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636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电工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docx

《电工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基础.docx

电工基础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2003年4月修订)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电磁以及有关的电工基础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工理论,能对一般的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具有一定的电工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打好基础。

3.本课程的总学时数

本课程总学时为本120学时。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应以讲解电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适当联系后继课程和实训技能。

电工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予以充分注意和重视。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工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主要应用。

2.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电工基础课的研究对象、电能的特点和应用。

2.电工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4.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讲课时应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教学要求:

1.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掌握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

3.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学内容:

1.电路、电流、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密度。

2.电位、电压、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动势。

3.电阻、导体电阻的计算,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常用电阻器、电导、电阻器的标称值、色标法。

4.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外特性。

5.电功与电功率。

6.焦耳定律。

7.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短路、断路。

教学建议:

对物理课中已学过的内容可作适当复习,并引导到电工技术方面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第二章直流电路

教学要求:

1.掌握串联、并联、混联电路有关计算方法(电流、电压、电阻、电位、功率等)。

要求学生对

电路的计算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

3.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使学生掌握分析计算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重点是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戴

维南定理。

5.能计算两网孔复杂直流电路(对三网孔及其以上的复杂直流电路,只要求能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内容:

1.电阻的串联电路、分压公式。

2.电阻的并联电路、分流公式。

3.电阻的混联电路、计算举例。

4.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5.电桥的平衡条件。

6.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7.复杂直流电路概述、支路、节点、回路、网孔。

8.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9.支路电流法。

10.戴维南定理。

教学建议:

1.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并与物理课学过的内容合理衔接。

2.本章应以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主进行教学,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电路计算。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

教学要求:

1.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及磁场与电流的关系,掌握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

2.了解铁磁材料的磁化和分类。

3.理解磁路的概念以及磁路欧姆定律。

4.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

5.掌握自感的基本知识。

6.掌握互感的基本知识。

7.了解涡流和RL电路暂态过程的一般知识。

教学内容:

1.磁的基本现象、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2.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磁场强度

3.磁化、磁滞回线、铁磁材料性能与分类

4.电磁铁、吸力公式

5.磁路、磁路欧姆定律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

7.电磁感应定律、右手定则。

8.自感现象、自感系数、线圈中的磁场能量。

9.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互感系数、同名端、互感线圈的串联和并联、涡流。

10.RL电路在接通、短接、断开时的暂态过程、时间常数。

教学建议:

1.教学中一定要讲清磁滞回线的形成过程并能使学生从磁化曲线上理解铁磁材料的基本特性。

2.建议用电磁铁做铁芯线圈磁路的演示实验,定性观察磁路中有关量间的关系。

3.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应用楞次定律去判定自感或互感电动势(电流)的方向。

4.使学生牢固建立自感系数的概念,为后面讲述电路的基本参数——电感打下基础。

5.互感线圈的串联及并联,只需讲清概念让学生定性了解。

第四章电容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会识别常用电容器。

2.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和暂态过程。

3.掌握电容器的主要指标和使用时的连接方法。

4.掌握电容器的选用方法。

教学内容:

1.电容器及其充放电。

2.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3.暂态、RC电路暂态过程的一般规律、时间常数。

4.电容器的种类和选用。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并达到能识别、会选用电容器的目的。

第五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3.掌握三种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数量关系、相位关系。

4.掌握感抗、容抗的有关知识。

5.能用矢量图对一般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6.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方法。

7.了解谐振的概念,熟悉串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及应用。

8.理解符号法的基本理论。

9.能用符号法对电路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教学内容:

1.交流电的一般概念、交流电的优点、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2.瞬时值、最大值、周期、频率、角频率、频率与磁极数的关系、相位、相位差

3.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4.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旋转矢量

5.纯电阻电路

6.纯电感电路、感抗

7.纯电容电路、容抗

8.用矢量图分析简单交流电路

9.交流电路的功率、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10.谐振、串联谐振

11.符号法的基本理论

12.用符号法分析计算串联、并联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建议:

本章应特别加强相位及相位差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从物理意义和矢量图两方面弄清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矢量图分析简单交流电路。

讲授符号法前应复习(或介绍)有关复数及其基本运算知识。

符号法是向学生介绍分析计算交流电路的另一种方法,为其他专业技术课的学习提供一个工具,因而符号法不宜以电路计算为重点讲授。

第六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掌握其表示法。

2.掌握三相电源绕组及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

3.掌握三相对称负载的计算(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能正确绘出相量图。

4.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一般的分析方法。

5.理解中线的作用。

教学内容:

1.概述、三相交流电的产生、表示法、相序

2.三相电源绕组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3.三相负载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4.三相不对称电路的简单分析计算

5.三相对称电路的计算、中线的作用

6.三相电路的功率、功率计算公式

教学建议:

1.三相电动势的产生可用模型演示讲解。

2.讲解前,最好领学生参观一下变电站、配电所和供电线路,使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

3.单相与三相对比讲解。

三、课时分配表

章节名称

总课时

授课

习题

实验

机动

绪论

0.5

0.5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11.5

9.5

2

§1—1电路及电路图

0.5

§1—2电流

1

§1—3电压与电位

1

§1—4电动势

1

§1—5电阻与电导

2

§1—6欧姆定律

2

§1—7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1

1

§1—8电功与电功率

1

1

第二章直流电路

16

12

4

§2—1电阻的串联

1

§2—2电阻的并联

1

§2—3电阻的混联

2

2

§2—4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1

§2—5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

§2—6基尔霍夫定律

2

2

§2—7支路电流法

2

§2—10戴维南定理

2

第三章磁场与电磁感应

20

18

2

§3—1磁的基本知识

2

§3—2磁通和磁感应强度

1

§3—3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1

§3—4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

2

§3—5铁磁物质的磁化

1

§3—6电磁感应

3

2

§3—7自感电动势与自感系数

2

§3—8互感现象与同名端

2

§3—9RL电路的暂态过程

1

§3—10磁路与磁路欧姆定律

1

§3—11电磁铁

1

§3—12涡流

1

第四章电容器

11

9

2

§4—1电容器及电容量

2

§4—2电容器的联接

2

§4—3电容器的充放电

2

2

§4—4RC电路的暂态过程

2

§4—5电容器的种类及选用

1

第五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5

23

2

§5—1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

§5—2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2

§5—3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法

2

§5—4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

2

§5—5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

2

§5—6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

2

§5—7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

2

§5—9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

2

2

§5—11串联谐振电路

2

§5—13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2

§5—14符号法

4

第六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2

10

2

§6—1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

§6—2三相电源绕组的联接

1

2

§6—3三相负载的联接

2

§6—4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

§6—5三相电路的功率

2

§6—7中线的作用

2

合计

96

82

2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