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846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以农村为重点;

预防为主;

中西医并重;

依靠科技与教育;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5、妇女儿

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一一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一一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一一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法,研究

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一一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一一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一一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容一一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式——计划式、法律式、经济式、行政式和项目式

7、计划式的特点一一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式的特点一一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容一一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

一、管理的定义:

指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动态过程。

二、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关系的角色:

①挂名首脑或头面人物;

②领导者;

③联络人。

2、信息传递的角色:

①监控者;

②传播者;

③发言人。

3、决策制定的角色:

①创新者;

②混乱处理者;

③资源分配者;

④谈判者。

三、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四、管理的目的:

效率、效果

五、管理者的工作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第三章卫生管理常用调查研究法

一、观察法:

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对卫生及其相关事件的对象的行为,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观器官的直接察看或其他科学手段,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信息等资料进行收集和记录的法。

二、观察法的种类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对观察对象的观察,间接观察是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为痕迹等的观察。

2、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以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之中区分,后者可以避免观察中的不自然偏差。

3、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研究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项目和要求,并格执行和记录;

非结构式观察是对调查的容事先不做格的规定,而是根据现场情况随即决定的观察。

三、访谈法:

访问者通过训练有素的调查人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容,有序地以口头交谈等式,利用面对面的交换刺激的作用,向被访问者了解其行为、特征、动机以及相关的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法。

四、访谈法的类型:

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

个人深入访谈;

焦点集体访谈

五、文献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者记录了解情况的法,可以在较快的时间了解研究相关的各种情况,但是收到可读文献以及这些文献的可靠性的重制约,多用来初略了解项目有关的大体情况。

六、文献分析的分类:

1、容分析法:

根据文献的容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态度和特征等。

2、二次分析: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再次分析,一种是利用这个资料进行不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另一种是用不同或者相同的法对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验证。

七、头脑风暴法:

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然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与会者创意及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

八、德尔菲法:

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

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式(函件)提交意见。

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1、选题的来源一一实际工作、日常生活、文献资料

2、选题的原则一一重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

3、卫生管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一一探索、描述和解释

4、探索性研究包括的容一一文献回顾、咨询专家、实地考察

5、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主要的类型一一个体、群体、组织、社区

6、时间维度的类型一一横剖研究、纵向研究

7、纵向研究的类型一一趋势研究、队列研究、同组研究

8、研究案的容研究目的、研究法、确定分析单位、确定研究容、制定抽样法、制定问卷或访谈提纲、

确定调查场所和时间表、研究经费的安排

9、常用的资料收集法一一文献法、观察法、访问法、试验法第四章卫生针政策

一、公共政策:

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参与基础上,由合法的政府来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那些政策。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P64:

政治性;

价值选择性;

相对稳定性;

目标性;

强制性;

普遍性;

相对稳定性

三、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公共政策的指导功能:

规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确立目标,规向;

教育指导,统一观念

2、公共政策的协调功能:

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的调节、调试功能

3、公共政策的控制功能:

对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利益矛盾进行调节与控制

4、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将社会公共资源在政府服务的公众中正确有效分配

四、公共政策的类型:

1、按社会生活领域:

政治政策:

(旨在促进)

经济政策:

(旨在促进繁荣)

社会政策:

(旨在促进合理对待与个人发展)

④文化政策(促进教育科技发展)

2、按政策层次:

元政策:

用以指导和规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法的总称

总政策:

具原则性和指导性,一定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处理一切问题的总针,是制定其它政策的依据

基本政策:

基本政策则侧重于目标述,为相应畴的所有的具体政策规定总目标具体政策:

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岀的政策规定

五、卫生政策

P66:

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

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

六、卫生政策的特征:

复杂性;

阶段性;

系统性;

价值选择性;

七、我国的卫生工作针: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八、我国的卫生改革政策:

改革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卫生管理体制;

改革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

区卫生服务,形成功能合理、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第五章中国卫生组织体系

一、卫生系统:

指的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组织。

二、卫生行政组织是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体系。

狭义指卫生行政机关,广义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也包括企业、事业及社会团体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

1、

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监督组织;

其他相关部门

2、

卫生服务组织:

医疗服务组织;

预防服务组织;

妇幼卫生组织;

健康教育机构;

卫生信息机构;

其他卫生组织

3、

卫生第三组织:

学会;

协会与基金会;

其他形式组织

1、组织一一只为实现既定目标,按一定结构形式、规则和程序所形成的权责角色结构。

2、卫生组织——指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或团体。

3、卫生组织体系一一为指在一定区域,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卫生规划、卫生立法等形式,已恢复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组织群构成的系统。

4、组织变革一一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的在结构,对组织结构中不适应的地进行调整和修正,甚至对整个组织进行重新构架,以提高组织效能,适应客观发展需要的管理活动。

5、医疗保障组织体系一一指从事医疗保障服务,以实现居民疾病风险分担,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为目标的组织集合。

第九章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

一、★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由制定或认可,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和。

可从以下几个面理解:

1、卫生法是制定或认可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卫生法应突岀其社会性;

卫生法是一系列卫生法律规的总称;

4、卫生法属于独立部门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与民法和刑法相

交叉。

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

指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及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国际组织之间及其部因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几种社会关系:

1、卫生组织关系;

2、卫生管理关系;

3、卫生服务关系;

4、综

合性卫生关系;

5、国际卫生关系。

三、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健康的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中西医协调发展的原则;

4、卫生管理和监督的原则。

四、★卫生法的渊源(包括哪几个面):

1、宪法;

2、卫生法律;

3、卫生行政法规;

4、卫生部门规章;

5、地性卫生法规;

6、技术性规。

五、★卫生监督的概念:

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及相关权益的,扰乱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1、卫生监督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或由法律授权的卫生监督机关。

2、卫生监

督是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涉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各种行为或活动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

法行为。

3、卫生监督的相对一是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在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过程中处于被监督的当事人。

4、卫生监督既具有行政性,又具有技术性卫生监督的多工作,必须要有检测数据的支持。

所以卫生监督是行政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六、卫生监督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2、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3、合理行政的原则;

4、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

七、★(了解P171)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规关系:

1、卫生法规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式和手段;

2、卫

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规具有相同的作用目标;

3、卫生事业管理应为卫生法规建设的指向。

八、卫生立法的原则:

1、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2宪法至上、法制统一的原则;

3、坚持群众路线,坚

持集中制原则;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九、卫生法的实施包括卫生守法、卫生执法、卫生法律适用和卫生法律监督四种形式。

十、职业病的概念: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十一、卫生监督主体的基本条件:

1、依法设立的,具有外交部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且能以自己的名义

代表意志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行政上的法律关系;

2、必须有法律、法规授予的卫生行政管理

职权;

3、所实施卫生行政执法活动的围,权限和职能必须与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一致。

十二、我国的卫生监督机构:

卫生监督机构;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过境卫生检疫机

关;

中医药管理局。

第十章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一、★传染病是指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

二、★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霍乱,共2种。

2、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岀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菌病、淋病、梅

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共25种。

3、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岀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

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甲类实行强制管理、乙类实行格管理、丙类实行监测管理)的针。

三、★传染病预防措施:

1、各级政府应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各级地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水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实行计划免疫接种制度。

4、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

5、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6、疫源地管理,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管理要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以预防传染源的扩散。

7、医疗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必须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四、★传染病的控制:

是指当传染病发生、爆发、流行时,阻止传染病传播扩散所采取的措施。

★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

1、医疗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格按有关规定,依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性强度,采取隔离、必要的治疗和控制、医学观察等措施。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患鼠疫、霍乱和炭疽死亡的,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消毒后火化或按规定深埋,必要时可以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4、医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及时供应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和器械,交通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

五、★紧急措施:

①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岀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②停工、停业、停课;

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

④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

物、家畜家禽;

⑤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

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岀决定。

当疫情得到控制,需要解除紧急措施的,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六、免疫的种类: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被动自动免疫。

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指长期的、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

慢性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心列入目标的慢性病是指符合广义慢性病概念、可预防且在死亡率、病死率

和费用等负担均很重的那些疾病。

八、地病流行特点:

1疫情重、围广;

2、危害大;

3、病因单一,疾病流行地性明显;

4、病区偏远,病种多,防治难度大;

5、季节性,易反复。

九、公共卫生监测:

是利用描述和监控健康事件的数据进行持续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快速地把资料

分发给有关部门,并将这些数据用于规划、完善和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及案的过程。

十、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1了解疾病模式,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采

取干预措施。

3、预测疾病流行,估计卫生服务需求。

4、确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制定预防措施。

5、评价干预效果。

第十四章医政管理

一、★医政管理的概念:

指政府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按照法律、法令及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

务实施规划、协调、审查和监督的行政管理。

1医疗服务一一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卫生会公众提供医疗、保健和康复等

服务的过程。

2、医疗服务管理一一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

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3、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一一指受过正规化、系统化医药卫生教育或培训,掌握医药卫生

知识,经过相关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质,并经注册后从事医疗、预防、保健、药剂、护理、医技、卫生技术管理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4、医疗服务质量一一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5、医院感染管理一一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

性感染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6、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岀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

7、医疗安全一一治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允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8、医疗纠纷一一指发生在医患双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发生的争执。

9、医疗差错一一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虽有过失情节但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既损害没有达到产生不良后果的程度。

10、医疗意外一一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无法抗拒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难以预料和防的不良后果。

"

、医疗事故一一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2、医疗急救管理一一通过对医疗急救资源的科学规划和配置,建立急救医疗组织网络体系,并有效地组织、指挥和调度急救医疗力量,对危、急、重伤病人进行医疗救治,最大限度的降低伤、亡及残疾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的过程。

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以急救服务人员为主体,通过社会多部门、多系统的协作参与,将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和院救治有机联系起来,为危急重伤病员提供迅捷、有效急救服务的系统。

二、医政管理的对象:

医疗机构;

从业人员;

医疗活动;

医疗设备;

医疗技术;

医疗市场。

三、★医政管理的主要职能:

1制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

2、拟定

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并监督实施。

3、负责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新技术准入审批和监

督管理工作。

4、监督管理医疗服务质量。

5、监督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

6、做好灾害事故医疗救

援工作的管理。

四、★(了解)医政管理的手段:

1、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政府体现公共权力的一种传统式,也是医政管理的基本法。

其优点是强大有力、集中统一、灵活应变和善于;

缺点是性与稳定性较差,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长官意志。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主要特点是概括性、规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法律手段在医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应实现医政管理的依法行政、全行业监督管理以及政府职能转变。

3、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政府运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对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法,主要适用于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

医政管理主要利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批、政府财政补助、税收减免政策等经济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实行全行业管理。

五、★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

医疗机构性质划分的依据: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

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节余只能用于自身发展。

2、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

3、医疗机构性质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自愿选择和政府核定相结合的原则;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原则;

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六、★(重点)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

1、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

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岀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

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岀具岀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2、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岀医疗处置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3、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岀具收据。

4、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