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61762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计划课时:

1、2、3课时)

主备人:

祖玉敏参备人:

张立立、马金宏

 

一、内容与解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学习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要情感,学习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古都秋景作具体赏析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要情感,学习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问题是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要解决这一障碍,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1、指导学生朗读。

建议学生课前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郁达夫的作品及风格。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作者的独特的创作情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产生共鸣。

2、通过诵读能够整体感知美文的情感基调,然后快速阅读全文并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或段落。

3、引导学生总结鉴赏抒情散文的技巧。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的古诗词里有哪些是写秋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古代的诗人有悲秋也有颂秋的,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又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说春天让人朝气勃发、浮想联翩,秋则让人平心静气、深思细品。

请同学们打开诗词歌赋的记忆库,捡拾出几片金黄的秋叶,(刘禹锡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秋思”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熔铸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

那么散文大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种况味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故都的秋》。

(板书)故都的秋

(屏幕展现图片)

(2)介绍课文相关知识

[背景简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

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

“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

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

”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有助于课文的学习。

【进行新课】

(三)、大问题一: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二、朗读与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作者的感情基调。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

2、找一名学生朗读。

一名学生点评,然后教师指导并示范。

本文感情深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朗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当读到作者直接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通过以上反复朗读,学生已基本感受到了作者眷恋、向往、赞美之情,及悲凉、孤寂之味,并感知了内容,为理清思路奠定了基础)

3、作者感到北国的秋来的清、来得净,来的悲凉呢?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

(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目标检测

完成《学乐时空》知识点击部分第6------7页。

第二课时

大问题二:

探究与对话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篇正是这样,那么本文的文眼在哪里呢?

明确:

“可是呀,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前两段写什么?

是用什么手法写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文章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阅读3---11段,思考:

在作者的笔下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

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给我们勾画了五幅素描:

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②落蕊轻扫,③秋蝉残鸣,④都市闲人,⑤胜日秋果

4、快速阅读后两段,然后思考:

这两段写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这两段主要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

无比眷恋之情。

5、揣摩领悟语言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

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

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审美情趣?

提示: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

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

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

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之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

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

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

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

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

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

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

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

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武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

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中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

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众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

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

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

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目标检测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你如何理解这一段话?

明确:

这两个句子有人贬抑。

如一篇名为《白璧微瑕堪遗憾——名篇指瑕拾趣》的文章就指出,这两个句子是文章结尾处所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理由是“‘譬如’后面的四个意象的排列,说得都是南国之秋的美丽处,都是具有一种诗意美的,可是,到了后面,为了强调与北国之秋的比较效果,作者使用的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却实在缺乏美感。

原因有二:

一是用词太俗,不雅;二是意象本身粗陋,缺乏诗意。

这里出现的“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黄犬”、“骆驼”这一类字眼与前面文雅柔美的情味反差太大了,而这些用词所包含的意象意义也显得过于唐突粗俗,毫无含蓄蕴藉之美,与全文的风格迥异,实在有些煞风景……所以,我认为,这四个比喻句的排比实在有些不伦不类,难免给人一种狗尾续貂的感觉”。

大多数人褒扬。

首先是谭学纯教授对这一句子的评析。

他认为,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其次是贺诚章先生认为:

“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方秋天的具体差别的体验:

一是味道薄厚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又次漆瑗先生则认为:

“‘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再次是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先生的意见,他认为:

“作者把南方的秋味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认为前者之与后者,有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在这里,四对喻体作比较,目的是从四个角度说明一对本体的特点。

第一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浓烈度不同;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敦实度不同,这两点较为易解;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说明深长度不同,虽然同以上两对喻体都是就实论虚,但要同‘浓烈’‘敦实’相区别,已有不少困难;第四对喻体说明什么特点呢?

要从黄犬、骆驼的生活特点来考虑:

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如此轻佻,而骆驼一步一个脚印,这般厚重。

——这样,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四个概念对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使各尽其妙,又相互渗透。

又再次是张宏星先生认为:

“郁达夫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最后内蒙古扎赉特旗一中的李殿林老师对这一句子的解读。

他认为“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

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

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

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对这两个句子,我是不认同贬抑的观点的。

理由一,“明月”“秋潮”“凉雾”“残荷”并非都具有诗意,都美,如“残荷”。

看来“诗意”和“美”并非作者选择的目的,作者交待得很明确,这就是后一小句“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意思是南国之秋是美,但“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月”是朦胧的,“秋潮”“凉雾”是薄淡的,“残荷”则早失去了色泽。

理由二,“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鲈鱼”“大蟹”

“黄犬”“骆驼”是太俗,不雅甚至于粗陋。

但还要认真研究作者选用的意图。

我认为这太俗,不雅甚至于粗陋的意象刚好表现了北国之秋的特征。

北国之秋的什么特征呢?

这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

从语义学角度,“黄酒”味淡,而白干味浓,后劲很足,很大(查《现代汉语词典》得知“白干,白酒,因无色,含水分而得名”)。

这一比较显然是从味觉着眼,写出了南国之秋淡(色淡、味淡),北国之秋浓(色浓、味浓)。

再说“稀饭”与“馍馍”,也是从味觉着眼,“稀饭”清淡,不耐咀嚼,而“馍馍”则相反。

在这两点上,我与前面诸位持褒扬态度的专家的意见大都一致。

又说“鲈鱼”“大蟹”。

“鲈鱼”,查《现代汉语词典》,可得知“身体上部青灰色,下部灰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生活在近海,秋末到河口产卵”。

再查《新华字典》得知“体侧扁,嘴大,鳞细,银灰色。

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肉味鲜美”。

“大蟹”,呈橘黄色,味鲜美。

二者的比较点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一是“色”,更是“味”。

“鲈鱼”肉细而嫩,不耐咀嚼;而“大蟹”,耐嚼,值得品味。

这一点可能与前面众专家理解有所不同。

再接着说“黄犬”“骆驼”,这里的比较点在于形体的小和大。

“黄犬”表面上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实喻南国之秋的味小色淡;而“骆驼”表面上喻北国之秋范围广大,实喻北国之秋的味足色浓。

由此可知,作者巧借两组事物在味的淡与浓,不耐嚼与耐嚼,形体的小和大道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不同美,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浓而有味,富有层次和深度,使人感受到北方人的一种特别的文化内涵。

所要强调的是两组意象其比较点最终落在了作者在文句中就清楚交待了的一小句上,这就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指南国之秋,北国之秋反义理解即可)”,也就是两个字“色”和“味”,特别是“味”。

有位老师在上课时总结得好,他是这样总结的: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

味。

而文中的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从修辞学上来论,此句当属辞格套而兼用,即排比套比喻兼对比。

这与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

从逻辑上来说,属于一种类比兼比较。

用“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来类比南国之秋,用“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来类比北国之秋。

另外这两组事物之间又是比较,突出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各自特点。

从艺术效果来讲,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而巧妙的对比,则突出了中国北方之秋的深味,渲染作者对故都的那份赤子之爱。

在结构上成了整句,给人以整齐的建筑美的印象;同时一气呵成,语势贯通,读起来节奏感强,给人以音律美,还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

从平仄的角度推敲,可关注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作者注重了平仄的搭配,尤其是最后一句,几乎都是平声,这虽然可能是作者无意的,但很符合我们的朗读和审美习惯。

总而言之,郁达夫先生的这两个难句,虽难破解,但意蕴深厚,极为耐读。

可以说这处名句,是个极深的比喻句,它从作者的心的最深处流淌出来,道出了故都之秋的神韵,读来如饮醇酒,久而弥笃。

第三课时

三、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

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总起(第1、2自然段)

1、写故都秋之感。

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写江南秋之感。

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

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

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么?

“神”是什么?

“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

“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

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