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19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重难点Word格式.docx

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

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

某一门学科。

课程意义:

1、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

3、学生汲取知识的来源。

3、合理课程设置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4、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读,写,算)

任务不同来分拓展型课程: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学科课程:

文化知识为基础 分科课程

根据属性来分

根据内容和组织方式分

经验课程:

亦称“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要求:

必修和选修

根据课程表现形式:

显性和隐性课程。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概念:

凡是能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人的个性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3、劳动起源说

三、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西方:

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人才)。

欧洲教育:

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古代教育特点:

等级性,刻板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

2、近代教育:

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法制化。

3、现代教育:

20世纪以后,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内容更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样化,终身教育。

四、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第二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内涵:

广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内涵样的变化。

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教育目标:

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和具体价值

(二)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应达到的目标。

课程目标:

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不同流派

1、个人本位论:

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

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孟子等、

2、社会本位论: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

代表: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3、教育的无目的论:

教育即生活。

美。

杜威

4、教育目的辩证统一论:

马克思,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准确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现行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智、体、美、劳。

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各育实施提供健康基础,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运用和实施。

他们不能代替,但是又相互联系和促进。

第三节教育功能

含义: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功能:

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发展)

政治(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文化(教育对社会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功能,融合功能)

人口功能、调节人与自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功能,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作用方向:

正向和负向功能

呈现方式:

显性和隐性功能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展。

身体发展指:

生理机能成熟。

心理发

内涵:

展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个体身心发展基本理论:

1、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具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2、外铄论:

人的发展靠外在的力量。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1、顺序性与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都是违背身心发展规律的。

2、阶段性与教育: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段进行,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3、不平衡性和教育:

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了有效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4、互补性和教育:

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是隐性的,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位学生。

5、个别差异性与教育:

人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劳动对象复杂性、劳动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

2、示范性3、创造性4、长期性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三、教师专业发展:

两种理解1、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由专业程度低向专业程度高转化2、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

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1、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2、发展的5阶段理论:

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

第二节学生

一、学生本质特点:

发展的主动性,可塑性,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的权利:

生存、受教育、受尊重、安全、人身自由。

义务:

遵守法律、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学习、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概念:

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二、构成:

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

三、模式:

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本身、学生、家长和社会。

(二)良好师生关系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育态度分方式、加强自身修养

第五章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

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协调,指导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二、原则:

全员激励、自主参与、管教结合、协调一致、平行管理、情通理达

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管理模式。

2、平行管理---把对集体和个体的管理结合起来。

(受马卡连柯)

3、民主管理—班级所有成员在保证吉特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民主、平等地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

4、目标管理—最早由德鲁克提出的,强调自我、自控管理的重要性,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四、班级文化建设:

1、物质文化建设—内外环境布置、师生仪表

2、制度文化

3、精神文化

五、班级危机管理:

1、危机预设2、危机防范3、危机确认4、危机控制5、危机善后

第二节班集体与班主任

一、班集体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通过班主任等各种主要的教育力量的教育和培养而形成的班级群体。

特征—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三、班主任概念及其作用

概念:

是学校委派具体负责管理一个班级的教师。

作用:

1、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路人。

2、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了解学生(前提)2、组织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重要手段、重要方法、基本途径)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第三节中小学班队活动

一、概念:

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二、基本类型1、主题教育活动2、班队例会3、班队文艺活动4、体育活动5、科技活动6、班队劳动7、班队游戏活动

三、组织班队活动大方法和要求:

1、主题选择要合适2、形式选择要突出趣味性3、活动目的要突出教育性4、给学生自主权利

第六章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含义:

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二、特点:

1、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2、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恰当陈述3、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4、方法的科学性5、创造性

三、任务:

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2、研究教育现状3、预测教育发展趋势4、开展教育改革的实验5、进行国内外教育的比较。

四、意义:

研究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依据,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的由教师或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

二、经验总结法

三、教育观察法—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四、教育实验法—研究者为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测定

五、个案研究法收集资料—诊断原因—矫正特殊行为—继续个案研究

第七章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

三、课外活动的特点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四、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1.班会 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

4.节日纪念日活动5.课外阅读活动6.其他班级活动

五、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教学法

第一章教学目标

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

一、教学目标含义:

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灵活性、生成性

第二节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哈罗(反射动作—基础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辛普森(知觉—定势—指导下—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国家发展需要2、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

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各自发挥独特作用。

第二章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

一、含义:

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有关教学过程的观点1、孔子:

学-思-行2、夸美纽斯: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3、赫尔巴特:

统觉原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家:

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五步教学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学双边活动规律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1、传授知识,形成技能2、引导学生感知学习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3、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节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一、有关教学过程本质的观点

1、认识过程说依据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认识—发展说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3、认识—实践说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4、双边活动说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种双边活动5、多本质说

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1、交往性2、认识性3、发展性4、教育性

第三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学内容概述

一、教学内容的特性1、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实现水平目标,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2、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3、实效性4、时代性5、科学性6、文化性7、可置换性

二、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2、依据教材内容的编辑意图3、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对立性2、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性

第二节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内容

1、前言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实施建议5、附录、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

广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二、类型:

1、根据资源所处空间分类—校内、校外课程资源2、根据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3、资源的功能特点分类—素材性、条件性4、资源的载体形态—人为载体、物为载体、活动为载体5、资源与学习者分类—专门设计的资源、非专门设计的资源|直接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内的课程资源、教育环境内的课程资源6、管理层级分类—国家、地方、学校7、资源的属性分类—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8、资源存在方式—显性、隐性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则:

1、共享性2、经济性3、实效性4、因地制宜

(二)课程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1、教师层面的课程开发和利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而且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

2、学生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4、社会层面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四节综合性学习

客观存在的具有综合特征的学习活动在综合课程中的反映。

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1、综合性2、创造性3、探究性4、开放性5、层次性6、主题性

三、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背景1、萌芽状态下的研究2、外围环境的影响

四、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依据1、符合课程的育人目标2、体现综合课程内容的特点3、反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五、综合实践课程的含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六、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

从性质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质上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有时也被称作“经验课程”;

七、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二)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八、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九、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章教学行为

第一节有效教学行为的标准和特征

一、标准:

教学目标依据:

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

实现方式:

教学过程控制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1、开放性特征2、个体适应性特征3、反思性特征4、解放性特征

第二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观1、学习者中心2、教会学生学习3、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关注人

三、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应该是课程开发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五、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1、对待学生强调尊重欣赏2、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六、教学评价的变革1、多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2、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3、分数评价为发展评价4、优化学生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节现代化学习方式概述

一、探究学习概述

(一)含义: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具体要求1、探究问题的设计一个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2、探究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3、探究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4、探究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二、自主学习概述

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二)要求:

1、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2、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3、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

三、研究性学习概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三)具体要求:

1、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是遇到的困难及他们的需要2、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和理解3、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阶段进行重点指导。

第五节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

(一)准备阶段1、组织准备2、人员准备3、方案准备4、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准备阶段的心理现象与调控

(二)实施阶段评价活动的中心环节1、收集信息2、整理评价3、分析处理评价信息4、作出综合评价(三)评价结果的处理与反馈阶段1、评价结果的检验2、分析诊断问题3、撰写评价报告4、反馈评价结果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随堂听课1、事先准备2、课堂观察3、课堂记录4、课堂快速调查5、评价结果的反馈

(二)量表评价法通过编制评价量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三)标准化测验1、明确测验目标2、确定测验内容3、测验设计4、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四)替代性评价(五)课堂观察与调查

第五章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节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首先对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后来德国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使得班级授课制得以进步完善;

最后苏联凯洛夫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理论,使得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二)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1、以班为人员单位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3、以课为活动单位。

(三)班级授课的优点:

大规模的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强教学管理、可以多向交流、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局限性:

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一定限制、实践性不强、学习主要是现成的只是成果、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第二节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

(二)特征: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三)形式:

课前协作、课内讨论、课后研讨

(四)具体要求:

明确合作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