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507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Word格式.docx

似,好像。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春日》

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

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五、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柳》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荷花

一、《荷花》这篇课文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三、重点语句

1、冒:

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

2、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这是理解句子内涵的练习,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我把自己不自觉地当作一池美丽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

说明荷花的美丽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3、“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重点是通过讨论领悟:

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4、写荷花姿态的句子:

有的才展开两三篇花瓣。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

5、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是一个比喻句,好处是能更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的多、绿、圆的特点。

珍珠泉

一、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泉水清、深、绿)

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

一、 

我的发现:

有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组成了一个新的词语,意思发生了变化。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二、自主积累数量词

一支歌曲 

一阵微风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束金光 

一幅画面 

一串珍珠 

一对翅膀

三、积累词语

描写花草的: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描写日月的: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描写山峦的: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第二单元

保护周围的环境

5、翠 

一、文章中心三、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 

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二、翠鸟的特点: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个方面来写的。

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

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

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鸣声清脆;

飞的速度极快,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

三、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

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四、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第二句的好处:

“爱贴着水面疾飞”比“爱在水面上飞”更能准确、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

2、 

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a、“蹬开”比“离开”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b、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五、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认真体会作者的写法。

6、燕子

一、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饥寒交迫:

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气温骤降:

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

就是出发上路。

三、课文中心:

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

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 

) 

疲劳-----( 

温暖-----( 

舒适-----( 

五、重点语句

1、消息后,居民们( 

纷纷 

)走出家门,( 

冒着 

)严寒,( 

顶着 

)漫天飞舞的大雪,( 

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从上面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2、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从“冻得通红、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六、泡泡语: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

理解:

作为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课文中心

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三、词语解释

郁郁葱葱: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裸露:

没有遮盖或遮蔽

四、重点语句体会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

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五、泡泡语:

我知道“大雨没喘气”的意思

这里的“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8、路旁的橡树

一、词语解释

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语文园地二

一、会照样子写比喻句

二、积累反义词

清—(浊)廉—(贪)正—(偏)罪—(功)善—(恶)罚—(奖)懒—(勤)优—(劣)

三、背诵、默写并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作者是谁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隐隐夏木转黄鹂。

(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四单元复习讲义资料

第三单元

9、《寓言两则》

一、《亡羊补牢》

1、理解成语的意思:

亡:

丢失 

补:

修补 

牢:

羊圈

亡羊补牢:

丢失了羊修补羊圈。

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

——(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理解: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养羊人认为羊丢了,修补羊圈于事无补。

4、理解: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二、《南辕北辙》

辕:

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

辙:

车轮走过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南辕北辙:

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

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3、这个人往北走的原因有:

马跑的快、车夫驾驶技术高超、带的盘缠多。

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

“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

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

三、《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和《南辕北辙》中的去楚国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虽然在第一次丢羊后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修补羊圈,但在第二次丢羊后人士到自己不应该不停邻居的劝告并及时改正了,而《南辕北辙》中去楚国的那个人却不听朋友的劝告,执意往北方走,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10、《惊弓之鸟》

一、理解成语的意思: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二、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

1、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第一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上飞,飞得急;

第二个“直”是说大雁一个劲往下掉,掉得快。

两个“直”准确地描写出大雁听到弦响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

2、阅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回答:

更羸一共说了(4)句话。

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

第二句是更羸分析大雁(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看出更羸知道(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第三、四句话写大雁(落下来的原因)。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更羸知道只需(拉弓)不需(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

(更羸看到大雁后断定这只雁受过箭伤。

他首先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

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而且孤单失群。

从而判断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为什么他能判断出大雁受过箭伤?

(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关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三、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倒叙的写法。

11、《画杨桃》

一、理解: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这句话是(父亲)说的,第二句话是(老师)说的。

他们说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或做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1、从我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就像五角星。

2、我按照爸爸的叮嘱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三、理解下面句子:

1、“好——笑!

”中的“——”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现了几个同学(嘲笑)的神态。

2、“不……像。

”“像……五……五角星。

”这里的三个“……”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四、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却说“不像”,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的思想对待事物。

五、阅读课文第18自然段,思考:

1、老师说的画可以分为几层?

如何分?

(可以分为三层。

2、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1、看到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2、当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

3、要实事求是。

六、为什么课文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老师和父亲虽然都是在教我怎样画画,但它们的话却道出了一个真理:

做事或看问题应该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要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无论何时,无论何事都能受益!

七、读了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一、事情的起因是?

(画师考徒弟:

同样的纸画最多的骆驼)

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的?

(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二、为什么小徒弟会得到师傅的赞扬?

(因为小徒弟虽然画上只有两只骆驼,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

他的画构思巧妙,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有创新能力,所以受到赞扬。

三、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做事情需要有创造性,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语文园地三

一、“我的发现”:

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

(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肯定。

二、“读读记记”:

这几个句子都是比喻句。

三、“读读背背”:

要求会背、会写。

第四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一、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写“我”从外祖母去世知道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

昨天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

时间一去不复返。

“所有”和“永远”在句中的作用是:

强调时间的宝贵。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

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当一天过去后,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成为过去。

虽然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但这个太阳却是新的一天的太阳。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比喻时间飞快,突出时间的宝贵。

4、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着急什么?

悲伤什么?

(“我”着急时间过得飞快,悲伤时间一去不复返。

(2)“我”又高兴什么?

快乐什么?

(“我”高兴“我”跑赢了时间,快乐“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3)“和时间赛跑”是怎么回事?

(“和时间赛跑”就是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做完每件事。

5、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

(“受益无穷”的意思是:

得到无尽的好处或利益。

益:

好处。

穷:

穷尽。

三、学了《和时间赛跑》这一课,你有什么启示?

答:

虽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四、背诵默写课后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宝贵,你能写两句关于时间的格言吗?

课余时间我很会收集,我又收集了很多时间的格言,我就为你写两句吧。

14、《检阅》

一、文中写了关于检阅的哪几件事?

1、准备检阅。

2、检阅时的情景

二、回答问题。

1、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第3自然段)

(非常为难。

因为队员们怕拄拐的博莱克会影响到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如果不让他参加,又担心会伤害他,因为感到为难。

2、“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这件棘手的事是什么?

(这件棘手的事是游行检阅时博来克怎么办?

“确实”、“非常”看出事情的棘手。

3、“劝他不去?

要不把他放在队尾?

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

可是跟他怎么说呢?

谁去跟他说呢?

”这是对队员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队员们(心存顾虑,不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来克。

4、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第12自然段)

兴奋、自豪

5、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真棒”:

因为博莱克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而是很自信,对充满了热爱之情。

“这些小伙子真棒”:

因为这些儿童队员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没有歧视拄拐的博莱克,而是大胆的让博莱克站在游行队伍的第一排。

所以人们赞扬了他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三、我想对博来克说几句话:

1、博来克,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自信。

我也会象你一样,做一个坚强的人,而且我也会热情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2、博莱克,我真佩服你,你并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你是一个自信,自尊,自强,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你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5、《争吵》

一、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如何?

(争吵前:

我:

嫉妒 

克莱谛:

无意;

争吵后:

后悔、矛盾、不安 

克莱谛:

伤心 

宽容

我:

知错就改 

主动示好)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不安”是怕克莱谛放学后再报复我。

“后悔”说明“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该和克莱谛吵架。

2、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瞟”是斜着眼睛看。

“不是愤怒”说明克莱谛并不生“我”的气,他为我的行为感到“悲哀”,为“我”不承认错误而伤心。

3、终于挨到了放学。

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听见克莱谛从后面跟上来。

(“挨”字用得好,是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

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了出来。

4、他又说:

“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

“我也等着你!

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但心里想的却不一样,克莱谛心里想着(跟“我”和解),“我”却想着(怕他报复一心防御他。

5、“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父亲认为(克莱谛)比(“我”)高尚,因为(克莱谛能谅解“我”的过错,宽容“我”,珍视友情。

)父亲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是自己错了,应该(主动认错),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6、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

(1)“我”和克莱谛争吵后,为什么很后悔?

(因为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我想起……)

(2)这段话中,作者分几步写出“我”内心矛盾心情的?

(分三步。

不安——后悔——矛盾)

三、学了本课,你认为他俩是什么样的少年呢?

1、安利柯是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人。

2、克莱谛是一个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别人,珍视同学友情的人。

四、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朋友之间要互相谅解、彼此宽容。

16、《绝招》

1、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

哪几种绝招?

2、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

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了大拇指?

(小柱子第一次比赛输了,他觉得十分丢脸,很不好意思。

他练习了口算的绝招。

当伙伴们说完题目后他脱口而出结果,而且完全正确,所以伙伴们竖起了大拇指。

3、小柱子高兴地说:

“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

)”

4、小柱子是一个好强,不服输,自尊,勤学苦练的孩子。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出一身好本领;

要练,就练出对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语文园地四1、我的发现:

比较形近字,会区分组词。

2、我会填:

注意“的”、“地”、“得”的用法。

3、读读背背:

1—4语文园地复习

一、带有反义词的词语。

攻守

从上面的词语中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反的)。

请你再写四个这样的词语(高低、是非、呼吸、上下、大小、前后)

二、我会填

一(串)珍珠 

一(阵)微风 

一(眼)清泉

一(束)金光 

一(幅)画面 

一(首)赞歌

三、照样子写词语

群芳吐艳( 

)( 

旭日东升( 

崇山峻岭( 

一、读句子回答问题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我发现(每组的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表达得具体,形象,同时第二句话也是比喻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