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4481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二Word格式.docx

2、汉语教学

定义清楚,在国际场合运用较多,为各国学者和教师所接受。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优点:

从学术上较能精确地指称这一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不仅能涵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汉语教学,还能体现出它与其上位学科----整个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关系。

缺点:

名称太长,不上口。

4、应用语言学

这是使用的最早、最普遍的名称。

早在19C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

与理论语言学相对,指把理论语言学的理论、规律、原则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从而产生的新的边缘学科,如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词典编纂学、机器翻译学,乃至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

专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指第二语言教学。

5、外语教学法

6、外语教育学和教育语言学

7、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它还有一项任务,即以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2、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领域

内部因素:

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

②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

③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与实践。

外部因素:

①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对

本学科理论所起的支撑作用。

②语言环境

③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家、社会及具体的教育单位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

1、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的共同之处:

①都认为本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尽管名称不同,但其组成成分却大体一致;

②都强调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受到多种学科的影响;

③很多模式都提到教学实践这一层面,把教学实践纳入学科体系之中能更好地体现本学科应用性的特点。

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P15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⑴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不是语言学教学

不同点

语言教学

语言学教学

目的

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培养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

内容

听说读写各项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语用规则、文化

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原则

主要研究语言规律、语言教学规律、语言习得规律

内容科学系统

方法

更复杂,是一门工具课、技能课

是知识课、理论课

技巧

更为重要

⑵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不同于第一语言教学。

①二语教学常常是从零起点开始,所以基础阶段特别重要;

②二语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必须强调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③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负迁移)

④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冲突或文化障碍

⑶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一方面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汉语教学又有本身的特殊规律,不同于英语、日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教学。

①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世界上很多语言的谱系关系相差甚远,对大多数外国学习者来说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是“真正的外语”;

②汉语所体现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差异很大,给语言学习带来困难;

③汉语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

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

⑤掌握汉字对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尤为困难。

⑷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

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须的文化内容;

⑥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来说,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所谓专门的学科,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

它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本学科所面临的特殊难题,从而形成并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

3、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

它的学科任务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1、“小儿科”论(60—70A)

2、“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80A后期—90A初)

3、“应用语言学学科”论

在强调语言学作为语言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从宏观到微观都对语言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同时,我们认为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是不恰当的。

① 

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②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应用”;

③“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④今天的语言教学已经进一步发现了自己的学科特征,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4、学科定位----语言教育学科

基础篇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一)

一、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

二、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启示:

①学习一种语言要重视意义。

要掌握音义的联系,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

②学习一种语言要掌握语言系统和各分支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③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本质上是口头上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应先从听、说开始,首先着眼于口头语言。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语言:

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常常指作为社会惯例的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

言语:

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个人对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即运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组成具体的话语。

①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

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训练以培养交际能力;

②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

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3、语言有生成性

①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汉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

强调培养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能用有限的语言材料理解和表达丰富的思想。

②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语言规则。

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灵活运用目的语。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①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就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这也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②为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

不仅要教授或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加强技能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①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介绍汉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

②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中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汉语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①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②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须考虑到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语言学习。

③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质,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多共同之处。

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三、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9C以前的语言学附属于哲学、语文学等学科,直到19C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把

语言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

现了四大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

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谱系分类。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中心:

德国

奠基人:

19C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和葆朴。

贡献: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为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局限:

①它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

②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2、结构主义语言学

20世纪初

瑞士语言学界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被奉为语言学的“圣经”,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

人,其语言理论也成为现代语言学的指导思想。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由很多小系统组成;

② 

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形成以后又是约定的;

③ 

符号系统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三个学派:

(1)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的功能;

(2)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间的各种关系;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

(影响最大)

创始人:

美国人类学家鲍阿斯和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一书的作者)

主张:

用共时研究的方法,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语言材料科学地、客观地描写语言的内部结构,解释系统内部的关系。

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的方法。

不仅对语言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也影响到其他学科的研究。

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得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中期 

地点:

美国

标志: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

区分:

“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

“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把语言学的触角伸向人类认知领域,探讨语言的心理过程。

4、功能主义语言学

20世纪60、70年代 

中心:

欧洲

代表人物:

英国的韩礼德、法国的马丁内等著名语言学家。

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系统语法”为框架论述语言功能。

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语言系统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二)

一、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乔姆斯基〉

交际能力:

是指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既用口头形式,也用书面形式;

既指说、写的表达能力,也指听、读的理解能力。

〈海姆斯〉

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

①语法性----指语法上是否正确;

(海姆斯) 

②可接受性---在交际中能否被接受;

③得体性---在一定语境中是否恰当,是否合乎社会文化习惯;

④现实性---是否是现实中常用的。

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概括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①语法能力;

②社会语言能力;

③话语能力;

④策略能力。

所以,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的能力。

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

要求掌握语言运用规则。

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和知识,

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知识技能体系。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对

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共识。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是创造性的认知过程,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

能力,使有关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是评估语言学习

效果的标准。

交际能力的理论,使交际法(或功能法)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教学法流派。

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语言形式:

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

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两

项主要内容。

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由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最早提出,经多年研究,形成“话语语言学”。

主要研究句子间的结构衔接与语义连贯、句际关系、话语结构、会话分析、篇章结构、话语与语境、话语与信息等。

如在句子的衔接方面,通常研究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或复现、同现等词汇手段。

“会话分析”是对日常会话的结构和规律进行的分析。

已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话语分析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加强连贯表达的训练,培养话语能力。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

50A末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

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奥斯汀认为人们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

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会话含义”理论:

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的研究。

6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会话能顺利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准则:

质的准则----所说的话要真实,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要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要切题;

④ 

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避免晦涩、歧义。

二、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语法方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次不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2)语音方面,①需要掌握的音节少。

汉语只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一共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

②汉语声调的变化有严格的规律可循,没有不发音的哑音节,易于掌握;

③绝大多数汉语词由单音节或双音节组成,词的双音节化是总的发展趋势

④汉语语音的组成也体现了经济的特点。

(3)词汇方面,①汉语的音节少,便于记忆;

②汉语词汇的结构方式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本身就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便于记忆;

③常用词数量少,覆盖率高;

④构词法与造句法基本一致。

(4)文字方面,形声字可以利用形旁、声旁帮助记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1)语法方面,①汉语语法重意不重形,体现了意合为主、隐性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等特点,较难掌握;

②汉语的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③词类有多功能性,因为与句法成分的关系错综复杂而不对应;

④双音节化的倾向影响到语法形式;

⑤句法结构中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的述补结构,还有像“把”字句、无标记句等特殊的动词谓语句,都是难点。

(2)语音方面,①最大的难点在于声调;

②过多的同音形式需要区分;

③汉语还有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的区别。

(3)词汇方面,①汉语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四字成语,现汉中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给学习者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负担;

②汉语的外来词绝大部分都经过汉语构词法的改造,与原文相去甚远,未能给外国学习者提供很多联系其母语记忆词汇的方便。

(4)汉字方面,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

汉字这种意音文字,难认、难记、难写。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1、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①第二语言教学所教的是一种新的代码(目的语),要培养一种新的能力,而且第一语言对

第二语言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干扰、冲突;

②第二语言学习的场所是整个社会,特别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甚至涉及另一个国家

的学校和社会,学习内容受到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③本学科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即对目的语熟练掌握的程度要超出一般学科要求达到的

标准,学习的成功率相对低;

④检验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在交际中能否运用第二语言,比其他学科更清楚。

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教育起主导作用。

3、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才。

4、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叫做教学过程。

其性质是学生的认知过

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5、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①学生无需在生活中自己总结语音、词汇、语法规律,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获

得前人已经发现的汉语的规则系统,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总结规律,更重要的是进行大量的练习实践;

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③教学与教育难以割裂;

④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分析和研究学生个体因素的作用是保证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

6、教学过程的模式 

P92

从17C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著作《大教学论》建立教学论开始,形成了各种各样

的教学模式,代表性的有四种:

①传授式;

②活动式;

③发现式;

④发展式。

①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②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7、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

③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为主导相结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相结合;

⑤ 

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⑥ 

量力性原则;

⑦ 

直观性原则;

⑧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

⑨ 

巩固性原则

8、课程论:

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称为课程论。

课程论是指导

课程设置的理论。

影响最大的课程理论是学科课程理论和活动课程理论。

9、教学方法:

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10、影响教学方法的因素:

①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

②教学手段不断地改进;

③课程的改革。

而对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则决定于:

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教

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11、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①根本指导思想是“启发式”,即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

②创造某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法或局限于几种限定的教学法的主张,是不现实的。

应注意多

种教学法的组合。

12、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为依据):

P99

①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②以观察为主;

③以训练为主;

④以陶冶为主。

第二语言教学最主要的是训练为主的方法以培养技能和能力,同时结合适当的讲授方

法以掌握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

伦尼伯格于60年代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或称“临界期”

假说。

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

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此时大脑灵活,可塑性大,因而比较

容易习得语言。

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

2、记忆的类型:

(1)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