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881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docx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DOC

小山坪大桥右幅8#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小山坪大桥(ZK54+834.5/K54+839.5)位于分离式路基范围,左线桥长445.08m,上部结构采用4×40+3×40+(3×40+35)m预应力砼(后张)T梁,右线桥长443.58m,右线桥上部结构采用4×40+3×40+(3×40+35)m预应力砼(后张)T梁,先简支后连续刚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墩、薄壁墩,起点桥台采用U型台配扩大基础,终点桥台采用桩柱式台配桩基础。

全桥共有桩基62根,最大桩长为39m,最小桩长为20m,最高墩高为73.755m,最低墩高为13.799m,全桥共有40m预制T梁100片,35m预制T梁10片。

小山坪大桥右幅8号墩设计参数见下表:

序号

桩基

桩长(m)

承台(m)

墩柱(m)

墩长(m)

备注

1

8#-1

35

7.5*7*3

6*3

69.975

2

8#-2

35

3

8#-3

35

4

8#-4

35

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桥址区属剥蚀低山地貌,微地貌为山坡与山间冲沟,山体高大,棱角较清晰,总体走向约北西向,自然坡度20°~35°,局部达50°;山沟呈“V”型谷,走向东西向,开口向西,较狭长,沟底顺山沟走向坡度较陡,约20°,坡降较大,两侧沟壁亦较高陡。

周边山坡覆土相对较薄,杂木茂密。

桥址区地表高程约1365~1425m,相对高差约60m。

以西约250m为新庄村小山坪组,桥址区距交通干线较远,仅有山间小道相通,交通条件差。

桥位区地层按其时代及成因分类,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曾,下伏基岩为奥陶系湄潭组砂岩、灰岩和泥岩、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白云岩及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3、水文地质

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山沟中的溪沟水,溪沟位于YK54+935处,与路线基本正交,沟底宽0.5~1.5m,深1.0~2.0m,汇集山坡两侧雨水和浅层地下水,一般常年流水,水流量较小,但在强降雨后或长期降雨后,水量骤增,顺山沟倾泻,来去迅猛。

桥址区地下水有第四系松散土层中的空隙潜水和基岩浅部风化裂隙水。

二、施工准备和临时便道

1、施工准备

(1)、在开工前,应对桥梁工程的施工场地和现场进行清理,拆除原有的障碍及其他影响施工的结构物。

(2)、认真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做好该桥梁空心薄壁墩施工人员、设备的到位工作,落实好原材料的来源、检测、试验、试配等工作。

(3)、测量人员由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导线点放出空心薄壁墩边线。

对原图纸提供的各项设计数据进行复核,对设计图纸提供的承台顶高程进行复测,复核及复测结果做详细记录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2、临时便道

本分项工程路段施工便道可从3号新建便道途经小山坪大桥分支便道进入。

三、桥梁工程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工作内容及目的

1、桥梁工程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工作内容

我们选定小山坪大桥右幅8号墩作为本合同段空心薄壁墩柱首件工程,现场有效地使空心薄壁墩的混凝土强度、断面尺寸、竖直度或斜度、顶面高程、轴线偏位、节段间错台、大面积平整度、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桥梁工程空心薄壁墩首件工程工作目的

通过小山坪大桥右幅8号墩首件工程,帮助施工人员熟悉空心薄壁墩的施工特点,以及关键性控制技术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空心薄壁墩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砼施工、砼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及时分析、总结施工要点,明确质量标准,稳定工艺流程,统一外观要求等,以指导后续同类或类似工程的施工。

四、施工中所采用的标准

1、《贵州省毕节至生机(黔川界)桥梁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2、《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毕节至生机(黔川界)段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三分册》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18-2012)

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J/T10-2011)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

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9、《厦蓉高速毕生项目项目管理办法》

10、《贵州省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常用工艺控制要点》

11、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五、详细方法和工作程序

小山坪大桥右幅8号空心墩拟采用翻模法分段浇筑施工。

为满足墩身施工的需要,在墩身的侧向和正面安装附着式塔吊和转角爬梯,用于墩身材料及设备的垂直运输以及人员的自由上下。

1、工艺流程

空心薄壁墩施工工序:

表面清理→测量放样→钢筋加工及安装、预埋件设置→模板安装→复测校正→中间验收→浇筑砼→拆模、养护→工序交验

2、准备工作

在空心薄壁墩施工前,应先对承台与空心墩连接部分砼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

在墩身首节浇注段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立模部分抹上一层砂浆并用水准仪找平,并其上测量放样墩身几何尺寸关键点,并报验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使用墨线弹出立模线,最后安装首节浇注段模板。

从第二次支模开始,采用全站仪在模板顶打出计算点进行控制,具体为:

按墩身外轮廓线计,先计算出轮廓线处十字线方向各点坐标,用全站仪在模板顶放出各点,挂出十字线,用小钢尺沿十字线方向量出测设角点与模板内侧距离,根据量出的距离进行模板调节。

3、钢筋制作及安装

薄壁墩柱采用φ32、φ20、φ16、φ12钢筋,钢筋制作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筋进场时应有该批钢筋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复印件,已表明这批钢筋是经过试验并符合标准;

②、对每批进场的钢筋分批检验,检验包括直径、标志、外观,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④、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保持表面洁净;

⑤、经试验符合规定的钢筋,必须按钢种、规格、牌号并设立标志,上盖下垫离地50cm堆放;

⑥、主筋采用等强剥肋直螺纹连接,其套筒应在工厂加工且有产品合格证,套筒的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带及精度等应符合产品规格的要求。

钢筋应调直后下料,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曲面。

加工钢筋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有防冻措施,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

接头拼装时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⑦、其它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接或搭接焊,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钢筋焊接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接,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⑧、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截面积的50%。

⑨、本工程墩身竖向主筋接头采用等强直螺纹连接,避免了以往采用钢套筒挤压连接过程中出现爆管、漏油给钢筋带来污染而影响钢筋握裹力的不良质量后果,既经济、又省力、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和经济效益。

另外,箍筋与主筋之间,主筋与箍筋之间均采用铁丝绑扎固定。

钢筋加工时箍筋均在钢筋作业棚内批量弯制而成后运至现场使用,主筋加工在开阔场地上进行,先进行钢筋头镦粗,然后碾剥丝头,最后套上塑料保护套即可,使用时成批运至现场,然后数根绑扎成捆,用兜篮兜好,用塔吊吊上墩项,靠在临时安装在爬架上的支撑架上,最后人工逐根进行对接,用扳手或管钳拧紧螺纹接头,待水平箍筋和架立筋绑扎后,即可安装模板。

待4.5米高模板安装固定好后,可以拆除爬架上的钢筋临时支撑杆。

施工时应随时用线垂检查钢筋骨架的垂直度,并及时调整,同时还应检查骨架尺寸和保护层厚度。

在整个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同时还应注意墩身中预埋件的埋设。

还应保证墩身砼面的清洁,不得向模板仓内乱扔铁丝、旧钢筋、电焊条、纸屑等杂物。

若模板仓内有杂物,应在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安装之前将其全部清除干净。

、薄壁空心墩每节浇注4.5m,为保证钢筋在大风时不致过分摇摆及钢筋安装时过大的工作量,每节受力主筋的长度控制在5m。

表5-8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受力钢筋间距(mm)

墩台

±20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箍筋、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保护层厚度(mm)

墩台

±10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4、模板施工

(1)、翻模模板设计

、模板高度的选定:

翻模是组合内外模板及支架、内外工作平台、塔式起重机、手动葫芦组合而成的成套模具。

每一节段翻转模主要由内外模板、模板固定架、围带、拉杆等构成。

根据该桥实际,翻转模板用大块组合模板拼成,因墩身较高,综合考虑了节段施工时间、机具长度及钢筋配料和减少砼施工缝的数量的目的,共加工3层模板,每层2.25m,总共6.75m。

施工时,每次浇注2节模板的高度,即每次翻2层模板,浇筑4.5m高的砼。

施工第1节段时模板支立于承台顶上,第2节段模板及第三节段模板分别支立于前一节段模板上,测量定位后一次性浇筑砼。

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第1节段模板同时拆除第2节模板的最下层拉杆,此时荷载由已硬化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墩底。

待第1节段模板作调整和打磨后后利用塔吊、手拉葫芦将其翻升至第三层,依此循环向上形成拆模、翻升立模、模板组拼、钢筋焊接绑扎、灌注混凝土、养生和测量定位、标高测量的不间断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模板构造的设计:

薄壁空心墩身采用内外两套模板,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

由于墩身高,模板倒用次数多,钢外模面板使用6mm厚钢板制作,模板设有[8槽钢竖肋及[10槽钢后架,竖肋和后架皆组焊而成,后架为施工提供较为宽阔的操作平台,同时多层后架通过螺栓连接后组成空间桁架,保证了翻模模板的空间刚度,能有效的减少模板对拉杆的使用,提高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模板安装

①、模板进场后,首先进行模板预拼装,检查模板各部分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

②、在承台施工完成后,在立模部分抹上一层砂浆并用水准仪找平,并于其上测量放样墩身几何尺寸关键点,用墨线弹出立模边线,用吊机配合人工安装首节模板。

③、钢筋绑扎完毕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拼装之前先将模板磨光清除干净,涂抹脱模剂,涂刷时要轻、薄、均匀,全桥采用同一种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

④、模板采用吊机吊装,人工辅助。

先拼装外模板,然后吊装内模板,最后上拉筋。

模板连接用φ20螺栓。

每节模板安装时,可在两节模板间的缝隙间塞填0.5~1mm厚薄钢板纠偏。

⑤、模板的检查:

模板安装完后对模板进行检查,首先检查模板的接缝及错台,模板的接缝控制在1mm以内,模板的错台控制在2mm以内;施工中严格控制轴线偏差在10mm以内。

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用手拉葫芦和千斤顶进行调整。

⑥、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待工作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支撑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用吊机拆除支撑层模板并吊至地面打磨除锈涂脱膜剂,待钢筋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后用以工作层模板为新的支撑受力点安装模板。

如此循环直至墩身施工完成。

⑦、为保证墩身外观质量,在拉杆处的内外模板之间套上25mmPVC管,以便拉杆抽拔再次利用,拉杆采用Φ20精轧螺纹钢筋,竖向间距0.5m,横向间距1m。

⑧、为了保证薄壁空心墩的壁厚,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上口用0.5m~0.8m长的槽钢或者砼垫块按间距1m在模板内横撑,待混凝土浇注到模板上口时取出。

表5-9模板、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2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3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或墙

±8

±10

墩台

±10

4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度

5

6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7

支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20,-10

(3)、模板外侧作业平台加工

第二节模板支立前,需先在模板上加设作业平台,作业平台采用钢筋焊接加工,踏板骨架采用Φ20钢筋,每80㎝布置一道;搭接筋采用Φ12钢筋,10㎝布置一道,共布置7道,上面铺设竹架板;防护栏杆采用Φ12钢筋,间隔30cm,共布置5道;斜支撑采用Φ20钢筋,80㎝布置一道。

在工作平台下端设置防坠落安全网,保证使用工具及小型物品掉落伤人。

(4)、模板翻升

模板支立和拆除均采用吊车进行,现场墩身高度最大为69.975m,模板每节高度为2.25m,每节分6片,由于需考虑吊机施工时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按5m计,则最大提升高度为69.975m,根据汽车吊技术参数统计,现场采用30T汽车吊即可满足要求,施工时需注意吊机的支立位置。

模板拆除前先用吊车挂钩吊住模板并使吊机保持受力状态,在作业平台下部挂1个1m*1m的吊篮,吊篮采用钢筋焊制,人员下至吊篮进行竖向螺栓拆除,施工人员必须挂安全带(安全带要求挂在模板上,严禁把安全带挂在作业平台栏杆上),然后在平台上拆除横向螺栓,模板拆除时先松开拉筋,但不能取出,以防止模板与混凝土突然脱落而引起模板掉落;拆除时先外模后内模,最后再行拆除拉筋,拆除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动向,如出现模板位移则停止施工,重新调整吊车后再行拆除。

模板拆除作业时必须慎用橇棍或其它重型工具,以防止模板突然脱落造成人员及机具损伤。

模板拆除完毕后,重新对模板进行打磨及涂刷脱模剂处理,处理完毕吊至上层模板后再行连接支立。

(5)、内模安装及拆除

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采用螺栓连接。

支立时同外模一样采用吊车支立。

内模与外模采用拉筋连接。

施工时在墩身内部搭设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内脚手架立于实心段砼上。

立脚手架时,尽量少占空间,以保证内模的安全拆除。

脚手架作为作业平台的同时也需考虑做为墩顶实心段支架,搭设时采用满堂红支架型式。

支架间距采用0.6m,步距为1.2m,搭设时应按要求设置剪力撑和斜撑。

为便于内模的拆除以及钢筋的连接与绑扎,内脚手架局部位置可临时搭设长竹排或木板,在作业完成后再拆除。

在每次墩身将要施工的顶部位置,在脚手架上搭设作业平台,做为砼施工的作业平台,砼浇注作业工人于平台上进行作业。

考虑到内模拆除以及混泥土浇注时的震动,在内模未拆除的部位,横向钢管端部应离内模50cm,内模拆除后,再用较长钢管和墩身内壁锁定,确保脚手架的稳定。

安装一节内模搭设一节脚手架,直到设计规定高度。

内模同外模一样,每次支立4.5m,底端实心墩身采用直接支立法进行施工。

内模拆除时应注意拆除顺序,先用导链对拉拆除两块内角度模板后,再行拆除其余模板。

(6)、模板拆除

a、拆除准备:

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禁止吸烟。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作业、带病作业。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做到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拆除模板前,班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操作过程中精力要集中,不得东张西望和开玩笑,工具不用时要放入工具袋。

拆除模板前,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在交通要道设专人监护,禁人入内。

b、模板拆除:

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下而上,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层同时作业。

先松动对接杆,拆除顶层支撑后才能进行模板拆除。

拆除的连接杆、支架板、支架、腕扣、支撑、模板等材料应往下传递或用绳索吊下,不得往下投扔,以免伤人和不必要的损失。

拆除过程中最好不要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

拆除过程中最好不要中断,如确需中断应将此层拆除处理清楚告一段落,并检查是否会倒塌,确认安全后方可停歇。

模板拆除拉杆前必须使用2个倒链或手扳葫芦将模板通过钢丝绳挂在Φ32钢筋主筋贴近混凝土的位置,禁止固定在模板或操作平台上,或其他箍筋上,禁止使用铁丝直接将模板挂在钢筋上,严禁将此块模板拉杆拆除后未将模板拆下而转向对其他模板施工。

模板在起吊前应检查人员是否撤离模板施工区,确定全部撤离后方可起吊。

模板拆除完后应将构件分类堆放,堆放地点要平坦,下设支垫,排水良好,清除模板表面残渣,涂刷防护油,加以遮盖。

对螺栓、螺杆等零星小构件应用柴油清洗干净装袋、装箱分类存放室内以备再用。

弯曲变形的钢构件应调直,损坏的及时修复并刷漆以备再用,不能修复的应集中报废处理。

c、模板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5、步梯设置

在井形脚手架内设置步梯,如图所示,步梯由2根承重钢管、若干楼凳承重钢管、2个扶手钢管组成。

高度每2m设置一个转向平台,平台宽度0.8m,长3m;每凳步梯高30cm,宽30cm,下部有两根间距20cm、长度1.5m钢管承重,钢管上铺设厚3cm、长1.2m,宽30cm木板,木板与钢管采用铁丝绑扎牢固。

扶手与步梯平行间距0.8m,垂直高度1.1m,扶手和踏板之间用密目防护网包裹,防止高空眩晕。

 

步梯设置图

6、墩内支架搭设

支架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垫木,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支架布设注意事项:

(1)、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1.8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3.0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8m和3.0m两种长度的顶杆找平。

(2)、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

70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

(3)、脚手架拼装到3~5层高时,应用仪器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

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4)、斜撑的网格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

斜撑杆为拉压杆,布置方向可任意。

一般情况下斜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亦可以错节布置。

(5)、斜撑杆的布置密度,当脚手架高度低于70m时,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

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应随意拆除。

(6)、上下顶托插入部分大于露出部分,且露出的部分要小于25cm。

7、砼施工

墩身混凝土为C40混凝土,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由于本段墩身普遍较高,外侧模板拆除后,用高压水枪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养护。

包裹塑料薄膜由人工进行,吊机吊设吊篮配合。

塑料薄膜内应保证有凝结水,当日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禁止浇水,直接包裹塑料薄膜。

内部混凝土相比外部混凝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采用高压水枪间断洒水养护,但必须保证混凝土面湿润。

(1)、实心段墩身在混凝土浇筑时需按规定埋设测温探头,以供监控墩身温度使用。

(2)、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

(3)、拌制混凝土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

(4)、混凝土采用配料机配料,各种均衡器应保持准确。

(5)、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使浇注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注地点时仍然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6)、由于每次混凝土浇注高度为4.5m,在墩身等间距安装4个串筒,混凝土通过串筒进入模板,禁止将混凝土直接从模板顶倒入模板内,避免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与墩身密集的钢筋相撞造成混泥土离析。

(7)、浇注混凝土前,先将墩身内杂物清理干净。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在30~35cm范围内,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

(8)、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控制在40cm,每放一层料时先将料扒平再开始振捣。

严禁用振动棒横拖混凝土。

(9)、振捣顺序为:

从串筒两边向中间振捣,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有技术人员严格控制。

(10)、振捣器要垂直插入先浇混凝土内一定深度(一般控制在5~10cm),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能良好的结合。

(11)、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节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美观。

当混凝土浇注到顶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浇注完毕后派专人用木抹子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为一条平齐的接缝。

(12)、为了保证上下浇注段混凝土的良好的结合,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人工凿毛。

首先必须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掉,露出石子,凿深1cm-2cm,凿完后先用高压风枪吹掉混凝土残渣,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以保证凿毛的混凝土面清洁。

(13)、实心段部分进行温度监控,并根据测温记录调整养护方法。

(14)、墩身顶部实心段浇注时需注意:

施工时不宜过快,保证每小时30m3即可,同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支架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由现场技术人员确定是否可继续进行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墩身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空心墩壁厚

±5

3

桥墩平面扭角

4

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5

每片砼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3

测量检查

6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

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8、预埋件的设置

主墩墩身上的预埋件较多,包括塔吊、泵管、通风口。

通风口、塔吊、泵管预埋件是每浇注3次预埋一次,且均是预埋在第三次浇注时模板的上口或上口下方。

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及检验频率与方法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2、实测项目

墩、台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2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2

6

节段间错台(mm)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