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978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 10章 肠杆菌科Word文件下载.docx

亚单位 

B.A亚单位 

C.D亚单位 

D.E亚单位 

E.C 

10.关于大肠杆菌的特性,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革兰阴性杆菌 

B.多数菌株有周身鞭毛 

C.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D.鉴定主要依靠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 

E.为肠道内正常菌群,无致病作用 

11.下列那种细菌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A.鼠伤寒杆菌 

B.产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痢疾杆菌 

E.希氏沙门菌 

12.我国卫生细菌学标准是每升饮水中大肠杆菌群数不得超过 

A.3 

个 

B.5 

C.30 

D.300 

E.50 

13.我国卫生细菌学标准规定:

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 

100ml 

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

D.50 

E.300 

14.肠道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中,下列哪项对菌种鉴定无意义?

A.生化反应 

B.血清学鉴定 

C.形态学检查 

D.培养观察 

E.细菌动力 

15.下列症状中,哪一项不是伤寒病的表现?

A.持续性高热 

B.相对缓脉 

C.表情淡漠 

D.皮肤出现玫瑰疹 

E.口腔黏膜出现柯氏斑 

16.对细菌性痢疾患者做微生物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取脓血便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B.分离培养细菌作生化鉴定 

C.取粪便作增菌培养 

D.接种于选择培养基培养 

E.最后进行血清学鉴定

17.弧菌主要分布于:

A.空气 

B.土壤 

C.水 

D.人肠道 

E.动物肠道

18.分离霍乱弧菌选择哪种培养基?

A.血清肉汤 

B.肉浸液 

C.硷性蛋白胨水 

D.庖肉培养基 

E.葡萄糖蛋白胨水 

19.取米泔水样粪便做悬滴镜检,见到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是:

A.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猪霍乱沙门菌 

D.变形杆菌 

E.霍乱弧菌

20.正常胃酸情况下,如以水作为载体,需多少霍乱弧菌才能引起感染?

A.<

10 

B.102 

~104 

C.104 

~106 

D.106 

~108 

E.108 

~1010 

21.霍乱弧菌的抗原是:

A.耐热O抗原与不耐热H抗原 

B.不耐热O抗原与耐热H抗原 

C.耐热O抗原与H抗原 

D.不耐热O 

抗原与 

抗原 

E.耐热 

O抗原、H 

Vi 

抗原

22.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细胞内腺苷环化酶活化,促进:

A.cAMP 

含量增加 

B.ATP 

C.cAMP 

含量减少 

D.cGMP含量增加 

E.cGMP 

含量减少

23.霍乱弧菌进入肠道后,黏附于:

A.小肠黏膜 

B.结肠黏膜 

C.十二指肠黏膜 

D.肠黏膜 

E.回肠末端黏膜

24.霍乱弧菌可黏附定植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A.鞭毛 

B.LTA 

C.菌毛 

D.K抗原 

E.Vi 

25.霍乱肠毒素相应受体是:

A.糖蛋白 

B.脂蛋白 

C.D甘露醇 

D.GM1神经节苷脂 

E.岩藻糖

26.霍乱弧菌有多少个血清群?

A.136 

B.137 

C.138 

D.139 

E.200多个

27.自1817年以来已发生多少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

A.5 

B.6 

C.7 

D.8 

E.9 

28.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哪类霍乱弧菌所致?

A.古典型 

B.E1 

Tor 

型 

C.O139 

群 

D.O2群 

E.O1 

29.世界上首次由 

O1 

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流行的年代:

A.1817 

年 

B.1954 

C.1961 

D.1968 

E.1992 

30.霍乱肠毒素抗体的作用是:

A.阻止霍乱肠毒素与其受体结合 

B.阻止霍乱弧菌产生肠毒素 

C.阻止霍乱弧菌黏附于小肠上皮细胞 

D.免疫溶解霍乱弧菌 

E.以上均不是

31.历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患者主要是:

A.幼儿 

B.儿童 

C.青少年 

D.成人 

E.老年人

32.霍乱首例患者的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即及时做疫情报告是因该病:

A.为烈性传染病 

B.病死率高 

C.无理想治疗方法 

D.无有效预防措施 

E.以上都不是 

33.霍乱治愈后,一些患者可短期带菌,病菌主要存在于:

A.小肠 

B.结肠 

C.十二指肠 

D.肠道 

E.胆囊 

34.关于霍乱预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急性感染后常转为慢性 

B.感染后常并发败血症 

C.因无有效治疗,死亡率高 

D.可因严重失水、电解质失调而死于休克 

E.常因严重损害肠黏膜而导致肠穿孔 

35.目前我国使用的霍乱疫苗是:

A.霍乱类毒素 

B.霍乱死菌苗 

C.霍乱活菌苗 

D.减毒重组活菌苗 

E.霍乱伤寒杂交菌苗 

36.弧菌属的特征除哪项外都是对的?

A.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状 

B.呈革兰阴性染色 

C.一端单鞭毛而运动活泼 

D.营养要求高,不易人工培养 

E.抵抗力不强,但耐硷

37.关于霍乱弧菌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下列哪项不发挥作用:

A.肠粘膜表面 

SIgA 

B.抗肠毒素抗体 

C.抗菌毛抗体 

D.抗菌体抗体 

E.抗H 

抗体

38.关于副溶血弧菌弧菌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A.常呈弧形、长杆状或球杆状等多形性 

B.在含高盐、人 

O型血及D甘露醇的平板上产生“神奈川现象” 

C.嗜盐,营养要求不高 

D.耐硷不耐酸 

E.分布于自然界,以淡水中最多 

39.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菌体常呈弧形、S 

型或海鸥状 

B.菌体一端可有多根鞭毛,运动活泼 

C.不含尿素酶,不能分解尿素释放氨 

D.传染源主要是病人,经消化道途径传播 

E.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0.关于空肠弯曲菌生物学特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菌体呈弧形、螺旋形、S 

形或海鸥状 

B.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C.为专性需氧菌,必需在氧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D.抵抗力弱,对冷热均较敏感 

E.主要经污染的饮食、牛奶、水源等引起感染

【X 

型题】1.志贺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有:

A.细胞毒性 

B.神经毒性 

C.肠毒素性 

D.凝血性 

E.溶血性 

2.伤寒的并发症有:

A.肝炎 

B.肠出血 

C.肠穿孔 

D.肾炎 

E.肾盂肾炎 

3.痢疾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A.菌毛 

B.内毒素 

C.外毒素 

D.鞭毛 

E.侵袭性酶 

4.预防肠热症的措施可采用:

A.注意饮食、饮水清洁卫生 

B.加强粪便管理 

C.保护好水源、特别是生活用水 

D.常服用广谱抗生素 

E.使用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副伤寒沙门菌三联菌苗 

5.O1 

群霍乱弧菌包括:

A.古典生物型 

B.E1Tor 

生物型 

C.小川型 

D.稻叶型 

E.彦岛型

6.古典型与E1Tor 

生物型霍乱弧菌有何共同特性?

A.分解葡萄糖等生化反应 

B.对多粘菌素 

敏感 

C.被第Ⅳ群噬菌体裂解 

D.具有耐热 

O抗原 

E.具有不耐热 

H抗原 

7.鉴别古典型与 

E1Tor 

生物型霍乱弧菌的方法有:

A.对多粘菌素敏感试验 

B.噬菌体裂解试验 

C.与 

群抗血清凝集试验 

D.生化反应 

E.肠毒素测定 

8.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有?

A.LPS 

B.肠毒素 

E.多糖荚膜 

9.O1 

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致病性的相同点是:

A.致病物质 

B.临床表现 

C.流行病学 

D.仅使人致病 

E.患者以成人为主 

10.历次霍乱全球性大流行的病人多为儿童,提示:

A.儿童先天免疫机制不完善 

B.儿童无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 

C.成人已因感染获得了免疫力 

D.成人已因反复感染产生了牢固免疫力 

E.儿童接触该菌机会多 

11.1992 

年开始在印度、孟加拉国及泰国等地发生的霍乱流行是由新的血清群引起,理由是:

A.流行株不被 

O1群抗血清凝集 

B.流行株与O1~ 

O138 

群抗血清不凝集 

C.流行株抗血清不凝集O1~ 

O138群霍乱弧菌 

D.流行株抗血清与副溶血性弧菌亦不凝集 

E.流行株多数特性与已知弧菌不同 

12.难以消灭霍乱传染源的原因:

A.病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 

B.病菌在水中能较长期存活 

C.缺乏理想消毒剂 

D.缺乏理想疫苗 

E.病后有 

1%~2%的患者长期带菌 

13.关于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查,正确的叙述是:

A.标本是粪便、肛拭或呕吐物 

B.直接镜检:

悬滴法和格兰染色 

C.先接种于肉汤增菌,再分离鉴定 

D.免疫荧光球试验测抗原 

E.PCR 

等技术测毒素基因 

14.快速诊断霍乱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A.直接镜检观察动力及形态染色性 

B.分离培养鉴定 

C.免疫荧光球试验 

E.PCR 

测 

ctx 

基因 

15.鉴定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

B.形态染色及动力鉴定 

C.神奈川试验 

D.血清学试验 

E.核酸杂交及 

PCR 

测毒素基因 

16.分离培养副溶血性弧菌用嗜盐菌选择平板有何作用?

A.维持高渗 

B.选择作用 

C.营养作用 

D.鉴定作用 

E.维持酸硷度 

17.关于 

E1 

型与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描述,下列哪些是对的?

A.传染源均为患者或带菌者 

B.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食品经口摄入 

C.易感者均为人类 

D.所致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E.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有强弱之分

二、填空题 

1.最常见的病原性肠道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利用乳糖发酵试验可以初步鉴别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发酵乳糖则为_________________ 

3.形态学检查对鉴别肠杆菌科细菌________________意义,因而其鉴定一般依赖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鉴定。

4.大肠埃希菌的抗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5.大多数大肠埃希菌在肠道内不致病,但某些血清型可以引起人类腹泻,根据其致病机制不同,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6.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肠毒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7.志贺菌属分为 

A、B、C、D四群,它们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痢疾志贺菌的致病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而传播。

10.沙门菌属中引起肠热症的病原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11.肥达试验可协助临床对________________诊断。

12.细菌性痢疾免疫以___________为主,伤寒免疫以______________为主。

13.弧菌属与肠杆菌科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试验阳性和位于菌体_________________,该菌属最重要的病原菌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4.O1 

群霍乱弧菌特殊结构区别于 

O139 

群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致病物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离霍乱弧菌根据_______________特性而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16.1992 

年发生新的霍乱流行的菌株称_____________,首发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国,是首次由________________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流行。

17.根据菌体抗原的差异,O1 

群霍乱弧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血清型;

而根据表型差异,每个血清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物型。

18.副溶血性弧菌与霍乱弧菌的一个显著差别是_____________,培养时,培养基中无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生长。

19.霍乱弧菌致病物质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等基因。

它们均受_______________蛋白的调控。

三、名词解释 

1.IMViC 

试验 

2.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 

3.肠热症(enteric 

fever) 

4.肥达试验(widal) 

5.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 

6.弧菌属(Vibrio) 

7.TCBS 

培养基(TCBS 

media) 

8.霍乱弧菌(V.cholera) 

9.神奈川试验(Kangagawa 

test) 

四、问答题 

1.简述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2.简述引起腹泻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

3.简述痢疾杆菌的致病性。

4.试述肥达试验结果分析及其意义。

5.简述肠热症的主要临床症状。

6.如何鉴别O1 

群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

7.霍乱由何菌所致?

试述其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机制。

8.对可疑霍乱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9.试述霍乱的防治原则。

10.试述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D 

6.B 

7.A 

8.C* 

9.B 

10.E 

11.D 

12.A 

13.B 

14.C15.E 

16.A 

17.C 

18.C 

19.E* 

20.E* 

21.A 

22.A 

23.A 

24.C 

25.D 

26.E 

27.C 

28.B 

29.E 

30.A 

31.B* 

32.A 

33.E 

34.D 

35.B 

36.D 

37.E 

38.E39.C 

40.C 

*注解

【题 

1】肠杆菌科细菌有致病菌与非致病菌。

常用乳糖发酵试验可以初步鉴别。

凡能发酵乳

糖为非致病菌,不发酵乳糖为致病菌。

3】志贺菌 

A群 

I型和 

II型菌株可产生一种外毒素,称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志贺毒素由 

、B 

两个亚单位组成。

亚单位是毒素的毒性部分,能抑制蛋白质合成;

亚单位是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糖脂受体结合部分。

8】大肠埃希菌寄居于肠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

因此水、食品、饮

料等卫生细菌学检查常以大肠菌群作为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埃希菌是大肠菌群的主要成员。

【题19】霍乱弧菌因为一端有单鞭毛而运动活泼,取霍乱患者的米泔水样粪便做悬滴检查,见该菌做穿梭样运动。

故采集米泔水样粪便悬滴检查及革兰染色镜检见到运动活泼的革兰阴性呈弧形的细菌有初步诊断意义

【题20】病原菌的致病力除了与其毒力、侵入部位有关外,与其数量亦密切相关。

霍乱弧菌不耐酸在正常胃酸条件下,需108 

~1010个菌才引起感染;

但在胃酸量低的情况下,103 

-105个菌即可一起感染。

【题31】自1817年来,曾引起7次时间性霍乱大流行,其患者多为儿童,提示成人已感过而具有牢固的免疫力。

但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等国发生了由新血清群(O139)的菌株引起的霍乱流行,其患者多为成人,说明过去获得的针对 

群霍乱弧菌的免疫力对非 

O1群(如 

O139)霍乱弧菌无免疫保护作用。

【题38】嗜盐是副溶血性弧菌的突出特点,在培养基中以含 

3.5%NaCl 

最为适宜,当NaCl 

浓度高于 

8%时不能生长,在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很差甚至不生长,在自然界淡水中生存不

超过 

天,在还水中则可存活近50 

天。

该菌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所以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由于进食海产品等引起。

型题】 

1.ABC 

2.BC 

3.ABC 

4.ABCD 

5.ABCDE 

6.ADE 

7.AB 

8.ABCDE 

9.BCD 

10.BC 

11.ABCDE 

12.ABE 

13.ABDE 

14.ACE 

15.ACDE 

16.BCDE 

17.ABCD 

注释[题17] 

E1Tor 

型与古典型霍乱弧菌除了许多生物学性状相似外,流行病学特点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都相同;

致病性方面如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也相似,不同的是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两者感染后均能获得较牢固的免疫力。

1.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2.非致病菌 

3.无生化反应血清学 

4.O 

5.ETEC 

EIEC 

EPEC 

EHEC 

EAEC 

6.LT 

ST 

7.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8.菌毛内毒素外毒素 

9.消化道 

10.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 

11.肠热症 

12.肠黏膜表面 

细胞免疫 

13.氧化酶一端单鞭毛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14.无荚膜无多糖荚膜 

LPS 

决定簇15.耐硷硷性蛋白胨水或硷性琼脂平板 

16.O139群霍乱弧菌印度孟加拉非O1 

17.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古典 

18.嗜盐盐 

19.染色体 

ctxA 

ctxB 

tcpA 

acf 

hap 

Tox 

试验即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试验的总称,是鉴定肠道杆菌常用的四种试

验。

如 

IMViC 

试验结果为+、+、-、-,则为典型的大肠埃希菌。

2.志贺毒素(ST) 

是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外毒素,由于能引起 

Vero 

细胞病变,故又称 

素(Vero 

toxin,VT)。

它具有 

种生物学活性:

即可引起水样腹泻的肠毒素性,对肝细胞有

毒害作用的细胞毒性和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神经毒性。

3.肠热症是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由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总称,因其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相似,均以持续性高热及肠黏膜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为主,故称之为肠热症。

4.肥达试验即 

widal 

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副

伤寒杆菌(A)抗原和肖氏沙门菌鞭毛(B)抗原与受检者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

以测定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为协助临床对肠热症诊断的一种血清学试

5.不耐热肠毒素(LT)是由肠产毒型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 

65℃30 

分钟即被破坏的毒素,包括 

A、B 

两种亚单位。

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A亚单位进入细胞作

用于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 

cATP 

水平增加,从而刺激细胞分泌过度而引起腹泻。

6.弧菌属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呈弧形的革兰阴性菌。

主要以氧化酶阳性、菌体一

端有单鞭毛而运动活泼及在硷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与肠杆菌科区别。

本菌属广泛

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中最多。

迄今为止已发现 

36种,其中至少有12种与人类疾

病有关,尤其以霍乱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最重要。

7.TCBS培养基是国际上常用培养霍乱弧菌的强选择性作用的培养基,其中含有

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及蔗糖,可选择性抑制其他肠道杆菌而有利于弧菌

的生长;

霍乱弧菌分解蔗糖呈黄色菌落。

8.霍乱弧菌是弧菌属中最重要的菌种。

该菌种根据 

抗原的不同,现在已分为 

155 

个血清群,其中 

和 

群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其他血清群分布于地面水中,可引起人类胃肠炎等疾病,且为散发或小型爆发,但从未引起霍乱的流行。

9.将副溶血性弧菌接种于含高盐(7%)的人 

型血或兔血及以 

D甘露醇做为碳源的我妻Wagatsuma)琼脂平板上,可产生β溶血,称为神奈川现象,即神奈川试验阳性,是测定该菌是否有致病性的一个重要试验。

1.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1)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有鞭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大多有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