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7034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工艺管理制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管理制度.doc

《工艺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管理制度.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艺管理制度.doc

塑钢门窗工艺管理制度

1、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

(1)

2、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

(1)

3、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和工艺人员配备.........................................

(1)

4、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

(1)

5、产品工艺工作程序图......................................................

(2)

6、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3)

7、工艺方案设计..............................................................(3)

8、工艺规程设计.............................................................(4)

9、工艺规程审批程序.........................................................(4)

10、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4)

11、工艺文件修改............................................................(5)

12、生产现场工艺管理.......................................................(5)

13、工艺纪律管理.............................................................(6)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工作是塑钢门窗加工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串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的搞好工艺工作,不断提高塑钢门窗的质量、增强企业应变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1.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

1.1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直接有效地进行。

2.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

2.1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工艺调研及产品改进的工艺考察。

2.2分析与审查产品结构工艺性。

2.3设计工艺方案。

2.4.设计工艺路线。

2.5设计工艺规程和其他有关工艺文件。

2.6编制工艺定额。

2.7设计制造专用工艺装备。

2.8进行工艺验证。

2.9进行工艺整顿。

2.10进行工艺总结。

2.11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2.12工艺纪律监督。

2.13工艺情报管理。

2.14开展工艺标准化。

2.15明确各类工艺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和工艺人员配备

3.1厂长是工艺管理的总负责人,生产技术副厂长全面负责工艺管理工作。

3.2工艺管理具体工作由技术科负责。

3.3技术科设专职工艺员,实施工艺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4.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

4.1工艺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应根据加强工艺管理的要求在厂长和分管副厂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技术科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工艺职能。

4.2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工艺职能:

4.2.1设计部门应保证产品设计的结构工艺性;

4.2.2设备部门应提供工艺管理的各项设备,保证工艺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

态;

4.2.3工具部门及时提供有效的工艺检验工卡、量、器具,并保证完好;

4.2.4生产、计划部门应按工艺文件要求均衡地安排生产;

4.2.5技术部门应负责工艺流程、工序卡以及工艺守则的具体制订,并指导车间严格实施。

4.2.6检验部门应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的监督;

4.2.7计量部门应负责计量器具的配置与周期检查与检定;

4.2.8质量管理部门应与工艺部门和生产车间共同搞好工序质量控制;

4.2.9劳动部门应按生产需要配备各类生产人员,保证定人、定机、定工种的实现;

4.2.10教育部门应负责做好专业培训和工艺纪律教育。

4.2.11生产车间必须按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和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现场工艺纪律。

5.产品工艺工作程序按图1规定。

参加新产品形式发(或老产品改进)设计调研

参加新产品设计方案或老产品改进方案的论证

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设计工艺方案

有关工艺人员提供资料

提出关键试验项目

提出专用关键设备和

工装购置计划或设计任务

设计工艺路线

(或车间分工明细表)

工艺试验

关键工艺明细表

各种工序明细表

设计工艺规程

专用工装设计任务书

编制工艺定额

设计专用工装(专用设备)

描图

校核底图(稿)

打印成册

发放存档

小批试制中工艺、工装验证

工艺总结

进行工艺整顿

批量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图1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注:

①可根据需要反馈到设计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工艺规程或(和)设计专用工装。

6.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内容:

6.1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工艺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应进行工艺性审查。

6.2对外来产品图样,在首次生产前也需进行工艺性审查。

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运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

法确定工艺方案和工艺手段。

7.工艺方案设计

7.1工艺方案设计原则

7.1.1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现有条件、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

7.1.2根据本企业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7.2设计工艺方案的依据

7.2.1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

7.2.2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7.2.3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情报;

7.2.4有关技术政策;

7.2.5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及有关科室和车间的意见。

7.3工艺方案内容

7.3.1新产品样品试制工艺方案的内容

7.3.1.1对工艺工作量的大体初步估计;

7.3.1.2提出自制件和外协件的初步划分意见;

7.3.1.3提出必须的特殊设备的购置或现有设备的改造意见;

7.3.1.4必备的专用工艺装备的购置或现有设备的改造意见;

7.3.1.5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程设计意见;

7.3.1.6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意见;

7.3.1.7主要材料和工时的估算。

8.工艺规程设计

8.1工艺规程的文件包括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过程卡和主要工艺工序卡三种主件。

8.2设计工序卡片的基本要求

内容包括:

产品规格型号,零件简图及名称,应用设备及编号,技术要求,操作要求,定位基准检验工具及方法七个方面。

8.3设计工艺规程必须考虑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8.4结构特征和工艺特征相近的零件应尽量设计典型工艺规程。

8.5各专业工艺在设计过程中应协调一致,防止相互矛盾。

8.6工艺规程的幅面应符合本企业标准规定。

8.7工艺规程中的计量单位应全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8.8工艺规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8.8.1产品图样及技术条件;

8.8.2产品工艺方案;

8.8.3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表或车间分工明细表;

8.8.4本企业的生产条件;

8.8.5有关工艺标准;

9.工艺规程的审批程序

9.1工艺规程审核由技术科长进行。

9.2主要审核内容:

9.9.1工序安排和工艺要求是否合理;

9.9.2选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合理。

9.3标准化审查

9.4会签

9.5工艺规程经审核和标准化审查后,应送交有关生产车间会签。

9.6批准

经会签后的成套工艺规程,一般由技术科长批准,成批生产的产品和单件生产的产品的工艺规程,应由生产技术副厂长批准。

10.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

10.1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基本任务。

10.1.1保证工艺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贯彻。

10.1.2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统一。

10.1.3提高工艺文件的通用性。

10.2审查对象

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主要应审查产品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图样。

10.3审查的依据

10.3.1有关国家标准和专业(部)标准;

10.3.2企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10.4审查内容

10.4.1文件格式和幅面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10.4.2文件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是否符合相应标准,文字是否规范;

10.4.3所选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是否符合标准;

10.4.4工艺尺寸、工序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的标注是否符合标准;

10.4.5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要求是否符合安全和环保标准。

10.4.6图样的幅面、格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7标题栏、明细栏的填写是否符合标准;

10.4.8图样的绘制和尺寸标注是否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

10.4.9选用的材料、标准件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

10.5审查程序

10.5.1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应由兼职工艺标准化员进行。

10.5.2标准化人员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做出适当标记和记录,审查合格后签字,对有问题的文件要连同审查记录一起返给原设计人员,经修改合格后再交标准化员签字。

10.5.3对审查中有争议的问题,要协商解决。

11.工艺文件修改

11.1工艺文件的修改,应由工艺部门下达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凭更改通知单修改。

11.2在修改某一工艺文件时,与其相关的文件必须同时修改,以保证修改后文件的正确、统一。

11.3需要修改的文件应在规定日期内修改完毕,修改后的工艺文件应用通知单下达车间。

11.4工艺文件修改程序

11.4.1车间对工艺文件发现错误提出意见后,应填写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其格式应符合JB/Z187.4的规定。

11.4.2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由工艺员受理,应经有关部门会签并经审核和批准后下发车间。

11.4.3修改时不得采用涂改方式,应将更改部分用细实线划去,使划出部分仍能看清,然后在附近填写更改后的内容。

11.4.4在更改部位附近标注本次修改所用的专用标记,标记符号应与更改通知单相一致。

11.4.5修改时必须在被修改文件末尾的更改栏内填写本次更改用的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的编号、日期和修改人签字。

11.4.6在下例情况下,工艺文件修改后需重新描晒:

11.4.6.1经多次修改,文件已模糊不清;

11.4.6.2虽初次修改,但修改内容较多,修改后文件已不清晰。

11.4.7重新描的底图更改栏应按以下规定填写:

11.4.7.1“标记”栏填写重描前本次更改所用的标记;

11.4.7.2“处数”栏填写“重描”字样;

11.4.7.3“更改文件号”栏填写重描前本次更改通知单编号;

11.4.7.4“签字”和“日期”栏由工艺人员签上姓名和日期。

11.4.7.5换发新描晒的工艺文件时,旧文件应加区分标记。

严禁新旧两种文件混用。

12.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12.1确保工艺纪律,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工序卡规定;

12.2提高劳动生产率;

12.3节约材料和能源消耗;

12.4改善劳动条件和文明生产。

12.5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应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法。

12.6必须强化质量意识。

12.7在生产现场工艺管理中,工艺、生产质量管理、检验、计量、设备、工具和车间等各有关部门都应有机地配合,以保证生产现场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顺利畅通,实现13.1中所规定的基本任务。

12.8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

12.8.1做好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工艺装备的及时供应,并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12.8.2指导和监督工艺规程的正确实施。

12.8.3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12.8.4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

工序质量控制点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2.8.4.1对产品精度、性能、安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和部位;

12.8.4.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

12.8.4.3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不合格品较多的项目或部位。

12.4.5做好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12.4.5.1外协件的选点应保证工艺要求。

12.4.5.2重要的外协件在加工过程中应进行技术监督。

12.4.5.3外协件在进厂前一定要认真进行检查,不合格不能验收。

13.工艺纪律管理

13.1基本要求

严格工艺纪律是加强工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保证。

企业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13.2企业要有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和完整、有效的工艺管理制度及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13.3生产安排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并要做到均衡生产。

13.4凡投入生产的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13.5设备必须确保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13.6所有工艺装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器具应坚持周期检定,以保证量值正确统一。

13.7坚持专业培训制度,工人初次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工作岗位做到定人、定机、定工种。

13.8操作者要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

对有关时间、温度、压力、真空度、电流、电压、材料配方等重要工艺参数,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13.9精密、大型、稀有设备的操作者和焊工等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操作证,凭操作证操作。

13.10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必须经验证、鉴定合格后方可纳入工艺文件方可正式使用。

13.11生产现场应做好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

13.12工艺纪律的考核

13.12.1全厂性的工艺纪律应有厂长和生产技术副厂长组织工艺质量管理、检验、生产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评定;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由技术科及质检部门负责日常监督,车间主任负责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13.12.2工艺纪律主要考核内容

13.12.2.1工艺管理机构、职能落实和人员的配备;

13.12.2.2工艺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13.12.2.3技术文件的正确率、完整率与统计率;

13.12.2.4工艺文件的贯彻率;

13.12.2.5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完好率;

13.12.2.6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率;

13.12.2.7生产的均衡率;

13.12.2.8定人、定机、定工种的符合率;

13.12.2.9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情况。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