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3547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天津南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先哲提出的“中和”思想,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发展与协同进化的思想,包括关于“和”与“中庸”的思想。

老子主张“守中”,孔子主张“中庸”,孟子主张“中权”,荀子主张“中当”。

“中”要求人的行为要把握一定的度,“允执其中”以保持事物协调发展。

“中和”思想作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张协调适度发展,反对极端和过分,反对盲目和任性。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摒弃征服掠夺自然的非理性行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续发展状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摘编自贺祖斌《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智慧与现实意义》,《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观诠释了天与人和谐统一的关系,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

B.人来自自然,是天地之灵、宇宙之一大,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C.建设生态文明,既要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新旧交替,又要尊重自然规律。

D.致中和的思想主张要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发展与协同进化中征服自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传统智慧与促进永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C.文章第三段在明确“自然”含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发了“道法自然”的主张。

D.文章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时都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言论,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传统智慧,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

B.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应该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C.“道法自然”是指人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还要遵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D.道家的“守中”、儒家的“中庸”“中权”“中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长大

谷凡

母亲生病了,儿子只是把一堆买来的药放到她面前,转身走开了。

儿子没有想着还要为母亲倒水,他就那样匆匆地去看书了。

儿子从小就爱学习,一直学得很好,这让做母亲的很开心。

现在儿子已经长大了,还是那么爱读书,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那一大本一大本又厚又重的书。

母亲有些失落,躺在床上,眼里装满了泪水,此刻母亲看不到儿子,因为儿子的房门关得严严实实,一边想儿子的过去,想儿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她甚至还想了丈夫过世的情景。

母亲想到丈夫临死时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放,知道丈夫放心不下儿子,那时的儿子才十一岁,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就那样一直拉着她的手,直至停止了心跳。

丈夫离世后,母亲没来得及悲伤,就开始陪着儿子备战小升初,好在儿子争气,他的成绩

一直非常好。

为了让儿子看起来不寒酸,母亲又多做了一份工,每天的时间都是紧紧张张的,连喘口气的机会都很少。

现在母亲病了,虽然只是小小的感冒,但让她十分难受。

这么多年,母亲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生病。

记得那时儿子刚刚六岁,一次她生病了,儿子居然站在她的床边说:

“妈妈,我带你去看医生吧!

”母亲特别感动,病立马好了一半,觉得自己的儿子又聪明,又懂事。

去做作业,不许再玩了,快去学习!

不知道什么时候,母亲和儿子之间只有这些事了。

每次回到家母亲都是敦促儿子学习学习。

儿子也听话,一直都是学学学。

儿子大学读的是名校,又被保送研究生。

儿子还要继续读博士,可母亲觉得儿子不能再学了,她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实在太辛苦了。

上个月儿子去找工作,儿子以为自己是名校毕业,去一个小单位应聘应该是水到渠成,结果儿子碰壁了。

后来母亲从一个熟人那里打听到儿子碰壁的原因,才知道儿子当时说话口太满了。

他认为自己到那个小单位,从普通职员干起对他是一种侮辱。

后来儿子又四处投简历,依然是到处碰壁。

现在儿子不愿意出去找工作了。

整天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看书,看书,对不让他去读博的母亲一直耿耿于怀。

看着儿子紧闭房门,母亲突然喊起了儿子的名字。

母亲让儿子帮她倒水,然后让他把换洗的衣服洗了,把房间打扫一下,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午饭。

儿子走出房间,和母亲对视了几秒钟,他有点不相信母亲会让他做这些事,但母亲的目光很坚定。

儿子知道母亲现在病着,不想和他较劲,但嘴里还是嘟囔着他做不好这些事情。

母亲很温和,她说一次做不好两次,两次做不好三次……儿子带着不满去做,虽然没有做好,但已经超出了母亲的想象。

……

第一次吃到儿子做的饭,母亲有点激动,她眼里闪着泪花,这让儿子有点不知所措,一连四天,都是儿子打扫卫生做饭,甚至连母亲的衣服,儿子也帮她洗了。

母亲的笑重新回到脸上,病也就好了。

那天母亲让儿子陪老张去市场进菜,老张在他们居住的家属院里有一个菜铺,每天天不亮,老张就得去批发市场进菜,开始儿子不愿意去,母亲说你只需要去看,不需要帮忙。

后来,儿子就跟着老张跑了几趟。

那天母亲远远地看着儿子在帮着卸菜,把自己搞得紧紧张张的。

老张有一个儿子,学习一直不好。

那天儿子看到老张的儿子在学习上正犯难,就帮他指点一下,再后来就多次帮他解难题,很快,老张儿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

就这样,儿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家属院里陆续有其他孩子要求他辅导,儿子的心思也用在了如何教学生这个问题上。

一个学期后,儿子所辅导的学生成绩飙升了,儿子特别有成就感,整个人也充满了朝气。

找儿子辅导学生的家长越来越多,儿子的精神头也越来越好,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由于儿子辅导学生考上了名校,儿子也跟着出名了。

当初把儿子拒之门外的重点学校,现在亲自找上门来,让儿子去他们那里工作。

儿子说话的方式改变了,他的思维也改变了。

他对周围的一切感觉都变了,母亲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儿子这才是真的长大了。

(选自《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长大”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故事的线索,有利于集中叙述情节,有利于人物描写,也有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B.“母亲生病,儿子买来药,却没有给母亲倒水……”——截取生活矛盾结点开篇,设置悬念,然后叙述矛盾的来龙去脉。

C.小说插入“母亲”想到丈夫过世的情景,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放……直至停止了心跳,是为了给故事涂抹一层悲剧色彩。

D.“去做作业,不许再玩了,快去学习!

……母亲和儿子之间只有这些事了。

”看似平淡的叙述里,隐含着作者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思考。

5.作者塑造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手法?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6.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一个青年人怎样才称得上“长大”了。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我们时代的塑胶跑道

迟子建

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在后辈的写作者眼里,它可以是一只血脚印,也可以是一颗露珠。

我十七岁前的行迹,在连绵的大兴安岭山脉。

山脉像长长的线,日月之光是闪亮的针,把我结结实实缝在它的怀抱中。

初春的风认识我,夏日的溪流认得我,秋天时的薄冰认得我,冬天生产队的牛马认得我,我是大自然围场里的一个小小生物。

我对哈尔滨最早的认知,是从父亲的回忆中来的。

父亲童年不幸,我奶奶去世早,爷爷便把父亲从帽儿山,送到哈尔滨的四弟家,而他四弟是在兆麟公园看门的,多子多女,生活拮据。

父亲读中学时寄宿,他常在酒醉时讲他去食堂买饭,不止一次遭遇因没有续上伙食费而被停伙的情景。

贫穷和饥饿的滋味,被父亲过早地尝到了。

父亲功课不错,小提琴拉得也好,但家里没钱供他继续求学,中学毕业后,他没跟任何人商量,独自报名来参加大兴安岭的开发建设。

父亲这一去,直到1986年因病辞世,近三十年没回过哈尔滨。

而他留给我的哈尔滨故事,多半浸透着眼泪。

1990年,我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调转到哈尔滨工作。

每次去兆麟公园,我都会忧伤满怀,想着这曾是父亲留下足迹的地方啊。

初来哈尔滨,我的写作与这座城市少有关联,虽是它的居民,但更像个过客。

直到上世纪末我打造《伪满洲国》,哈尔滨作为历史主场景,我无法回避,所以开始读城史,在作品中尝试建构它。

但它始终没有以强悍的主体风貌在我作品中独立呈现过。

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哈尔滨生活日久,了解愈深,很想对它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

2019年,我开始了《烟火漫卷》的写作。

写完第二章,我随作协代表团访欧,虽然旅途中没有续写,但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一路跟着我漂洋过海,始终在脑海沉浮升腾。

首站去的是曾到访过的挪威的卑尔根,令我吃惊的是,这座城市少有变化,几乎每个标志性建筑物,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而在中国,如果你相隔近二十年再去一座城市,熟悉感会荡然无存,这既说明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也说明我们缺乏城市灵魂。

而有老灵魂的城市,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是有情的,在遗留的建筑上,能看到它固守传统,又不甘于落伍的痕迹。

到了塞尔维亚,我仿佛相遇了《烟火漫卷》中那些伤痛的人——伤痛又何时分过语言和肤色呢!

几位前南老作家,令我肃然起敬,他们朴素得像农夫,脸上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哀伤。

他们对文学的虔敬,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使得他们说出的每句话,都带着可贵的文学温度。

他们脑海中抹不去对战争废墟的记忆,而我们也抹不掉对这片土地一堆废墟的记忆。

尽管穿城而过的多瑙河在雾雨中,不言不语地向前,但伤痛的记忆依然回流,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

归国后,我一边写长篇,一边忙公务。

因为筹建黑龙江文学馆,馆陈内容由我牵头负责,所以几乎每周都要主持一次会议,半年时间,召开了近二十场会,展陈大纲数易其稿。

但无论多累,回到家里,我不忘垦殖这块长篇园地,它带给我创作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

长篇写到三分之二处,我遭遇一个网上恶帖的攻击,选择报案后,虽然心情受到影响,但并未因此停笔。

文学确实是晦暗时刻的闪电,有一股穿透阴霾的力量。

2019年岁末,长篇初稿终于完成。

写完最后一行字,我穿上羽绒服,去了小说中写到的群力外滩公园,我沿着狸红的塑胶跑道,朝阳明滩大桥方向走去。

这条公益跑道,全长近四公里,铺设完工后两三年,多处破损,前年不得不铲掉重铺。

为了防止人们踏入未干透的跑道,施工方将跑道拦起来。

可是六月的一个傍晚,我去散步时,在塑胶跑道发现一只死去的燕子。

燕子的嗅觉难道与人类不一样,把刺鼻的气味当成了芳香剂?

它落入塑胶泥潭,翅膀摊开,还是飞翔的姿态,好像要在大地给自己做个美丽标本。

我们在保护人不踏入跑道时,没有想到保护大自然中与我们同生共息的生灵,这一直是人类的悲哀。

如今的塑胶跑道早已修复,它以全新的面貌,更韧性的肌理,承载着人们的脚步。

我在哈尔滨生活了三十年,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学书写,我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参与者。

任何一块地理概念的区域,都是所有文学写作者的共同资源。

作家不能像某些低等动物那样,以野蛮的撒尿方式圈占领地。

无论是黑龙江还是哈尔滨,它的文学与它的经济一样,是所有乐于来此书写和开拓的人们的共同财富。

在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市,我发现的是一颗露珠。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有较复杂的人生经历,极度贫穷和饥饿的生活使得他给“我”讲的人生故事常常带有伤感的意味。

B.标题中的“塑胶跑道”在文中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包含文明的进步发展,另一方面暗示着对自然生灵的扼杀。

C.作者反对“文学圈地”的观念,她认为文学资源应是属于文学开拓者们的共享财富,与经济资源有相似性。

D.在埋藏眼泪的地方,作者最终发现的是露珠,说明血脚印留下的阴霾已全被创作的愉悦和心灵的安宁驱散。

8.六段、七段写作者访欧的经历,在文中有何作用?

9.作者对哈尔滨的认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

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会卒,嫂郑鞠之。

愈自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擢进士第。

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

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

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

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

愈坐是复为博士。

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

愈闻恶之,乃上表。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裴度、崔群曰:

“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

既行,众皆危之。

元稹言:

“韩愈可惜。

”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

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

既坐,廷凑曰:

“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愈大声曰:

“天子以公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语未终,士前奋曰:

“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

”愈曰:

“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

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

亦有居官者乎?

”众曰:

“无。

“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

刘悟、李祐皆大镇。

此尔军所共闻也。

“弘正刻,故此军不安。

“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众欢曰:

“善。

”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

韩愈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B.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C.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D.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相传为孔子整理。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又称“宫禁”。

C.太师,辅弼国君之官,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有很大的实际权力。

D.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勤奋好学,学识渊博。

韩愈自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经过不断学习,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为人正直,憎恶贪官。

他经过华阴县时,了解到刺史与柳涧相互勾结,便上疏惩治他们;

御史果然查到柳涧收受贿赂的证据。

C.韩愈性格耿直,敢忤皇上。

宪宗迎佛骨入宫,他上表劝谏,皇帝大怒,想要杀他,后因有人为他求情,才被免死,贬官到了潮州。

D.韩愈勇敢无畏,说服乱军。

镇州动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大家都认为有危险,韩愈勇敢进入乱军中,成功招抚乱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2)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

[南宋]尤袤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红。

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①人何在?

舞破山香曲未终②。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注】①玉树:

指《玉树后庭花》。

②舞破句:

化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红梅飘落清溪画面,清雅冷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五更之夜,诗人内心愁苦,难以入眠,角声不绝,更添悲凉。

C.颈联以“人何在”设问,以“曲未终”作答,一问一答,耐人寻味。

D.全诗紧扣落梅,开头从落红起笔,中间写落花片片,最后以忆梅收尾。

15.有人认为诗歌尾联“马蹄香雪衬东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轻松、明快,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草美人”在屈原的笔下多指高洁的品质,也可指圣明的君主,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被贬赤壁的惆怅失意之情。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是某中学校学生会发出的倡议书,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作修改。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期,新冠肺炎来得很猛,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肩负起抗击疫情的责任。

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维护大局,服从安排。

不准提前返校,尽量减少出门次数。

二、科学认知,坚定信心。

了解新冠肺炎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防护知识,不要过于恐慌,树立科学、理性的态度。

三、做好防护,争做表率。

注意科学饮食,保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免疫力,带头遵守所在社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儿。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搞定这场抗疫阻击战!

某校学生会

2020年2月18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则,结合内容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1)致知在格物。

(《礼记·

大学之道》)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章)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钟南山院士在典礼上做了主题演讲。

跨越17年,经历过两次疫情,钟南山院士对个人与家国的联结有了更深的体会。

他在演讲中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

钟院士认为,国家、世界是一个大我,而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我,个人要怎样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为这个大我做出一些贡献,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小我和大我”不是单纯体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个人和全世界的关系上。

同时,他还认为,“小我和大我”的理念不单对世界如此,对自然界亦然,我们应该时刻考虑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准备班会课上发言用的发言稿,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通读文章,注意细节。

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A项,“天人合一观诠释了天与人和谐统一的关系”错误,原文是“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定位与诠释”,诠释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是“天与人”;

B项,“人来自自然,是天地之灵、宇宙之一大”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认不是天地之灵,且“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错误,这也不是前提;

D项,“中和”思想反对征服掠夺自然。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论述天人合一思想时没有引用古代典籍言论。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项,“指人不仅要遵循自然规律”错误,根据第三段,道法自然不是只针对人,而是万事万物;

“还要遵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法不准确,自然规律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1.读通读懂原文。

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

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