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508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一:

省优质课一等奖

教案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绘之景,体悟所抒之情,发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和类似文本比较品味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与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故都深切眷恋和深远幽思的情感。

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欣赏和优美语言的鉴赏,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景物,体味情感。

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选取与作者感受的独特性,从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强烈“主观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见功力的字词。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自由交流话题“同学们对于秋风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对秋天的与众不同的感触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作者

请看大屏幕,请一生读。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写作背景放在第二课时,学习12段探求作者思想的时候再知人论世。

三、解题

问:

“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题可否换成“北平的秋”?

引导:

学生回忆关于“故”的诗句。

大屏幕展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明确: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四、诵读

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

给段落编号,找出具体描写秋天景物的段落。

提示:

宜慢不宜快,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明确:

第3-11段。

五、鉴赏:

第三段

1.听读

听读名家朗诵本段,勾划本段里的景物和描写人物的动词。

明确:

景:

天色、飞声、日光、蓝朵

人:

泡、坐、听、数、对

2.品味语言,可以参考课后练习二的第1题的提示。

明确:

有声有色。

动静结合。

3.探究:

(1)颜色“蓝白”

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点拨:

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譬如:

①教室墙壁的颜色、灯光的颜色,窗帘的颜色(蓝)——宁静。

夏天你愿意什么颜色的屋子(蓝)——清凉。

有人去世了,哀悼的人戴着白花、黑纱(不是红花、红纱)—压抑、悲凉。

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

冷清。

凄清如许。

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可谓是透人肌骨啊。

师:

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下面老师奖励大家一个问题。

思考:

为什么第11段的结尾用“GoldenDays”而不用“黄金般的日子”?

明确:

颜色的协调,情绪的需要。

(2)动词“数”

师:

请问日光能数吗?

并且是“细细的数”为什么他数的这么有味道?

“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

“细数”,透露出悠闲、惬意。

师:

恩,是的。

但是仅仅就这一点吗?

老师还读出了寂寞和悲凉。

大家同意吗?

幻灯片:

展示1:

同学们爱不爱看古龙的武侠小说?

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第三十九回“阿飞”一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

“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

“嗯。

李寻欢道:

“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

“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展示2: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

学生品味,教师点拨。

明确:

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

透出的是什么?

生: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

是的。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阿飞、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明确:

情景交融。

4.静思冥想,体味景中之情

师:

在喧嚣的现代都市,我们很难再寻到郁达夫的这一椽破屋了,也就缺少了这种生活体验。

但是我们可以静思冥想,试着来体验一下与郁达夫类似的审美快感。

要求:

请闭上眼睛,我读文字,大家跟我一起来想象。

导读材料:

一个悠闲的秋日,星期天清晨,我坐在一间久无人住的古老破旧的四合院里,手捧一碗浓茶,抬头可以看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俯身可以采撷大朵大朵牵牛花的蓝朵,耳边不时传来三两声驯鸽的飞声。

而我,久久的坐着,久久地细细辨析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怎么数也数不清,怎么数也数不够……

师:

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寂寞,悲凉。

很好,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有感情的把这几句写景读一遍。

5.思考: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探究:

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写了一些平常的景物呢?

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①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从细小的东西入手,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③名胜游人如织,是吵闹的、拥挤的。

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

师:

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

吻合吗?

明确:

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

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

作者就点到为止。

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以情选景,不蔓不枝。

六、鉴赏:

第一段

问:

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

追问:

难道我们合肥到了秋天就不是这种感觉吗?

难道这是故都的专利?

明确:

加上“特别地”。

师:

学生易把重音放在“清、静、悲凉”。

举例:

大家都很漂亮,她特别漂亮!

说明重音应在“特别”上。

同学们再读,夸张一点。

学生活动:

齐读本段。

注意感情的把握。

明确:

像这样提纲挈领,笼罩全篇的句子就是课文的文眼。

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如:

《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七、小结

今天我们在郁达夫所展示的这副立体的故都的秋景图中,较深入的探讨了作者以情选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下节课我们围绕文眼,继续欣赏故都的美景。

八、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与前一课《荷塘月色》比较阅读,谈谈两篇课文在情景处理上的相异点。

九、板书

故都的秋郁达夫

(特别的)

清、静、悲凉(文眼)人:

泡、坐、听、数、对

一曲悲凉的颂歌

十、教后记

篇二: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一、定向

学习目标

通过赏美景,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二、导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个散文家写过这样一句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就是郁达夫。

怎样的秋让郁达夫愿意折寿去换取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

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赏析重点。

(第二张幻灯)全班读

欣赏大自然地优美景致,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师:

我们学习《荷塘月色》时,学习两个鉴赏散文的方法,今天学第三个,就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二)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解决几个问题:

1: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全班回答】(清、静、悲凉)

一开篇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北国的秋的独特感悟,这就是我们说的开篇点题,统领下文。

本段就是课文的中心段。

2.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写这秋味的呢?

(请学生找)

明确: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第三张幻灯片)

(三)领略意境,探究学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小院秋景图,请莫慧莉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幅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听得到飞声——境的宁静

细数日光、

静对牵牛花——心的宁静

牵牛花的花色——境的清冷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一庭院落、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点画出故都市井的情韵,几声鸽鸣,几朵牵牛花,几颗秋草,这样冷清的氛围自然而然的传递出几许悲凉,几许落寞,不必渲染,不必刻意,人便浸在这故都的秋味中了。

2、是啊!

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

?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4至11自然段,用“故都的是清的,清在?

?

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

?

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

?

里”进行仿句练习。

(教师放音乐)

看来,同学们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有了深刻的体会,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

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孤独、寂寞、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他的生平开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孤

独、寂寞、忧伤、悲凉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突出特色。

探究:

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有人认为本文是悲秋,你认为呢?

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明确: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女生读一、二段,男生读十三自然段。

下面同桌交流讨论,等下请一些同学说以说。

我认为是颂秋

第一自然段,对北国之秋的感受:

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秋味,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②第二自然段,对江南之秋的感受:

慢、润、淡。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不能让人满足。

用对比的手法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十三自然段。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于味。

四个比喻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热爱、眷恋。

由此可见,文中的客观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感的向往、热爱、眷恋,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苦闷、忧思、落寞。

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

因此,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三、知识检测:

下列对于《故都的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句话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

D.课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

四、总结: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

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黑板板书:

故都的秋)。

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读屏幕上的话(第16张幻灯),向这位对自己的家国爱得深沉的作家致敬。

黄佳佳

篇三:

《故都的秋》教学

设计

(非常实用)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

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

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

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

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

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

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

《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

1、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一:

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

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

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

第一部分:

总起(1-2)思秋、赴秋

思考:

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

用什么手法来写?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

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第一层:

(3-8)绘秋

思考:

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

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第一个画面:

秋晨静观图

思考:

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体现在: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

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

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悲凉

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

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二个画面:

秋槐落蕊图

思考:

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景1: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

给人寂静的感觉-------静

景2: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

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

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

“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

------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

秋蝉残鸣图

思考:

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

是怎样的?

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

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衰弱”“残声”“嘶叫”“啼唱”

分析:

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

秋雨话凉图

思考1:

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

喜欢哪个季节的雨?

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

明确:

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

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

)----------冷清、寂静感

思考2:

“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明确:

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

思考3:

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明确: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

佳日秋果图

思考1:

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

景: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

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

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思考2:

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明确: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

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悲凉之感

【延伸】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

试从主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