300~1600米之间,石质化程度严重的地区,侧柏能够生长。

答案 

(1)北坡缓,南坡陡(或北坡坡度小,南坡坡度大);依据:

北坡等高线稀疏,南坡等高线密集。

(2)南坡针阔混交林带分布海拔偏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产生的降水有限;而南坡为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导致南坡此处水分条件比北坡同海拔地区差;故混交林带分布上限偏低。

(3)阴山地处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植被多样性受水分因素影响显著;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随着海拔的升高,地形抬升产生的降水;阴山山脉属于中等高度的山脉,在有限的海拔水分随海拔升高而持续处于增加状态。

(4)南坡坡度大,土层浅薄,侧柏能够适应土壤贫瘠的生长环境;海拔较低处(1300米以下),气候干旱,自然植被以荒漠或草原为主,没有森林(侧柏)的分布;海拔较高处(1600米以上),土壤水分条件较好,侧柏被其他森林替代,而在石质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影响侧柏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