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673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章环境卫生土壤卫生和改厕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A.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B.影响土壤的环境容量

C.影响土壤的元素含量D.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生活活动

E.以上都对

11.关于土壤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构成和性状能影响微小气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D.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E.以上都不对

12.土壤氮素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

A.硝化作用、氧化作用、反硝化作用B.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C.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腐殖化作用D.硝化作用、微生物作用、腐殖化作用

E.氧化作用、微生物作用、腐殖化作用

13.含氮有机物进入土壤后进行无机化的第一个阶段是()

A.硝化作用 B.氧化作用C.腐殖化作用D.氨化作用E.微生物作用

14.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

A.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B.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C.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D.有机物的有氧分解过程

E.有机物的硝化阶段

15.以下哪个物质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在有氧条件下无机化的最终产物()

A.氨B.吲哚C.二氧化碳

D.硫化氢E.甲烷

16.土壤微生物对有机农药的生物化学作用主要有()

A.脱氯、脱烷基作用B.氧化还原作用C.环裂解作用

D.水解作用E.以上都对

17.一般来说,重金属在哪种土壤中容易迁移()

A.腐殖质多的土壤B.颗粒小的土壤

C.pH低的土壤D.呈还原状态的土壤E.黏土

18.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不包括()

A.钢铁厂工业废水B.矿山采掘废水

C.化工厂工业废水D.屠宰场污水E.生活污水

19.铊在人体内分布浓度最高的脏器是()

A.肝脏B.心脏C.脾脏D.肾脏E.胃肠

20.痛痛病是一种()

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E.职业性多发病

21.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A.汞B.铬C.有机磷农药D.镉E.铊

22.多数人认为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饮水B.吃鱼C.蔬菜D.粮食E.空气

23.痛痛病患者主诉疼痛性质多为()

A.刺痛,活动时加剧B.刀割样痛,不缓冲

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D.轻度疼痛,可感受

E.闪电样痛,伴蚁走感

24.判定某地区人群有慢性镉危害,应具备的条件为()

A.尿镉15μg/g肌肝

B.尿β2微球蛋白1000μg/g肌肝

C.尿NAG酶(NAG酶-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7U/g肌肝

D.出现10%联合反应率

E.包括上述各项

25.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

 

A.加入石灰使pH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 

B.加入Ca(COI)CI使pH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 

C.加入硅酸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D.加入CaCI2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 

E.加入NaCI与镉元素结合

26.土壤对重金属的环境容量是指( 

 

) 

A.重金属溶解在土壤中的最大值 

B.土壤中重金属能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最小量 

C.土壤中重金属不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最大负荷量 

D.土壤中重金属的实际含量 

E.以上都不是

27.关于铬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铬污染主要来自铬矿和金属冶炼、电镀、制革等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含铬工业废水灌溉

B.铬在土壤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等形式存在

C.三价铬因毒性较强,比六价铬毒性大100倍

D.铬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体内过量的铬主要积聚在肝、肾、内分泌腺体

E.三价铬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六价铬主要存在于水中

28.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久性B.蓄积性C.迁移性D.高毒性E.以上都不对

29.我国土壤环境中的POPs来源包括()

A.堆放、填埋区域的POPs物质泄漏

B.生产过程中产生POPs或从事POPs相关的化工、农药生产企业的厂区或周边区域

C.一些长期施用有机氯农药的农田仍有较高浓度残留

D.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导致的新POPs问题

E.以上都是

30.造成土壤污染后,可持续数十年而不易自净的污染物是()

A.有机磷农药B.化肥C.重金属 

D.除草剂E.硫化物

31.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土壤成分仅能吸附重金属和农药

B.污染土壤的所有有机物都最终变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

C.进入土壤的所有病原体由于环境不利,全部很快死亡

D.土壤有机物的腐殖质化是土壤自净的重要过程

E.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后都很局限,不致影响周围环境

32.腐殖质是( 

A有机含氮化合物分解形成的最简单的无机成分 

B.腐殖质化学性质很不稳定 

C.土壤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腐败产物

D.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E.腐殖质成分较单一

33.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

A.动物-土壤-人B.人-土壤-人C.土壤-人D.动物-人E.以上都不对

34.天然土壤中存在的致病菌为()

A.肠道致病菌B.大肠杆菌C.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E.噬菌体

35.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A.鞭虫卵B.蛔虫卵C.血吸虫卵D.钩虫卵E.活寄生虫卵

36.土壤的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威胁,下列哪种疾病可以直接由土壤传播给人类() 

A.肠道传染病B.寄生虫病C.钩端螺旋体病 

D.肉毒中毒症E.军团菌病

37.汞和甲基汞进入机体后,其靶器官是( 

A.心B.肝C.肾D.骨髓E.脑

38.土壤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吸附作用最强() 

A.土壤胶体颗粒B.土壤矿物质胶体

C.土壤中的砂粒D.土壤中的动物有机残体

E.土壤中的腐殖质

39.关于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因素和受体因素

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应基于保护陆地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C.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土壤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D.地球化学法和生态效应法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两种基本技术路线

E.以上都对

40.土壤的卫生标准是指土壤中有害物质的()

A.背景值B.残留值C.对照值D.环境容量E.最高容许浓度

41.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内容不包括()

A.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B.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C.需要进行处理的固体废物,按其性质采取相应控制标准进行处理

D.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E.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不限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42.利用腐殖质化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无害化的方法是()

A.人工堆肥法B.固化法C.化学法

D.焚烧法E.以上都不对

43.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中规定蛔虫卵死亡率为()

A.65%-75%B.75%-85%C.85-95%

D.95%-100%E.80%-95%

44.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中规定堆肥温度和持续时间为()

A.最高堆温达50-55℃,持续5-7天

B.最高堆温达55-60℃,持续10天

C.最高堆温达45-50℃,持续8-10天

D.最高堆温达60-65℃,持续10-14天

E.以上都不对

45.堆肥法的原理是()。

A.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产生高温并形成大量腐殖质

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  

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

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

46.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害事件:

()

A.痛痛病  B.水俣病 C.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D.温室效应 E.光化学烟雾事件

47."

粪尿混合密封发酵法"

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时,杀死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的主要因素是()

A.高温 B.缺氧  C.氨气  D.缺乏营养物质  E.生物拮抗

48.关于垃圾的卫生填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卫生填埋的基本操作是:

在城市垃圾填埋坑上覆盖一层土,以减少废物分解产生的气体漏出

B.填埋场址应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地下水流向的下游,距居民区500m以下

C.卫生填埋位置应远离河流、湖泊、井等水源

D.填埋层中废物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含有大量甲皖、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中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

E.设排水管

49.关于垃圾焚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炉应当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侧,距居民区500m以上

B.炯囱高度至少30m,以利烟气扩散

C.垃圾的水分和灰分分别不应超过50%和45%

D垃圾应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烟气在后燃室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停留不少于2秒

E.以上都对

50.有毒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包括()

A.安全土地填埋B焚烧法C.固化法D.化学、生物法E.以上都对

51.城市垃圾综合整治的目标是()

A.无害化、合理化、系统化B.无害化、综合化、系统化

C.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D.元害化、系统化、资源化

E.综合化、减量化、系统化

52.土壤生物性污染状况调查常用的监测指标为()

A.大肠菌值、产气荚膜杆菌值、活寄生虫卵数

B.大肠菌值、破伤风杆菌、活寄生虫卵数

C.大肠菌值、产气荚膜杆菌值、蛔虫卵数

D.大肠菌值、破伤风杆菌、蛔虫卵数

53.POPs的污染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介质中,在生物体和人体中POPs的浓度往往要比其所在环境中高出数十倍或上百倍,这最能说明POPs的哪种重要特性?

A.环境持久性B.生物蓄积性C.长距离迁移特性

D.高毒性E.以上都不是

54.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A.无害化B.规范化C.高效化D.集约化E.以上都不是

55.堆体好氧发酵过程中,评定粪便无害化效果的重要指标是()

A.温度≥50℃B.温度≥55℃C.温度≥45℃D.温度≥65℃E.温度<50℃

56.臭味强度和判定标准错误的是()

A.Ⅰ级-无臭B.Ⅱ级-感觉出气味C.Ⅲ级-明显感觉的气味

D.Ⅳ级-强气味E.Ⅴ级:

超强气味

57.户厕卫生状况与粪便处理的卫生要求中,湿式贮粪池蛔虫卵的沉降率为()

A:

≥80%B:

≥85%C:

≥90%D:

≥95%E:

≥96%

58.()应对农村户厕的规划、设计,进行监督与技术指导

村卫生室B:

乡镇卫生所C:

疾控中心D:

卫生机构E:

村委会

59.二氧化碳作为评价居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浓度不应超过()

0.05%B:

0.06%C:

0.07%D:

0.1%E:

0.5%

60.居室进深指开设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以()较为合适

2:

1B:

3:

1C:

2D:

4:

3E:

1.5:

1

61.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有()

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

B:

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C:

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D:

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E:

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62.《农村住宅卫生规范》中,辅室的采光系数不得小于()

0.9%B:

0.8%C:

0.7%D:

0.6%E:

二:

多选题

1.关于土壤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

B.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C.土壤矿物质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80%

D.土壤液相是指土壤中水分及其水溶物

E.土壤气相是指土壤空隙所存在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2.土壤的化学特征包括()

A.吸附性B.渗水性C.透气性D.酸碱性E.氧化还原性

3.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是()

A.隐蔽性B.累积性C.不可逆性D.长期性E.高毒性

4.有毒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包括()

A.安全土地填埋B.焚烧法C.固化法

D.化学、生物法E.有毒工业废渣的回收处理与利用

5.土壤生物性污染状况调查常用的监测指标为()

A.大肠菌值B.产气荚膜杆菌值C.活寄生虫卵数D.破伤风杆菌E.蛔虫卵数

6.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包括()

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C.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E.治理工业废渣

7.下列物质属于《POPs公约》严格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

A.DDTB.六氯苯C.乐果D.毒杀酚E.氯丹

8.土壤污染源按照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可分为()

A.农业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生活、交通污染源

D.灾害污染源E.生物性污染源

9.厕所是收集和贮存粪便的场所,对其卫生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坑式厕所应选土质潮湿,坑底应距地下水位1m以上,距分散式供水水源、饮食行业和托幼10m以外的地方

B.粪池要高出地面,防雨雪水流入,应防渗漏,不污染地下水

C.有防蝇、防蛆、防鼠、防臭、防溢的设施

D.采光、照明、通风良好,使用方便,便于保洁

E.城市公共厕所卫生应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1998)

10.关于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表现为(有限的)净化作用

B.化学农药能在土壤中挥发、扩散和迁移

C.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有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

D.光化学降解是农药转化和消失的一个主要途径

E.化学降解不仅受土壤温度、水分和pH的影响,还与微生物有关

11.下面有关POPs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线和电子垃圾回收金属熔融时可生成PCDDs和PCDFs

B.POPs可对包括肝、肾等脏器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

C.POPs在低浓度时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D.我国已开始对我国境内POPs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

E.POPs可通过胎盘和授乳传递给胎儿和婴儿,从而影响其发育

12.我国土壤环境中的POPs来源包括()。

A.堆放、填埋区域的POPs物质泄漏

B.生产过程中产生POPs或从事POPs相关的化工、农药生产企业的厂区或周边区域

C.一些长期施用有机氯农药的农田仍有较高浓度残留

D.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导致的新POPs问题

E.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不完全燃烧与热解

13.土壤氮素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

A.硝化作用B.氧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

D.氨化作用E.腐殖化作用

14.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包括()

A.钢铁厂工业废水B.矿山采掘废水

15.关于铬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铬污染主要来自铬矿和金属冶炼、电镀、制革等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铬工业废水灌溉

B.铬在土壤环境中主要是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存在。

C.三价铬毒性强比六价铬高100倍

D.人体体内蓄积的铬主要蓄积在肝、肾、内分泌腺体。

E.三价铬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六价铬存在于水中

16.土壤微生物对有机农药的生物化学作用主要有()

A.脱氯作用B.氧化还原作用C.环裂解作用

D.水解作用E.脱烷基作用

17.目前,国际上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案主要有()。

A.简单堆放 

B.焚烧 

C.卫生填埋 

D.堆肥E.沼气发酵

18.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A.土壤温度B.土壤的水分

C.土壤胶体、腐殖质吸附和螫合作用

D.土壤PH值E.土壤氧化还原状态

19.土壤卫生防护措施有()

A.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B.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C.有害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D.污水灌溉的卫生防护措施

E.污染土壤的修复

20.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内容包括()。

A.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B.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C.需进行处理的固体废物,按其性质采取相应控制标准进行处理

D.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E.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21.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土壤功能和保护目的划分为三类,下列属于第二类的是()

A.适用于国家规定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土壤

B.执行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C.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

D.执行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E.执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22.相对于工业污染源,农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具有哪些特点?

A.剂量低B.剂量高C.面积小D.面积大E.属于非点源

23.以下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的是()

A.农药使用B.农家肥施用C.污水灌溉

D.污泥施肥E.电子垃圾的破碎、焚烧、倾倒

24.根据土壤污染物的不同来源,土壤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

A.农用化学品施用B.污水灌溉C.大气沉降

D.有害废弃物填埋或土地利用

E.化学品外泄

25.以下对土壤环境容量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量又称负载容量

B.能反映区域内的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水平

C.土壤环境容量与污染物类型无关 

D.土壤环境容量是一个固定值

E.不同土壤其环境容量不同

26.以下对土壤污染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土壤污染在短期内不易被发现

B.构成土壤污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土壤种有污染物检出

C.如处理得当,污染土壤可以恢复如初

D.土壤污染后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E.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造成土壤污染

27.土壤元素背景值主要应用于以下哪几个方面的研究()

A.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B.土壤环境容量的计算

C.地方流行病调查研究D.土壤污染现状评价

28.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A、合理使用农用化学品

B、控制工业“三废”排放

C、对生活垃圾和有害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

D、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29.土壤自净是指土壤本身通过(),而使土壤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A.吸附B.分解C.迁移D.转化E.溶解

30.下列属于生物净化作用的是()

A.病原体的死灭B.络合-螯合作C.氨化作用

D.硝化作用E.反硝化作用

31.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统筹规划,重点突破

C.点面兼顾,全面推进D.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E.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32.以下哪几种行为容易导致土壤退化?

( 

A.伐林造田 

B.大量适用化肥 

C.少耕或免耕 

D. 

秸秆还田E.过度放牧

33.卫生厕所除有建造要求外,还应做到()

A.无渗漏B.无蝇蛆C.基本无臭味

D.清洁卫生E.无害化处理粪便

34.我国城市一般把生活垃圾分为哪几类?

A.可回收垃圾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E.以上都不是

35.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废纸B.玻璃C.金属D.塑料E.织物

36.下列属于垃圾减量化的措施是()

A.在生产流通环节开展绿色生产、减少过度包装

B.在消费环节增加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开展绿色办公、绿色采购、推广绿色办公

C.在垃圾处理环节完善废品回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D.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对餐厨垃圾、装修垃圾、枯枝落叶等进行资源化利用

37.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