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71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豆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红豆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豆杉.docx

《红豆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豆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红豆杉.docx

红豆杉

红豆杉科

  科拉丁名:

Taxaceae

  属中文名:

红豆杉属

  种中文名:

曼地亚红豆杉

  种拉丁名:

Taxusmadia

  曼地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的其中一种,红豆杉(学名Taxusmairei)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种,目前我国共有四个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

曼地亚红豆杉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加拿大引种而来。

现在四川、广西资源、山东等地有栽培。

  曼地亚红豆杉(Taxusmadia)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是一种天然杂交品种,其母本为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为欧洲红豆杉(T.bauata)。

在美国、加拿大生长发展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为常绿灌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

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

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

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

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大于头年采收量。

  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引种加拿大红豆杉树苗在四川试种,经权威机构测定,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生物特性稳定,没有发生变异,紫杉醇含量接近原产地,部分样品中的含量还高于原产地。

天然红豆杉树的紫杉醇一般分布于树皮中,整株利用率低。

曼地亚红豆杉则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叶含量达0.03%以上,根系部分可达0.06%,全株用于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后综合经济价值更高。

  曼地亚红豆杉通过栽培选育已发展到时10多个品系,其中,Taxusmedia是美国FDA批准可以用作提取“紫杉醇”的红豆杉之一。

4~5年生的曼地亚红豆杉的树枝和叶子中紫杉醇含量高于生长70~80年天然红豆杉树皮的“紫杉醇”含量。

野生红豆杉包括国内品种在内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间,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为0.03~0.06%,是天然红豆杉的8~10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栽种。

  曼地亚红豆杉这种珍稀植物的引进和驯化成功,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野生红豆杉资源,也为开发红豆杉这种黄金植物开辟了广阔前景。

它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可用于营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曼地亚红豆杉四季常青,秋果红艳,给人以健康饱满的外观感,耐修剪,好造型,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红豆杉

  Chinese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

学名为Taxuscelebica。

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

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

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美丽杉(红豆杉)公子金贵赛熊猫

  红豆杉又称紫杉、赤柏松,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树种。

全世界共有11种红豆杉,我国有5种,即东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

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云南野生红豆杉占全国总数的55%,其中丽江就存活着110万棵。

而云南的红豆杉主要生长和分布在丽江、迪庆、怒江和大理等海拔2600∽3500米的山区,呈带状分布、数量十分稀少。

  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

据专家介绍,紫杉醇不溶于水或酒精之类溶解物,它的淬取技术非常复杂、加工程序十分严密,直接使用红豆杉树皮或根茎是不能治病的。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死于癌症的病人在630万人左右,仅美国、欧洲、日本每年就在400万人左右。

治疗这些病人每年大约消耗1500∽2500千克紫杉醇。

一位研究紫杉醇的美国专家说,即使将世界上现有的红豆杉全部砍伐,所提取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0万名癌症患者的生命。

所以各国为保护不多的红豆杉自然资源,已禁止一切砍伐。

我国则明确规定,砍伐红豆杉2棵以上(含2棵),就已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广州日报讯(卜瑜 赖南坡余俊峰)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

这种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姿态婆娑,它的提取物——紫杉醇更是贵比黄金,是治疗癌症晚期的名贵药材。

然而,在乳源县大桥镇这个仅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上,居然有10万多株红豆杉在此扎根!

这是目前中国野生红豆杉生长最密集之处。

近日,随着中国首个大型野生红豆杉主题保护公园——中国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首期工程即将竣工,记者专程驱车前往探秘这个鲜为人知的“野生红豆杉乐园”。

  据大桥镇政府初步调查,在该镇各村生长的红豆杉超过10万棵,其中胸径在50厘米以上的有127棵,胸径在5厘米以下的有7万多棵。

这一数字仅是针对该镇房前屋后已发现的红豆杉树统计的,据林业专家估计,在生态系统保存更完整、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野生红豆杉的保有量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后山长“神树”:

“红豆杉王”两千多岁据乳源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初步调查统计,在该县石灰岩高寒山区大桥镇的鹿子丘、下查、下庄、张家等村庄周围生长有红豆杉约10万棵以上,而生长在张家村后山的一棵鲜为人知的“红豆杉王”直径竟然超过5米,估计其生长年龄达到了令人咋舌的二千年以上,有专家认为这是华南地区生长的最古老红豆杉!

被村民称作“神树”的“红豆杉王”腰系着群众挂上的大红布条耸立于两座山头之间,树干需要5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笔直而硕大的身躯足有八九层楼高,与身后密集生长的较小红豆杉呼应。

大桥镇是乳源县最密集生长红豆杉的地区,目前发现的红豆杉超过九成都集中生长于该县的高寒石灰岩山区。

汽车飞驰在乡间公路上,房前屋后、山下河边随处可见古朴端庄的红豆杉树。

同行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称,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美丽杉公子”。

成材红豆杉都有“身份证”1999年,红豆杉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04年,第13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将中国的所有红豆杉列入公约附录。

为了保护红豆杉,为了保护树中“熊猫”,乳源县政府作出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准以任何形式开发和利用红豆杉资源,不准盗砍、挖移树根、剥树皮、采集种粒和枝叶;对红豆杉进行造册登记、记录和掌握生长情况;实施巡山制度和举报制度等,落实责任制。

镇委书记、镇长为保护红豆杉的第一责任人。

当地林业、旅游部门等还将为每棵成材的红豆杉挂上“胸牌”,除注明该树的“年龄”和价值外,还将标示盗砍、毁坏这一珍贵树种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珍!

红豆杉又名紫杉叶、赤柏松,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

全世界的红豆杉只有11个种类,其中我国有4个种类和1个变种。

南方红豆杉为我国独有品种,濒临灭绝,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

贵!

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万元人民币左右。

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

保卫红豆杉:

树如宝世代相传当地群众把红豆杉当成瑰宝祖辈相传。

多年来虽有大量外地商贩前来该地收购红豆杉,甚至有人开出了十多万元一棵的价格收购,均被拒之门外。

 

  生长条件近乎苛刻鸟儿播种湿气助长

  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近乎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为什么能在乳源山区能有如此茂盛的生长群落?

据当地研究保护该树种多年的专家莫贻滨称,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湿润潮湿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群众大力保护缺一不可。

大桥镇属高寒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高度达800米以上,昼夜温差达7℃,全年平均气温只有17℃,春夏季气候湿度较大,很适合红豆杉生长。

大量鸟类生活于此。

而红豆杉的果实有坚硬的外壳,人工育苗难以成活,只有它的果实被鸟类啄食之后,果壳被鸟类的胃液腐蚀,种子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扎根土壤萌芽。

红豆杉果色彩艳丽,常引来大量鸟儿啄食,鸟类就成了最好的播种者。

  当地正在培育人工种苗

  红豆杉的保护已受到国际高度重视,但强大的市场需求仍然给濒危红豆杉的生存带来长期和持久的压力。

据悉,中国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除尽全力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还将大力培育人工种苗。

当地目前将就引种扩繁、培育种苗与复旦大学等有关科研机构展开合作。

现在70多亩的种苗基地已初步建成雏形,人工培育了近2万株红豆杉种苗,3年内将突破10万株。

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初期将采取人工栽培措施大力发展红豆杉资源,扩大种植面积后再利用人工发展的红豆杉资源提取紫杉醇,占领国际紫杉醇市场。

  温馨提示:

不要随意进食红豆杉采访中,记者发现大桥镇有些群众遇到感冒发热时,会撷取些许红豆杉枝叶煲水饮用,试图治病。

专家提醒,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目前红豆杉的医疗用途主要体现于从树皮、根部、枝叶中提取紫杉醇制作抗癌类药物,直接服食红豆杉并没有明显医疗效果。

2002年,卫生部就禁止将红豆杉作为保健食品和食品原料使用。

人一旦误食红豆杉,则有可能出现头昏、瞳孔放大、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章光101发明人赵章光结缘红豆杉  2000年,赵章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作为目前确知其提取物具有优异癌症治疗效果的天然植物之一,珍稀的古老植物红豆杉资源日趋枯竭。

  这条消息让灵魂深处始终是个医生的赵章光眼前一亮,他马上查询了红豆杉的相关资料,不仅发现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是国际公认的癌症治疗良药,同时还发现一条稀奇新闻:

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和西雅图之间有个两千户人家的小镇,这里的人平均寿命长达115岁,有专家认为这可能与这里的居民常年生活中茂密的红豆杉森林中有关。

看到这两条个消息,赵章光决定进一步研究红豆杉这种珍贵植物,同时要亲赴美国一探究竟。

  赵章光经过慎密的考察和专家论证,他和他的团队在革命老区江西庐山威家镇找到了适合红豆杉生长的“家”。

在这片土壤、自然环境均达到优质标准的宝地上,赵章光设立了九江章光红豆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投资1亿元建成了罕见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形成了一道1300多亩、有100万株优质红豆杉组成的绿色风景线。

  研究和十几次赴美国、加拿大考察的结果,年过六旬的赵章光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倾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和研究、开发基地,拯救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开发红豆杉这种恐龙时代孑遗下来的珍贵植物身上潜藏着的神奇保健功效!

经过缜密的考察和专家的论证,赵章光最终把红豆杉的种植基地选在了中国历史名山江西庐山。

从2005年第一锹挖下到今天,赵章光为攻克癌症和长寿养生的梦想已经投入了近亿元、种下了几十万株从美、加进口的红豆杉。

目前中国仅有5000亩红豆杉,其中赵章光种下的就占了1000多亩。

  章光101占地1000亩的红豆杉基地

赵章光说:

“八棵红豆杉提取的紫杉醇可以治疗一个肿瘤患者,10万棵红豆衫,起码可以救5万个病人,这是任何一个一个医者都梦寐以求的啊!

同时,我们3年来的深度研究,还有全新的发现:

它不仅提取物紫杉醇可以治肿瘤,其叶子及其它部位含有的挥发油、金松双黄酮等有效物质对提升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实现长寿具有突出的效果。

  “所以我们不仅很焦急,盼着这些生长特别缓慢的家伙赶紧长呀,”赵章光仿佛又回到了35年前101即将出世的激动时刻,“同时我们也没让它们闲着,根据中医头部透穴通络理论和医学的呼吸给药原理,用现代提取和缓释技术着手开发出了红豆杉枕等前沿保健品,反馈的消息非常好!

  目前,章光101红豆杉健康养生枕已经因为其对失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良好的辅助治疗和保健作用开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而在北京等城市,章光红101红豆杉枕正像当初的101生发精一样一枕难求,成为一种最新的高档健康礼品。

章光101红豆杉枕  历经15年,生发之父、民族品牌章光101发明人赵章光先生本着天然健康理念,在庐山建立了珍稀缓生植物红豆杉养殖基地,

创新性推出第二大发明——红豆章光101红豆杉系列产品

杉健康养生枕。

自2006年以来,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对红豆杉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和健康指数临床观察,其消炎排毒,缓解“三高”即: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气管炎,打鼾及促进睡眠等效果被充分肯定。

红豆杉释放的活性物质有益健康,可改善空气质量,促进体内有害物质排出。

红豆杉中含有丰富金松双黄铜等成份,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调节和稳定作用。

红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对上呼吸道炎症具有改善和恢复作用(如:

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鼻炎等)。

学名:

Taxaceae

  别名:

紫杉,赤柏松

  属:

红豆杉属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

属浅根植物。

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

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

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PACLI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

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

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

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

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

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

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

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分类  红豆杉分类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其特点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江西西部(宜丰,铜鼓区域)也有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红豆杉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分类二

  全世界的红豆杉根据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SPICATA产于南半球外其于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4个种类和一个变种。

  1、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TEB.ET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东北红豆杉

  拉丁名:

Taxuscuspidata

  植物名称:

东北红豆杉

  学 名:

taxuscuspidatesiebebzucc

  别 名:

紫杉、赤柏松、宽叶紫杉、

  科 名:

红豆杉科

  拉丁科名:

Taxaceae

  属 名:

红豆杉属

  东北红豆杉是我国5种【4种1变种】红豆杉之一,其他3种1变种为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

如:

辽宁东部、吉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形态特性]

  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

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

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

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

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

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2.5厘米,宽2.5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

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

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毫米,直径5毫米。

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

上一年形成花苞,第二年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生物学特性]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

原产地年均气温2℃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到25℃,属阴性树种。

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生长区域]

  东北红豆杉,不但适应在东北地区生长、南移种植后,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东北红豆杉的株高,在移栽头一年生长缓慢,移栽一年后生长逐渐加快,移栽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达20—30CM。

  [外观特点]

  东北红豆杉特点是树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

其叶为二列式,稍微弯曲呈镰刀形,近看像球,远看像花,极为美观。

  [生长习性]

  幼苗喜阴性,移栽第一年需遮阴管理

  [药用价值]

  以茎、枝、叶、根入药。

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

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A.G.F.Neto报道)。

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

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绿化观赏]

  1.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

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

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

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ENSISCHENGET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

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ICHIANA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PILGER)ROHD)

  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EVL)CHENGET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

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

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从全球范围看,虽然红豆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及中国都有分布,但亚洲的红豆杉储量最多。

其中中国的红豆杉储量是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个品种中中国就有5种。

药用价值  癌症药物的新来源:

紫杉酚(taxol)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癌症药物,但它目前仅能采自于一种濒危植物的针状叶,人们对该药的需求很可能超出这种树的生产能力。

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宣布说,他们已经从榛树和真菌中分离出了这种化合物。

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该药提供一个充足的新来源,也可能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

紫杉酚属名paclitaxel,是全世界癌症药物销售量最大的药物之一。

它被用于治疗子宫癌和乳腺癌,许多乳腺癌治愈者仍服用该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

虽然现在这种药物的供应仍很充足,但很快需求可能会增加:

调查人员正在测试该药对阿耳茨海默氏病、多样性硬化以及其它癌症的疗效。

如果该药对上述疾病确实有疗效,那么药物将变得供不应求。

因为该药的生产是先从太平洋红豆杉的针状叶中提取先导化合物,再对其加工而成的。

太平洋红豆杉是一种濒危植物,生长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大学的化学家安杰拉·霍夫曼一直在寻找办法,提高红豆杉中紫杉酚的产量。

出乎意料,她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研究课题中发现了该化合物的一个新来源。

她和她的同事当时正在研究榛树,想搞清为什么榛树中有些更易患上枯萎病。

这种枯萎病在俄勒冈州的威拉米特河谷毁坏了成片的榛树林。

研究人员从几种类型的榛树中得到了提取物,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纯化和分析,霍夫曼在其中发现paclitaxel的化学特征。

霍夫曼和她的同事发现,榛树的树叶、树枝和果实中都含有paclitaxel,虽然含量仅有红豆杉的10%。

他们同时发现生长在榛树上的真菌也可产生paclitaxel。

戴维·霍克说,最终,有关真菌发现可能是最有价值的。

戴维·霍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县一家药物公司的天然产品专家。

他说,红豆杉中也含有产紫杉酚的真菌。

霍克强调,如果能用真菌在大缸里产生这种药物,“这将肯定是很有价值的”。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

根椐方唯硕博士(方唯硕——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曾师从于梁晓天教授)的研究结果,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

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抑制。

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是:

紫杉醇能与微量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为减少对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破坏,人们又开始用红豆杉的枝茎叶部分,提取前体化合物10----去乙酰巴卡亭Ⅲ、然后用半合成办法制备药用紫杉醇。

紫杉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强活性、抗癌药物,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