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761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行计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

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基础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分析:

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5.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

1.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12+16+14+1×2×2=46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有关化学式的计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4.物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11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算式为:

×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

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请你根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行快速的计算。

O-16),Al-27已知:

相对原子质量(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①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比、④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②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③一个分子中各⑤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

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

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

Fe(OH)3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

Fe2O3C.Fe3O4

【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求解:

1.先确定组成该物质的元素2.再利用分子微观构成、物质中各元素间质量比以及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等量进行求算【巩固练习】

为+)亚硒酸钠中硒元素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Se1.我国科学家发现,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24价,氧元素为-Na2SeO2、DNaSeO3、CNa2SeO4、BNa2SeO3、A.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2.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式为

A、CO2B、三、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例1.现在有1500最多含铁吨,这样的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若某种赤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为。

已知:

相对原子质量【归律总结】

规律一、m氧化铁m铁=m氧化铁×铁矿石中:

铁%=m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结论,和同学交流,通过公式代换求算出:

规律二、铁矿石中:

铁矿石中的铁氧化铁%=—————氧化铁中的铁%

【巩固练习】

1.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含氮元素尿素CO(NH2)2(已知:

相对原子质量、右图所示是一种氮肥的包装标签。

2.

碳酸氢铵

RO列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的质量比76,RO的化ClO2SO2NO2吨含氧化80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有氧化吨,炼出的生铁42,那么这样的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分Fe-56O-16=铁矿氧化%(铁矿石中(氧化铁中/铁矿100%%100%42,若已知杂质不含氮元素,按规定产品95以上为一级品,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是否属于一级品H-1C-12N-14O-16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氮肥包装标签中的含氮量是(填“真实”或“虚假”)的。

(杂质不含氮元素),试通过计算说明。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摘要】: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

经典例题[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

H:

N=1:

4:

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

4:

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答案】D

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

【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3例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

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

第二节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组成中含碳元素的为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要注意像CO、CO2、CaCO3这些物质,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性质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但仍属于无机物。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

(每一类各写两例)

⑴单质_____________⑵酸_____________⑶碱_____________

⑷盐_____________⑸氧化物_____________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

;CuSO4、Na2CO3;⑷Cu(OH)2、NaOH;⑶H2CO3、H2SO4;⑵Cu、O2【答案】⑴.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⑸H2O、Na2O;⑹CH4、C2H5OH

例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分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

例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编号①②③④⑤

名称食醋白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

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12H22O11Ca(OH)2Na2CO3

溶液PH3771110

试回答:

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分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⑴①、④、⑤、②③;⑵④或⑤;⑶①

第三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学习目标[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6.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变化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8.认识质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

金属活动顺序表:

①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除K、Ca、Na)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同时满足。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催化剂的特点:

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各物质微粒个数比;各物质间质量比。

[经典例题]

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1例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该题重点在于“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产品中”以上四种类型中一定将反应物中所有原子转入产品的只有化合反应,而其它反应类型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且不一定都是期望的产品,只有期一种产物为期望产品。

【答案】B

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A、B各取5g混合,使其反应,则C和D质量之和一定为10g。

B、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

C、如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如C和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且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各微粒的相对质量和计算数决定,故A、B不正确;在C答案中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而D答案中中和反应一定要酸和碱的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较多,如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就生成盐和水。

【答案】D

例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2284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物质反应前Z【分析】该题首先要从各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数据分析得.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后质量为零,故是反应物,Y和Q质量均增加,故为生成物,但Z消耗84g,而生成的Y和Q总质量为31g,所以由此推断,X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质量为53g,即有Z反应后得到X、Y、Q三种物质。

【答案】A

第四节溶液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

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

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整理]

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

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

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位g无单位

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PH值,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PH测纸。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

[经典例题]

例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A、加硝酸钾B、加少量水C、温度不变蒸发水D、升温E、降温

【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

序号溶质溶剂溶质质量分数

A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变大变小

C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

E减少不变变小

【答案】B、E

例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的溶解度。

B)”=“>”“<”“(填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A时,t2℃⑴.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⑵t3℃时,将50gA物质溶于1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

t3℃时,A的溶解度为50g,而150g水中可溶解75gA物质;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⑴=;⑵不饱和;⑶降温结晶。

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一节单质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出氮气、氢气、碳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

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

[知识整理]

请按下表整理,与同学们交流

单质性质用途制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氮气.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氧气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氢气

实验室制法

金属

(共性)

铁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经典例题]

1、铁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一位同学应用上述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和铁丝球应如何放置?

(2)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3)实验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你知道

时间较长的原因吗?

〖分析〗试管中的铁丝与试管中的氧气、水作用形成红综色的铁锈,由于试管内氧气减少,压强降低,导致试管内水面上升。

答案:

(1)把细铁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把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

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

(2)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

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同时能观察到铁丝生锈。

(3)铁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为了保证空气中的氧气能完全

与铁丝反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

氧化物第二节.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

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了解二氧

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4、知道一氧化碳主要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毒性。

了解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5、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6、知道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除铁锈的方法和发生的反应。

7、知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8、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

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知识整理]

1、请按照下表要求填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氧化物主要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主要用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2、写出下列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②稀硫酸③一氧化碳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

[经典例题]

”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旺旺雪饼“、1.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1)生石灰属于(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某同学对它作了一系列的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问题一:

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干燥剂

问题二:

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4)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问题是:

〖分析〗此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生石灰的类别、用途以及在空气中变质后产生的

新物质

答案:

(1)氧化物

(2)CaO+H2O==Ca(OH)2

(3)问题一:

无发热感

问题二:

碳酸钙;取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钙。

(4)变质后的固体物质中是不是全部是碳酸钙(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

等)

第三节常见的酸

[学习目标]

1、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认

识酸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

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

性质。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知识整理]

小结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并作交流

盐酸、硫酸相关知识

酸物理性质(浓酸)化学性质(稀酸)相似的化学性质重要用途

盐酸

硫酸

[经典例题]

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现有

[1][2][3

【摘要】: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学习目标]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

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两瓶没有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请你设计出

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象不相同。

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1

方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