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459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81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展示企业2994家,210家企业实现融资交易64.8亿元,团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共建的“中国青创板”落户该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累计成交碳配额2350.88万吨,成交金额9.64亿元,约占全国的42.37%(含一、二级市场)。

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实现交易额50.31亿元。

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州钻石交易中心获批设立。

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设立工作明确写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增强

“十二五”时期我市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双百工程”,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不断取得新突破。

2015年全市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双双突破100家,其中,境内外上市公司115家,比“十一五”期末新增45家,总市值1.78万亿元,累计融资额近3000亿元;

新三板挂牌企业156家,总市值394亿元;

创业及股权投资机构约1000家,管理资金规模约2000亿元。

2015年全市共发债融资3825.44亿元。

2015年全市直接融资占比达33.6%。

全市11个区成立了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近100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区级政府投资基金全覆盖。

五、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

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和金融新业态,新设寿险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一批法人金融机构,越秀集团成功收购香港创兴银行,广州台资银行实现“零的突破”。

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新突破,市政府与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合作设立了两只全国最大的保险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广州的保险资金总额达1576.8亿元。

出台了《广州市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成立科技支行。

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推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广州民间金融街、天河CBD(中央商务区)、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海珠万胜广场为广州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

在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共备案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24笔56.88亿元,汇入贷款资金24.16亿元。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开展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提供贷款总额达100亿元;

全市小额贷款公司75家,小额再贷款公司1家,贷款余额162.76亿元;

融资性担保机构48家,在保小微企业和“三农”1782户;

村镇银行7家,资金互助合作社2家。

在全国创新建设金融服务站,全市共建成社区金融服务站495家,社区覆盖率达32.2%;

建成农村金融服务站83家。

六、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省政府成立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共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强大合力。

市政府金融办更名为市金融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强化金融工作职能。

先后出台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决定》《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争取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等先行先试政策,初步构建起涵盖金融机构、平台、市场、人才、服务等各领域,具有广州特色的金融规划与政策体系。

举办了4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

博览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专业展会。

举办了18次珠江金融论坛,有效提升了广州金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组织评选了3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设立了金融高端智库——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

开展了高层次金融人才评定和金融创新、金融研究成果评选工作。

由广州牵头发起设立了泛珠省会城市金融办联席会议,共促区域金融合作发展。

金融法制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设立了金融审判庭和金融仲裁院。

成立了广州金融业协会、广州市股权投资行业协会、广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

大力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区域金融安全和稳定。

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先进金融中心城市相比,广州金融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缺乏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影响力不足。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市属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少、资产规模小、综合实力弱。

二是金融服务功能有待提升。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上市公司少、融资规模偏小。

金融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金融产业的城市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除越秀、天河、南沙、黄埔、增城之外,全市其他6个区尚未有明确的金融产业布局规划,不利于我市特色金融发展和做大做强全市金融产业。

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偏弱,金融发展创新氛围不浓,对高端金融人才缺乏吸引力。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纵观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仍是广州金融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新形势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升级加快,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国家加快深化金融改革,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成为重点发展的新方向。

二、新机遇

(一)国家“一带一路”和泛珠区域合作战略拓展了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我市与亚洲、非洲、欧洲的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更加广阔。

泛珠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二)广东自贸试验区带来了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契机。

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实施为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15条政策”获国务院批准实施,为广州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带来重大发展契机。

(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

省委、省政府对广州金融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广州要加快抢占金融、科技、总部经济三大经济制高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中心一体系”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全市各界对于将金融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形成了共识,寄予了厚望。

三、新挑战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突出,国家提出和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全国大城市金融竞争加剧。

国内各大城市更加认识到金融业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加地方财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对金融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极力争夺金融机构、平台、政策试点和高端人才,对广州形成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促进金融深化发展,完善金融产业和城市空间布局,鼓励金融创新开放,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构建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高效、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与国家深化金融改革进程相一致、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相统一的区域金融中心。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广州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总目标,以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枢纽,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为导向,通过实施“金融+”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金融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增强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使金融成为我市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将金融业打造成为全市服务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2%以上;

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

金融保险业税收收入达600亿元以上;

打造1—2个全国性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

培育15家以上总资产进入中国金融500强的金融机构;

培育1—2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

培育500家以上上市公司(含新三板)。

二、行业目标

(一)银行业。

到2020年,银行业总资产达到8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规模分别超过6万亿元和4万亿元,综合排名保持全国前三。

(二)证券期货业。

到2020年,培育发展6家以上市场规模和竞争力居同行业前列的证券、基金、期货业法人金融机构,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

(三)保险业。

到2020年,各类保险机构达到100家,年保费收入超过1000亿元,保险深度接近4%,保险密度超过6000元/人。

(四)其他金融业。

到2020年,各类类金融机构和组织达3000家以上,与银行、证券、保险等共同构成高度发达的金融组织和市场体系。

第三章 完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

第一节 发展广覆盖的银行市场和组织

一、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

(一)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加快发展。

支持广发银行稳中求进、深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做大做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特色化”“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金融体系重要主体。

支持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尽快完成上市工作。

引导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重视发展中间业务,为长尾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支持广州银行加快网点布局和业务拓展,着重发展财富管理、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等业务,发起设立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信用卡公司。

支持广州农商银行继续大力发展小微金融和农村金融业务,开拓供应链金融和投资理财服务,新设消费金融公司、信用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村镇银行控股管理公司。

(二)大力争取设立民营银行。

继续大力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在广州设立1—2家民营银行,充分利用广州“千年商都”的良好条件,支持民营银行开展特色经营,重点为中小微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探索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创新,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拓宽渠道。

(三)支持发展村镇银行。

鼓励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

支持在穗村镇银行开设分支机构。

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

支持广州农商银行设立村镇银行管理公司。

(四)争取设立有限牌照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贯彻落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国金融机构与中国公司、企业出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适时在自贸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不断丰富完善我市银行机构体系。

二、支持银行机构地区总部提升在本系统的地位和影响

(一)支持银行机构地区总部改革发展。

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在穗地区总部强化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推进业务整合与流程再造,开展产品创新,增强对系统内金融资源的调配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提升在本系统的地位。

支持大型银行机构在穗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信用卡中心、票据业务中心等专营机构,支持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直接隶属于法人银行机构的产品研发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私人银行业务中心、支付结算中心等配套服务机构。

支持各银行机构地区总部之间开展业务合作,增强市场活力。

(二)支持外资银行机构发展。

支持在穗外资银行机构发展特色业务,不断做优做强。

推动香港创兴银行在广州设立总部机构,大力引入港澳台地区银行机构在穗设立地区总部。

支持和引导外资银行机构进驻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等金融功能区。

三、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发展信托公司。

支持信托机构搭建国际业务平台,申请境外投资业务资格,打通境内外资金和资产配置渠道。

支持粤财信托、大业信托积极开发人民币信托产品,发展公益信托、信托基金和以家族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

推进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完成重组工作。

(二)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鼓励支持省、市企业集团积极申报设立财务公司。

支持南航集团财务公司、南方电网财务公司、广州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广汽集团财务公司等做大做强。

大力争取新设广州港集团财务公司、岭南集团财务公司等。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财务公司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条件下,申报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业务资格。

(三)发展金融租赁公司。

鼓励支持航空、船舶、医疗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申报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利用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现行税收政策和境外优惠政策,设立专业子公司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鼓励各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购买金融租赁服务。

支持珠江金融租赁公司做大做强。

支持金融租赁行业共同组建市场化的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

(四)发展消费金融公司。

发挥广州“千年商都”优势,争取新设一批消费金融公司,推进汽车、家电、教育、旅游等信贷消费。

支持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大做强,助推零售消费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

(五)发展汽车金融公司。

研究通过汽车消费贷款贴息等方式促进汽车金融业务加快发展,支持广汽汇理汽车金融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新设1—2家汽车金融公司。

四、加快发展货币信贷市场

(一)积极发展同业拆借市场。

鼓励和支持广州地区金融机构参加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引导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取得做市商资格。

进一步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开展区域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试点,争取设立票据交易中心(所)。

(二)加快发展外汇交易市场。

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涉外企业积极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加快新产品研发和系统建设,推出人民币和外汇衍生品交易,构建综合性外汇电子交易平台。

争取成立广州区域外汇交易清算所。

(三)发展信贷市场。

鼓励银行业利用银团贷款等多种信贷工具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国有企业的信贷投放,打造区域银团贷款定价中心。

发展区域信贷资产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贷款和信托资产出售转让、银团贷款分销、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加强研究和发展小贷、微贷市场。

(四)发展黄金交易市场。

扩大黄金市场投资主体范围,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黄金市场交易。

支持国内外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会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在广州拓展实物黄金交易、账户黄金交易、黄金衍生产品交易、黄金交易所代理业务以及黄金融资业务。

第二节 充分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争取设立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贯彻落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推进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同时继续探索研究新的交易品种。

做优做大碳现货市场,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成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及配额有偿分配平台,开发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碳金融产品,打造服务全国、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碳交易平台。

二、做大做强证券、期货机构

(一)支持广发证券打造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广发证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

(二)支持广州证券、万联证券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券商。

支持广州证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业务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

支持万联证券通过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并购重组等进行资本补充,择机开展上市工作。

鼓励广州证券、万联证券创新人力资源长期激励方式,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员工持股方案。

(三)大力发展公募基金公司。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设立更多基金公司。

支持富荣基金公司加快业务拓展,做大做强。

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公募基金公司落户广州。

(四)新设一批证券、基金、期货机构。

充分利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放宽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准入和交叉持牌政策,支持在广州新设一批证券、公募基金、期货公司。

加快推进在我市设立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鼓励支持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设立资产管理、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承销保荐等专业子公司。

三、推动企业上市和在新三板挂牌

(一)推动企业改制上市。

政府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建立合作机制,强化专业指导,加大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认识和能力,推动我市发展前景好、成长性高的企业早日启动改制工作。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我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获得多层次服务和支持。

强化与境外证券交易所的联系机制,帮助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规范发展。

(二)积极推动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加大对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引导、培育、服务和扶持奖励力度,为企业改制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问题,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在各区建设新三板实训基地、新三板企业孵化基地,争取挂牌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位。

四、做大做强广州股权交易中心

(一)大力推动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

支持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挂牌后的辅导及相关配套服务,继续出台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打造立足广州、服务全省、辐射华南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

推进与中国证券业协会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和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紧抓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和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落户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的契机,深化与沪深交易所的合作。

建设互联网金融股权众筹平台,拓展服务内容和市场衔接。

(二)创新发展“中国青创板”。

积极争取团中央和省政府支持,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围绕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成多层次、多品种、多服务方式、面向全国的统一市场体系。

将服务向前延至创业期项目,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创业基金,打造全国性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五、加快发展政府产业投资基金

推动各区设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激活社会资本投资,加强与政策性银行的对接合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广州基金进一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搭建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直投、产业融资等全链条基金管理体系。

推动广州国资国企创新投资基金等国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打造国资产业基金集群,发挥国资产业基金在优势产业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广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业,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六、积极发展私募基金

创造良好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等各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穗聚集发展。

充分利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鼓励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穗创新规范发展,开展境内外股权投资。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

吸引国内外高净值人士以及全国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大型企业成为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者。

加强广州股权投资基地建设,鼓励股权投资机构和人才在穗集聚发展。

七、大力发展各类交易市场

(一)发展金融要素交易市场。

支持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开展贷款和信托资产出售转让、银团贷款分销、小额贷款公司收益权融资、跨境资产交易等业务,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私募债市场。

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构建“一所、三平台、五市场”的专业化航运服务支撑体系,编制珠江航运指数,研究编制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指数。

(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广州交易所集团平台下碳排放权交易、农村产权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环境资源交易、体育资源交易、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物流交易、林权交易等专业化交易市场平台,促进各要素流转,将广州交易所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交易所化专业市场。

积极主动利用广州交易所集团各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融资需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三)发展商品交易市场。

探索开展大宗商品、航运指数等场外衍生品交易试点。

支持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开展仓单登记、托管、串换、融资服务,设立融资仓库,争取将广东地区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纳入统一清算,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泛珠三角的商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支持广州商品交易所开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配套服务。

(四)发展物流交易市场。

鼓励通过互联网加快物流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支持广州物流交易所搭建“物流交易平台+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的全国性物流信息交易和物流金融服务网络,探索以物流大数据推出物流信用评级以及物流融资服务。

八、加快发展债券市场

鼓励我市企业利用银行间、交易所市场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利用境外市场发行本外币债券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解决中长期资金需求。

鼓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探索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券等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