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1738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乙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他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正常利润

(4)边际分析法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消费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学习建议: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3学时,练习1学时。

作业:

1、一台设备可用来生产A产品,也可用来生产B产品,但是若生产其中一种,就必须放弃另一种。

与两种产品生产有关的一个计划期的数据如下。

A产品

B产品

销售收入/元

10000

15000

原材料/元

2500

3000

人工费/元

2000

折旧/元

500

(1)生产A、B两种产品的会计利润为多少?

(2)生产A、B两种产品的经济利润为多少?

2、某企业今年计划使用钢材10万吨,仓库里面有前年购入的钢材3万吨,单价为1200元/吨;

有去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1500元/吨;

还有今年购入的钢材5万吨,单价为

1600元/吨。

(1)该企业若按会计的先进先出法则,今年钢材成本应该是多少?

(2)若按后进先出法则,钢材成本又是多少?

(3)钢材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2、需求与供给(第二章)

1)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

2)供给量及其影响因素;

3)供求法则;

4)需求—供给分析;

基本要求:

(1)需求与需求函数: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多种,若只分析其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则需求函数为Qd=f(P)。

一般说来,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此即需求法则。

表现需求函数的图形是需求曲线。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其他商品价格等)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会移动。

(2)供给与供给函数: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

给的因素也有多种,若只分析其中供给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则供给函数为Qs=f(P)。

一般说

来,供给量与价格成正向变动,此即供给法则。

表现供给函数的图形是供给曲线。

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成本、生产技术、自然条件等)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会移动。

(3)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与变动:

使供给与需求相等的价格为均衡价格,供求相等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供给与需求发生变动时,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移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会发生相应变动。

若人为地维持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即生产过剩;

若人为地将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则产生短缺。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4学时,练习1学时。

1、粮食价格上涨对猪肉的供给曲线会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

2、当下述情况发生时,X商品的均衡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1)生产该商品的原材料涨价。

(2)进口税下降。

(3)人们收入普遍上升。

(4)生产该商品的工人工资上升。

(5)政府对该商品征收销售税。

3、需求弹性(第三章)

1)弹性的概念;

2)需求的价格弹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影响需求的因素的变动的反映程度。

需求弹性一般可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2)价格弹性系数。

弧弹性:

Ep=(△Q/△P)X(R+P2)/(Qi+Q2)

点弹性:

Ep=dQ/dPXP/Q

式中dQ/dP是需求曲线上与P和Q相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倒数,故不可把弹性与需求曲线斜率相混淆。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甚多。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密切相关,富于弹性的商品

的销售收益与价格成反向变动,缺乏弹性的商品的销售收益与价格成正向变动,单元弹的商品的销售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3)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Ei=(△Q/△I)x(11+12)/(Qi+Q2)

Ei=dQ/dIxI/Q

各类商品的收入弹性不同。

正常商品的Ei>

0(其中奢侈品的Ei>

1,必需品的收入弹性

为0<

Ei<

1),劣质商品的Ei<

0。

(4)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

Exy=(△Qy/△Px)X(Pxl+Px2)/(Qyl+Qy2)

Exy=dQy/dPxxPx/Qy

X和Y为互相替代的商品时,Exy>

0;

X和Y为互相补充的商品时,Exy<

X和Y为互为独立的商品时,Exy=0。

1、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QX;

PY=1600-4QY

公司X、Y现在的销售量分别是100个单位和250个单位。

(1)X和丫当前的价格弹性是多少?

(2)假定丫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个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个单

位,试问X公司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3)假定丫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2、A电脑公司出售电脑游戏程序,2014年以价格60元每月出售10000个游戏程序。

2015

年1月,一个竞争者将类似产品的价格由65元降到55元,2月份A公司只出售了8000个游戏程序。

(1)计算A公司产品与竞争公司产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假定A公司的产品价格保

持不变)。

(2)假设A公司产品的价格弹性为2.0,又假设竞争者将产品价格保持在55元的水平。

A公司要使销售量恢复到月销售10000个的水平,价格要降低多少?

4、生产决策分析(第四章)

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2)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3)等产量函数与等成本函数,多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4)技术进步;

5)规模收益的类型及判断;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

物质数量关系,可记为Q=f(Xi,X2厂-,Xn)。

(2)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短期内,假定只有一种要素可变即劳动可变,则上述生产函数可记为Q=f(L)。

平均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的产量,AP=Q/L。

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MP=dQ/dL。

MP>

0时,产量Q递增;

MP<

0时产量Q递减;

MP=O时,产量Q极大。

MP>

AP时,AP递增;

MP<

AP时,AP递减;

MP=AP时,AP极大。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分析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时,可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到边际产量为零的阶段;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的阶段。

理智的生产者将会在第二阶段上经营。

这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4)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和等成本曲线。

在长期中各种要素都可变。

假定要素间可替代,则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用各种要素的组合产出等量产品。

这各种组合可用等产量曲线表示。

较高的等产量曲线表示较大产出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要素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要素投入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实际上就是等产量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因此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等成本曲线表明了在总成本既定时资本和劳动的可能组合。

(5)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即一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投入组合或一定产量下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就是厂商均衡的状态。

厂商均衡发生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的点。

公式表示为:

MPxi/Px1=MPx2/Px2=―=MPxn/Pxn。

若投入要素、价格发生变化,则要素价格比例发生变化,厂商就会更多地使用比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前贵的投入要素。

(6)规模收益。

当所有投入要素以一定比率增加时,产量以相同、较大或较小的比率增加,分别称:

不变、递增和递减的规模收益。

在生产函数中,如把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以常数k,该生产函数变动k的n次方,则可称此生产函数为n次生产齐次函数,即Q=f(L,K),f(kL,kK)=knf(L,K)=knQ。

若n=1,属规模收益不变;

n>

1属规模收益递增;

n<

1属规模收益递减。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8学时,练习2学时。

1、永泰石材有限公司生产一种建筑用的石材,其产量是投入的劳动数量的函数,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Q=6L+0.03L2-0.0006L3

式中:

Q为每周产量(m3),L为投入的劳动量(人)。

已知该种石材的市场价格为90/m3,工人的工资标准为240/周。

(1)为了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应使用多少工人?

(2)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应使用多少工人?

2.已知一生产函数为:

Q=2MN-0.4M2-0.6N2

(1)当N=10时,求M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M的投入量为多少?

(2)如果目前M的使用量为50单位,N的使用量为50单位,M的价格为每单位800元,

N的价格为每单位400元,要素是否达到了最佳组合状态?

此时的产量为多少?

(3)达到

(2)中产量的最低成本为多少?

5、成本分析(第五章)

1)成本的含义;

2)短期成本函数;

3)长期成本函数;

4)规模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5)成本函数的分析应用(贡献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1)各种不同的成本概念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

在这里主要要弄清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这些不同成本概念的涵义、联系和区别。

(2)成本函数。

上单元中的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可表示为

Q=F(L,K)0将投入要素量乘以要素价格便是成本。

如果技术水平及要素价格,一定时间

内(有长期、短期之分)成本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就是成本函数,可表示为C=F(Q)。

(3)短期成本。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有可变与不变(即变动与固定)之分,相应地,成本在短期内也有变动与固定之分。

变动成本(TVC)随产量变化,固定成本(TFC)不随产量变化,总成本(TC)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即TC=TFC+TVC。

短期平均变动成本:

AVC=TVC/Q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FC=TFC/Q

短期平均成本:

AC=TC=(TFC+TVC)/Q=AFC+AVC

短期边际成本:

MC=dTC/dQ=f'

(Q)成本函数的几何图形是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先降后升,呈U形。

边际成本曲线先后通过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4)长期成本。

在长期中,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的,因此,成本也没有不变与可变之

分,所有成本都可变。

因而长期成本中只有总成本(LTC),平均成本(LAC)和边际成本(LMC)。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每一特定产量所有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

LMC是厂商长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但LMC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

本曲线的包络线。

LAC和LMC曲线也都是U形的。

(5)贡献分析法和盈亏平衡分析法。

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

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称为贡献分析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也称量一本一利分析法。

盈亏分界点是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时的点。

自主学习和视频课堂5学时,练习1学时。

1、春花制衣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衬衣的小公司,其成本函数为:

TC=8000-80Q+0.4Q2

Q为每天的产量。

(1)当产量为多少时平均成本最低?

(2)如果该公司衬衣的价格为80元/件,那么产量为多少时可使利润最大?

利润为多少?

2、铁牛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农用小型拖拉机。

公司管理部门估计其总成本函数如下:

TC=4000000-2000Q+Q2

TR=6000Q-Q2

(1)该公司得盈亏平衡点产量为多少?

(2)产量为多少时可以使利润达到最大?

6、竞争、垄断与企业行为(第六章)

1)市场结构;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3)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成因及均衡条件;

4)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与长期决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5)寡头垄断的市场模型(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卡特尔等)

(1)完全竞争市场。

按完全竞争市场特点,每个厂商只能按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出售他愿意卖出的任何数量,因而他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需求曲线与横轴的距离就是市场均衡价格。

由于单个厂商出售任何数量时价格都不变,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