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53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docx

新冠病毒中考化学预防知识题

2020年初三化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知识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水进行消毒,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发生如下反应,

Cl2+H2O═X+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HCl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物中H2O是氧化物

D.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市场上出售的消毒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钠的物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A.NaClO3B.NaClO2C.NaClOD.NaClO4

3.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

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

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

4.双氧水(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学校卫生室常用的一种消毒水,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5.双氧水(即过氧化氢H2O2)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非典型肺炎”.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和水一样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双氧水的分子比水分子多一个氧元素

D.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说明在双氧水中原来就含有氧分子

6.双氧水是过氧化氢(H2O2)的无色透明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工业漂白、外科消毒等领域。

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B.1个H2O2分子中含1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34g

D.氢元素与氧元的质量比为1:

16

7.为预防非典型肺炎,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l00g水中

B.称取5g过氧乙酸、溶于995g水中

C.称取0.5g过氧乙酸、溶于1000g水中

D.称取50g过氧乙酸、溶于950g水中

8.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预防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消毒,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2H4O3

B.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二.填空题(共3小题)

9.“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H2O2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浓度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

10.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做好消毒至关重要,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1)某发热病人在家中用25%~50%的酒精溶液进行物理退热,其原理是  。

(2)75%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  ,在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100mL,其原因是  。

(3)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用氯气或液氯消毒饮用水时,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的有机物.因此,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

﹣59.0℃,沸点:

11.0℃.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消毒时残留的臭味.

(1)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Cl2和NaClO2(N2保护下)制取ClO2,同时有NaCl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工业上也可以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C2H2O4)反应制取ClO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在装置图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收集装置,C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①实验时,在A装置外面需再加一个水浴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B装置外加冰水冷却,实验时在B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C装置的作用是  .

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用A装置来KMnO4固体制取O2,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做我们学过的铜绿分解实验,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利用B\C组合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4)实验室里还可采用B图装置,通过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

他们进行以下实验:

①往盛有5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mL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克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mL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克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克MnO2和a克Fe2O3。

问题:

ⅠMnO2和Fe2O3是上述反应中的  剂。

Ⅱ实验②,③中的H2O2的浓度(ω%)以  为宜。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

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浓度时间(min)

条件

30%H2O2溶液

15%H2O2溶液

5%H2O2溶液

a克MnO2

0.2

0.8

2.0

a克Fe2O3

7.0

9.0

16.0

问题:

Ⅲ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  (至少写两点)

(6)[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

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4.同学们在商场、酒店等公共场合经常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这是因为公共场合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消毒.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是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解答题(共11小题)

15.预防手足口病常用84消毒水,它是一种高效、无毒、去污力强的含氯化剂;是一种外用洗液,高浓度对皮肤、金属器械和带色物有腐蚀和脱色作用;其有效氯一般为0.01%﹣0.05%。

(1)在稀释84消毒水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写出一条即可)

(2)100克这种84消毒水中的有效氯最多是  克。

(2)现有100克5%的84消毒水,将其配制成1%的消毒水,需加水多少克?

16.今年一些地区小范围爆发儿童“手足口病”,教育部门立即组织对儿童课室和玩具进行消毒。

如图是将氯气通入水中配制消毒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A物质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

(2)物质B的化学式为  ;次氯酸(HClO)中C1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d  ;

(2)装置B中使用仪器b具有的优点是  ;若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应如何操作  .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4)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作为  .要获得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5)上述两种方法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  ,其理由是  .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氯化铵+熟石灰氯化钙+氨气+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6)“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H2O2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浓度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

18.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同样能控制反应进行和停止的是  .

(2)“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的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因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H2O2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浓度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1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2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3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催化剂、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

③用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表格3中的反应  .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A或B).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

(2)C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加热

(3)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是:

氢氧化钙(固)+氯化铵(固)

氯化钙(固)+氨气+水.实验室制取氨气,若选择A装置,应该将此装置如何改动?

  

(4)实验室里还可采用B图装置,通过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5)[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度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结论]水泥起能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

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不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

20.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它由杀菌消毒的作用,国家标准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不低于3%,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医用过氧化氢溶液。

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0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2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3)通过计算得出该双氧水是够达标。

21.紫外线杀菌灯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消毒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如图是一款安装好的紫外线杀菌灯。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部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有  (填写元素符号,写一种即可),属于非金属材料制作的部件有  (写出一种即可)。

(2)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相同”“弱”),在自然条件下铝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春季是流行病多发的季节,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公共场所可用0.5%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进行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市场上销售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一般为15%,若配制3Kg0.5%过氧乙酸消毒液,需15%过氧乙酸消毒液  Kg.

23.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为此某学校制定了一些预防措施:

①开展“阳光体育活动”,②教室食堂喷洒过氧乙酸消毒,③教室经常开窗通风,④经常洗手,⑤体弱者可以注射流感疫苗。

(1)你认为上述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  。

(2)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学校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

①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②要配制这种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千克?

24.为了防止非典,某商店出售可以杀死细菌和SARS病毒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

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图.请回答:

(1)从标签上的文字说明可以推知,过氧乙酸受热时容易发生  .

(2)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是  g.

(3)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SARS病毒.某学校医务室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2000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溶液和蒸馏水各多少?

25.0.2%~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溶液是一种杀菌能力强的高效消毒剂.

(1)过氧乙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欲配制0.4%的过氧乙酸溶液1000g,需用20%的过氧乙酸溶液  克.

(3)常用生石灰处理过氧乙酸废液[CH3COOOH+CaO═(CH3COO)2Ca+H2O],现处理500kg含过氧乙酸0.1%的废液,求需生石灰的质量.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水进行消毒,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发生如下反应,

Cl2+H2O═X+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HCl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物中H2O是氧化物

D.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反应类型,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每个X中应该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是HCl,正确。

B、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D、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正确。

故选:

B。

2.市场上出售的消毒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钠的物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A.NaClO3B.NaClO2C.NaClOD.NaClO4

【分析】根据题意,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据此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解答】解:

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则x=+5价,故选项错误。

B、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y+(﹣2)×2=0,则y=+3价,故选项错误。

C、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z+(﹣2)=0,则z=+1价,故选项正确。

D、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w+(﹣2)×4=0,则w=+7价,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3.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l2)对饮用水消毒,用Cl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

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

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Cl2有毒,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化学变化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

【解答】解:

A、Cl2有毒,毒性属于化学性质,反映的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错误;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4.双氧水(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是学校卫生室常用的一种消毒水,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①宏观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D.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

B。

5.双氧水(即过氧化氢H2O2)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非典型肺炎”.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和水一样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双氧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