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94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doc

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

创建样板工程实施方案

沥青混凝路面

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开民高速二分部项目部

2016年04月04日

目录

一、总述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分项工程部位及实施计划 1

四、项目样板工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及职责划分 1

4.1、项目领导小组 1

4.2、创建样板工程驻地办监理责任人员 3

五、样板工程验收标准 3

5.1、实测项目 3

5.2、外观质量要求 3

5.4、主要验收步骤及负责人 5

六、样板工程创优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5

6.1、技术交底 5

6.2、材料物质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5

6.3、机具设备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6

6.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8

6.5、完工后检测 16

七、质量控制制度 16

八、安全保证措施 17

8.1、安全目标 17

8.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17

九、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8

十、职业健康控制措施 19

十一、奖罚措施 20

创建省样板工程实施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

一、总述

根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申报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四批“省级样板工程”的通知》及业主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样板工程申报的通知》(豫高司开民总承包部联发【2016】1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豫高司开民总承包部联发【2016】18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进展情况和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项目部将严格按照省厅及业主关于样板工程申报的要求,认真组织安排施工,优化组织结构,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要求施工工序及工艺,强化质量意识,合理确定施工标准化样板,打造开封至民权高速公路项目的亮点,争创精品优质工程。

二、工程概况

开民高速二分部路线起点位于开封市杞县和商丘市民权县分界河流,东至民权县城西南龙塘镇,与连霍高速公路相接,设置转换互通式立交。

路线起点桩号K32+030,终点桩号K47+969.908,全长15.94公里。

其主要工程量为:

路基填方2880.783千立方米,挖土方75.924千立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432.326千平方米,防护工程3000.41立方米;中桥476.52m/9座,互通式立交2处(白云寺互通式立交、龙塘枢纽互通式立交),分离式立交701.42m/11座,主线通道35道,互通通道10道,互通涵洞6道,匝道收费站1处。

三、分项工程部位及实施计划

创样板分项工程名称:

沥青混凝土面层,桩号为K45+920-k47+470段右幅,K45+946-K47+473段左幅

计划实施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6月30日

施工队:

开民高速二分部责任人:

于力昌

四、项目样板工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及职责划分

为确保样板工程顺利施工,我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常务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工区主管、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实施小组。

4.1、项目领导小组

4.1.1、创样板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

于力昌(项目经理)

副组长:

刘志杰(常务副经理)刘月丽(项目总工)付亚江(项目副经理)

王传博(项目副经理)李建松(项目副经理)

组员:

鲁涛(安保部)史志成(工程部)张腾(材料部)

潘帅(经营部)张鑫(试验室)李凯(质检部)

闫亮(测量队)别耀(质检员)

王怀东(沥青拌合站)崔鹏杰(技术主管)吴宪达(技术主管)

刘峰(技术主管)李毅超(技术员)

4.1.2、职责划分

组长职责:

确立总的样板工程创优目标,制定总的实施计划及样板工程的最终选定。

副组长职责:

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项目副经理负责样板工程施工队伍的确定和样板分项施工组织管理。

组员职责:

材料部负责物资材料采购和对材料的质量监控;

试验室负责相应的原材料试验和基础试验工作;

质检部负责现场样板分项工程的实测和数据汇总;

工程部负责样板分项工程的资料签认和整理;

安保部负责现场安全指导的监督;

经营部负责劳务合同的签订和工程量的计量工作;

测量队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现场主管及技术员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4.1.3、创样板工程具体落实人员

样板工程的创建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做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样板工程的失败,所以项目部对每道工序都责任到人,分工负责,以保证样板工程的实现。

哪道样板工程的工序出现问题都会追究其负责人将给与批评处罚。

样板工程施工总负责人:

于力昌;

样板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

刘志杰、刘月丽、李建松、潘桂玉;

各施工工序负责人:

①原材料试验:

李鹏;

②测量负责人:

闫亮;

③沥青标准化施工:

刘峰、吴宪达、李毅超;

④实体检测:

张鑫、李凯。

4.2、创建样板工程驻地办监理责任人员

4.2.1、创办样板工程驻地监理责任人员

胡海涛(驻地监理工程师)

侯志国(结构专监)

贺俊法(测量专监)王志杰(路面专监)班保同(试验专监)

张欣(监理员)赵露(监理员)郑义磊(监理员)

闫如轩(试验监理员)

4.2.2、职责划分

驻地监理工程师职责:

督促项目部样板工程实施计划落实;

专监及监理员职责:

负责本专业样板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技术及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4.2.3、创样板工程具体落实人员

胡海涛:

负责监管K32+030——K47+969.908段样板工程创建实施;

样板工程施工现场监理负责人:

侯志国、贺俊法、王志杰、班保同、张欣、赵露、

郑义磊、闫如轩

施工现场监理负责人:

(各分项现场监理内容包括:

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已铺设路缘石防护→摊铺整形→碾压→检测→内业资料→验收等)

①原材料抽检、砼拌合、标准试验:

责任人:

班保同。

②路面施工测量放样:

责任人:

贺俊法;

③路面施工过程控制:

责任人:

王志杰;

温度检测责任人:

闫如轩;摊铺、碾压责任人:

赵露;

五、样板工程验收标准

5.1、实测项目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2

(mm)

σ(mm)

1.2

平整度仪:

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IRI(m/Km)

2.0

最大间隙h(mm)

-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I检查

4

渗水系数

SMA路面200ml/min;其它沥青混凝土路面300ml/min

渗水试验仪:

每200m测1处

5

抗滑

摩察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摆式仪:

每200m测1处;

横向力系数测定车:

全线连续,按附录K评定

构造深度

铺砂法:

每200m测1处

6△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

-5%H上面层:

-10%h

按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合格值

总厚度:

-10%H上面层:

-20%h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

8

纵断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9

宽度(mm)

有侧石

±20

尺量:

每200m测4断面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10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处

注:

①表内压实度可选用其中的1个或2个标准评定,选用两个标准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

带*号者是指SMA路面,其他为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②表列厚度仅规定负允许偏差。

H为沥青层设计总厚度(mm),h为沥青上面层设计厚度(mm)。

5.2、外观质量要求

5.2.1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

5.2.2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5.2.3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

5.3、实测项目标准

样板工程路面面层实测项目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合格要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100%

2

(mm)

σ(mm)

1.2

连续测定平整度标准差不大于0.8mm

IRI(m/Km)

2.0

最大间隙h(mm)

-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100%

4

渗水系数

SMA路面200ml/min;其它沥青混凝土路面300ml/min

每1km不少于5点,每点3处取平均值小于60ml/min

5

抗滑

摩察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96%

构造深度

6△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

-5%H上面层:

-10%h

100%

合格值

总厚度:

-10%H上面层:

-20%h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96%

8

纵断高程(mm)

±15

≥96%

9

宽度(mm)

有侧石

±20

≥96%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值

10

横坡(%)

±0.3

≥96%

5.4、主要验收步骤及负责人

5.4.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现场技术主管刘峰、技术员吴宪达、李毅超负责沥青混凝土面层标准化施工,按照已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挂线施工,施工时严格控制上面层的厚度和高程。

再由质检部、测量组负责验收,按照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计划验收日期:

2016年5月30日——2016年6月30日。

(监理负责人:

贺俊法、赵露)

5.4.2试验检测

试验主任张鑫负责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渗水等进行检测,按照实测项目检测,并做详细记录。

验收日期:

2016年5月15日——2016年5月30日。

(监理负责人:

贺俊法、赵露)

5.4.3外观质量验收

项目总工刘月丽、质检部、工程部等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外观质量进行评定验收。

验收日期:

2016年5月30日——2016年6月30日。

(监理负责人:

贺俊法、赵露)

六、样板工程创优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6.1、技术交底

分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刘月丽主持,组织现场副经理、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工班长召开技术交底会,认真学习施工工艺,加强样板工程质量意识,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6.2、材料物质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负责部门:

试验室、材料部;负责人:

张鑫、张腾;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采购入围厂家合格的材料,在使用前按照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经试验合格的原材料,采取防潮、防晒等防护措施,防止损害。

严格自购材料的质量,把好材料采购关,强化材料检验。

对检测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退场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

6.2.1原材料采购与存放

(1)原材料的采购由材设部负责,在分项工程实施前对涉及到的工程材料进行现场调查,并要结合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场安排确定仓储数量,选择入围的供应商和生产商,落实好材料管理“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

(2)材料都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

对各种集料是指以同一料源、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对沥青是指从同一来源、同一次购入且储存于同一沥青罐的同一规格的沥青为一“批”。

(3)改性沥青宜集中工厂改性,成品改性沥青应附产品说明书,注明产品名称、代号、标号、运输与存放条件、使用方法、生产工艺、安全须知等。

外购的成品改性沥青,在使用前应取样融化检验是否有离析现象,确认无明显的分离、凝聚等现象,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

(4)集料进场必须制定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专人负责按批或按量进行质量抽检,每天作好检查记录备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且要及时登记进场和试验台帐。

(5)集料应分不同规格贮存在基础硬化的贮料仓内,料仓隔墙高度以不造成混料为宜,为防集料离析,应分层堆放,不能以倾卸的方式直接堆放。

(6)石屑、砂存放处必须设置固定或活动式栅盖。

(7)沥青进场应检查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证明文件不齐或检测报告中有不合格指标,一律拒收。

进入施工现场和临时存放库的每车沥青必须取样检验,由施工单位、监理驻地办共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卸车。

卸货要及时记录台帐,台帐内容应包含沥青来源、型号、数量、到货日期、发票号码、存放地点、检验品质以及使用沥青的路段等信息。

每车沥青在检验后应留有不少于4kg的料样备查。

(8)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每天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频率对现场沥青进行检验。

监理随机抽样检查,对质量有争议时可送有关权威机构鉴定。

(9)粗集料应选用坚硬、无风化的石料,其形状接近方形,表面粗糙洁净,针状颗粒少。

粗集料要求使用反击破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并应有二级除尘设备。

中、下面层用集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颗粒比例应不少于80%;表面层用集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颗粒比例应不少于90%;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10)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所用细集料可采用机制砂及石屑,上面层必须采用机制砂。

路面施工单位应在沥青拌和站增加机制砂生产设备用于沥青路面上面层细集料的生产,并且在上面层施工开工前完成机制砂的生产,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应具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细集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

当中下面层用石屑时,石屑应清洁、干净,具体规格及技术指标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规定。

若采用天然砂时,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采用中、粗砂,其天然砂级配规格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矿粉必须采用碱性石料磨细,应干燥、洁净,堆放应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结团、结块的矿粉严禁使用,严禁使用回收粉代替矿粉;矿粉的物理力学性能、粒径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上面层可用水泥替代部分矿粉,以增加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

水泥代替量一般控制在矿粉用量的2%以内。

6.2.2原材料试验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进行配合比设计,优选矿料级配、确定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配合比设计检验,均符合要求后,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个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在目标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沥青路面在运营状态下有如下功能要求:

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滑性能;耐久性能;防渗漏性能。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按照目标配合比确定冷料比例及进料速度后,在热料仓取料进行材料的级配试验,取料时应分别将每个热料仓的热料放出,用装载机接下放到硬化的场地充分拌有匀,取有代表性的热料进行级配筛分,确定热料仓的配合比。

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及±0.2%作为三个沥青用量进行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和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及标准密度。

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验证,同时在现场钻芯检测空隙率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应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

(4)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根据标准配合比及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6.3、机具设备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负责部门:

材料部、安保部;负责人:

张腾、鲁涛。

特种设备的操作与管理

(1)项目所使用的拌和机、中大摊铺机、重型压路机、运输车等设备,使用前必须取得具有法定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合格证明,其安装调试、拆卸要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由具备安装、拆卸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队伍实施。

(2)设备的保养、维修必须贯彻“养修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设备保养规程和修理制度;设备的技术保养,必须按时间、间隔期严格执行保养内容,杜绝重用轻修或只用不修,导致设备早期报废、失修现象。

(3)使用的摊铺设备等,必须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标明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建立设备使用台帐,注明工作内容、时间、人员及设备状态等。

6.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

负责部门:

现场工区、试验室、材设部;负责人:

吴宪达、张鑫、张腾。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严格控制松铺厚度;按填料类型、试验段成果选择性能优良、吨位足够、匹配的压实设备,严格工艺控制,保证压实质量。

中面层完成后及时按照实测项目进行检测,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施工队必须重新对该段重新施工,直至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为止。

具体要求如下:

6.4.1基本要求

在路缘石外侧钉钢钎桩并架设钢丝。

用刚度较大的Φ16光圆钢筋加工钢钎,并配固定架,固定横杆应拉槽以防钢丝滑动影响成品高程准确性。

采用Φ2.5mm的钢丝分段张拉,每段长度200m,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张拉力应大于800N以避免因钢丝挠度大影响成品高程准确性,其判断标准是用力折钢丝看其是否会产生较大弯折。

6.4.2施工要点

①下承层

检查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对下面层表面浮动矿料应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亦清扫干净,灰尘应提前用鼓风机吹干净。

洒布透粘层,确保沥青材料的充分粘结,在已准备摊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路面上严禁通车。

②路缘石防护

施工前,对已安装路缘石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上面层摊铺时不得碰撞、损坏已安装路缘石。

③配料拌合

沥青混合料试拌设定额定生产能力为320t/h,拌合容量4000Kg,拌合机配备三级除尘装置。

1)热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是由以下三方面的质量要求构成的:

(1)集料的烘干质量;

a热集料的出料温度和温度控制的稳定性,亦即通过干燥筒的矿料应保持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

b热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亦即矿料中所含的水份应得到充分蒸发,其残余的水分应在规定范围内(严禁大于1%)。

(2)混合料的组成质量(各成分含量的准确性);

a集料的级配质量,亦即所生产的混合料中各种粒径的矿料应保持规定的比例关系;

b油石比精度,亦即所生产的混合料中沥青与矿料应保持准确的比例关系。

(3)混合料的贮存质量。

a混合料在贮存过程中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b集料不发生明显离析;

c沥青不发生明显滴漏和老化。

2)在标定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成品料的生产质量应符合以下指标:

沥青含量偏差≤±0.3%

矿粉含量偏差≤±1%

集料级配偏差:

0.075mm<粒径≤2.36mm≤6%

粒径≥4.75mm≤±7%

混合料温度(150~160)℃±5℃

混合料残余含水量≤0.1%

3)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

a在正式生产过程中每盘混合料的实际配合比及温度应逐盘打印,加强对热料仓料的取样、抽检与筛分;并且应对混合料进行抽检试验,以控制混合料级配和油石比;同时应设专职质检员目测混合料表观质量,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如发现温度不符合规定、花白不均等问题,作废料处理,同时查明原因。

b拌和机应每天打印出生产记录,计算矿料级配、油石比、铺装层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以便对产品的配比进行总量控制,并作为施工质量检测的依据。

c拌和时沥青加热温度由沥青粘度-温度曲线决定,以粘度为0.17pa.s±0.02pa.s的温度作为加热温度范围,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或采用改性沥青时,可按下表选择。

拌和时间为干拌15s~30s,湿拌30s~60s,此工艺需现场试拌后确定。

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沥青种类

石油沥青

改性

沥青

沥青标号

50

70

90

沥青加热温度(℃)

160~170

155~165

150~160

165~175

矿料加热温度

集料比沥青加热温度高10℃~20℃,填料不加热

沥青混合料正常出厂温度(℃)

165~175

160~170

150~165

175~18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

混合料废弃温度(℃)

200

195

190

195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60

155

150

165

摊铺最低温度(℃)

正常施工

155

150

145

160

低温施工

160

155

150

-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最低温度(℃)

正常施工

145

140

135

155

低温施工

150

145

140

-

碾压终了的路表温度,不低于(℃)

100

90

85

100

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

50

50

50

50

d拌和过程中应充分注意矿粉掺加情况,注意沥青用量及混合料出料温度控制;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

e施工过程必须自始至终控制混合料各施工阶段的温度。

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严禁大于1%;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若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贮存时,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贮存期间,温降不超过10℃,且严禁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以及粗、细集料颗粒离析现象。

f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

h经过试拌、试铺确认并批准的混合料拌和工艺严禁更改,如需更改,须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i拌和机停机前应用不含矿粉、沥青的热料进行洗仓。

j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处理,通知摊铺现场,在未找到发生异常的原因并解决前,严禁恢复施工

4)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试验室取样检测

a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的检测项目与频度如下表所示。

成品料生产质量控制的检测项目与频率

检测项目

频率

料堆级配分析

每天1次

冷料仓级配分析

每天1次

热料仓级配分析

每天1次

料堆含水量

雨天后或必要时

热骨料残余含水率

雨天后或必要时

混合料抽提组成分析

每天1~2次,每次6个料样

马歇尔试验

每天2组

混合料试件的理论密度

每天2次

成品料温度

每车若干点

b取样方法和技术

冷集料的取样通常应在料堆或皮带输送机上进行,而尽量避免在卡车上取样。

在料堆上取样应遵循以下的操作要点:

应在料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